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淮北矿务局汾洪江林场
汾洪江林场位于我县湖沟、杨庙两区之间,因跨传说中的汾洪江故道两岸而得名。1958年4月初建时为宿县汾洪江农场,1959年11月,由省林业厅接管改建为机械化林场。1969年3月下放我县农林局管理。1978年8月底,划为淮北矿务局林业处直属林场(原辖刘湖畜牧场、黄庄种兔场留县)。当时有地1.13万亩,职工208人,各种农业机械50台(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部,住房207间,仓库18间,水泥场地14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6万元。
该场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以农业机械为动力,开展采种、育苗、造林以及农、牧、副业等生产活动,经济效益显著。1958~1978年间,全场育苗保育面积达4658亩,其中:意大利杨1249亩,紫穗槐1326亩,水杉725亩,法梧60亩,果树238亩,池杉182亩,刺槐60亩,侧柏4亩,紫(穗槐)、杨(树)混交680亩,紫(穗槐)水杉混交134亩,“四旁”植树16.2万棵。1978年后开始营造坑木林,1983年向淮北煤矿提供搪林300吨,笆条7.5万公斤。该场尚有宜林地4628亩,历年播种小麦、大豆、山芋等各类农作物3000亩左右。从1982年起,先后兴办砖瓦窑厂、酱油厂、托滚厂、油毡厂以及养兔场、畜牧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1985年,全场总收入21万元,是1978年5.8万元的3.6倍,是1968年2.6万元的8.1倍;职工平均月工资61元,是1958年21元的2.9倍。
二县任桥苗圃
县任桥苗圃位于公平乡境内、任桥火车站南侧。1957年10月初建时有地375亩,房屋18间,职工17人,属宿县林业局管辖。1959年秋,在浍北乡三义村征地850亩(1961年退还175亩),设立苗圃南队;1973年接收宿县地区饲养场土地700亩(1979年转让给任桥公社畜牧兽医站80亩),设立苗圃北队。到1985年,全圃实有土地1350亩,职工221人(其中临时工102人),房屋290间,牲畜11头,拖拉机5台,固定资产达26万元。
任桥苗圃是我省大型重点苗圃之一,也是省林业厅唯一的杨树良种繁育基地。自建立以来,坚持以育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的方针,在经营项目上重点抓好育苗。全圃每年平均育苗约7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育苗以大官杨、法梧、刺槐、泡桐、枫杨、水杉、侧柏、紫穗槐等为主,适当发展臭椿、苦楝、中槐等乡土速生树种及常青苗。70年代出圃的大官杨、法梧、泡桐等树苗,除满足县内绿化需要外,还远销省内外各地。进入80年代以来,为适应城乡绿化的需要,大力发展沙兰杨、德国杨、意大利杨、法梧、女贞、侧柏等苗木的繁育工作。1985年育苗750亩,发展杨树试验林75亩,采穗圃25亩,果树良种试验示范林44亩,水杉和刺槐林25亩。在抓好育苗的同时,任桥苗圃还于1978年建农机修配厂和粮、棉、油产品加工作坊,1980年以后又开办旅社、饭店、商店、门诊所、电锯房、花卉门市部等11个多种经营项目。
为了加强经营管理,任桥苗圃从1984年3月起,实行专业组和家庭承包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采取定人员、定土地面积,定上交承包额、定年递增5%的“四定”方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总收入达25万元,是1978年的2.5倍。
三县园艺一场
位于县城东南22公里、仁和集乡徐郢村之北。1958年始建蚌埠专区公安处新生园艺场。1961年4月改属宿县专区。次年6月,公安干部和劳改犯人全部撤走后,与蚌埠专区直属机关园艺场合并为宿县专区新马桥园艺场。1972年10月划属我县,改名磨盘张园艺场。1974年又分设,更名为县园艺场,到1985年,园艺一场拥有干部职工853人,基建总面积1079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42.8万元,流动资金17.3万元。
