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婚嫁
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繁琐,境内习俗大同小异。
订婚称为“交换庚帖”、“过庚帖”或起媒。定婚前,男、女双方需正式请媒人,通常男女方各二,称“四大红媒”。“过帖”需择吉日,由男方请媒人带上内书男儿年、月、日、时生辰八字,面烫金字“敬请金诺”红帖,送往女家以合属相,如无相克,女家即回“恭允玉音”绿帖,作为正式婚约。庚帖用红绿丝线缠上松树叶和艾叶,富有人家附有金玉饰物,取其“百年相爱”、“坚如金石”之意。同时由男方赠送女方金器、首饰,做为订婚之物。嗣后,选择结婚日期,称“择日”,“看喜期”。多选双头日子,忌讳用八和三十,因“巴巴叉叉”不吉利,”三十乃是尽头日子。
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水礼之分,多在婚娶前夕办理。由男方送女方的大礼,多为布料、衣服、聘金等,布料、衣服数目取双忌单。“大礼”也有和“过庚帖”一并办理的。水礼是猪、羊、鸡、鱼、酒、大馒头等。女方置办嫁妆,送往男家称为“陪送”,又称“陪嫁”,包括衣、被、家具、枕、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亲友向女家赠送贺礼,称为“添妆”或“添箱”。
迎娶旧时迎娶多用花轿。喜期日,新娘哭泣告别亲人,头蒙“红盖头”,由叔伯或兄弟背上轿,抬往男家。回轿不走来路,俗说“新人不走旧路”。花轿临门,开轿后,由搀亲者搀扶下轿,慢步走在交替接续的红色布袋或席子上,取“代代相传”之意。婆家选夫妻健在、儿孙满堂的“全命人”布置新房,用金钱、红枣、栗子、花生等撒帐。撒金钱以求富贵,撒彩果以求吉祥,枣和栗是“早立子”的谐音,借以求子。撒花生则求儿女满堂。新娘与新郎同拜天地后,进入洞房,行“合卺礼”后,新郎用秤杆挑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送亲者临行前去新房看望新娘,名为“瞧房”。送亲者离去后,亲朋邻里方可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闹房不分老少辈份,俗语“三天不分大和小”。婚后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称为“开脸”,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三日内,新娘一一拜见婆家亲属,称为“认亲”。
回门三日后,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与新郎同往,称为“双回门”,六天娘家来接一次,都是当日返回,不许过夜。十八天后,娘家来人接新娘回门,称为“过对月”,新娘可在娘家住上一段时间,俗语:“三天回门六天接,十八天过对月”。农村也有“三天瞧,九天接”习俗。
20年代起,学生出身的公教人员开始自由恋爱,实行婚姻自主,减少旧婚礼的繁文缛节,行鞠躬礼,称之为“文明结婚”。
旧时,县境婚姻还流行以下习俗:
指腹婚双方父母在婴儿出生之前,互相许下诺言,指腹相约,产后如是一男一女,即匹配为婚,此种婚俗双方十分注重门第,男女双方多为至交亲友,或是一方对另一方以恩报德的做法。
童养媳俗称“团儿媳妇”。一种是自幼收养的女孩,待成年后做为儿媳;一种是家贫无力抚养的幼女,甘愿送人做媳。因年小不能完婚,养在男家,待成人后为之完婚,谓之“圆房”。童养媳在家庭里地位低下,担负繁重的家务劳动,甚至备受各种折磨和虐待。
亲换亲偏僻农村中的一种婚姻形式。双方男儿因家境贫困或残疾难以娶妻,互相交换其姐妹为妻,是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方式,俗称“两换亲”,还有三家轮换的“三换亲”习俗。此种婚配一般年龄悬殊较大,而且双方皆不满意,往往产生悲剧。
招亲有女无儿之家,为传宗接代,养老送终,便招婿为子,旧称“入赘”,俗称“倒插门女婿”。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旧的婚姻制度逐渐革除,农村中一些旧的婚嫁习俗,仍继续沿袭,索要彩礼较为普遍。新娘出嫁已不坐轿,有步行、骑自行车、乘摩托车、拖拉机、小轿车等。双方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以履行法律手续。报刊杂志出现广告性的征婚启事,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大都采取了文明结婚形式,举行简易的婚礼,开茶话会或开展跳舞、唱歌等文娱活动。70年代后期,出现旅行结婚,男女双方采取旅游方式,欢度蜜月。也有数对男女青年举行集体婚礼。
