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病虫草鼠灾害
我区是以旱粮为主的农业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品种繁多,病虫害的种类较多,粮棉主要害虫约有40种,病害20种、杂草20种、害鼠4种。
由于历年的气候、耕作栽培制度、种植品种、外来菌源、虫源数量等情况的变化,以致不同年份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分布、为害程度差别较大。据统计,自1955—1987年的32年中,病虫害发生面积大的年份为1958年、1965年、1966年、1973年、1976年、1981年、1982年、1985年等几个年份。
麦类病害,主要有锈病、黑穗病,其次为线虫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毒素病等。锈病以条锈、杆锈病对小麦为害最大,50至60年代,发生为害较重,70年代起,小麦种植品种增多,大多抗锈、耐锈性能好,大流行频次下降,叶锈在全区虽然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为害较轻。
麦类黑穗病,50年代发生严重,由于推广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和选用抗病品种,50年代末病情开始下降,70年代初基本得到控制,70年代中期,种植宝丰728、濉麦四号等感病品种的地方,病害又有回升,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加强植物检疫及采取药剂防治,使黑穗病得到控制。
麦类白粉病,70年代以来,由于肥水条件的改善,群体密度的增加,气候条件有适宜发生年份,此病害有发生加重的趋势。
小麦害虫,主要有粘虫、麦蜘蛛、麦蚜、吸浆虫等。粘虫是我区麦类作物的常发性害虫,一般年份发生面积百万亩左右,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中,每10年就有1—2次的大发生年份。1977年是特大发生年,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90.4头,是建国后最严重的一次。80年代以来,由于南方耕作制度的变革,外来虫源减少,发生程度呈下降趋势。
麦蜘蛛,也是常发生性害虫,由于在防治上往往重视不够,加之近年来粘虫发生较轻,防治减少,麦蜘蛛的兼控机会减少,至使在个别年份发生为害较重。
小麦吸浆虫,在我区间歇发生,50年代曾局部点片发生。自1985年以来,连续三年在我区的宿县、灵璧、泗县、宿州市大面积发生,发生范围仍在扩大,萧县、砀山两县尚未发现。
杂食性害虫,主要有蝗虫、地老虎、蟋蟀、蛴螬、蝼蛄、金针虫。一般年份全区发生面积300——500万亩,为害粮食、油料、棉花、瓜类等多种作物。50—60年代以蝼蛄为主,70年代开始,蛴螬数量上升,蝼蛄下降。据1982年秋季全地区挖查,蛴螬占总虫数的91.8%,金针虫占已1%,蝼蛄占3.1%。蝗虫,在我区历史上是一大灾害性害虫,主要分布在湖洼地区,一般每二三年发生一次,五至七年出现一次严重为害。建国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蝗区改变耕作粗放的习惯,减少杂草,根除滋生场所,认真贯彻“防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至60年代己基本控制了蝗害;地老虎以小地虎发生普遍,黄地老虎以萧县、砀山为多,地老虎食性杂,春播作物幼苗、瓜菜,甚至树木幼苗、种子均遭其害。
豆类主要病虫害有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蚜、大豆兔丝子、大豆孢囊线虫;甘薯病虫害主要有黑斑病、烂根病;玉米有大小斑病、玉米螟。
棉花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等。枯萎病我区最早在萧县黄口黑楼乡大杨庄材发现,由湖北省引种转入。1965年后检疫工作停顿,致使病害发展。1979年—1982年棉种多渠道经营,加上群众自行大量调换品种,检疫工作失控,全区各县枯萎病均有发生,1984年发病面积达17万亩,近几年加强种子经营、检物检疫等农业法规管理工作,发病面积开始下降。黄萎病于1958年在砀山发生,因与枯萎病同样的原因,黄萎病在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均有发生,据1984年统计,全区发病面积达16 531亩。