该场以栽培果树为主,从1958年建场至1960年冬,共栽培果树3020亩,其中梨树1500亩,苹果树1500亩,葡萄树20亩。梨树品种以“砀山酥梨”、“鸭梨”为主,其次有“巴梨”、“开华”、“明月”、“鹅黄”、“紫酥”等20余个品种;苹果品种主要有“金帅”、“元帅”、“青香蕉”、“国光”等,以“金帅”、“元帅”居多。1975年,果园面积扩大到3414亩,当年果品产量达33.45万公斤。1985年,果树龄大都在3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果品年产量达126.5万公斤,产值31万元,产量产值比1975年增长4.2倍。为了果品保鲜,该场建成容量400吨的果品仓库(保鲜期5个月左右,好果率在85%以上)又建成年产3万瓶的罐头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四县园艺二场
位于县城东南22公里的磨盘张乡,京沪铁路两侧。1959年6月,以磨盘张公社津浦大队26名社员为基础始建蚌埠专区直属机关园艺场。1961年4月改属宿县专区。次年6月和新生园艺场合并为宿县专区新马桥园艺场。1972年10月划属我县。1974年又分设,更名为县园艺二场。全场果园跨铁路两侧,从1959年建场至1960年春,共栽植各类果树2800亩,以后又扩大到8000亩,1962年,大部分果园退给附近的农业生产大队,全场面积仅剩2000亩。建场初期以生产粮食为主,辅以副业,诸如开办豆腐、豆芽、粉皮、粉丝等小作坊。1975年果园进入盛果期后,转以果品生产为主,由于当时该场生产管理不善,分配平均主义,加之果园和农田管理粗放,致使经济效益差,场里年年亏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效益逐年好转。1984年该场又实行果树分等划级,承包管理费到树,三四年一调,多收归己的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全场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果品产值产量显著提高。尤其是该场从1976年创建县果酒厂,由原来的4间厂房,几口大瓮发展到目前拥有机械设备9套,发酵池25个(总容量1000吨),厂房16间,仓库19间,年产果酒3000吨的一座初具规模的场办企业。1985年生产葡萄酒2400吨,48个品种获市优质产品称号的3个,葡萄酒销售全国24个省市,其产值占全场总产值的91%。
该场建筑总面积5921平方米,其中厂房1047平方米,仓库686平方米,职工宿舍4188平方米,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6部,汽车4部,机动和人力喷雾器64台(套)。全场现有干部职工210人,其中固定工118人,行管及技术干部8人。1985年,全场固定资产84万元,流动资金130万元,年总产值424.7万元,其中果品产值22万元,果酒产值400万元,粮食产值2.7万元。
五县半细毛羊育种场
县半细毛羊育种场位于县城南18公里处刘湖乡境,西与淮北矿务局汾洪江林场为邻。1977年1月将县良种繁殖场的畜牧队分出与汾洪江林场刘湖队合并,始建县畜牧场,1978年改现名。初建时有土地450亩,职工40名,宿舍20间,马厩20间,猪舍10间。马45匹(其中育龄母马20匹,种公马2匹),种猪15头。1974年繁殖马驹17匹,饲养日本大耳兔22只,并先后从砀山、萧县购进考力代、美利努等良种羊380只。1981年首次开展母羊人工授精,受胎率达70%。9月,农牧渔业部泰安会议正式决定,将该场作为寒羊产区和发展48~50支肉、毛兼用半细毛羊研究重点试验项目基地之一。1983年,人工繁殖第一代羊、级进二代羊获得成功。1984年开始搞横交羊(48支~50支标准羊)、杂交羊相互交配试验,获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到1985年,该场共有土地2100亩,职工150人,宿舍130间,林肯杂交后代羊129只,并拥有大型拖拉机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载重汽车1部,年产200万公斤标准面粉加工厂1座,附设1个挂面车间。
六县种兔场
县种兔场位于县城西25公里处、瓦疃乡张黄村的黄庄。1978年从县汾洪江林场分出,始建县绿肥种子场,1980年更名为县半细毛羊育种场,1981年将县园艺一场种兔队并入,改称现名。
