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材工业
建国前,县境仅有小规模的烧制砖瓦、石灰土窑,手工木模制坯,以柴草为燃料,烧制青砖、青瓦及石灰。少量的砂石开采也靠人力用大锤、钢钎打炮眼,炸山采石,产量甚微。1949年,产值仅0.2万元。
建国初期,建材工业仍以个体形式用传统方法生产砖瓦、石灰。1955年,兴办国营怀远县砂石厂,有职工570人。1956年,年产块石4.3万立方米,石子0.55万立方米,黄砂2.6万立方米,产值17万元。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县出现兴办建材工业的高潮,至1959年,先后建起砖瓦、水泥、石灰、玻璃、陶瓷等8家国营建材工业企业。当年产砖2694万块,瓦5.6万片,水泥126吨,砂6.04万立方米,片石11.04万立方米,砂瓦土陶56万件,产值97万元。这些企业多因技术跟不上,产品质量低劣。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关、停、并、转了玻璃厂、水泥厂、陶瓷厂等6家建材工业企业,保留了砖瓦厂、砂石厂两家。1963年,县砖瓦厂增建马蹄窑两座,计有马蹄窑4座,购进制瓦机、制砖机,砖瓦生产由手工操作逐渐过渡到半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64年产砖338万块,瓦36万片,1965年产砖2405.8万块,瓦128.3万片。1970年,在荆山南重建一座年产3000吨的水泥厂,占地7000平方米,有职工101人,建普通立窑1座,蛋形地窑2座。主要机械设备有1×3(米)小型球磨机2台,锷式破碎机1台,粉碎机1台,成球盘1台,鼓风机2台,生产400号硅酸盐水泥,当年产水泥1000吨。砖瓦厂增建24门轮窑1座,烘干道1套,购置制砖机3台,制瓦机1台,粉碎机3台,推土机5台。1971年产红砖798万块,红瓦46.4万片。是年水电局、邮政局等单位也先后兴办了水泥构件厂,生产水泥杆、涵管、楼板等水泥预制品。年底,全县有建材工业企业1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家,年总产值101万元。1974年以后,社(队)办建材工业发展较快,1975年全县有建材工业企业18家,1976年增至22家,年产砖1715.4万块,瓦115.5万片,水泥3280.3吨,通讯电杆2000根,水泥构件307立方米,涵管2.73公里,其他水泥制品230立方米,产值310万元。1978年,县水泥厂更新设备新添1.5×5.7(米)球磨机2台,400×600锷式破碎机1台。1980年,县砖瓦厂把24门轮窑改建成36门。1982年水泥厂建塔式机械化立窑1座,建材工业的机械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1985年,全县有砖瓦、水泥、水泥构件、石灰、玻璃、砂石等工业企业48家,其中国营6家,集体42家,有职工4673人。年产砖13338万块,瓦96万片,水泥35000吨,总产值543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5.16%。实现利润138万元,税金73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65.4%和265%。
二、机械、电子工业
1958年,建立县通用机械厂,是第一家生产农机具的专业厂家,有皮带车床7台,蚌埠产齿轮车床1台,B650型牛头刨床2台,3米龙门刨床1台,生产粉碎机、山芋切片机、脱粒机及丰产20型农用水泵。其中山芋切片机产量较高,年产3000台。年总产值124万元。1961年,曹老集拖拉机站迁到城关老西门外(后改为农机修配厂),在开展农机修配业务的同时,开发生产机引农具和内拖配件。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通用机械厂由5个车间压缩至3个车间,精减了大批职工。更新了设备,采用新技术,生产较高精度的产品,如1140型柴油机,低压蒸汽机、SFQ30A型饲料粉碎机、B650型牛头刨床及95型喷油器等10多种产品。1966年生产饲料粉碎机169台,碾米机1台,1969年生产内拖配件1500件,机引农具4802件,轧花机100台,1970年生产1140型12马力柴油机3台,农用水泵210台,金属切削机床1台,锻压设备6台,卷扬机1台,弹花机14台,榨油机6台,打稻机6台,机引农具配件1万件,内拖配件15.83万件,年产值达139万元。1971年研制成功重型机引农具五铧犁。当年生产23台。1972年,县通用机械厂更名县农机一厂,农机修配厂改建为农机二厂。年底,全县机械工业企业21家,拥有金属切削机床152台,其中车床67台,钻床26台,刨床19台,其他搪、拉、铣、磨、锯等车床40台;锻压设备30台,其中锻锤6台,液压机2台,机械压力机4台。年底生产农用水泵45台,金属切削机床15台,锻压设备3台,机引农具五铧犁3000台,饲料粉碎机217台,内拖配件47.9万件,年产值410万元。