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改良
从土壤的化验、划等分级和评价结果来看,我县土壤的质量普遍较差。一级、二级土壤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9%,三级土壤占38.6%,而四~六级土壤却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3.5%。这些低产土壤差的具体表现为“旱、涝、僵、瘦、浅”5个字。旱涝是农田水利建设跟不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僵与瘦是土壤缺少有机物,施肥水平低,浅是指活土层浅薄,耕作粗放所至。为改变基本农田面貌,促进农业增产,在建县以来的各个时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
(1)大搞农田基本建设。60年代中期采取修筑台、条田的办法,增厚土层,加速砂姜风化,确保排水畅通。70年代县委提出“三一沟网化”的治水方针,兴修田间建筑物配套工程,提高排灌能力。到1980年,全县70~80%的农田达到“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标准。(2)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料,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如发展畜牧业,推广沼气、秸杆还田、割青棵沤绿肥、冬夏休闲地种短期绿肥、高杆作物套种绿肥等。(3)合理轮作,用养结合。在安排作物茬口时,要把耗肥作物与养地作物进行轮作换茬。如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轮作,与油菜、烟叶、瓜类等轮作,做到合理轮作,以保持土壤养份的平衡和培养地力。(4)建设农田林网,改善田间小气候。利用开挖的沟渠路旁植树造林,形成防护林带,这样可以涵养水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生态平衡。
二良种推广
农作物良种的引进、推广和繁育,采取“四自一辅”的方针,即自繁、自育、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逐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1968年,县农业部门开始经营良种,1970年县种子公司成立,各区、乡(公社)、村(大队)亦相继建立种子站、农科队。多年来,以县示范繁殖良种场,县良种繁殖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为基地,通过不断推广引进,多点试验,典型示范,系统考查种子的丰产性、适应性,选育筛适合我县高产稳产的当家品种。到1985年,全县各类农作物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
小麦建县初期,小麦种植多采用当地老品种,抗病抗灾能力差,且产量不高。1966年,引进推广的品种有“早洋麦”、“碧码一号”、“南大二四一九”、“安徽三号”、“安徽八号”、“阿夫”、“阿勃”等,经过几年种植,不少品种因混杂退化而淘汰,如“碧码一号”不耐瘠薄,不抗干热风,不抗锈病。“阿夫”、“阿勃”属半冬性品种,虽抗倒伏,抗锈病,但不耐瘠薄,品质又差。经过示范种植和评选,决定“安徽三号”为当家品种。1968年引进“石家庄五十四”、“北京八号”、“济南二号”、“泰山一号”等,其中“泰山一号”表现早衰,“石家庄五十四”抗逆性差,相继被淘汰。1973年引进的“丰产三号”,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一度成为当家品种。1976年全县种植30万亩,一般亩产200~250公斤。1978年从河南新乡引进春性品种“博爱七四二二”和“马场二号”,一般亩产250~300公斤,最高达400公斤。其中“马场二号”表现突出,于1980年以后,取代“丰产三号”久种不衰。此后又引进半冬性品种“百农三七一二”,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轻感白粉病,不抗干热风,但正常年景稳产保收。
大豆我县大豆品种原有牛毛黄(黄豆)、大青豆、小油豆等,由于不抗灾,易生虫,产量一直低而不稳。70年代引进“天鹅蛋”、“徐豆一号”等,株高粒大,品质好,且稳产抗灾,一般亩产100公斤,成为当家品种;1985年种植面积28万亩,平均亩产达107公斤,少数田块亩产175公斤。
山芋50年代引种“胜利百号”,为当家品种。70年代引种“丰薯一号”、“烟薯三号”、“曹薯一号”、“徐薯一号”和“徐薯十八号”,其中“徐薯十八号”种植面积占山芋播种面积的40%,目前已成为我县当家品种。
玉米本地玉米品种原为小粒黄、大粒黄、“火燥子”等品种。50年代引进“大马牙”、“金皇后”,因水肥跟不上,长大棵结小棒,不久被淘汰。1967年农业部门派人去海南岛学习玉米制种技术,回来后由任桥、刘集、曹老集等3个公社农技站示范繁殖“中杂双”、“中杂四四”、“双跃三号”等杂交玉米200亩,次年扩大到350亩。1970年后,侧重单交制种,并引进“新单”、“白单”、“反帝四一五”、“黄单九三”、“碧单一五”、“丹玉三号”等品种。其中“碧单一五”和“丹玉三号”种植面积较大。1977年全县杂交玉米繁殖制种面积达3600亩,所生产的杂交种子除满足全县需要外,还支援砀山和天津宝坻县等地4万余公斤。80年代引种的“苏玉一号”经过试验示范,丰产性能好,已成为夏玉米主要当家品种。
高粱我县高粱有“西河柳”、“小红头”、“披头散”、“黑柳子”等。80年代普遍推广夏播杂交高粱,但难脱粒,质量差,秸杆利用率低,因而被淘汰,仍沿用老品种。