该场占地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1600亩(包括300亩牧草地),果园170亩,水面100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仓库400平方米、宿舍3000平方米、厂房400平方米、机具房250平方米、兔舍10栋(1250平方米),30立方米容量的水塔1座。拥有大型农业机械8台(部)及配套农业机械5台,75瓦电动机4台,中型面粉机组1套,动力药械2部。全场现有职工145人,共3个农业队以及畜牧饲养、面粉加工、果树、机务、副业等8个核算单位,并拥有长毛兔、皮肉兼用兔等2个优良种兔繁殖群和基础优良种兔1000只,是我省规模最大的良种兔场。其设备条件、技术管理、疾病防治、种兔质量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先后向全国13个省、市提供肉用种兔1万只,优良长毛兔5000只。1982年起,又和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研究所共同承担长毛兔与肉用兔杂交试验项目,采用级进交配法,培育出粗长毛兔型和皖系长毛兔新品系。1985年,该场获蚌埠市西德长毛兔繁育推广科技成果一等奖。
七县种鸡场
县种鸡场位于皇店乡皇店村。1984年底建成投产,总投资18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配套鸡舍9幢(150间)、4500平方米。全场占地60亩(含水塘10亩),有干部职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并聘用上海市松江县畜牧水产局专业饲养员2名。
该场是座机械化种鸡场,配有孵化机、清粪机、喂料机、饲料加工机以及金属鸡笼等机械设备10台(套),并装有自动灯光控制和红外线供热板等现代化增温保暖设施,形成孵化、育雏、后备、成年鸡多功能配套生产体系。建场以来,先后引进和饲养褐壳蛋鸡——罗斯、白壳蛋鸡S二二○,希赛斯父母代蛋种鸡、罗斯一号、星布罗、宝星父母代肉种鸡等优良品种。每年可饲养各类种鸡、蛋鸡、肉鸡4万余只。1985年,共向社会提供优良品种苗鸡3万只,商品蛋25万公斤。
八县水产养殖场
县水产养殖场位于县城南端。1957年初建时为灵璧县商业局养殖场,1965年7月更名县渔场,1978年改称现名。
初建时共有职工37人,房屋20间,养殖水面180亩,小木船2只,年产成鱼2.5~5万公斤。1965年建县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该场职工队伍壮大,生产条件改善,经营范围扩大,经济效益也得到相应提高。1984年,全场有干部职工130人,房屋130间,养殖水面200亩,木船9只、潜水泵8台,柴油机、电动机、砂轮机、饲料粉碎机各1部,加上孵化设备,固定资产达85万元。
该场生产项目由原来单一饲养成鱼,扩大到鱼苗孵化、鱼种繁育、河蚌育珠以及人工繁殖三角帆蚌等,年均产值20万元左右。1985年,该场新建立全省水产系统第一个贝雕厂,当年生产贝雕画100块,产值6000元。
九县畜牧兽医站
县畜牧兽医站位于县城瓦坊街东侧。1966年初建时仅有干部职工8人,主要从事兽医临床治疗。此后随着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增设了兽药制剂室、药械供销站和家畜检疫站,1983年又成立县兽医院。至此,该站干部职工扩大到46人,其中技干8人,兽医师、畜牧师各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7人。该站集组织管理、技术推广和临床诊治于一身,统一经营,统一核算。1984年,该站在实行定额承包的同时,相继开办配合饲料加工,良种家禽孵化等经营项目,逐渐成为我县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中心。
十县家畜品种改良站
县家畜品种改良站位于固二路东段、县棉麻公司对面。1966年春成立后。至70年代,均以有畜配种的常温人工授精为主,年配种量大牲畜约500头,猪约300头、羊约400只。从1982年开始引进冻精配种,种畜逐渐被淘汰。1985年该站研制冻精成功,年产冻精8~10万粒;通过市级验收,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列为1986年蚌埠市“星火”计划项目。
该站除承担自身业务外,还负责全县黄牛改良的技术推广与管理工作。1984年以来,肉牛改良成效显著,全县改良黄牛由1980年的2万头,增加到10万头。
上一篇:第四节 渔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