1975年,机械工业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机二厂在批量生产重型机引农具五铧犁的同时,研制生产缺口耙,悬挂式双铧犁,开发铸钢生产。被定为省重点生产机引农具厂家之一。1976年机械工业生产铸钢315吨,牛头刨床10台,简易车床11台,卷扬机20台,冲床2台,手扶拖拉机3台,五铧犁505台,缺口耙289台及内拖配件。1979年,农机一厂研制成功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淮北4GL—120型稻麦两用收割机,产品性能良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农机二厂生产的五铧犁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展出,获得科技大会奖。1980年,农村经济改革,农机产品滞销,一部分传统产品停产。为适应市场变化,机械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新产品。农机二厂研制IBQX—2.1/2.3轻耙,与东方红75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的C4—3A铲运机获得成功。1983年,农机一厂改进新产品的设计工艺,试制成功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4GL—140型稻麦两用收割机、495型柴油机水泵及农用小拖车,并于1984年投入批量生产。1985年,县属机械工业企业8家,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家,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5家。有职工1068人,有各类技术人员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66万元,净值256万元,年底生产4GL—140型收割机500台,铲运机171台,铸钢件1445吨,4GL—120型收割机1518台,拖车90辆,总产值117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4%,利润70万元,税金4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144元。
县电子工业,仅有一家国营怀远县无线电厂。创办于1970年,原名怀远县广播器材厂,生产广播喇叭。1971年生产YH05—2型电动式扬声器2000只,8瓦扬声器5000只。对推动本县广播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1974年,根据市场情况,试生产排气电风扇。当年生产PF—40型轴流式排气风扇1680台。1975~1979年生产排气风扇8156台,1979年更名怀远县无线电厂,试产300毫米台式电风扇,1980~1984年生产台式电风扇2334台。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8741平方米,建筑面积3558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4万元,职工92人,全年完成总产值32.3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上交税金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478元。
三、化学工业
化肥工业1959年,国家投资270万元,建成年产合成氨800吨的小型化肥厂,当年生产氮肥碳酸氢铵477吨。1963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停产。1964年对化肥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1965年恢复生产,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当年产合成氨1063吨,碳铵3256吨,产值67万元。1966年合成氨产量跃升为3004吨,超过设计标准4吨,产碳铵8899吨,产值增至201万元,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生产受到影响,1968年仅产合成氨883吨,仅及1966年产量的29.4%,亏损严重。1974年,化肥厂第二次扩建成年生产能力达1.2万吨合成氨的新的生产系统。但由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事故频繁,仍未摆脱亏损局面。至1977年,已亏损了11年,亏损总额达605.8万元。1978年,对化肥厂进行全面整顿,生产有所回升,当年盈利12.9万元,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此间,在荆山南大庆路建成万吨过磷酸钙的磷肥厂,常坟、河溜等乡镇相继建成小型磷肥厂3家。