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泗洲戏又称“拉魂腔”,起源于苏北一带,是以当地的“太平调”、“猎户腔”和民间音乐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剧种。该剧种在清朝中期从苏北经泗洲传入本县,又吸收本地民歌小调及“赶车号子”等民间音乐,增添了地方色彩,丰富了唱调内容。此剧流行以泗洲为中心的淮北地区,故名泗洲戏,传入本县近250年的历史。
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戏起源于长淮卫(蚌埠东郊),故谓卫调花鼓戏。民国初传入本县,流行以大庄口为中心的临北、沫河口一带。该剧种只用敲打乐器伴奏,演出时,演员在前台唱,其他演员在后台和,以此烘托剧情,渲染气氛。此剧种只用男性演员(其剧中人物不论男女均由男性扮演)。1952年,在挖掘整理地方戏时发现。是年,由卫调花鼓戏老艺人陈敬芝等两人,赶排折子戏《打桑》,参加了宿县地区首届文艺会演大会。由于卫调花鼓戏唱腔单调,流行区域面窄,逐渐被泗洲戏所取代,80年代以后无人演唱,趋于淘汰。
木偶戏建国前,城乡经常可见民间艺人表演木偶戏。木偶戏艺人表演时,将自己围在布帷内,木偶露在布帷上面,艺人在布帷内熟练地操纵木偶表演各种动作。敲锣打鼓(用脚踩踏)、说唱表演,多是一人所为。少数木偶戏也有两人或多人配合表演。本县木偶戏主要剧目多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三国演义》中的片断及民间传说故事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无人演木偶戏。80年代表演木偶戏的人甚少,在农村偶见。
二、剧团、马戏团
霍家班子清末,民间艺人霍老四,带领全家沿淮“跑坡”(流动演唱)卖艺,人称“霍家班子”为本县最早的泗洲戏班子。霍老四的长女大纂子,自幼学戏,十六七岁便唱出了名。因此,人们又称霍家班子为“大纂班子”。大纂子不仅是本县泗洲戏第一位女演员,也是该剧种的第一位女演员。民国初期,她为本地区泗洲戏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终因婚姻不得自由,以死抗争,死时年仅18岁。
兰英班子民国30年(1941年),为了做好抗日救国宣传工作,泗五灵凤县政府将民间流动艺人组织起来,在申集集训。经过3个月学习和排练,由何兰英、魏玉林、李如道、李如兰等10多名艺人,组成了泗洲戏演出队,活跃在泗五灵凤革命老区。由于何兰英做戏认真,唱腔委婉动听,深受群众欢迎,人们称演出队叫“兰英班子”。
该班子演出的剧目,大都是自编自演,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剧目有《全家抗日》、《樊大娘送子参军》和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活埋嫦娥》等。建国前夕,“兰英班子”改为分区文工团,调离五河。
建国初期,本县农村还有许万银、刘华兰等泗洲戏班子,活跃在浍河南北一带。
业余剧团民国33年(1944年),本县农村革命根据地,出现许多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大吴乡青年救国会组织35名青年,成立了青年业余剧团,自编自演,其剧目有《敲竹杠》、《刘华光打新集子》、《两条路》、《破除迷信》等。是年,薛集乡青年救国会俱乐部,由10余名青年组成业余剧团,演出了《罗司令打向明光集》等剧目。薛集小学师生亦同时成立了一个业余剧团,排演了《补缸》、《两兄弟》等节目。民国33年(1944年)10月20日《拂晓报》作了报道,并且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解放后,1951年,皇墩庙、曹顾张乡业余泗洲戏剧团率先成立。翌年,小圩、东刘集、小溪、双庙、新集等12个农村业余泗洲戏剧团相继成立。县城五河中学(一中)、五河县职工业余剧团演出了《王贵与李香香》、《祥林嫂》。浍南业余剧团演出了《小二黑结婚》、《枯井沉冤》等剧目。1959年,本县举行了业余剧团文艺会演大会,参加演出的业余剧团、文工团22个(泗洲戏业余剧团占80%),业余演员230人。三年困难时期,业余剧团基本上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业余剧团全部解散,“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取代了业余剧团。1978年以后,被禁锢多年的业余剧团又得以复苏。1981年,新集区率先办起了泗洲戏艺训班,是年,新集区青年业余泗洲戏剧团成立。翌年,安子口、双庙、小溪、小圩、东刘集等区先后成立了新型的业余泗洲戏剧团。1985年,全县业余剧团已发展到10个。
