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电)排灌站
1957年8月~1958年6月,本地建成第一座机械排灌站——曹老集排灌站,总投资168.21万元,装机容量975马力。1964年改建为电力排灌站,装机容量715千瓦,设计灌溉面积5.4万亩、排涝面积30.5平方公里。1965年7月建县后,先后在浍河、澥河、北淝河两岸以及主要骨干大沟上兴建机(电)排灌站。到1985年底,我县共有机(电)排灌站92座。机械灌溉站23座,共装机52台、1659马力,设计受益面积5.63万亩,实际达到2.99万亩;单灌设计面积5.53万亩,实际达到2.88万亩;排灌结合设计面积0.11万亩,实际达到0.1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3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44万亩。电力排灌站69座,装机192台、8912千瓦,设计受益面积50万亩,实际达到26.78万亩;单排设计面积2.38万亩,实际达到1.88万亩;单灌设计面积38万亩,实际达到17.72万亩;排灌结合设计面积9.59万亩,实际达到7.78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1.67万亩。
二塘灌井灌喷灌
(一)塘灌
1950年2月起,淮北地区持续干旱100余天,直到6月才降少量雨水。基于这种情况,政府发动群众挖塘,蓄水抗旱。1958年“大跃进”时期,淮北地区掀起大搞河网化工程,因此,大挖水塘再次掀起高潮。据统计,1958年冬~1959年春,本地共挖水塘700余面。由于本地属砂礓黑土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差,渗漏量大,故形成雨后塘干。1960年以后,水塘工程中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塘多年久淤淀,目前全县尚有225个水塘仍可利用,以发展养鱼、养鸭及扩种水稻等。
(二)井灌
建县前,本地为抗御干旱灾害,除利用沟塘水源外,还充分开采地下水源、打土井砌砖井,提水工具只是用马拉水车、链条泵或人提肩挑,工具落后,劳动效率低。建县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井灌事业。1966年秋,我县首次引进人力回转大锅锥打井工具,并在原连站公社徐庄大队举办一期打井技术训练班,参加人员通过短期学习和实地操作后,均成为全县各地打井技术骨干。1975年,瓦疃公社成立有150人参加的“三八”女子打井专业队,两年间打机井300余眼。1978年,我县又引进150型水冲钻机和JS—300型水文地质钻机,以机械传动代替人力推转,利用水的循环冲击,不断地排除泥浆,将井孔打成。井深一般都在20米左右,出水量每小时50~60吨以上。同时,购进洗井机、M—60型小口径钻机,为发展井灌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66~1985年,全县共打机(电)井4833眼,配套机械4657台(套),占机井总配套数的96.4%。其中配套140米以上深井3眼。架设井灌线路481.8公里,变压线路260.3公里,安装变压器85台4730kVA;兴修井灌渠道52.5公里,建井房193间,预制井盖3771个,出水池208个,改造旧井934眼,井灌区平整土地4.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7.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33%(含保灌面积7.74万亩)。
1985年机(电)井数量分区统计表

(三)喷灌
1978年春,县水利局派出有关技术人员,开始在宋店公社张巷大队、仲兴公社陈圩大队、瓦疃公社小圩大队等地搞喷灌试点。次年在固镇镇(今城关镇)菜园大队和连站公社马铺大队兴建固定式喷灌站。菜园喷灌站安装干渠管道210米,支渠管道2500米,装配7.5千瓦电动机一台,共投资2.6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2万元),设计喷灌面积105亩。1980年灌溉各种蔬菜80亩,增产效益显著。后因城镇建设需要,该站被拆除。马铺喷灌站兴建干渠管道450米,装配12匹马力喷灌机组2台套,共投资1.0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0.8万元),设计灌溉面积100亩。1980年灌溉小麦、油菜60亩。1981年承包到户管理使用。
进入80年代,我县对农村投放小型人工移动式喷灌机组300台套,其中任桥区35台套、湖沟区59台套、杨庙区52台套、新马桥区24台套、曹老集区5台套、刘集区41台套、石湖区57台套、城北区3台套、城关镇24台套,由各区(镇)水利建设管理站统一管理。当群众需要灌溉时,他们立即组成喷灌服务队,深入实地为农民排忧解难。1985年秋,在持续高温、干旱逐步升级的情况下,城北区喷灌队为五里井、大陈等村喷灌秋季作物400亩,每亩仅收费3元,受到农民的好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