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怀远县历史上无地方剧种。戏剧演出活动均系外地戏班流入。清末民初,以京剧为主,后泗州戏、梆子戏相继传入。20年代初,话剧(地方人称“文明戏”)传入县境。青年学生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开始排演文明戏,宣传进步思想,抨击封建礼教。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党怀远县组织委员会组织青年会,排演话剧《孔雀东南飞》、《刀痕》等剧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成立“新剧社”,排演禁毒剧目。抗日战争时期,爱国青年以话剧形式宣传抗日。
建国初,境内流行剧种有京剧、泗州戏和梆子戏。60年代,县文工团排演的歌剧《江姐》获得成功,轰动省内外。70至80年代后,除老年观众仍喜爱戏剧外,广大青少年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向歌舞,戏剧演出的上座率逐年减少。
京剧清末传入县境。主要流行在县城、河溜、龙亢等主要城镇。逐渐形成一批京剧爱好者,俗称“票友”。经常聚演《苏三起解》、《断太后》、《打龙袍》等折子戏。民国十二年(1923年)后,代钧秋、宋魁官、段小楼、张菊隐等京剧名角多次来县演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县城有20余名京剧业余爱好者组成“联谊社”,自筹资金聘名角赵振之授艺。后由宋墨浓领头组班,在城隍庙戏楼演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龙亢组成“锦成社”,延请赵振之授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联谊社”改名“民德俱乐部”,排演京剧和话剧,多在县城演出。建国初,县人朱小光组织“荣光京剧团”,特聘北京艺人京剧马派老生马洪良教戏,演出水平有显著提高。排演的《抗秦援赵》、《千里走单骑》、《红娘》等传统剧目,巡回演出于皖南、苏南等地,颇受欢迎,1955年该剧团解散。1958年,城关镇组织“城关业余京剧团”,行当齐全,行头完备,在群众中颇有影响,“文化大革命”中停演。现境内已无京剧团体组织。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清末流入县境,多是“唱地摊子”,“唱门子”的零散艺人。民国年间,逐渐形成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包集、陈集一带常有外地戏班演出。建国初期,泗州戏业余剧团遍及全县,城乡有业余剧团26个。阵容较为整齐的有龙亢、河溜、包集、陈集、双桥等地的剧团。1954年,龙亢区泗州戏业余剧团的《拾棉花》剧目曾参加省举办的“华东地区地方戏会演选拔大会”。1955年,蚌埠专区在县城组建泗州戏实验剧团,1956年并入蚌埠专区泗州戏剧团。1958年,县成立文工团,内有泗州戏演出队。1981年,县文工团定名泗州戏剧团。泗州戏现仍是观众较为喜爱的剧种之一。
梆子戏梆子戏源于河南,境内流行的梆子属河南梆子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调”。建国后,改称“淮北梆子”,深受农村群众欢迎。各区多建有业余梆剧团。演出水平较高的有褚集、双桥、河溜、常坟等地的业余剧团。1964年,河溜梆剧团创作演出的《年轻队长》,曾参加宿县地区戏剧会演,获创作和演出两个一等奖。“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梆剧团相继解体。“文化大革命”后,只有双桥区恢复3个业余梆剧团。但梆剧仍是广大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城乡仍时有专业或业余梆剧团演出。
推剧是安徽省稀有地方剧种之一。唱腔结构简单,四句一推,下行落板,故又名“四句推子”。主要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凤台、颍上、寿县、淮南等地。怀远与凤台毗邻,推剧以其流畅抒情的唱腔,通俗朴素的唱词,易学易唱的特点,深受怀远群众喜爱。业余文艺团体经常以推剧音乐为主创作小型演唱。1959年,县文工团曾排演过大型现代推剧《苦菜花》。现境内已不再排练演出剧目。