水稻本地水稻品种多次更换。60年代引进和推广的有小红稻、“三九九”、“矮脚南特号”、“桂花球”、“鼓浪粳”等品种;70年代以后又大面积推广“珍珠矮”、“桂花黄”、“农垦五十七”、“特白八号”、“泗稻四号”和“南京十一号”等品种。从1977年开始,又推广杂交稻,品种有“汕优三号”、”南优二号”、“威优三号”等。80年代以后,杂交稻已成为当家品种,播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80%以上,基本上实现水稻种植杂交化。
花生当家品种原为“二窝子”,60年代末推广山东“油花生”和“油果花生”。70年代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徐州六八四”、“白莎一一六”。80年代大力推广“花二十八”、“海花一号”,现为当家品种。
油菜1966年开始引进试种甘蓝型油菜,以后逐年扩大,其品种有“胜利”、“广德七六一”等。80年代以后,甘蓝型品种渐被淘汰,普遍推广种白菜型油菜,其品种有:“当油早一号”、“当油七五一”、“淮油六号”、“淮油五号”等。
芝麻芝麻品种一直是当地长期种植的“杈麻”和“霸王鞭”。1978年从河南省引进“驻芝一号”,试种二三年,由于根腐落叶、早衰严重,只萌果不结籽,产量低,已被淘汰。
烟叶我县烟区较广,经过烟农长期的栽培与选用,形成了自给的烟草品种。这些品种的来源,大都是从外国和省内外引进的。50~6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美国“佛光”、山东的“大、小金黄”和河南许昌地区的“金黄柳”、“襄颍一号”以及凤阳县的“大平板”、“歪把子”等。70年代后期被淘汰。80年代引进推广的优良品种有美国“G——一四”、“NC——八十二”“NC——八十九”,省烟草研究所从长脖黄品种选育出“S七九——一”,河南许昌烟区选育的长脖黄以及云南省路邑“红花大金元”、“中烟十五号”等。
棉花1973年县棉花原种场(位于新马桥)建立后,陆续引进“岱字十五号”、“岱字十六号”、“徐州十八——八”、“萧县一七”等优良品种,并按2万亩规模经过3年两圃进行繁殖,推广全县。
三肥料
有机肥料我县通常使用的主要是家畜、家禽粪便和人粪便(俗称大粪),及沤肥、沟塘泥等,统称农家肥。其次有少量的饼肥(菜籽饼、黄豆饼、芝麻渣饼等)。从60年代起,提出“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口号,鼓励社员养猪积肥。在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年年夏季发动群众铲草皮、割青棵,大搞高温堆肥,小堆数十立方米。大堆上百立方米。在冬闲季节,又发动群众挖沟泥,拾畜粪,家土换野土,开展群众性的积肥运动。
无机肥料我县使用最多的是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次为尿素、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和复合(含氮、磷、钾),统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1965年,全县供应化肥1571吨,平均每亩耕地施肥1.3公斤。70年代后期,每亩耕地平均施肥约10公斤。1985年,供应量达11.8万吨,每亩耕地平均施肥99公斤。化肥施用方法日趋合理化、科学化,由单一用作追肥转变到追肥与基肥并用,由撤施改变为耕施或开穴深施。进入80年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推广农作物叶面喷肥,根外追肥,并由单独施用氮肥转变为氮、磷、钾配合施用以及对弱苗追肥等。对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尚处于试验阶段。
绿肥我县从60年代开始引种紫花苕子、草樨、田菁、柽麻、红花草、紫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苕子、柽麻种植面积最大。1973年各达15万亩左右。历年来绿肥掩青均在5万亩以上。对改良土壤,增强肥力起了重要作用。
菌肥1974年,县菌肥厂成立,各公社、大队也相继办起了菌肥厂300余个,生产的菌肥有“五四六”、“磷细菌”、“杀螟杆菌”等。1978年,菌肥厂停办。
四植物保护
我县大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较广,一般表现为常发性或突发性。在突发性年份中,往往造成严重损失。
(一)病虫害种类
病害小麦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腥黑穗病等。水稻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玉米有小斑病、大斑病、黑粉病等。山芋有黑斑病、软腐病等。花生有枯萎病、病毒病、叶斑病等。油菜有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后两种发生较少。棉花有立枯病、炭疽病。烟叶有花叶病、立枯病、斑病等。芝麻有立枯病。
虫害麦类有麦粘虫、吸浆虫、麦叶蜂、红蜘蛛、麦蚜虫等。稻类有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稻螟蛉、稻飞虱等。大豆有豆天蛾、食心虫、豆类螟、豆杆蝇、豆蚜虫、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小卷叶虫、小象鼻虫、蜗牛、金钢钻、小造桥虫、斜纹夜盗蛾等。玉米有玉米螟虫等。山芋有旋花天蛾、甘薯卷叶螟等。高粱有果夜蛾、金龟子等。花生有蛴螬(俗称仰蛙子)等。油菜有蚜虫、潜叶蝇、菜青虫、猿叶虫、黄条跳蚤、菜螟等。芝麻有蚜虫、山母尖、钻心虫。其中蟋蟀为杂食性害虫,对花生的危害最重。还有菟丝子,虽系植物,却象寄生虫一样给豆类(以大豆、绿豆为主)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危害情况
建县以来,农作物病虫害几乎年年发生,尤以60年代为重。突发性年份害虫密度为79~190头/平方米,以浍、澥、北淝河以南地区较甚。1980年小麦吸浆虫成灾,全县平均减产约20%。近年来赤霉病、腥黑穗病连续发生,一般病穗率在20%以下,严重的达50%(以“马场二号”表现明显)。小麦锈病突发性年份,使麦粒瘪瘦,一般减产约50%。红蜘蛛突发性年份可使局部田块绝收。