棉蚜,50年代以苗蚜为主,60年代、70年代连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棉蚜对1605、1059、3911等药剂产生了抗性,且天敌杀伤多,以致伏蚜上升,形成苗蚜、伏蚜并重的情况。80年代推广了呋喃丹及菊酯类药剂,套种棉田面积增加,棉蚜为害减轻。棉铃虫,50年代初发生面积小,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发生面积扩大,一般占棉田面积的75%以上,棉红蜘蛛也是棉花常发性害虫,一般发生面积占棉田的20—50%。58年前为害中等。60年代起广泛使用有机磷药剂,为害减轻,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虫情上升,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由于有效农药减少,80年代中期虽推广了杀螨剂及有机磷农药。但红蜘蛛为害仍较猖獗,实为值得重视防治的害虫。
草害,我区草害的调查和防除工作,于1985年开始。据调查,麦田杂草有二十多种,主要有播娘蒿、猪秧秧、小蓟、小根蒜等,宿县、灵璧、萧县以播娘蒿为主,占麦田杂草的45.2—58.2%;泗县以猪秧秧为主,占60%;湖洼地以小蓟、小根蒜为主,宿县的老汪湖小根蒜占95%。1985年全区麦田草害面积196.7万亩,占麦田面积的41.6%,一般每平方尺20—50株,最多100株以上。过去农田杂草以人工防除为主,1979年开始推广应用化学除草技术,主要用于大豆、玉米、水稻。1980年宿县地区良种场用拉索防除大豆杂草,杀草效果80%,比不除草的增产39.4%。1980年,宿县城郊乡用2.4—D丁酯防治水稻杂草,对牛毛毡、水苋菜、三棱草防效达80—97%。增产29%。近年来,小麦及其它作物也开始应用,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1985年灵璧县用72%的2.4—D丁酯、56%二甲四氯,麦因除草效果分别为81—82%、80—83%。
鼠害,我区农田害鼠主要有黑线姬鼠、大文鼠、黑线仑鼠,砀山以大仑鼠为主,萧县、泗县以黑线姬鼠为主。据宿县、泗县、砀山三县调查,农田鼠量平均每亩4.3头。1983年泗县调查,住宅区褐家鼠占90.8%,黑线姬鼠占9.2%,每农户有鼠10头。自1981年以来,全区有组织地开展灭鼠工作,尤以1983年行动较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共灭鼠400万只。灭鼠方法主要是药剂防治,以敌鼠钠盐效果为最好,无两次中毒现象,其次有夹鼠、挖鼠洞、养猫等。
二、病虫测报
由于不同时期的病虫草鼠发生程度不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测报对象。宿县地区主要测报对象有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麦蜘蛛、麦蚜、粘虫、吸浆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蝗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二化螟、三化螟、蛴螬、蝼蛄、地老虎、蟋蟀、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红铃虫等。
病虫测报组织分为专业测报和群众性测报两种。专业测报: 1951年宿县地区病虫防治站成立,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1957年淮北农业试验站内有专人负责病虫测报工作,1964年起,宿县地区病虫测报站接替试验站的测报工作。各县的病虫测报站在1963—1964年先后成立,一般站2—3个专业干部,1—2名工人。1952年开始设立蝗虫侦察员,至80年代中期仍有编制,蝗区县的宿县、泗县、灵璧,每县有长期侦察员2—3人,负责对蝗区进行三查(查卵、查蝻、查残蝗),在施药时期还设有临时侦察员,经费由国家负担。群众性测报组织:主要是虫情点(测报点),除调查了解病虫发生情况外,还进行小型试验,普及植保技术。从60年代开始建立,技术由农业部门培训,少数虫情点由县植保部门事业费补助。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科队(站)停办,80年代中期植保部门事业费减少,以致群众性虫情点数量大减。
病虫的测报,预测方法有田间调查、诱扑、室内观察。预报方法有物候法、发育电镀法、期距法、线性回归法、列联表法、概率转移法等。80年代中期起电子计算机开始成为计算手段之一,但应用尚不普遍。
本区病虫情报传递,主要采取四种方法,一是印发《病虫情报》,内容包括病虫发生情况及预测,并附防治方法。二是模式报表,每表一病或一虫,内容包括发生情况、预测及历年同期比较。由县专业测报站向省、地植保部门汇报,以便及时了解全面情况。三是模式电报,由农业部病虫测报站指定发报单位,规定情报、预报内容、发电日期,以便及时汇总,向全国发布。宿县地区被指定的发报单位有地区、泗县、萧县三个测报站,规定的情报、预报的内容有粘虫、小麦锈病、玉米螟、棉蚜、棉铃虫。四是情况分析会商。自70年代中期起,由地区植保站在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召集各县测报站(有时扩大到区农技站)汇总当时病虫发生情况,每年约两次作出预报。
三、病虫防治
