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机构文化馆站民国11年(1922年)秋,五河县民众教育馆设有宣传、阅读、图书室。该馆为本县最早的公办群众文化机构。
1949年4月,人民政权接管民众教育馆。翌年4月,五河县人民文化馆成立,配馆长1人,馆员2人。当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民间流动艺人;积极发展农村业余剧团;努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兼做扫除文盲工作。
1951年春,五河县人民文化馆易名为五河县文化馆。馆内设有图书、阅览、广播、体育、科普、展览6个活动室,是年,濠城乡(已划归固镇县)文化站成立,为本县农村建立的第一个文化站。1952年,临北、新集、双庙、曹顾张文化站先后成立。1955年,中央对文化工作提出了“积极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是年,全县8个区均成立了文化馆。年底,乡、村陆续建立了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初步形成了县、区、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县文化馆兴建了15间、面积37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室。基层文化馆也增添了部分图书、乐器和少量的文化宣传工具。
1958年底,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城关、朱顶、新集、沫河口、小圩、东刘集、西刘集、濠城、石湖、王庄、双庙等公社文化站相继成立。每站配专职文化人员1—2名,公社文化站的人员工资及文化活动经费,均由公社统一安排。是年,文化馆、站的任务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发展农村业余剧团、文工团,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发动群众大唱民歌,人人写诗,个个作画。1961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本县再次调整了部分文化馆站的布局。纠正了“人人写诗”、“人人作画”的形式主义倾向,改变了1958年大吹大擂的极“左”现象,保证了群众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文化馆站被砸,文化干部被斗,古典小说、历史书籍、文艺作品被视为“封、资、修”的黑货禁借,甚至被焚。群众文化活动无法开展,文化馆站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抄写张贴毛主席语录,其他工作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群众文化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1980年,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区级文化馆10个,乡级文化站44个,文化活动中心24个,文化室196个。是年,有群众文化工作专职人员32人。
1982年,县文化馆、新集区文化馆和金岗乡文化活动中心3个单位被评为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出席了“安徽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会上,新集区文化馆被奖予8.75毫米放映机一套;金岗乡文化活动中心被奖予彩色电视机一台;县文化馆被奖予收录机一台。
工人文化宫1985年兴建,翌年竣工,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宫内设有舞厅、录像厅、图书室、阅览室、教室、乒乓球室。每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举办职工文体活动。平时多在周末举办舞会,对外售票放映录像。
二、群众文化活动
建国前,本县群众文化活动其内容甚少且形式单调。有些小型文化活动,大都是群众自发开展的。会乐器的人常聚一块,吹吹笛子,拉拉胡琴。消闲时,讲故事,听说书,群众性的集体文化活动或民间文化活动,大多在逢年过节时开展。
玩会为本县民间传统文艺活动。该项文艺活动起源很早,清朝中期已颇具规模。玩会活动,均在春节、元宵节或清明庙会时举行。有时一连三天,通宵达旦,轮番演出。
历年玩会主要文艺演出节目有:舞龙、舞狮子、担花挑、玩旱船、踩高跷、拍蝴蝶、打钱杆、小二姐赶会、骑毛驴、河蚌精、醉八仙、秦桧拉虾、四老爷打面缸、民乐演奏等。此外,还有戏剧表演片断、大头娃娃、神鬼面具、人物造型、边歌边舞的民间小调等。