二、演出团体
(一)专业团体
花鼓灯文化连成立于1959年,址设城北公社,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的指导下,挖掘整理花鼓灯传统节目《大花场》、《小花场》、《抢扇子》、《抢手巾》、《抢板凳》等节目。创作演出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型花鼓灯歌舞剧《花蝴蝶》和舞蹈《王姑娘送粮》。1959年,与蚌埠市文工团联合排演中型花鼓灯歌舞剧《大拜年》,赴合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60年,吴晓邦率天马舞蹈工作研究人员撤回北京,花鼓灯文化连解体。
文工团、泗州戏剧团1958年10月成立。人员来自区、乡业余剧团及中小学中有艺术素质的青年。初建时有团员27人,属供给制性质。1959年,文工团创作的小型花鼓灯歌舞剧《水稻姑娘到淮北》,参加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60年,文工团集体下放农村。1961年回城。改为泗州戏剧团。保留近10人的花鼓灯演出队,剧团由供给制改为自负盈亏。1964年,花鼓灯队创作演出的花鼓灯舞蹈《兰花舞》,代表安徽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音乐舞蹈会演;剧团排演的大型歌剧《江姐》,在省内外演出中获得较高评价。1965年,复名文工团,列入地方国营单位。1972年,文工团创作的中型花鼓灯歌舞剧《榴林曲》,参加安徽省歌舞调演。1979年创作的小型话剧《差别》和大型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参加了省调演。话剧《差别》获剧本二等奖和集体演出奖,《摸花轿》获优秀演出奖。1980年,文工团再次改名泗州戏剧团。保留20人的花鼓灯队,以演传统戏曲为主。1984年,对剧团进行整顿改革,充实了泗州戏青年演员,实行承包责任制。同年,在蚌埠市举办的戏剧会演中,改编创作的古装戏《碧玉珠》获剧本二等奖和演出奖。
曲艺队1965年成立。招收学员12名,聘3位教师授艺。主演大鼓、扬琴、坠子、渔鼓、山东快书、数来宝等曲种,演出的长篇书目《吕梁英雄传》、《六十年的变迁》、《海外来客》等。当年,参加宿县地区曲艺会演,获集体一等奖,7个个人演出奖,3个优秀创作奖,1969年解散。1970年重建,重新招收学员20名,聘请蚌埠市著名琴书演员吴舜英授艺,并派一批学员到济南曲艺团学艺,经半年培训,在全县巡回演出,获得好评。1972年参加省文艺会演,被评为乌兰牧骑式宣传队,1978年并入县文工团。
(二)业余文艺团体
城关业余京剧团1958年成立。由崔海珠、韩锡铭、吴南屏为业务指导。角色行当齐全,文武场配套,服装道具齐备。排演了《空城计》、《红娘》、《追韩信》、《抬玉镯》、《打渔杀家》、《吕布与貂婵》、《凤还巢》、《铁弓缘》、《金玉奴》、《玉堂春》、《王宝钏》等20多部传统京剧及现代京剧《白毛女》,受到群众好评。先后在群众中颇有声望的演员有老刘八、杨雪波、何之川、韩德路、杨厚成、陈国端、田超繁、吴福海、吴南屏、马宏流、孔庆玲等。“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演出活动,后因演员老化逐渐停止活动。
业余歌舞团建于1981年,有演、职员40余人,分声乐队、舞蹈队、乐队。同年,业余歌舞参加宿县地区“汴河之春”音乐会,获创作、演出奖10个,1984年3月,参加蚌埠市“淮河之春”演出,获创作奖、优秀演出奖、演出奖28个。1985年解散。