全县已有化肥工业企业5家,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家,乡镇办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3家,年产氮肥34744吨,磷肥2164吨,产值836万元。1981年,对县化肥厂进行第三次扩建,建成年产1.5万吨合成氨的新的生产系统,县化肥厂已具有年产合成氨2.5万吨的双生产系统。同时,全县化肥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化肥产量逐年上升。年底,全县化肥工业企业6家,年产合成氨15342吨,磷肥5088吨。产值1234万元。1983年,生产合成氨22892吨,磷肥1064吨,年产值增至1895万元,利润206.2万元,较1981年分别增长了53.6%和46.8%。1985年,全县有化肥工业企业3家,其中国营工业企业2家,社办企业1家,有职工1250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011万元,其中国营企业1005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460万元。年产合成氨22268吨,磷肥1207吨,产值1598万元,其中国营化学工业企业产值1004万元。亏损企业1家,亏损53万元。
橡胶、塑料工业橡胶、塑料工业始于1971年,县手工业管理局竹器社附设橡胶加工厂,购置小压缩机1台、平板机1台、硫化罐1个、9吋炼胶机1台,招收下放知青30人,到上海、淮南培训后回厂试产,一次投产成功。生产橡胶管、耐油密封圈等橡胶制品。同年建成塑料制品厂,生产生活用塑料制品8.59吨,年产值14.3万元。1974年,县基建局、交通局、手工业管理局等单位相继建成塑料厂及塑料纽扣厂。1975年建成顺河、永光、永红三个橡胶厂和塑料油泵厂等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橡胶管、三角带、彩色胶板、塑料带、塑料薄膜等橡胶塑料制品。塑料油泵厂研制生产的偏心式手摇塑料油泵,以结构新颍,轻巧耐磨,携带方便,使用性能好等优点被评为1976年全国五金系统七项科技成果之一。经省鉴定后,投入批量生产。1977年,全县有橡胶塑料工业企业8家,生产橡胶杂件74吨,塑料制品53吨,塑料油泵1305台,产值281万元。1981年,县二轻局建成塑料编织厂,生产塑料编织袋。年底,橡胶塑料工业企业增至9家,其中生活用品塑料加工企业6家,橡胶加工企业1家,年产值192万元。1985年,全县有橡胶加工工业企业5家,职工322人,有固定资产88万元,生产橡胶杂件101吨,纯胶管98吨,彩色胶板470吨,远销上海、山东等地,产值323万元,利润21万元,税金4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031元;有塑料制品加工企业7家,其中生产用塑料制品业5家,生活用制品业2家,有职工393人,年产生产塑料制品109吨,塑料饮料瓶360万只,塑料编织布65吨,产值173万元,利润8万元,税金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02元。
四、五金工业
本县五金工业的历史较久,远在明清时期,城乡已有五金行业,生产民用炊具、小农具及金银首饰,铜、锡茶壶、铜勺、铜盆等民用品。清咸丰六年(1856年),铁匠刘发业在县城顺河街开办“刘同顺”铁货店,有红炉三盘,打制犁辕、锄头、镰刀,锹等小农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家驹、张朴生两兄弟在县城引凤街创办“张祥盛”铁货店,有厂房20余间,占地2亩多,雇工20余人,备有熔铁炉、木制大风箱、翻砂模具等工具,浇铸犁铧、犁头、耩铧、车轴、车耳、鏊子等20多种农用品,远销寿县、固镇等地,是县境翻砂行业的开始。
民国年间,蚌埠兴起后,怀远五金行业进一步发展,城乡铁业、银、锡、铜器业多达100余家。其中县城有银器、铜器、锡器、白铁业20余家,生产金银首饰、银器的就有宋万华、陈复新、王保成、周绍松等11家。还有生产铜锣、铜铛等各种响铜器的“柏兴盛”响铜店;制作铜盆、铜灯、铜炉等较有名气的“杨同泰”铜器店。产品工艺精细,在本县享有盛名,还销往外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怀远沦陷期间,兴街孜被日军放火烧光,兵荒不断,手工业者人心惶惶,纷纷出逃,五金行业日趋凋零,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县城仅存铁器业26户、银器业3户、铜器业3户、锡器业1户、白铁业4户、补锅业3户、制作鱼钩业3户,从业136人。