建国初期,本县依然沿袭“玩会”的传统活动,50年代初期,曾开展过几次。60—70年代,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视“玩会”为“四旧”,故使此项大型民间文化活动中断10多年。80年代初期,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得以恢复,五河城关又出过几次“会”,但其规模不及建国初大,演出的文艺节目亦少于往年。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临北乡的舞狮较出名。一只狮子前后两人,配合默契、动作协调,翻、滚、爬、斗,动作敏捷,形象逼真。1953年2月,临北狮子舞应选到华东地区民间歌舞会演大会上表演。是年又选进北京,出席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获锦旗一面。舞狮演员马洪阳、马家声、王德元等在怀仁堂汇报演出后,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1954年,新集文化馆挖掘的“打铁舞”,其动作有力、粗犷豪放、节奏明快。表演时,舞台灯光全灭,演员上身裸露,下穿裤头,每只手指缝里均挟有火煤,双手有节奏地拍胸打肩,此时,火花四溅,令人悦目。该舞富有地方色彩、乡土气息,为本县民间传统节目。
1958年,社社办起了业余剧团、文工团,村队办起了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文化部门发动群众大唱民歌,“人人写诗”。是年,群众文化活动亦出现了形式主义倾向。1960年得以纠正,群众文化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办起来的业余剧团、文工团大部解散,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亦先后停止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只能演革命“样板戏”,唱革命歌曲,要求人人跳“忠字舞”,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被禁锢。
1978年以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80年代初,电影、电视在群众中基本得到普及,民间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样化,现代流行歌舞相继传入本县,“迪斯科舞”、“健身舞”等风行一时。文化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及较大的工厂,亦经常举办各类舞会、歌会,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民间文艺
民歌本县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小调。为了继承发扬民间优秀文化,建国后,本县先后进行多次民歌挖掘整理工作。1957年元月5日,在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小溪乡农民、女民歌手安华芝演唱的五河民歌《摘石榴》、获演唱奖。这首民歌引起了省文化部门的重视。是年2月1日,刊登在《大家唱》乐刊上。
1978年,全县抽调35名文化干部、深入民间走访老艺人、民歌手,对民歌进行普查和挖掘。经过整理,在本县流行的民歌小调近百首。其中,本地民歌小调50首,外地传入的民歌小调40余首。
1980年,本县民歌《摘石榴》、《四季颂淮北》、《打菜苔》、《金山银海收到家》等11首,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1983年,《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三首民歌,选入《安徽民歌一百首》中。该三首民歌于1982年、1983年,分别由上海唱片社灌成唱片和录成盒式音带,在全国发行。《摘石榴》录音带,销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受到海外华侨的欢迎。
1984年,安徽省首届“江淮之秋”歌舞节在蚌埠举行。本县民歌《摘石榴》参加了比赛。这首民歌由张荣阳、王万龙改编,由蚌埠市歌舞团演员马留柱、曹新云(女)演唱,分别获得本届创作改编和演唱一等奖。
附:五河民歌三首



民间器乐本县民间流行的乐器主要有管、弦、打击乐器三类:管乐器有笙、萧、大管、小管、唢呐、笛子等,以笛子流行面为广。弦乐器有二胡、京胡、四胡、坠胡、板胡、琵琶、扬琴等,以二胡较普及。打击乐器有锣、鼓、钗、钹、碰铃、木鱼、梆板、碗、筷、盘、杯等,以锣鼓最为常见。
本县民间流传有职业性的吹打器乐班子,俗称“响手”。旧时婚丧嫁娶,则往往要请“响手”们奏乐,以此渲染悲欢气氛。
建国后,本县民间吹打乐艺人尤祥山、潘槐仁、朱凤山、蒋振江等人,在群众中小有影响。民间坠胡艺人陈保宏,1952年先后参加华东地区和中央文化部举办的民间乐器演奏会,获得好评,50年代中期,被安徽省歌舞团选调为专职坠胡演奏员。本县民间艺人王东山、朱凤楼,在50年代后期,分别被省歌舞团和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选聘为唢呐、坠胡专职演奏员。60年代以后,安淮集的吴世良、小圩区的朱明强等中青年民间艺人,在管乐吹奏方面均有较深的功底,是民间器乐演奏的后起之秀。