由于栽培制度、耕作条件、技术水平、防治手段、组织形式的不同,植保方针的提出有阶段性演变过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方针的制定,对植保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如50年代提出“治早、治小、治了”,“人工防治为主,土洋并举”和“防重于治”的方针,到50年代末,小麦线虫病、麦类黑穗病已基本消灭,蝗虫发生面积大为缩小,棉红铃虫为害减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防治手段的改善,1975年5月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识到农药并非万能,对病虫草鼠的防治应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考虑,要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各种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的水平以下。70年代后期从对一病一虫综合防治开始,80年代进入了以作物为对象的多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具体做法上,适当放宽防治标准,改善生态环境,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保护利用天敌等,以达到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减少施药次数,压缩防治面积,从而使防治成本降低,防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搞生物防治,对摸清天敌种类、习性、分布起到积极作用。80年代起除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外,还开展了对农田杂草及鼠害的防治,使作物保护工作上了新台阶。
建国后,为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建立防治指挥领导组织,50年代为治蝗建立了防治指挥部,1985至1987年小麦吸浆虫在宿、灵、泗三县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为了及时扑灭,确保夏季丰收,地,县成立了防治指挥部,区乡、村也都建立了防治领导小组,由于层层重视,精心组织群众适时开展防治,避免了吸浆虫的为害。为了提高防治效果,进入80年代以来,地县(市)植保部门除指导群众开展病虫防治外,区、乡植保服务队还有组织的扩大推广专业承包防治,很受群众欢迎。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种类增多,品种不断更新,我区在农药使用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药按其使用对象的不同,大致分为七大类:1.杀虫剂:第一阶段(1952—1958年),以使用有机氯为主,1952年起用六六六治蝗;1953年起用六六六防治地下害虫,以后又推广二二三,防治对象遍及粮食作物及棉花害虫。第二阶段(1959—1980年)以使用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为主,1958年起开始使用有机磷农药1605、1059;60年代,70年代随着有机磷农药的发展,3911、乐果、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辛硫磷、久效磷、磷氨、甲胺磷等相继推广使用,此外还推广使用了有机氯农药的混合粉剂如敌六粉、甲六粉、乙六粉等。第三阶段(1981年以来),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有机氮农药,由于有机氯农药停用和使用减少,有机磷农药抗性的产生,拟虫菊酯类农药和有机氮农药有较快的发展,推广使用面积迅速扩大。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主要品种有敌杀死、速灭菊酯、敌虫菊酯等,这类药剂高效低毒,使用范围广泛。有机氮杀虫剂为3%呋喃丹颗粒剂,由于防治效果好,已普遍应用,但呋喃丹剧毒,不宜喷雾,用药量大,成本高。在有机磷农药中,辛硫磷、异柳磷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显著,起到取代六六六的作用。2.杀菌剂: 50年代中、后期用汞制剂西力生、赛力散处理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种子,60年代初推广五氯硝基苯与西力生或赛力散混合拌种,对防治黑穗病、白发病、棉花苗病均有良好效果。1972年起有机氯杀菌剂停止生产,棉种处理用抗菌剂“401”“402”取代,1973年起用托布津、多菌灵拌棉种,但使用面积不大,1984年以来还作了棉花种衣剂兼治病虫的试验。小麦锈病药剂防治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主要用氟矽酸钠及敌锈钠,80年代起用粉锈宁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效果良好。