当前日期:

目录

旧社会,由于连年战争,人民缺衣乏食,饥病交集,连村死无人烟并不罕见。天花、霍乱、回归热、新生儿破伤风、白喉、麻疹等疾病危害严重,防疫无人问津。
解放后开展防治疾病,1950年宿县成立华东黑热病防治第四分所,编制25人,几经变革,1961年改称宿县专区地方病防治站,1964年称宿县地区卫生防疫站,编制50人。各县于解放初期在县医院内设防疫股,1953年后独立,成立县卫生防疫站,编制7—8人。1966年防疫工作陷于瘫痪。1968年起除濉溪县外,县防疫站被砍掉,地区站人员大半下放农村,一部分下乡搞农业生产,留守仅3人。1974年后陆续恢复县站,地站力量逐渐充实,1979年后恢复正常工作,1985年地站66人,县市站202人,开设防疫门哲,实行计划免疫,区卫生院设防疫组,乡村防疫实行有偿服务,形成三级防疫网,几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地县妇幼保健所创建于1950年,地区5—7人,县3—5人,培训基层接生员,开展新法接生。1966年以后机构撤销,1972年恢复,改称妇幼保健站。1979年后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开设妇幼门诊。1985年地站26人,县市站计102人。
一、防治传染病、地方病
解放前,天花时有流行,死亡率高,成人子女虽有少数治愈,仍留有后遗症(麻脸),虽有种花预防,但用粮4—5石,穷人种不起,况种花先生极少,无力预防。解放后全民种痘,极易接受,再无发病。1950年治淮民工患回归热病很多,全民灭虱,继之消灭。性病,据1951年地区中心卫生院疾病分类统计,初诊病人80 879人,花柳病占1 687人,住院50人,死亡12人。白喉、麻疹疫苗问世,发病率下降。1966年后防疫无人搞,麻疹、白喉、小儿麻痹症、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肝炎等复流行。1979年后发病率逐渐下降,麻疹、白喉趋于消灭。
霍乱: 1900—1946年,全区十次大流行,1930年宿城患病人口达80%,病死率45%,病死路旁,亡者无人埋葬,全家死绝者多见,人群恐惧,不敢出门。针灸先生日夜忙碌也无济于事。1950年泗县霍乱两例,中央到地方及时派员扑灭,以后20余年未发。1978年又发一例,1980年复入我区,散在发病。1981年各县均有局部地区多人发病,砀山县发病最多,全年396人,死亡3人。病源为食品、饮水污染,健康带菌和轻病人传播为主。各级党政部门部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禁办大席,宣传预防措施,区以上医院开设肠道门诊,对疫区水源、病员监测,预防注射疫苗,1985年除在砀山、灵璧发现散在病人和健康带菌者外,其他县市未发现患者。
疟疾:俗称“打脾汗”、“打摆子”。本区人夏秋之季有露宿习惯,是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午季打场,下午因病睡在场边发冷发热十有八九。解放前靠针灸、中草药治疗,连年复发不愈。1958年开展根治工作,预防服药,流传“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药是政府发,上级关心咱”的歌谣。村村摸底登记,卫生员提水壶,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夏季清除蚊虫滋生地,冬季清除室内墙角垃圾,发病率明显减少。1960年至1961年又流行,个别高发区达70%发病。“文革”期间发病率5—25%不等,局部地区发病率达30%。1976年开展五省联伤,检查评比。80年代初,出售食盐中拌乙胺嘧定,重视病人根治服药,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房屋宽敞,睡觉挂蚊帐,农药普及应用,蚊虫密度下降,医疗中规定发病季节发热病人就诊一律查疟原虫,防止漏诊,疟疾散在发病。1983年砀山县发病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已不足以损害人们身体健康,1985年各地降在千分之一以下。
丝虫病:成年人丝虫性淋巴管炎、橡皮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是我区常见病。1954年起开始部分人群调查,1958年普查血丝虫,治疗不彻底,感染率仍在1%左右。1980年抽查部分地区,感染率上升。1982年省卫生厅有计划地在我区安排普查治疗经费,首次拨款给砀山县12万元,1周岁以上儿童普查血丝虫,血检532 570人,采血率84.3%,阳性率1.2%,高发区为13.3%,低于1%的大队占54.3%。查到微丝蚴虫,采用海群生七日疗法,三个疗程眼药,全民服用3‰海群生食盐。1983年后各县均拨款普查普治丝虫病。1985年省卫生厅派员对砀山县普查普治丝虫病工作进行了验收,符合标准,年底征兵体检中未发现丝虫阳性。
生活饮用水含氟量测定及水源类型调查:
共调查公共水井22 617眼,占调查区饮用水井数的10.51%,其中水氟含量小于1mg/l的占48.74%,1—8mg/l的占51.26%,萧县大屯区的王新庄、魏楼及赵庄区的赵庄乡饮水含氟量最高达8mg/l。结合饮水含氟量测定,调查饮用水源209 154个,其中插管井占91.48%,大口井占7.46%,深机井占0.96%,自来水占0.06%,河水占0.03%。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调查:
