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汛
(一)组织措施
民国时期,遇有洪涝灾害,地方政府按田配伕,将有关保、甲之壮丁(民工)编成中队或分队,分段负责防洪和排涝,发现险情,则鸣锣报警,集中民工抢险。
建国后,农业逐步走上集体化道路,土地统一经营,劳力统一调配,每遇大的防汛工程,按区、乡土地、劳力情况分配施工任务,依民兵建制,将施工队伍编成连、排、班,明确责任,限期完成。
1965年7月建县后,我县对防汛工作极为重视,首先以固镇闸、黄家渡闸为标准水位,确定防汛水位16米、警戒水位18.5米、保证水位19.5米;其次对河道堤防的危险地段,按一、二、三线配备劳力,一线约10人、二线约20人、三线30~40人,另外还有预备队上百人。当汛期来临时,县里设防汛指挥部,各区、公社(乡)设防汛指挥所,重要河道及堤防工程由公社(乡)委派专人值勤。当汛情严重时,各水文站及时报告水位变化,预测洪锋入境时间,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二)防汛器材
民国时期,防汛器材主要是从民间筹集树(竹)、柴草、芦苇、木板等。新中国建立后,历年防汛器材有商品器材和民筹器材两种。商品器材主要是铁丝、毛竹、木棒、煤油、汽油、柴油、麻袋及各种排涝机械等,汛期由政府部门下达计划指标,商业、供销部门组织供应,优先满足防汛需要,费用由县统一负担。民筹器材多以乡、村为单位,自备自用。主要是粗砂、石块、草袋、木棒等。近年来,凡堤防保护内的工业、企业单位和农户,每年收取少量防汛费,不属主要河道堤防保护范围的地方,每年防汛开支均由各区、乡自筹解决,国家只在防汛急需时拨一定数量的防汛经费。
(三)防汛纪实
抗洪抢险斗争1965年7月1日起,暴雨、大雨连降数日,县境浍、澥、沱、北淝4河水位陡涨,固镇闸上水位高达19.55米。由于雨量大而集中,上游客水量大势猛,宣泄不畅,不少沟河漫堤倒灌串湾,汛情十分严重。为抗洪抢险,县委连续召开三次紧急电话会议和一次区委书记及重灾公社党委书记会议,具体布置防汛抢险工作。7月3日,县委书记方忠国、县长胡德文亲临防汛前线指挥,并抽调县直机关干部110人,组成5个工作组奔赴各地指挥防汛排涝。洪水到来时,投入防汛的民工和干部最多时每天达2.1万人,调动防汛船230只,开动排涝机械21台、865马力,排涝6.5万亩。曹老集电力排灌站7月份平均每天开机9台,430小时,排涝面积4.6万亩,用电27万度。全县共发动上堤民工7.7万人,昼夜守住在圩堤上,做复堤加固工程4处,筑圩堤,堵决口583段处,开挖、疏浚大、中、小沟和田头沟19209条,共做土方190.9万方。排除积水面积33.1万亩,救出各种农作物28.6万亩。全县用防汛木材34.25方、毛竹500根、苇席664条、草袋18665条、麻袋1.7万条、铁丝2757斤、柴油13.86吨,共计防汛经费7.51万元,防汛补助粮60万斤。
防汛斗争1983年,我县出现了一次仅次于1965年的洪涝灾害。6月30日~7月25日,连续出现13次降水,其中有8次大雨~暴雨,5次小雨~中雨,总降雨量320~404毫米。7月19日以后,浍、沱河流域上游普降大暴雨,雨量达200毫米以上,洪水下泄,县境各河水猛涨。7月21日,浍河固镇节制闸水位由15.83米,一夜间陡涨到18.35米,澥河胡洼节制闸水位17.91米,沱河濠城节制闸水位17.28米,均临警戒水位。由于洪涝并发,水势较大,县内通往邻近市、县的5条公路因大水中断4条,县城有1/3马路和民房上水,农村被水包围村庄计26个公社、85个大队、133个自然村、4111户、22703人,全县农田积水面积达26.23万亩,其中沿河洪水顶托淹没5万亩。
面对洪涝灾害的侵袭,中共固镇县委、县政府于7月22日早6点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全县广大干群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抗洪排涝斗争中去。会后,县主要负责人带领县直机关干部冒雨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实地勘察水情,就地解决抗洪排涝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各区、公社(乡)干部也都全部出动,冒雨涉水组织群众堵口复堤,排除农田积水,到24日为止,全县每天有7.8万人参加抗洪排涝劳动(其中上堤抢险专业队5400人),疏通排水小沟985条,拆除阻水物14处,加固圩堤险段880米,堵复缺口298处,平窑固堤11处。防洪期间,共开动电动机63台、2600千瓦,柴油机99台、3470马力,排除田间积涝22万亩。由于沟洫畅通,积极抢排,使湖地及圩区约75.5万亩秋季农作物,减轻了灾情。
二抗旱
(一)组织措施
本地旱灾与水灾一样严重,常常是二者交替发生。广大劳动人民以各种方式同干旱进行了顽强斗争,诸如打土井,挖沟塘,但都收益甚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领导人民同干旱作斗争。50~60年代,本地掀起挖水塘、打土井的高潮,同时结合河道治理,建闸蓄水、平整土地,扩大水浇地面积。进入70年代,防旱抗旱的主要措施是打机(电)井、修地上渠、发展喷灌等。旱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对抗旱工作十分重视,县里成立抗旱指挥部,区、公社(乡)、大队(村)层层建立抗旱领导机构,随时上传下达,解决抗旱中的实际问题。抗旱时,各级主要负责人分片包干,深入发动群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掀起抗旱高潮。
(二)抗旱纪实
1978年6月,本地出现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特大干旱,其特点是时间长、气温高、降雨少,全县年降水量仅527.5毫米,降水最少的何集公社为110毫米、瓦疃公社80毫米。全县大部分沟河干涸,可通车马行人,影响夏播秋种。
面对严重旱情,县委于5月下旬迅速成立抗旱指挥部,县委副书记沈正业任指挥,副指挥8人,下设4组(井灌组、防汛组、生产组、后勤组)、1室(抗旱办公室)。全县发动抗旱人数最高达9.487万人,出动电动机244台、柴油机1833台,使用机(电)井1737眼。同时,打机(电)井1896眼、配套1283眼,打土井6727眼、小口井33眼,挖沟筑渠1752条,折合土方20万立方米。共投入抗旱经费266.4万元(其中社队自筹140.3万元、贷款78.7万元),抗旱用电234.44万度(电费14.2万元)。奋战3个月,播种小麦63.5万亩(其中井灌面积20.24万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