果树病害,主要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退菌灵等。3.杀螨剂:有机磷农药具有兼治螨类的作用,杀虫脒对棉红蜘蛛、六六六对麦园蜘蛛防治效果良好。专用的杀螨剂有三氯杀螨醇、达净松等,在7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4.杀线虫剂:滴滴混剂、棉隆等,防治棉花枯、黄萎病作土壤处理,1977年开始在萧县小面积使用。5.生物农药:生产和应用高潮在70年代后期,以防治对象分杀虫剂有杀蚜素、白僵菌、农抗26号、青虫菌6号、杀螟杆菌、灭幼脲,主要防治水稻、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害虫;杀菌剂有井岗霉素,用于防治小麦病害,防治寄生性种子植物兔丝子的有鲁保一号,6、杀鼠剂:主要有灭鼠灵、磷化锌、安妥、敌鼠钠盐、大隆、杀鼠伏等。7.除草剂: 7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使用的除草剂有利谷隆、杀草丹、除草醚、拉索、氟乐灵、敌草隆、2.4—D丁酯、二甲四氯、苯达松、百草敌等。
常用的药械有手动喷粉器、喷雾器、机动弥雾喷粉(喷雾)机。施药方法以喷雾为主,其次有喷粉、拌种、毒饵、灌心、毒土、涂茎、沾秧根、熏蒸、飞机施药等。
四、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用法规手段,制止人为传播危险性病虫杂草扩展蔓延的重要措施。检疫对象,1957年农业部制定国内植物检疫对象32种,1956—1958年全区普查发现17种:属于全区发生的有水稻白叶枯病、小麦线虫病、甘薯黑斑病、蚕豆象、豌豆象、谷象、棉红铃虫、桑蟥,部分县分布的有水稻干尖线虫病(砀山、宿县、泗县、灵璧)、小麦腥黑穗病(砀山、萧县、宿县、灵璧)、棉花枯萎病(萧县)、棉花黄萎病(砀山)、桑萎缩病(砀山)、花生线虫病(宿县、灵璧)、苹果黑星病(宿县)、苹果锈果病(宿县)、马铃薯粉痂病(宿县)。1964年砀山发现毒麦,同年农业部及省农业厅修订检疫对象,将水稻干尖线虫病和马铃薯粉痂病剔除,全区检疫对象为16种,1983年农业部修订检疫对象,原在宿县地区发生,已不作检疫对象的有10种:水稻白叶枯病、小麦线虫病、甘薯黑斑病、苹果黑星病、苹果锈果病、蚕豆象、豌豆象、谷象、棉红铃虫、桑蟥。
1985年调查毒麦、花生线虫病消失,新发现稻粒黑粉病(宿州市),全区检疫对象有小麦腥黑穗病(宿县、灵璧、泗县、宿州市)、棉花枯萎病(全区)、棉花黄萎病(萧县、砀山、灵璧、泗县)、桑萎缩病(泗县)、稻粒黑粉病(宿州市)共五种。
1983年国务院颁发了《植物检疫条例》,农业部制定了《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省农业厅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徽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我区各县、市认真宣传贯彻这些检疫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召开有关会议,印发了通告、布告,加强并推动了检疫工作的开展。
植物检疫手段,大致可分为产地调查、调运检疫和查治结合三个方面,开展产地调查,了解本地植物检疫对象的发生、分布及消长是做好检疫工作的基础。我区植物检疫对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才搞清楚的,种苗调运检疫,是防止检疫性病虫杂草扩大蔓延的关键。植检规定,凡出外调种,不经检疫的不准调运。1963年从江苏丹阳调入米大麦8万斤,现场检疫带有毒麦,立即停调。1974年从山东调入泰山一号小麦1 000万斤,因有全蚀病,通知接收地点改为口粮处理。1976年从滁县调入水稻种子1 800万斤,经检疫带有白叶枯病,全部改为口粮,1976年—1977年宿县三铺区发生小麦腥黑穗病,地区植保站立即向地委汇报,停止调运,停止作种子用。1978年宿县地区从东北调拨玉米种210万斤,经了解有矮缩病,二是拒调。1979年春地区种子部门拟从辽宁调进玉米种80万斤,经了解有细菌性叶枯病,拒调。1985年砀山查出有根癌病的桃树苗3万株,禁止销售。通过查治结合可以压缩检疫性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减轻发生程度,甚至消灭。50年代中期发生于宿县、灵璧的花生线虫病,1979年又发生于宿县、灵璧、泗县的毒麦,1985年调查已不存在。50年代普遍发生的小麦线虫病,至60年代中期已基本消灭。50年代因甘薯黑斑病形成烂窖,一般损失30—50%,到70年代后期损失降低到5%以下。50年代为害较重的豌豆象,棉红铃虫,至70年代已大为减轻。防治检疫性病虫害的方法:一是推广抗病品种,如抗棉花枯萎病品种86—1;抗甘薯烂根病品种涂薯18等。二是轮作换茬。三是建立基地,推广无病良种。四是拔除烧毁病株。五是药剂防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