二、丧葬祭祀
旧时,丧葬实行木棺土葬,丧礼繁琐。
停尸人死后,把尸体安放在正屋中间,死于室外者,不得入屋,临时搭棚安放。向远处亲友发帖“报丧”,告知开丧日期。
入殓死者咽气前,趁尸体未僵,脱去死衣,换上寿衣,临终时口含金钱一枚,称“噙口钱”,用麻线拌双脚,称“拌脚线”,有挽留之意。给死者整容称“开光”。以草纸布棺,填入灰包,垫以被褥,将尸体放入棺内,称“入殓”。棺头安放供凳,摆一细口瓷瓶,内盛饭食,称“倒头饭”,插红筷和葱梗,称“倒头瓶”。另摆长明灯一盏,地上置放陶盆,称“老盆”,供焚烧纸箔。将死者终前所用衣服、被褥、席垫、鞋帽等物,取至野外十字路口焚烧,称为“烧离身铺”。夜间,死者晚辈集宿棺旁守灵,俗称“焐材”。
破孝死者子女或晚辈亲属,按礼制分等,子女、尊卑、长幼有别有序,穿着缝制的孝衣、孝帽、孝鞋、孝绦。孝子穿麻衫、戴麻帽、腰系麻绳,俗称冷衣冷帽。
开吊一般在三日之后,至亲好友至灵前行礼,或举行公祭,俗称拜材。旧时,官宦豪绅有停丧四十九天者,请僧、道、尼在灵前搭台念经超度亡魂,俗称“放焰口”。
发引又称出棺、送殡。送殡前一日,请地方名士进行点主仪式。送殡时,死者亲属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后钉合棺盖,称“封材口”。男性死者,孝子喊躲钉,女性死者,娘家人喊躲钉,以避死因之嫌。俗语:“老奶奶活到九十九,刀把子还在娘家手”。随将棺木绑好龙杠,上拴“领魂鸡”,孝子向抬重人下跪,棺木抬出门时,孝子将陶盆摔碎,俗称“摔老盆”。后由孝子手执招魂幡、哭丧棒领棺,喇叭响手鸣奏哀乐相随。女性只能送至门口或离身铺即回。沿途遇到十字路口、桥梁,须烧纸、放爆竹,休息时,孝子回头下跪,待棺木抬起后,方可起身再行。葬坑由阴阳先生事先选定、挖好。棺至墓地,绕坑三周,俗称“闯营”,然后孝子从坑内经过,用一圆形面饼滚过,俗称“打坑饼”,再用一只公鸡在坑内拉一周后,孝子背棺下穴。孝子填第一铲土后,以土掩埋,招魂幡、哭丧棒插在坟上。孝子叩拜即返回,当晚至坟前送烟火。
祭祀葬后三日,全家男女至坟前祭祀,添加坟土,称为“圆坟”。死者终后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称之烧七,头七与五七最为隆重。旧时,葬后三日孝子还往四门祭拜,称为“谢孝”。此后尚有百日祭、周年祭。清代,有孝子于坟前搭盖草庐,守孝三年。民国年间,孝子百日后方除孝服。旧时,富家重视“风水宝地”,一时未获,将棺浮厝,待后择地安葬。
建国后,旧的丧葬形式和礼节,在农村仍有沿袭。孝服多改佩黑纱,亲朋祭吊多送花圈,挽联、幛子等。干部职工死亡,改开追悼会。1980年,县政府提倡殡葬改革,当年在县城西荆山区东庙乡征地10亩,拨款22万元,筹建怀远县火葬场。1985年已建成火化间、火化炉,烟囱,办公室,职工宿舍等。
三、生日寿诞
奶堂礼婴儿生后三日,父亲携带红鸡蛋至女方娘家报喜,女方再转送给近亲报喜,红蛋男为单数,女为双数,生后九至十二天,娘家亲友赠送礼品,俗称“奶堂礼”,多为产妇滋补品或婴儿包被等物,一般有母鸡、鸡蛋、馓子、挂面、红糖等。亲友进门,每人泡一碗糖水馓子,而后设宴款待,再赠送红鸡蛋,以示谢意。
接满月婴儿满月,外婆家将女儿、外孙(女)接回,谓之“接满月”,“挪尿窝”。回来时,外婆送鸡一只,男孩送公鸡,女孩送母鸡,鸡颈套上红布,或养或卖,不可杀食。
抓周婴儿周岁时,亲友前往祝贺,送衣服布料、鞋帽、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等,并取笔、书、算盘、玩具、食品等物,让婴儿随意抓取,以卜婴儿成人后的趋向。俗称“抓周”。
做寿老年人从五十周岁生日开始做寿,以后每十年做寿一次。做寿人被称为“寿星”,祝寿时,晚辈及亲友均送礼品,有寿帐、寿联、寿镜、寿鞋、寿桃、长寿面等。晚辈依次给寿星磕头拜寿,点寿烛数与岁数相等,合家欢聚。早晨吃面条,称之“长寿面”,午间设宴款待。境内乡间还有女儿、侄女为长辈做“旬头寿”的习俗。五十岁后,每逢一、三、六为旬头。凡老人过旬头“寿”时,晚辈需买双刀肉、大鲤鱼、酒、鸡及糕点之类前来祝贺。建国后沿习,祝寿礼品多送生日蛋糕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