1985年1月至4月全区开展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调查,在五县一市的农村和砀山县的城关镇对385.6万人口进行了调查,其他县城因自来水含氟量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故未列入调查范围,全区共调查66个区,354个乡,8 796个自然村,8—15岁人群761 922名,受检率93.86%,氟斑牙病人数为176 346人,患病率为26.21%。病区乡209个,占59.04%,病区村3 436个,占39.06%,受害严重的有砀山县的周寨区老家乡、唐寨区半埧乡、宿州市郊的三八乡,宿县夹沟、苗安、灰古、西寺坡、大营区和芦岭,朱仙镇部分乡,泗县草沟、草庙、山头、大庄、黄圩、长沟区的部分乡,其病区自然村均占调查自然村数的90%以上,氟斑牙患病率占50%以上。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调查。
1985年8月至10月开展了“两地病”调查。各县按东西南北中及地形地貌六个点整群抽样,每县18 000人。宿州市对32所中小学7—14岁儿童进行调查,受检率要求达到90%以上,全区63个调查点共113 596人,调查10 760人,普查率94.70%,发现甲状腺肿1 866人,患病率1.73%,生理性增大3498人,占调查人数的3.25%,肿大率4.86%。地克病仅宿县发现3人。萧县的庄里乡、宿县的李院乡居民患病率在10%以上,应划为重病区。萧县的白土乡、宿县的五柳乡,砀山的卞楼乡患病率在3%以上,划为轻病区。半山区患病率为8.44%,平原患病率为3.39%,P<0.005,差别有高度的显著性,甲状腺肿和生理性增大高发病年龄分别是10岁和15岁两个年龄组。
布鲁氏菌病调查:
1985年4月至5月对全区职业人群即屠宰、食品加工、外贸收购、牧场、兽医站等人员进行了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调查。全区共调查2 875人,阳性29人,感染率1.01%,男性阳性率0.64%,女性阳性率1.1%,年龄分布以30岁至40岁年龄组为高。职业分布以皮毛收购人员感染率为高。如地区畜产站调查177人,阳性率5.54%,并有两名现患病人。宿州市肉厂调查676人,阳性率占1.33%。灵璧县在自然人群中调查1 056人,阳性率0.83%,在皮内变态反应阳性的29人中,全部进行了血清凝集试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布鲁氏菌病者2人。
二、妇幼卫生
本区50年代以开展新法接生为主体,大力宣传妇女卫生,培训接生员。60年代重点查治子宫脱垂。70年代以来,以查治妇科病为重点,同时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托儿所卫生指导,儿童智力测定等工作。
新法接生:1916年美国民爱医院内设妇产科,是开展新法接生最早的地方。广大农村妇女生孩子,接生婆不洗手,不消毒,用高粱杆断脐(称旧法接生)。遇到难产,求神或土法外钩。坐生、站生者甚多,部分调查,新生儿破伤风占50%。
50年代初,大力宣传新法接生,改选旧产婆,培训接生员,1957年新法接生率农村为50—60%,县城达90%,农村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10—20%,城市消灭了新生儿破伤风。1958年设公社妇幼卫生站100个,每站2—3人,配备完整的接生器械和工具。乡村大办产院,器械、技术跟不上。1962年,大部分基层保健员清查下放。萧县朔里公社出生259人,旧法接生95人,占38%,破伤风28人,占10.8%。1964年对基层配齐妇幼卫生人员和接生器械,并合理解决接生员报酬等方面问题。新法接生率,砀山县95.6%,萧县87%,濉溪县74.6%,宿县80.8%,五河县双庙区90%,新集区100%,灵璧县72.4。据统计,1966年宿县734个大队,队队开展新法接生。
随着卫生知识普及,产前检查和去医院生孩子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1976年以来,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
妇科病防治:解放前,妇女地位低,卫生条件差,妇女病多怕羞不就医,社会上无人问津。1950年宣传妇幼卫生知识,门诊治疗妇科病。1959年子宫脱垂查治试点。1962年1月27日地委召开各县书记电话会议,各地成立妇科病防治领导小组。全区组织419人,分成83个组,深入社队培训8 126人,全区查出子宫脱垂43 704人,闭经患者53 458人,主要原因为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采取把病人集中或设家庭病床治疗,方法有子宫托上药丸,服中药等。1977—1978年贯彻省政府免费治疗两病(子宫脱垂、尿瘘),全区子宫脱垂28 831人,患病率4%。查出尿瘘71人,采取减免收费逐年治疗。80年代在开展农村妇科病查治的同时,重视城市妇科病查治。1980年宿县检查工厂女工1 299人,其中患病675人,患病率52%。1983年全区任务35 000人,实查322 229人,患病10 764人,患病率33.4%。1985年全区开展以防癌为主的妇科病检查,任务32 000人,实查43 725人,完成136.6%。
儿童健康检查: 1951年起开展儿童健康检查,1954年6月检查36 180人,发育中的疾病由家长给予治疗。主要疾病为发育不良、沙眼、肠道寄生虫感染等。1974年起,城市与农村儿童发育对照,城市小儿龋齿多于农村,农村小儿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城市,身高体重合格率城市为33%,农村为46%,沙眼、寄生虫病免费治疗。1979年体检14 023人,身高体重测定结果与1975年全国标准化数值比较基本符合发育要求。1983年对独生子女建立健康卡片,3岁以下佝偻患病率为75.6%,贫血患病率为99.4%,主要原因与独生子女偏食和缺乏锻炼有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