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民间优秀器乐,1949—1985年,本县先后举办过4次民间器乐演奏会演。民间流行的曲牌、调牌有“百鸟朝凤”、“雁落沙滩”、“大、小开门”、“水龙吟”、“叫句子”、“凡字调”、“百年花”、“四合一”等20种。
曲艺建国前,曲艺艺人流浪江湖,卖艺谋生,甚至于病死异乡无人过问。建国后,民间艺人受到了政府的重视。1952年,县文化馆将社会上分散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五河县曲艺小组,深入农村巡回演出。
1954年,兴建曲艺厅一座(3间瓦房),从此,本县曲艺人员第一次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从1952年至1957年,全县曲艺人员在130人左右,计演出曲目320部次,1717场次。1958年,批准40名曲艺人员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是年,成立了五河曲艺队。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曲艺人员被视为说黑书、唱黑词、讲黑话的“黑艺人”,曲艺队被迫解散,队员下放劳动,曲艺厅也随之变卖,公共积累被分光,并禁止曲艺人员演唱古书旧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曲艺人员又获新生,民间艺人三三两两相互搭档,自行演出。演出人员迅速增加,演唱秩序较混乱。为了整顿演出秩序、加强对曲艺工作的管理,1981年5月,成立了五河县曲艺协会。是年,召开了第一次曲艺人员代表会议,制定了曲艺协会管理章程,对全县曲艺人员重新登记、考核,当时参加登记考核的曲艺人员为209人。凡合格的曲艺人员由县文化管理部门和曲艺协会,发给演唱证书。实行“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负盈亏、自我淘汰”的“四自”方针。
在本县流行的曲种主要有淮北大鼓、淮北琴书、评书。
淮北大鼓,清朝中期由山东经泗州传入本县。分“南口”、“北口”,“花口”三个流派。有“立嗓”、“卧嗓”两种唱法,说唱兼备。传统曲目多是历史、武侠、公案等故事。本县常演唱的曲目有《杨家将》、《岳飞传》、《水游》、《封神榜》、《响马传》、《大小红袍》等。现代曲目有《敌后武工队》、《夺红旗》、《巧夺赵家圩》等。
淮北琴书,19世纪中叶由鲁西南经泗洲传入本县,流行于皖北淮河、涡河两岸。淮北琴书曲调有慢板、悲调、流水、垛子、花腔等。开场往往先来一段“大花板”,借以渲染气氛、招徕听众。淮北琴书的唱调吸收了老凤阳歌和当地的民歌小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农村人尤为爱听。本地琴书演唱者多为1—2人,有扬琴、坠胡、檀板等乐器伴奏。据统计,本县传统曲目有84部。其中唐、宋、元时期的故事35部,明、清时期的故事27部,其他时期的历史故事20余部。此外,尚有自编和改编的曲目《真假胡彪》、《朱圩战斗》、《小老鼠告状》、《淮海战役》、《娶儿媳》等。1980年9月,本县自编自演的曲目《自行车风波》,参加了安徽省首届曲艺会演大会。此曲目由琴书艺人王道兰演唱,被省文化局录成音带,报送中央文化部候选。
评书,本地人又称“评词”,于清朝后期由北京、天津等地逐渐传入本县。评书不用乐器伴奏,以解说评论为主。为了渲染气氛,演员演说时,常用醒木拍打桌案或用折扇拍打手掌。本县评书曲目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封神演义》、《说岳全传》、《水游》、《海瑞》等。演出时间较长,在群众中小有影响的曲艺人员有刘吉周、吕长海等人。1985年,在电视、电影的普及和现代流行歌舞的冲击下,曲艺听众锐减。全县仅有10多个曲艺人员坚持演唱,听众甚少。是年,全国著名的评书演员刘兰芳、艺术大师侯宝林先后来本县为观众献艺,连演数场,观众爆满。
剪纸清末、民国初年,本县民间剪纸已很普遍,剪纸者女性多于男性。民间常见的剪纸作品为鱼虫花草、飞禽走兽、财神门神、花边图案装饰品等。此外,尚有剪字,多为“福禄寿喜财”、“双喜”、“吉祥如意,”等字,均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建国后,本县民间剪纸不及旧时普遍,但剪纸艺术水平有所提高,作品内容以反映现代群众生活为主。临北乡的谭成富,自小喜爱剪纸艺术,他的剪纸作品多是反映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曾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几十幅作品。五河实验小学教师陈雪峰,从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先后在全国60多家报刊上发表剪纸作品400余幅。其中,《对鸟相鸣》被收入由黑龙江出版社出版的《雪花剪纸集》,并送往日本展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