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民初,县城有盐粮、酒油、丝织、京广货、杂货、香烟、文具、铁货、屠宰、饮食、服务等13个行业,62家店铺。民国二十年(1931年),发展到28个行业,258家店铺。其中盐粮行23家,京广货店24家,杂货店13家,旅馆客栈28家,浴池7座,酒坊6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增至324家。其中1万元至6万银元资金的店铺10家,1千元至1万元的店铺近60家。
抗日战争初期,县城店铺停业,龙亢、河溜店铺增至近千个。抗战中期,逐渐恢复到350个。解放战争中,较大的店铺多倒闭或停业,间有继续经营的也由独资并合资,大店改小店,小店变摊点,万元以上资金的商店已不存在,中小店摊减至219个。
建国后,通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店铺全部转化为公私合营(不久即过渡为国营),集体经营。随着国营网点的建立,各类网点规模扩大,数量增加。1956年商业系统有网点110个。“文化大革命”中,多撤并,数量减少,1977年减至106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集体网点增加,个体网点兴起。1985年商业系统国营网点达139个,共有营业面积8971平方米;集体网点83个,共有营业面积5085平方米,由工商管理部门管理的个体商业网点遍及城乡。
一、批发专营网点
抗日战争前,县城有“齐泰”商号专营煤油批发。战时,日伪在县城开设七大洋行,垄断批发市场。洋行分布:
国籍名称原址现址
日本北野洋行文昌街北头路东医药门市部处
日本芳崎洋行文昌街北头路西文化馆处
日本土本洋行兴街路北顺河办事处
日本岛梅洋行兴街路南田家大院处
高丽金川洋行文昌街中段路西供销社处
高丽平山洋行文昌街南段路东邮电局对门
高丽惠利洋行三元拐西头人民剧场处
1945年,日本投降,洋行撤销。县内无专营批发网点。
建国后,商品批发由国营商业承担,1950年专卖处设一个批发网点,1951年,百货经营处与蚌埠烟厂实行订货包销,开展了香烟批发。1953年,国营批发网点增至6个,均分布在县城。1954年,按经济区域设置基层分销处,始开展农村批发。
1957年,城乡批发网点增加到16个。此后,商业经营经历了下降、回升、冷落、恢复、徘徊的过程。1966年,批发网点减至7个。“文化大革命”中,商品短缺,基层批发网点大部撤销,县城批发网点相应减少。1976年,全县尚有批发网点4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营商业复苏,增设了城乡批发网点,至1985年,全县专营批发网点增至17个,比1976年增长3.25倍。
二、批零兼营网点
我县最早既零售又批发的网点,是清末开业的“叶义兴”丝店和“宋复怡”杂货店。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县城批零兼营商号发展到31家。
杂货业有宋怡和、荆昌、吴聚兴、徐隆泰、瑞昌、敖巨昌、朱义隆、王德昌、同德、张万兴等10家。
京广货业有杨顺康、席永兴、徐仁大、宋复昌、宋恒泰、张万兴、顾元昌、刘天泰等8家。
丝店业有叶义兴、倪义盛、顾家田等3家。
五金铁货业有广源隆、刘巨祥、韩永盛、同兴泰、同兴和、万兴公等6家。
文具业有圣教书局、大同书局、牧羊文具社、教育用品社等4家。
抗日战争初期,县城商号全部歇业,后陆续复兴但也有零无批。反之龙亢、河溜批零兼营网点则增至上百个。战后,县城部分商号恢复批零兼营,但由于战时受损惨重,资力已显单薄,经营规模日渐缩小。仅有王德昌、王汇元、朱义隆、敖巨昌、瑞昌、吴聚兴等商号从事少量批发经营。至建国前夕,批零兼营商号已寥若晨星。
1951年10月,县百货营业所首设城关棉布批零门市部。1958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合并,网点调整、扩建,经营分工划细,批、零分开。嗣后多年无大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零网点始恢复发展。1985年底,全县计有16个。
三、零售网点
民国二十年(1913年)前,全县知名零售网点230个,抗日战争初期全部歇业,抗战中期逐渐恢复到300个左右,解放前夕尚存200个。