1949年1月,怀远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管理机构,努力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至年底,城乡五金行业发展到136户,从业392人,其中铁器业46家,生产铁制农具25.84万件。年总产值20.5万元,其中农民兼营的8万元。1953年,贯彻执行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手工业进入互助合作阶段,城关7户铁业组成“淮光铁业社”。1954年,五金行业组成合作组6家,从业73人,产值4万元。1956年,合作社组发展至13家,从业431人,产值42.9万元。1957年,淮光铁业社、红光白铁社、城关翻砂社合并成农具修配厂。1958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农具修配厂并入国营农机厂。1961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迅速恢复和进一步发展手工业”的指示,县成立手工业管理局,加强对手工业的领导,大力发展小农具、小商品的生产。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将并入国营厂的铁业社、白铁社划出,恢复集体所有制企业,并努力恢复传统产品的生产,1965年,全县组成12个铁业社,1个白铁社,年产值88.4万元。1970年,兴建五金厂,生产镀锌铅丝、鱼钩、白铁桶等产品,1975年,全县有五金企业31家,其中生产用五金企业30家,日用五金企业1家,生产铁制农具34.8万件,锹1.4万把,斧1.1万把,木工凿6.9万把,菜刀0.6万把,白铁桶0.4万只,总产值333.6万元。1978年,五金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年底,全县五金工业企业38家,产值331万元。1981年后,五金工业系统全面推行形式多样的经济责任制,县五金厂实行按销售额提成8%作为工人工资;薄铁制品厂、鱼钩厂实行计件工资;白铁厂实行利润对半分成;五金综合厂实行计件包干制(包原材料,包产量,包质量,包销售),产品打上班组印记,厂部从销售额中提成8%作为利润积累。同时五金工业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不再以农用产品为主,开发生产建筑用五金,努力扭转五金工业的被动局面。1985年,全县五金行业合并为12家,其中建筑用五金工业企业2家,农用金属制品业7家,日用金属制品业2家,其他金属制品业1家,有职工366人,固定资产73万元,产值278万元,较1981年减少6.1%,利润12万元,上交税金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616元。
五、纺织工业
民国时期,县境内盛行手工纺织业,利用木制纺车、织布机,织造土布、毛巾、民用线等棉织品。农村个体纺织业多是自纺自织自销,农闲织布,农忙务农。民国十年(1921年)山东滕县人吕开运来怀远县城东大街从事织布业,有木架织布机2台。此后其外甥张渭田、张渭兰在文昌街开设“张万顺”布店。民国十六年(1927年),本县上洪人段雨村在县城玉帛街开办“民生毛巾厂”,有厂房3间,织布机4台,师徒帮工7人,每天可织毛巾120条。至建国前夕,县城从事纺织业的21户,从业46人,其中织布的10户,织毛巾的1户,织袜的5户,制线的5户。建国初期,全县从事纺织业的75户,生产棉布1121米,土布2882米,毛巾80打,袜子50打,棉线15柄。年产值约12.3万元。1951年,县供销社创办第一家棉布加工厂,购铁木结构的织布机7台,轮经机1台,工人14人,分浆纱、轮经、织布三个小组。产品有白布和条子布,设备简陋,手工操作,每人班产棉布40米。当年产棉布5.3万米,产值2.7万元。1953年,全县有个体纺织业87户,从业217人,产棉布1492米,土布3643米,毛巾90打,袜子1080打,棉线17柄。1955年,组建手工业联合社,扶持、组织手工业的发展。城关个体纺织业组成联合组2个,从业46人。1956年,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城关纺织业33户、61人组成新新棉布社,19人组成城关针织社,常坟、河溜分别成立棉布生产组。全县尚有个体纺织业40户,从业48人。年底,县供销社棉布加工厂、河溜、常坟棉布生产组合并,成立县纺织厂,有织布机24台,工人45人。1958年,城关新新棉布社并入纺织厂,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织布机48台,职工92人,年产棉布43.7万米。1959年,织布机改为电力传动,1960年,国营针织厂并入,但因按全民经济模式办企业,实行固定工资制,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经济效益较低。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将上升为国营的企业恢复为集体企业,县纺织厂改为小商品合作工厂,生产民用棉线、自行车兜等小商品。1965年恢复8台织布机生产麻袋,以后因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低劣,无销路,被迫于1969年停产。