豆天蛾为暴食性害虫。突发性年份,百株约有虫500~800条,叶片、叶柄几乎吃光,严重造成绝收。1984年豆天蛾为害时,单株最高虫量20余条。全县虫害面积达20万亩,占总面积的98%,虽经捕捉仍减产950万公斤。菟丝子重重网住豆株,以吸盘扎入叶茎,吸取营养和水份,造成豆株矮小并逐渐死亡。历年来全县各地有程度不同地发生。
我县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时有发生,以螟虫为害严重,突发性年份,每亩蛾量4000~6000只,作物一般减产25~50%。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本地缺少饲草,从滁县地区购进数百万斤稻草而带来了白叶桔病源。自此,稻产区相继发生严重白叶枯病,导致减产。以后随着杂交稻的发展,此病迭起,危害尤甚。
棉花蚜虫(俗称腻虫子)、盲椿象、红铃虫、红蜘蛛等诸多虫害,造成蕾铃脱落,以致减产。同时,棉花苗期的立枯病和炭疽病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山芋旋花天蛾、甘薯卷叶螟以及黑斑病和软腐病,各区均有发生,低洼潮湿湾地重于偏远旱地。
玉米螟为多食性的钻柱害虫,其性喜高温,每年于6~8月的高温多雨季节大量为害,严重时每百株有虫10~20条,对玉米生长影响很坏。70年代玉米黑粉病发生严重,以后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此病害逐渐减少。
花生的主要虫害是蛴螬和蟋蟀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缺苗断垄,重者要翻耕再种。1978年和1979年夏季阴雨连绵,蛴螬丛生,导致花生大面积减产。
油菜的主要虫害是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等,病害以病毒病、白粉病为害较重,多发生在新马桥区。
(三)防治措施
从1980年起,建立了以县植保站为中心,区、乡农技站及村植保专业户组成的四级测报网(县曹老集示范繁殖种子场还专门设立一个水稻病虫测报站),全县共有49个测报点,50个植保专业户,从事植保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共110人,形成病虫测报与防治体系。县植保站承担病虫测报,组织供应对路农药器械,提供科技咨询,负责植物检疫。区、乡农技员除对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害情报及时向所辖乡、村发出预报外,还注意做好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以指导农户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即利用精耕细作,适时播种,轮作换茬,冬耕冻垡,选育抗病、抗虫品种等措施,以减轻病虫害发生。冬耕冻垡可以冻死越冬虫卵,适时早播或晚播可以避免虫害发生高峰期,小麦采用适期播种,减轻了丛矮病的发生,水稻选用国际型系列品种和“汕优63号”可抗纹枯病、白叶枯病,小麦选用“徐州二二一”、“南大二四一九”,可抗小麦吸浆虫和锈病,“偃师九号”抗腥黑穗病,“徐薯十八号”抗山芋开花烂根病等。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即以菌治虫,以虫治虫。70年代用杀螟杆菌防治稻苞虫和玉米螟。1978年县农科所试验以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虫,1980年以来,曹老集、新马桥水稻区搞大面积的稻田养鱼,以鱼捕食害虫。另外,各地还注意保护益虫和利用自然天敌来控制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60年代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砒霜’、“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等。70年代使用的农药有“一六五”、“一五九”、“三九一一”、“敌敌畏”、“乐果”、“敌百虫”等。80年代使用的农药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溴氰菊脂”、“速灭杀丁”、“锌硫磷”、“三气杀螨醇”等。
植物检疫我县从1965年开始实行植物检疫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0年2月,建立县植物检疫站。确定检疫对象为:水稻茎线虫害、小麦腥黑穗病、玉米细菌性条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红麻炭疽病、花生根结线、桑萎缩病、黑森瘿蝇、棉花枯萎病、墨西哥棉铃象虫、马铃薯癌肿病、金线虫病、矮缩毒病、甜菜锈病、烟草霜霉病、地中海食蝇、苹果实蝇和蠹蛾、葡萄根瘤蚜、美国白蛾、谷象、四纹豆象、毒麦、剑麻平行条纹病和红腐病,狄氏盲椿、豚草等。从1983年起,每隔3~5年对农作物检疫对象调查一次,重点对象每年普查一次。1984年在瓦疃乡单圩村调查发现23亩“七二三”小麦患腥黑穗病,发病率达45%,之后经县政府批准,把病麦、病草全部销毁,从而控制了此病种的扩大蔓延。对省际间调运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植物,植物产品,均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植物检疫要求,严格实施检疫手续。同时还注意加强产地检疫,推广轮作换茬和抗病品种,并抓好种子消毒工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