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二十八年(1939),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我县龙亢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首次在地方绅士中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争取地方势力代表邵亚东、邵瑞西等人共同抗日。翌年,邀请开明、爱国绅士邵瑞声、刘瑞云、汤兰亭等数十人商讨抗日大计。民国三十三年(1944)十二月中共宿怀县委把愿意抗日的爱国人士红枪会首梁子久与日伪人员中有爱国思想的进步人士郭俊峰等人吸收进入区级政权,担任淝河区、包集区副区长。
建国后,县委十分重视各界爱国人士在政权建设中的作用,邀请他们参加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他们的意见。1953年3月,成立县委统战部,加强统一战线工作。1954年后,历届县人民政府均有爱国民主人士出任委员。1957年“反右派斗争”运动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部分爱国人士遭到不应有的处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后给予改正。至1985年底,县委统战部先后落实了台属、民族、宗教、起义投诚人员和原工商业者政策。
一、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全县有493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506人被错划为“四种人”(疑似右派、中右分子、右派思想、反社会主义分子)。1982年底全部改正,254人得到妥善处理。其中,分配中、小学任教120人,工程部门4人,行政单位、工厂50人,死亡抚恤67人,安置孤儿13人,安置受株连家属子女96户376人,割除错划右派和“四种人”结论中留有“尾巴”的130件。
二、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有国民党起义人员38人,投诚人员9人。其中将级1人、校级7人、尉级14人。1957年前后29人受了处理,1980年,先后平反。其中恢复公职6人,按退职处理1人,死亡抚恤4人,恢复干部身份2人,补发被扣工资1人,退还被没收房屋23间。1985年对起义、投诚人员分两批补发了起义投诚人员证书。
三、1953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全县有16名小商、小贩和小手工业者被错划为资本家。1981年恢复了他们劳动者身份,退还3户被没收的财物,补发1人被扣工资。
四、1981年10月8日,县委成立对台湾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设立外事办公室,专职做“三胞”工作。建国前,全县有去台湾同胞285人,港澳同胞48人,旅居海外侨胞58人(其中美国36人、西德4人、新加坡4人、菲律宾2人、英国1人、印尼1人、印度1人、巴西8人、日本1人)。留县亲属计1288人。其中台胞727人,侨胞392人,港澳同胞169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台、港同胞已全同亲属取得通信、通汇联系,台胞有5人回县探亲访友,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有4人回县探亲,1人回县定居。留县亲属有5人当选县人大代表,8人当选为政协委员。1950年至1976年,去台人员留县亲属在多次政治运动中,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处理28人,1981年全部纠正。其中,错判平反4人,恢复公职10人,退还被占私房24间,退还被没收房屋4户,恢复商品粮户口5户、15人。
五、建国后,由于极“左”思潮影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到破坏,一部分庙、寺、堂、院失修倾废,一部分被没收他用。1979年后,逐件落实。1981年9月,县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委员会重新恢复活动。至1985年底,全县退还基督教房屋168间,天主教房屋29间,伊斯兰教房屋3间。撤判、平反错案6件,清退5户被抄财物。
上一篇:第二节 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