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演变
耕作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及光、温、水等自然资源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耕植措施。它随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发展演变。宿县地区历史上是以旱杂粮为主的农业区,其耕作制度的演变,建国后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传统耕作制内容,其作物组成有小麦、大豆、高粱、山芋、玉米、谷子、绿豆、花生、芝麻、棉花等。轮作方式以小麦大豆—山芋(高粱)为主,人多地少的地方实行麦—豆一年两熟,低洼地区及南部地区地多人少的地方实行小麦—晒垡,一年一熟制,棉花、花生、芝麻、烟叶、麻类等经济作物轮作换茬一年一熟。这一时期耕作制度的特点是靠冬闲、晒垡(部分种绿豆掩青)。种植豆类作物和施土杂肥来培养地力,用养结合,农田生态环境处于良胜循环。
(二)大变动时期。贯彻推行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三改”措施,即: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夏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三熟制,实行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在“三改”中,违反自然规律,忽视生产技术条件,生产上瞎指挥,盲目改革耕作制度,表现最突出的是不适当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出“早田改水田,淮北变江南”。1958年全区水稻面积106万亩,比1949年扩大11.9倍,比1955年扩大3.5倍,由于水源缺乏,提水工具落后,劳畜力紧张等原因,单产仅61斤,低于建国初1949年的水平,山芋面积也扩大较多,小麦、高粱、芝麻以及谷子、绿豆等保收作物面积相应减少,致使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困难。
(三)恢复调整时期。对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恢复调整,突出的特点是水稻面积明显压缩,小麦、山芋面积稳定,玉米、棉花、芝麻、大豆适当恢复扩大。轮作换茬的方式主要是麦—豆(山芋或水稻)一年两熟或麦—豆—杂粮两年三熟制。这一阶段扩种了绿肥作物,推广使用化肥,土壤肥力有所恢复,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提出:“七一(年)、七二超纲要,七三、七四跨长江”的口号,积极推广了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和山芋等高产作物,对促进粮食增产,增加总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全面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发展步伐不快,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生活上仍比较贫困。
(四)新的改革阶段。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舍得对土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生产条件的改善,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耕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1985年中共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第二步改革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宿县地区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在整个大农业上,在保证种植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林果业、畜牧业、渔业,提高其产值比重,使各业的发展协调起来。1987年农业总产值15.86亿元,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5.2、10.5、2.05,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1.2倍,各业同步得到增长。在农村经济中,乡镇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发展步伐较快,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在种植业上,作物的轮作换茬实行麦—豆(玉米)、麦—山芋一年两熟,棉花、油料、烟叶等搭配轮作的两年三熟或三年五熟制。全面贯彻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作物的布局提出“一主攻、五扩大、六提高”:主攻小麦,扩大水稻、玉米、山芋等高产作物;扩大两熟制面积;扩大间、套、混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豌蚕豆等小杂粮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商品、提高科学种田水平。这一时期耕作制度的改革顺应自然经济发展规律,靠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特别是增加肥料的投入,土壤得到培肥,靠科学提高单产,改进品质,提高效益,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农民解决温饱以后,正在向小康生活前进,这是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形势最好的一个时期。
二、种植方式
大致可分为单作、间作、套作、混作四种方式。这些种植方式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沿用到现在,除单作外、间作、套作、混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进步,在内容和数量上有新的发展。目前间、套、混作的情况大致有粮—粮、粮—油、粮—菜、粮—棉、果—菜、果—粮、果—油、菜—菜、瓜—菜、棉—瓜、棉—菜等多种形式,1987年间、套、混种面积共达9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3%。
三、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的高低反映土地的利用程度,但又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建国以来随着耕制的演变,复种指数时有起伏,1949年为158.6%,到1980年为150.8%,31年中有两次高峰,1953年为171.5%,1956年为172.9%,其余变幅在138%至169.5%之间,自1981年开始,复种指数才稳步上升,农业生产得到持续增长,1981年复指数为151.1%,1987年为169.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