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穿戴发式
衣着建国前,本地居民多穿家织粗布衣服,但随着季节不同,有单、夹、棉之分。男的多为对襟褂、大腰裤,冬季外罩大襟褂。衣服颜色青少年较浅,中年较深,老年多是黑色或深蓝色。少数富人多穿绫罗绸缎或者“洋布”衣服,款式男有中山装、学生装、大褂,外罩马褂;女有旗袍和罗裙等。建国后,机制细布,象阴丹士林布(又称海苍蓝)、斜纹哔叽等逐步取代粗布,学生装、青年装、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等陆续流行,青年女子穿对襟上衣被视为时髦。“文化大革命”期间,夹衣逐步淘汰,街面上流行单军服、军大衣。70年代末~80年代,棉布逐渐被化纤布代替,呢料西装也出现了。男性中、老年人多穿中山装、军服、毛呢制服等;青年人多穿西装、青年服、茄克衫、香港衫、滑雪衫、风雪衫、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女青年除爱穿西装套服外,还有花衬衫、短褂头、蝙幅衫、旗袍、蝴蝶衫、连衣裙、筒裙和各式短裙等。
鞋子建国前后,鞋子分单、棉两类,儿童多穿“猫头鞋”、“虎头鞋”;女青年多穿绣花鞋,老年妇女多穿圆口尖底鞋;男的多穿直底鞋。60年代前后,男女多穿弯底鞋,工厂生产的布帮胶底鞋盛行,雨天穿胶鞋的少见。70年代后,普遍流行凉鞋、球鞋、旅游鞋、晴雨鞋、皮鞋、深筒雨靴等。
帽子建县前后,帽子分单、棉两类,小孩冷天多戴“狗头帽”、“猫头帽”、“一把抓”、“披风帽”等,热天多戴“猫头荷花帽”、“八卦帽”等;中青年冷天多戴“尖顶帽头”、“三块瓦帽”、礼帽等,热天多戴席篷、草帽;老年男人热天多戴“平顶帽头”、礼帽等,冷天多戴“马猴帽”等;女青年和中年妇女一般不戴帽子,老年妇女只在冷天头顶黑纱巾。进入80年代,逐步流行太阳帽、遮光帽、旅游帽、绒帽、毛线帽、工人帽、毡绒帽、皮帽等。
发式建国前,男青年多留分头、平头,中老年男人多剃光头;女青年多梳独辫、蓄刘海、别发卡,戴耳坠或耳环;已婚妇女留发髻、别发簪、罩纱网;富户女青年多戴耳环、钗环、项链,搽胭脂、香粉和口红(老年妇女只留发髻、戴银簪)。建国后,女青年多留双辫,已婚妇女留发髻;60年代后,青年女性多留短发,或“运动头”;80年代,青年男女中开始流行烫发,少数女性还画眉、搽香粉、抹口红。
二饮食
1978年以前,我县居民以山芋、高粱等粗粮为主食。较好年份,早晚吃杂粮面馍,喝稀饭,吃咸菜,中午吃麦面包杂粮面的包皮馍;每逢荒年,还需要挖野菜充饥,就是较富裕人家,一年到头也很少吃顿细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人民常年吃上“一块面”(麦面)或大米饭,吃猪肉、鸡肉的次数增多,喝酒由“老白干”转为大曲酒和啤酒。
三住房
建国前,本地居住土墙草顶房的人家占大多数,相当一部分人家住在两檐到地的草庵子里,砖墙户仅占2%,住小瓦房的大户更少。主房大门多朝南,称为堂屋,开间3.3米宽,后墙不开窗。大户人家还在堂屋前建东、西厢房和锅屋,组成四合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城和集镇瓦房遍地,高楼四起。7%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少数富裕户建起了楼房。不仅建筑面积扩大了,而且新宅的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大方。
四代步工具
建国前后,本地居民日常行走代步的工具很少,只有一些独轮车、太平车、毛驴、马等。40年代,极少数人骑上了自行车(俗称洋车子)。50年代兴起了马车、平板车、长途客车。70~80年代,独轮车和马车已经绝迹。70%以上的家庭有自行车,同时兴起了大卡车、拖拉机、大客车、小吉普、小轿车、面包车、小轻骑、摩托车等。
五礼节
称谓建国前对有文化的人称先生。建国后对一般人称同志,对有技术的人称师傅。80年代后,对一般人也称师傅。
路遇一般熟人路遇的客套话是:“吃过了吗?”或“到我家吃!”回答说:“吃过了!”或“不了!”老人与老人路遇时则问:“身体可好?”回答说:“还不错!”亲戚或朋友路遇时总要问候其长辈:“××身体可好?”回答说:“挺结实(或‘不在了’)!”然后说:“回家代问××好(或‘太可惜’)!”。
待客家中来了亲戚朋友,亲亲热热地泡茶、递烟,并打酒买菜热情款待。席间,主人让长辈或年长者坐上位,劝客人先喝三杯酒,然后借酒谈心。碰上知己,还猜拳行令,热闹一番,然后由主人和家属向客人敬酒三杯。最后端上鸡、鱼、肉和鸡蛋汤,陪着客人吃饭,并不断向客人碗里添加好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主人才哈哈大笑,还客气地问:“吃饱了吗?莫作假!”然后撤去残菜剩饭,给客人沏上好茶,递上香烟。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