1970年6月,将小商品合作工厂改为怀远县棉织厂,恢复24台织布机生产,实行独立核算,统负盈亏的经营形式,当年生产麻袋1310条,棉布19.3万米、针棉织品纱108.4件,年产值27.5万元。1972年,棉织厂更新设备,添置丰田织布机20台,平野机6台以及浆纱机、脱水机、染纱机等设备,生产劳动布、格子布、被单布、纱布、包装布等产品,1973年产值75.1万元。1975年产值增至98万元,1976年增至111.7万元。1978年,织布机改集体传动为单机传动,同时组织职工开展“万米无疵布”竞赛,激发职工积极性,连年超额完成生产指标,挡车女工娄丹伟创18841.5米无疵布记录,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79年以后,棉布产品改包销为自销,统负盈亏改为自负盈亏,国家又两次调整降低了棉布价格,提高棉纱价格,加之产品单调,质量不佳,大量积压,亏损严重,1980年、1981年两年亏损3.24万元。1982年,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购进20台宽幅布机,生产明条哔叽、人字呢、提花中长等化纤品。同年组建国营毛纺厂,生产全毛、混纺麦尔登、拷花呢、海军呢等呢绒产品,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当年产值666万元,盈利2万元。1985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年底,全县纺织工业企业4家,其中国营企业1家,集体企业3家,职工302人,固定资产89万元,年产棉布35.3万米,化纤布16.9万米,呢绒1.1万米,产值867万元,比1981年增长164.3%,实现利润5万元,税金1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159元。
六、缝纫工业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梁珍元在县城三元拐街(现人民剧场附近)开办“梁复成成衣店”,门面1间,师徒3人,靠手工承做皮袄、丝绒袄、旗袍、大褂等男女服装,是县境最早的一家成衣店。民国初年,县城有几家成衣店,仍靠手工缝制男女服装。民国九年(1920年),南京人余兴仁从蚌埠来怀远,在顺河街开办“其昌鞋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迁至文昌街,前店后场,有师徒帮工10余人,制作皮鞋、布鞋,是我县最早的制鞋店。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县人朱克臣在文昌街开办“朱永康服装店”,三间门面,4台缝纫机,师徒帮工8人,始用缝纫机加工各种呢、布料服装。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裁缝店增至14家,从业54人。
建国初,全县有个体缝纫业43户,从业86人,1954年发展至121户,从业186人。同年,城关成立被服生产筹备社和2个制鞋生产组,河溜、龙亢、常坟等地也成立了服装加工组。1956年,全县成立被服生产合作社3个,从业57人,城乡尚有个体缝纫业67户,从业67人。1958年,以两个制鞋生产组为基础成立怀远县制鞋厂(属国营企业)和城关制鞋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60年,县制鞋厂易名县皮革制鞋厂,1962年,城关被服生产合作社与县皮革制鞋厂合并为怀远县被服制鞋合作工厂,有职工120人,年产值16.9万元。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被服制鞋合作工厂下马,部分人员被下放,其余的分成被服社和制鞋组2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965年,全县有缝纫工业企业5家,其中制鞋工业企业1家,服装加工业4家,年产值35.6万元。利润2.25万元。1972年,缝纫工业企业6家,产值增至68.6万元,其中制鞋工业企业1家,年产布鞋5.24万双,产值20.4万元,利润1.4万元。1973年,制鞋厂开设皮鞋车间,用手工试产皮鞋,1974年因原料短缺而停产,1975年恢复生产,当年产皮鞋500双,1976年,县被服社购进95型工业用缝纫机10部,利用电力集体传动。1980年,被服社改称县服装厂,有职工47人,家用缝纫机26部,工业用缝纫机10部,改门市加工为生产成品服装,年底生产服装3.68万件。1981年,制鞋厂皮鞋车间分出单独成立皮鞋厂,有工人34人,当年产男女皮鞋7000双。1985年,制鞋厂购进电动工业用缝纫机15台和其他电动设备,使部分生产工序实现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年产布鞋5.25万双,产值61万元。年底,全县有缝纫工业企业9家,有工人347人,固定资产净值21万元,生产服装2.14万件,布鞋10万双,皮鞋1.2万双,总产值192万元,利润9万元,税金5万元。社办缝纫工业企业7家,职工213人,年产值94万元,利润7万元,税金2万元。