五河京剧团建国前,张子霖京戏班子(一家班子),由山东来五河唱戏,断断续续在五河演唱十数年。建国初,以张家京戏班子为班底,同本县京剧演员组成“五河京剧团“(专业剧团)。1951年底,县人民政府决定撤销五河京剧团,成立五河泗洲戏剧团,原京剧演员各找门路。在本县常演的京剧剧目多为历史传统剧目,主要有《玉堂春》、《红娘》,《三国演义》、《西游记》中故事等。
建国以来,曾有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南京、济南、苏州、淮阳、枣庄、连云港、蚌埠、滁州等省市京剧团来本县演出。有名的演员有盖派武生小麒麟童(艺名)。梅派男旦舒昌玉、荀派男旦宋长荣、文武老生赵云鹤、武生马云鹏、国家三级演员赵国帧等人。
五河泗洲戏剧团1952年初,县人民政府遵照国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决定成立县泗洲戏剧团。当时,全团只有朱怀志等16名演员。是年5月,原在蚌埠天桥下唱泗洲戏的李宝凤、夏已堂、谢堂云等人,自愿加入五河泗洲戏剧团,随后,贾玉廷、霍从友等人亦先后加入。翌年,全团演职人员增加到90多人。1954年,由于该团人员过多,一分为二,取名“一团”、“二团”。1958年,精简了部分演员,又从业余剧团选收一批青年演员,两团重新合一。1965年,该团曾一度改为“五河文工团”。“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剧团戏箱被砸,大部分戏装当做“四旧”被焚烧掉,部分演员被斗、下放劳动,剧团名存实亡。“文化大革命”中期,组织部分演员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等,在城乡演出。1978年,恢复泗洲戏剧团,一部分演员转业,又招收部分青年演员,增加了新生力量,剧团演出日趋正常,传统剧目亦恢复演出。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方针推动下,该团分成两个演出队,分别到农村和外地演出。各队实行承包制,经济单独核算,多劳多得,自负盈亏。1985年,全团(两个队)尚有演员34人(不包括退休人员)。
泗洲戏传统剧目有《杨八姐救兄》、《三蜷寒桥》、《张羽煮海》、《绣鞋记》、《大书观》、《郑巧姣》、《丁香传》等。现代剧目有《小女婿》、《拾棉花》、《柳树井》、《唐小炬》、《罗汉钱》、《江姐》、《红灯记》等。从1951年至1985年,本县搜集整理、改编和移植的传统历史剧、现代剧共50部,折子戏80多出。其中,由本县老艺人参加整理改编的《拾棉花》于1958年拍成电影,其剧目收入《中国地方戏集成》。本县文化干部凌琳编导的历史剧《假太监》和蔡金山改编移植的《海防线上》,均为泗洲戏保留剧目。
建国以来,曾有安徽省、蚌埠市、宿县地区等泗洲戏剧团来本县演出。主要演员有李宝琴、蒋荣花、霍桂侠等。
华艺马戏团1981年成立,名为长淮驯化动物表演团,时有演职人员12名。该团由个人承包,实行多劳多得,自负盈亏。1984年,增加了“飞车走壁”等节目,易名为“五河杂技团”。翌年,又增加了马戏节目,更名为“华艺马戏团”。是年,演员增至27人,每场可演出驯兽、杂技、马戏等20多个节目。主要演员有陈兰、陈丽等。该团成立后常在外地演出,先后到过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新疆、甘肃、辽宁、吉林、上海等省市自治区。
三、剧场
建国前,本县无专业剧场和正式剧团,凡戏班子演戏时,大都在城隍庙、火神庙、大王庙或临时择地,搭台演出。建国后,方有专业剧场。
五河戏院1951年,由县文化馆和工商联两个部门牵头,组成临时募捐小组,从县直各单位筹集资金,兴建五河戏院。是年,在原火神庙庙基上兴建本县第一座专业戏院,翌年建成。其院为砖墙草顶,木架结构,观众座位为长条板凳,可坐观众400人,座位外有木栏,栏外可站200多人。1964年被拆除,改建成人民电影院。
人民剧场1955年春由国家拨款兴建,1956年秋竣工使用。为砖墙瓦顶,木架屋梁,长条靠背木椅,可容纳观众800余人,亦可以放映电影。“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工农兵剧场”,1975年,因开拓淮河路被拆除。
红旗影剧院坐落在淮河路中段南侧。1975年4月动工兴建,1977年7月1日竣工开业。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建设资金59万元。分楼上楼下两个观众区、观众座位1197张。剧院内装有壁灯、吊灯、顶灯和舞台调光灯,地下开有两条自然通风道,舞台后有化妆室、休息室,后楼为演员宿舍。为影、剧两用的专业剧院。1980年,该剧院被省文化局评为剧场管理先进单位。1985年,该院有固定职工22人。
下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