农村业余剧团建国初,龙亢区成立“前进剧团”,以演泗州戏为主,兼演话剧、歌剧,50年代中期,河溜、包集、王圩、褚集、新集等地相继成立农村业余剧团,1958年,常坟区成立红旗剧院,内有梆剧、泗州戏、推剧、花鼓灯4个演出队。时全县有业余剧团近30个。“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演传统剧目,农村业余剧团全部解散。代之而起的是遍及城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男女老少唱“语录歌”,跳“忠字舞”。1977年,传统戏开放演出后,农村业余剧团重新恢复,以演传统剧目为主。1977年,全县有业余剧团近300个,常年活动的较少。1981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乡村业余剧团逐年减少。1985年,全县已无坚持常年演出的业余文艺团体。
三、剧目
1958年至1985年,县级剧团计演出传统古装戏和新编历史剧151个,大型现代剧15个,其中自编9个。上演的主要剧目有:
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江姐》、《骄杨》、《海岛女民兵》,及自编自演的歌剧《指路人》、《一篮红土》、《龙门女》等;传统戏剧:《审诰命》、《费姐》、《状元府》、《三踡寒桥》、《小包公》及自编自演的《茶肆缘》、《状元府》、《碧玉珠》等;现代戏剧;《刘介梅》、《杨立贝》、《焦裕禄》、《红嫂》、《小护青员》、《客满之后》,及自编自演的《红色当家人》等。
自编自演的创作剧目还有话剧《差别》和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
1979年,话剧《差别》和大型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参加省戏剧调演,分获剧本二等奖及集体演出奖和优秀演出奖。
四、演出场所
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今城关小学院内。戏楼大门朝东,楼上戏台座东面西。庙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70米,可容观众数千人。每逢年节,请外地京剧团在此演出。建国前后,以蚌埠京剧团演出较多,本地业余京剧团也经常在此演出。1950年戏楼两侧回廊改为城关小学教室,1960年戏楼被拆除。
青云楼戏台青云楼,又名梓潼阁。位于抱璞岩右侧(今省水利电力学校院内)。始建于明代。青云楼座西面东,依山面水,石墙,红绿琉璃瓦顶。楼前建一拱型平台即青云楼戏台。民国以前,每逢年节,常在此台唱戏。民国年间演出较少,每逢三月十五日荆山庙会,仍在此唱戏庆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据,至解放前夕,已倒塌不堪。
天后宫戏台,位于永平街今面粉厂院内,座北面南,可容观众近2000人。民国以前即有演出活动,多是外地京剧团演出。1952年戏楼被拆,后扩建为面粉厂。
礼拜堂戏院原为基督教堂,位于青龙桥西侧路北,建于1912年。座北面南,青砖墙进口白铁瓦顶,内有讲台,台下设长条靠背椅,可容观众近800人。建国后,城关“荣光京剧团”曾在此售票演出京剧《玉堂春》、《红娘》、《借东风》、《打渔杀家》等剧目。1963年至1964年,曾作为临时电影院放映电影。1967年拆除。
西河滩游乐场位于西顺河街南,东至北门口,西至栏杆桥,南至护城河。建国前,原是粮食、猪羊等物的交易场所。后被曲艺艺人所利用,演唱评书、大鼓、扬琴、坠子等,以及拉洋片、打彩、卖艺、杂耍等民间游乐活动,艺人划地为场,搭上席棚,遮阴蔽雨,进行演出。西顺河街北临河滩,河水退落,搭上临时戏台,可以唱戏,商界为招徕顾客筹款请戏班演出,售票剧团拉上布围,作临时戏院。辛亥革命前,西河滩已成为闻名四方的游乐场所。1955年,修筑护城圈堤时,西河滩被占。
河溜戏院、游乐场河溜戏院、游乐场位于河溜集原兴隆街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城沦陷后,河溜一度繁荣,人口流量大,曾是戏剧、曲艺集中活动的场所。游乐场中建有两座砖墙草顶的戏院,内设舞台,长条板座位。可容纳观众600人,一座专演京剧,一座专演梆剧。抗战胜利后逐渐衰落。建国前夕废。
人民剧场位于县城文昌街南端。1956年由群众集资和地方投资结合建成。石墙瓦顶,座西面东。设长条椅座位,可容观众750人。1967年扩建,大门改为向北。使用面积617.8平方米,置座位857个。设有演员化妆室、食堂和演员宿舍,可接待省、市级剧团演出。
上一篇:第二节 花鼓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