七、造纸、印刷工业
造纸建国前,农村以废纸为原料,土法捞制土纸,纸质粗糙,产量小,1949年全县产土纸14吨,产值0.5万元。
1958年,省商业厅投资40万元,在老西门外建国营东风造纸厂。当年10月1日建成投产。有厂房600平方米,1台木制造纸机,1台木制打浆机,1台锅炉,1台蒸汽机。有职工60人,以稻草,麦秸为原料,生产机制办公纸,当年产值13.8万元。1960年易名为怀远县造纸厂,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产量有所上升,1962年产机制纸53.2吨,产值15万元。1964年更新设备,扩大厂房,增产瓦楞纸,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65年生产机制纸及纸板174吨,产值25.7万元。1966年机制纸及纸板产量跃升为1079吨,产值80.9万元。“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影响,1968年产值降至36.9万元。1970年以后,生产逐渐恢复,产量逐年上升。1978年,产瓦楞纸3590吨,产值227万元,利润22万元,税金21万元。1981年以后,实行经济责任制,对原有设备再次进行技术改造,挖掘生产能力,产量大幅度增长。1982年产纸板5500吨,产值345万元,利润36万元,税金2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400元。1983年更新设备,产量再度提高,1984年,产量增至6000吨,产值371万元。1985年底,全厂有职工426人,拥有固定资产470万元,有造纸机4台,锅炉2台,蒸球3台,水力破浆机3台,切草机4台,压光机1台。产品有文化用纸、挂面板箱纸,箱板纸多种。年产机制纸及纸板5838吨,产值366万元,利润9万元,上缴税金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700元。
印刷清光绪年间,县人程玉宛在县城东大街开办“墨林斋”印刷所,有1台石印机,手工印制信笺、信封、请帖、布告、讣告等。民国二十年(1931年),县刻字艺人王海涛到蚌埠学艺后,在县城衙后街开办“美华石印店”,购置石印机1台,圆盘印刷机1台。此两家印刷所一直延续到建国初。
1950年,“美华石印店”改名为“大华印刷厂”,“墨林斋”易名“亚洲印刷厂”,1956年2月合并为公私合营,改称“怀远县印刷厂”,有民房10间,圆盘机3部,石印机1部,职工15人,年生产能力500万印,1957年购置私房19间(即现址)作为厂房,时有圆盘印刷机8部,石印机1部,年产590万印。1958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添置四开印刷机1台。同年3月,改为怀远县报社印刷厂,主要印刷《怀远报》及零星表格、信封、信笺、学习材料等外来印刷业务。1961年《怀远报》停刊后,复名“怀远县印刷厂”,年生产能力720万印,产值4.3万元。1970年投资6万元,兴建340平方米机印车间,机械动力改人力为电力传动,增加四开机1部、铸字机1部、订书机1部、切纸刀2台,实现了铸字、切纸、印刷、装订等工序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印刷能力提至2000万印。1972年,城关镇和东庙中学兴办2家集体所有制印刷厂,1984年城关印刷厂改建为彩印厂。至1985年,全县有印刷工业企业3家,其中国营企业1家,总产值100万元,较1980年增长了2.3倍,利润12万元,税金4万元,产品由承印文教用品、表格、帐册、簿本、文件等发展到胶印与彩印。
八、酿造工业
县境酿造业发端较早。民国时期,酿酒作坊遍布城乡,时称“糟房”。仅县城即有酒坊10余家,生产以高梁为原料的“小药”酒。
建国后,国家对酒类实行专卖,禁止私人酿造。1950年在县城佟家楼创办国营怀远酒厂,有职工14人,仍用土法生产“小药”酒。年产白酒64吨,产值5.2万元。1953年产酒218吨,产值13.6万元。1954年停办。
1958年,在荆山脚下白乳泉附近重建酒厂,称怀远县乳泉酒厂,时有职工13人,改进了生产工艺,生产大曲酒。由于没有动力设备,生产仍靠人力,生产率低。投产当年,以山芋干为原料生产普通白酒59吨,产值7.95万元,利润3万元。1960年开始生产红粮酒。1963年,建水塔1座,购破碎机1台,配备柴油机带动,1964年改用电力传动。同时改进生产工艺,由竹帘做曲改为通风制曲,人工抛场改为通风凉渣,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1965年生产普通白酒174.4吨,大曲酒11.8吨,产值31.6万元。较1964年产量产值均增加120%。
