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物价管理
建国后,本县根据国家制定的“整顿收支,稳定物价”的政策,对市场物价逐步实行计划管理。采取各种手段制止物价上涨。当时私营经济比重较大,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和供销社集体经营只占31.7%。此时积极发展国营和供销社经济,逐步扩大和占领城乡市场是实行计划管理、稳定市场物价的关键。采取的措施是:稳定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合理调整地区差和批零差;适当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粮食为中心,合理规定农产品之间的比价。
195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相继对棉、麻、烟、油料、生猪等亦实行统购统销,棉布实行凭票供应。对购销价格均实行计划管理,统一定价。在保证主要消费品粮、油、酒、烟、盐、糖、煤油、猪肉、火柴、棉布等商品价格稳定的同时,扩大定量供应范围,实行凭票证供应。1960年后自由市场开放,国营商业在定量供应外,还批准出售几种“高价”商品(白糖、大曲酒、自行车)。羊毛收购价平均提高25%,猪鬃提高30%,泡发提高35%。商业部门还用“议价”购销部分农副产品调节市场,控制物价上涨。“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管理的商品价格处冻结状态。
1978年后,随着开放搞活,一部分农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粮食、商业部门普遍采用“议购议销”办法。议价商品越来越多,议价幅度有大有小。在物价管理上,实行计划商品管严,议价商品管活。凡国家定价的商品不经批准一律不准变动,议价商品按有关作价规定,本着保本微利平抑市场价格的原则进行核定。至1980年,开始对物价进行改革,把过去单一的计划价格,改变为4种价格形式: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在一定幅度内的浮动价格;买卖双方议购议销价格;集市贸易价格。
1981年涤棉布降价,烟酒提价,由县政府直接领导,成立调价小组,抽出专人办公,按规定时间完成。下半年,本县和江苏泗洪县协商,按当时政策要求,衔接7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增强地区之间团结,消除边区价格扯皮现象,促进商品流通。翌年,又开放一般轻纺工业品和全部小商品的价格,放开大多农副产品价格,只管国家指令性计划内商品价格,对指导性计划的商品允许浮动。
县调价领导小组1983年6月成立,领导亲自指挥消费品零售价格的调整,纺织品调价的“第三战役”。棉布提价,涤棉布、手表降价,涉及本县调价的2098种。其中针织品947个品种,手表56个标准品,闹钟7个标准品,解放布胶鞋8个品种。翌年,上海牌19钻三防手表由每只90元降到70元。合肥紫罗兰牌17钻三防男表,由每只40元降到30元。
1985年4月1日起,本县对主要农副产品由原来的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其价格由指令性改为指导性。粮食统购价改倒三七比例。生猪收购指导价为每公斤1.42元,销售价每公斤2.5元。是年,对城镇吃商品粮的职工居民每人每月发给猪肉价格补贴1元。翌年,县政府发出通知,商品实行统一标签,国家定价为红色,计划浮动价为蓝色,市场调节价为绿色。9月1日起,对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7种工业品原国家定价下放由企业定价,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分别允许浮动8%—10%,下降不限。
二、物价演变
工业品价格清末和民国初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交易量少,物价基本稳定。民国12年(1923年),县内出现零星工业作坊,外地运进工业品亦开始增多。30年代工农产品直接物物交换占很大比重,工业品价格较稳定。日军侵华本县沦陷后,物价逐渐上涨。民国18年(1929年),每公斤食盐7.4元(旧币)。至民国35年(1946年),每公斤食盐涨到7896.12元,比前上升1066倍。
建国后国营商业占主导地位。1951年县内组织了手工业联合社,工业品供应数量增多,价格基本稳定。1952—1957年,国家对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实行计划管理,价格一直比较平稳。1958年起价格有所上涨。许多商品突破了计划价格,出现了“平价”、“议价”两种价格形式。还有高价商品如普通大曲酒每瓶8元,白糖每公斤8元,12型自行车每辆650元。
1964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好转,有计划地降低部分工业品价格。是年4月,本县取消了平议价共存,实行单一平价政策。同时降低了食盐、食糖、烤烟、手表、铁锅、红砖、农药、自行车等工业品购价。之后,物价有升有降总水平基本稳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物价调整受到干扰,形成冻结。
1979年后,本县根据国家规定对一些不合理的工业品价格作了调整。1981年,大幅度降低了化纤及其织品的价格。是年,调高了烟酒等价格,对一些大宗日用品工业品拉开了质量差价。从1984年起,全面放开了小商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清末、民国初期,本县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产粮食绝大部分直接作为食用,市场商品粮少,物价比较稳定。民国3年(1914年),大米每担(折合50公斤)16元。民国12年(1923年),降为每担11元。市场粮价每年下降2.17%。民国20年(1931年)特大水灾,物价有所增长。民国22年(1933年),大米每担17.5元,小麦每担12元。抗日战争期间,生产遭受破坏,日伪政府实行经济掠夺,物价迅速上涨。至国民党发动内战,市场更加通货膨胀,物价完全失去控制。加之币制多变,物价上涨幅度更令人咋舌。民国37年(1948年),大米每担150万元(法币),每公斤达3万元,比民国22年(1933年)每担价格增长8.57倍。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副产品价格很快得到稳定。1952年小麦、黄麻等农副产品价格比1950年略有下降。1957—1959年,本县粮价最为稳定。1960年,农副产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黑市猪肉每公斤24元,鲜胡萝卜每公斤0.9元。不久,国家调整了粮油收购售价格。粮食类以1950年为基期,1957年为87.25%,1962年上升到115.6%。1966年粮价调价全县一价,不分城乡大米每担(折合50公斤)售价13.9元。政府给职工每人每月补贴0.5元(1986年起改为1元)。
1979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为解决农副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规律问题,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粮油销售倒挂。1966年—1986年,本县共拿出补贴款64.9万元。
三、交换比价
清末、民国初期,本县工农产品价格都较稳定,比价也较合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工农产品剪刀差始不断扩大。至民国36年(1947年)为1∶7.46。建国后,农产品价格呈上升趋势,与工业品比价不合理差距逐步缩小。1952
五河县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及指数

五河县主要农副产品销售牌价
单位:公斤、元

五河县主要农副产品集市价
单位:公斤、元

年(恢复时期)剪刀差为1∶6.15,1957年(一五时期)为1∶5.26,1962年(二五时期)为1∶4.35,1970年(三五时期)为1∶5.18,1975年(四五时期)为1∶3.3,1980年(五五时期)为1∶2.8,1985年(六五时期)为1∶2.43。以上均为大米和白布相比。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指数,以1952年指数为100,1985年农产品收购价总指数为210%,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总指数为135%。
五河县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