建国初,商业复苏,网点增加。1953年各类零售网点达302个。此后,私营零售网点联营,规模扩大,数量减少。1955年3月,百货公司在城关建两个零售门市部,1956年,在对私改造中,集体所有制的零售网点并至38个。1957年,增至97个,其中国营商业21个,集体商业76个。至1965年,国营、集体零售点增至178个。嗣后,体制多变,网点增减不定。1977年初,县城有国营零售网点35个,集体零售网点32个,营业面积1490平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县城临街新建楼房底层全部作为零售网点,另将临街旧房改建成零售门点。1980年,零售网点增至147个,1985年底,发展到179个,其中集体商业57个,计有营业面积4880平方米。1984年8月和1985年2月新建的国营百货大楼和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商场落成开业后,开创了县城商业零售经营的新局面。
四、收购网点
商业部门所属收购网点,以收购农副产品为主。有主营生猪、菜牛、菜羊、家禽、鲜蛋的食品收购网点及主营瓜果菜蔬的蔬菜收购网点。
(一)食品收购网点
建国前,生猪为屠商自由收购,自行宰杀,设点挂案销售,收购点多、量少。城乡部分猪贩子批量收购后运销外地。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外地商人曾在县城开办鸡蛋厂,常年收购鸡蛋加工蛋清外调,战时停业。
1953年,基层供销社始建食品代购点。1954年,筹建国营收购点。1962年,全县建11个区级收购站,26个集镇收购组。
1978年,以乡建点,设25个收购站,52个食品收购组。
1980年,设11个区站,1个城关直属站,56个食品收购组。1984年,区站下属食品组增至64个,并在当年改称食品分站。
(二)瓜果蔬菜收购网点
建国前,县城有干鲜果品蔬菜行13家,店铺23家。建国后,瓜果蔬菜由供销部门主管。1952年县城13家私营干鲜蔬菜店联营,成立荆淮货栈。1957年成立菜组(现干鲜果品蔬菜商店前身),设南、北两店,经营干鲜果品蔬菜及调味品。1975年,国营盐业蔬菜公司成立,在城区西北、涡河南岸建一座占地4262平方米的蔬菜收购站,平时以站定点收购;旺季在淮河闸及产区另设临时收购点。1983年,收购外调元葱、大蒜、大白菜等906万斤。1985年,在百家经营的情况下,仍收购外调480万斤元葱、大蒜等大宗蔬菜。
五、加工网点
民国年间,县城有香店9家、爆竹店5家、制碱店11家、炒货店13家、酱园店11家、糕点食品店5家。建国后,有的网点不复存在,有的经过改造,扩大了规模。1985年底,国营加工网点有酱品厂、食品厂。集体所有制的加工网点有小百货加工厂、面包厂、豆制品厂、瓜子厂。
六、饮食网点
光绪年间,县城有“胡兴隆”、“醉和轩”两家菜馆和漫散在街头巷尾的小吃部、小饭店。民国初年至抗战前,有酒菜馆、饭店、小吃店、油炸锅口、卤菜摊及糖馓、切面作坊80多个。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县城沦陷后,纯商业网点大减,饮食网点却增至108个。战后,国民党当局横征暴敛,开征筵席捐,酒菜馆难以支撑,纷纷倒闭,饮食网点向小型、多样转化。建国初期,县城尚有小饭铺、油炸锅口和小吃摊等104个。
1956年,在私营改造高潮中,个体饭店、糖馓、油炸、切面、卤味、糯米6个行业联营,成立城关合作饭店,下设32个网点,分散在大街小巷。1959~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饮食原料奇缺,网点减少。1963年,在国民经济恢复后,兴建了设备比较齐全的淮河饭店。1965年,各类饮食网点恢复发展到30个。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饭菜馆合并,网点铺面缩小,出现吃饭难的状况。1976年有所恢复。1977年县城饮食网点增至20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饮食网点迅速发展,国营、集体网点发展缓慢。1985年,商业部门仅有饭店5个、酒馆1个、菜馆4个、小吃部4个、馓子店1个。
七、服务网点
清朝末年,县城有理发店、浴池、旅馆、洗染店数十家。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夕,先后有99个网点开业。其中理发店38家,浴池6家,旅馆31家,染坊9家,修理、照相业15家。建国初,县城尚有理发店16家,浴池5家,旅社9家,染坊2家,修理、照相业9家。
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中,服务业联营,网点合并成10个。其中浴池3家,理发店5家,旅社1家,修理、照相业1家。1961年起,陆续整修、新建了一批网点,以荆山旅社(现怀远饭店)、荆山男女浴池规模较大,设备新颖齐全。1985年底,城内服务网点共有26个,其中浴池4个,理发店8个,旅社9个,照相馆3个,镶牙及钟表修配2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