“文化大革命”初期,酒厂生产受到干扰,生产一度下降。1969年后,生产得到恢复,后经扩建和技术改造,产量逐年回升。1970年产普通白酒432.7吨,至1976年产量增至1132吨,其中大曲酒264.9吨,产值168.7万元。利润6.99万元,税金75.7万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速度加快。先后扩建年产1600吨液态一步法机械化白酒生产线,800吨大曲酒车间,5000吨酒精车间和双千吨大曲酒机械化生产线。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兴建县涂山果酒厂,1982年建成年产5000吨的县啤酒厂,酿造工业拥有了3个厂家。年底,生产酒精1276吨和各种饮料酒2951吨,其中啤酒100吨,白酒1779吨,大曲酒889吨,葡萄酒、果酒183吨,产值576万元。1983年,饮料酒产量跃升为6994吨,其中啤酒1384吨,白酒4451吨,大曲酒1002吨,果酒157吨,产值838万元,较1982年增长45.5%。1984年,啤酒厂扩建成年产万吨厂,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制酒工艺也得到改进,基本实现制曲、发酵、蒸馏、灌装机械化。1985年,酿造工业有国营工业企业3家,职工919人,产品有大曲酒、白酒、啤酒、果酒、汽酒、酒精七大类30多个品种,年总产量10532吨,其中大曲酒1613吨,白酒3982吨,啤酒5684吨,果酒866吨,酒精1654吨,总产值123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0.7%,利润67万元,税金231万元,人均创利税342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986元,为全县工业之首。
九、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我县较大行业,包括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糕点和酱品业。建国前,粮食加工靠人、畜力用石磨加工面粉,油脂加工,用油磨、木榨加工麻油和豆油。糕点和酱品业历史较久,清末民初,县城较有名的酱园有黄长胜、陈德丰、刘和太等几家;糖果、糕点加工作坊有“宋复怡”、“同太和”、“李太和”、“协隆太”、“宋怡和”几家。至建国前夕,全县城乡有食品加工作坊444户,从业1312人。县城内有酱园10家,糕点、糖果作坊5家。年总产值约116万元。
建国初期,食品工业仍以个体经营为主,粮食部门委托私人磨房加工面粉,供应机关食堂和城镇居民。1951年兴建国营怀远油厂,有人力螺旋榨6盘,生产豆油,出油率10%左右。1953年,城关私营酱园组成8个酱园组,1955年从肥东排头镇迁来一家私营碾米厂,1956年后,各加工户参加公私合营,组成怀远县碾米厂、酱品厂、城郊社糕点厂。1958年建国营怀远面粉厂,公私合营碾米厂、城郊社糕点厂,酱品厂也过渡为国营企业,分别称怀远县米厂、怀远县糕点厂、怀远县酱品厂。年底,全县有食品工业企业4家,年产值116.3万元。1963年,县油厂更新设备,改用巡回丝杠,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64年产豆油232吨,是1963的2倍,产值由1963年的37万元,增至55.4万元,利润2.2万元,出油率提高至10.9%。1972年,酱品厂脱水菜、腐竹试制成功,酱油的酿制也采用“固态低盐发酵法”新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1974年,米厂迁至龟山头重建新厂,设备有半风运半升运的砻谷机和米机各1台。1976年后,面粉厂、米厂、酱品厂、食品厂等食品工业厂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产品产量、产值、利润同步增长。1980年,全县有食品工业企业19家,其中国营工业企业7家,集体企业12家,总产值增至1195万元,利润85万元。到1985年发展到38家,产值增至268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3.3%,比1980年增长33%,实现利润110万元,上缴税金28万元。食品工业中,粮油企业20家,产值2062万元,固定资产390万元,年产面粉27734吨,大米14571吨,挂面266吨,植物油4060吨;糕点企业13家,固定资产72万元,年产糕点1729吨;制糖企业1家,年产值126万元;酱品业2家,产酱品1170吨,产值76万元;其他食品工业企业2家,产值179万元。
十、竹木工业
竹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个外号“江水嘴”的篾匠,在县城文昌街首次开办篾匠铺,以编制竹筢子为主,工艺精湛,用料讲究,坚固耐用,技艺代代相传,“江家大筢子”名扬各地,畅销本县及邻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贯五在文昌街北头开办水活蔑匠店,糊制的大油篓质优价廉,闻名远近。
民国年间,竹器业尤盛,仅县城就有40余家,大多居住在玉帛街,以编竹筢子的居多,故人称玉帛街为“筢子街”。其中谢寿如的“滁州篮子”,姜德论的“姜家大筢子”颇负盛名,产品销往滁县、凤阳、五河、淮南、蚌埠等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华,怀远沦陷后,竹器业由原来的50余户减至30余户。至建国前夕,县城尚存竹器业23户,从业48人。
1953年,县人民政府手工业管理科组织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竹器生产组,9名组员,1955年发展至19人,都是建国前从事竹器制作的老艺人。1956年成立竹器生产合作社,社员48人,从事传统产品酒篓、筢子、筛子、稻箩等竹器生产,实行计件工资制。当年完成产值5.08万元,利润0.35万元。1958年,与城关制绳社合并为怀远竹器厂,上升为国营企业,有职工52人。各公社也分别组织铁木业社,内附有竹器生产车间。196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竹器厂改为竹器生产合作社,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一部分职工下放农村,仅剩30余人。在生产竹制农具的同时,恢复传统产品“滁州篮子”的生产。年产值5.8万元。1970年后,为扩大生产范围,投资8万元,筹建竹器厂橡胶加工车间。1980年橡胶车间与竹器厂分开,单独建厂。年底,竹器厂有职工24人,生产竹制农具1.01万件,竹制商品3.46万件,产值3.3万元。1979年后,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塑料制品逐渐取代竹制品,加之竹器老艺人多已退休,竹器产品日趋减少,销路不畅。1980年生产竹制农具1.69万件,转产布雨伞700把,销路仍未打开,濒临倒闭。1982年,跨行转产玉兰酥果坯和啤麦斯饮料,部分工人仍从事竹器生产。1984年,厂名正式改为县饮料厂,竹器自此停产。
木器民国年间,城乡从事木器生产的木匠颇多,利用斧、锯、凿等传统工具手工制作家具和农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人贾明和在文昌街开办第一家圆木店,师徒3人,以专门制作各种规格的圆木盆而著名。1949年,境内有大小木匠铺556家,从业787人,生产木制农具犁耙等1.01万件,木制家具19.73万件,产值20.6万元。其中农民兼营产值2.1万元。此间较有名气的产品有贾明和的圆木盆,焦学三的木耙,孙为芝的耩子,蒋明芝的犁子等,产品销往五河、淮南、蚌埠、滁县等安徽各地。1953年从业人数发展至1098人,生产木制农具4.94万件,家具50万件,产值34.9万元。同年12月,城关个体木匠组成城关木器筹备社,新光木器生产筹备组,从业93人。1954年,木器筹备社、新光木器组发展成为城关木器社和新光木器社,开始生产木船和农用水车。1955年,全县有木材加工社(组)15个,从业225人,个体木匠铺234户,从业554人,年产农具1.74万件、家具6.75万件、木船95艘、水车128辆。总产值65.4万元。
1958年,木器社改为国营木器厂,后又改称国营木船厂。在“运输工具轴承化、提水水车化”的口号下,仿制改良农机具,土法上马生产人力抽水车,质量粗糙,浪费了大量原材料。1962年,工业调整时,木船厂改为怀远县木器合作工厂,改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63年,购进带锯1台,磨锯机2台,改用电力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恢复传统名牌产品的生产。年底,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9.5万元,流动资金8.1万元,产值35.8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厂房面积增至20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工厂管理混乱,生产下降,1968年企业亏损0.2万元。1970年后,生产秩序得到恢复,购进铣床1台,大小车床5台,组建金工车间,生产小带锯、压刨机等产品,为本厂生产单板刨机、圆盘锯、压刨机、打眼机等30多台小型机械,为企业机械化打下了基础。1974年金工车间从木工厂分出,单独成立轻工机械厂,年底木工厂有工人142人,固定资产9.2万元,完成产值39.1万元,利润3.9万元。1980年,全县木材加工企业5家,年产值90万元。1981年,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改固定工资为厂部、车间二级核算,木材的利用率提高3~5%。1985年,随经济改革的深入,又改为计件工资制,生产市场上流行的中高档组合家具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随农村购买力的提高,乡办木材加工企业增多。年底,全县木材加工企业17家,其中县属企业2家,乡(镇)办企业15家。企业总数中,家具制造业16家。年产值299万元,其中乡(镇)办企业产值193万元。利润15万元,税金6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