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邮政管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县城始设邮政机关,有马2匹,差夫2名,每日支工食银4分。为本县邮政事业发展的开端。
民国20—27年(1931—1938年),先为邮务局后改邮局,编制6人;电报局,编制5人。租用大兴街、文昌街民房。民国28年(1939年),日军侵华,五河沦陷,邮局撤到泗县管镇一带、不久人员随散。电报局所有线路被破坏,人员陆续调离。日军侵占五河后又设立邮政局。民国34年(1945年),五河首次解放,抗日民主政府接管邮政局,相继设立皇墩庙、凤凰集两个分局,全县邮局职工28人。民国35年(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占领五河,邮政局搬至天井湖一带旋即解散。邮政局随由国民党县政府组建。
1949年元月25日,本县二次解放,泗五灵凤县(后改为五河县)交通局接管邮政局,改为人民邮电局。设立了沱西、淮北(皇墩庙)、五北(武桥)、浍南(新集)等交通站。对支援大军南下、保证地方联络、五河经济发展起着一定推动作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开始设有总机,新集、濠城(已划固镇)设电话站。接管五河至新集地方电信(治淮专线)。
1953—1957年,整顿了乡村邮政代办所。邮政业务总量32.8万元,财务收入28.6万元。1958—1962年,县辖邮电支局7个,邮电所1个。累计完成业务总量94.33万元,财务收入58.17万元。1963—1965年,各单位整顿调整缩减开支及部分厂矿“下马”,完成业务总量39.76万元,财务收入30.26万元。年平均分别比1965年前减少13.71%和22.01%。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本县邮电通信受到干扰破坏,党组织瘫痪,邮件常有积压,电信线路时通时阻,个别支局(所)甚至关闭停业。1966—1968年邮电业务量及财务收入分别比三年调整时期下降1.1%和7.3%。
1978年后,邮电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本县邮电局职能业务室5人。支局9个,所11个,共有职工1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占职工总数2.7%。平均每个支局服务人口2.57万人,服务面积为75.21平方公里。是年,完成业务总量62.6万元,业务收入74.05万元,比1984年增长13.92%和28.53%。
二、邮政
邮路民国20—27年(1931—1938年),县城有投递1段,郊外有环形邮路1条,从五河到小溪,井头到古沛;五河到泗县步班邮路1条,途经双庙;五河上到临淮关、下到盱眙轮船邮路1条。途经新集、小溪、双沟。民国34年(1945年),人民政府接管邮政,全县有2条步班邮路,1条从五河到泗县牲畜班路。
建国后,建立淮北、沱西、五北、浍南等交通站,随即开辟了新邮路。1962年,开通五河至宿县自办汽车邮路。1983年划归蚌埠,10月1日改由五河至蚌埠自办汽车邮路。五河至蚌埠小轮班同时取消。1985年,乡村干线邮路已发展五河至朱顶、小溪,五河至长淮,新集至浍南(皇墩庙),小圩至申集4条,总长103公里。五河至东刘集委办汽车邮路1条,长63公里。
投递民国20—27年(1931—1938年),县邮局编制6人,邮差2人。负责运输五河—泗县步班邮件(肩背担挑或土车推运);郊外邮差负责投递8个集镇农村邮件;城关有投递1段,每日投递。郊外环形邮路3日投递一次。
五河县农村邮路表

1949—1954年,均为步班。投递频次2—3天班,边远地区略长。1955年,投递员均配有自行车,改为自行车班。1980—1985年,全县实行当日班(值六休一),雨天隔日班,报刊平信投递到村,给据邮件直投到户。邮政设备在更新,至1985年,投递自行车83辆,两轮摩托车1辆,三轮人力车2辆,北京吉普1辆,汽车2辆。邮政业务项目不断增加和充实,投递量亦不断扩大。是年底,出口函件73.79万件;出口包裹1.02万件,分别比1950年增加15.68倍、77.82倍。
汇兑民国20—27年(1931—1938年),本县邮局即有“开发兑付汇票”的业务,但无资料稽考。建国后,人民邮电局基本上是沿着民国时期邮政业务,一直开展汇兑工作。包括普通汇兑和小额定额汇票两种。1950年,本县出口汇票为447张。1956年,汇兑业务增加了电报汇款。1980年,取消了汇款金额高于300元的限制,扩大到500元,到1985年,高达5000元。是年,出口汇票3.31万张,比1950年增加73.09倍。
报刊发行1950年下半年,宿县地区出版的《拂晓报》。发行任务正式交给本县邮局。是年,发行报纸3.23万份。1952年,发行杂志1.04万份。1957年,本县《五河大众》正式出版。到1965年,已发展到大队有《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生产队有《安徽日报》,《拂晓报》、《五河大众》等,报刊期发行数由724份,发展到5400份。“文化大革命”期间,报刊发行明显下降。1967年,全国性的报纸发行的报刊减少到仅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安徽日报》和《拂晓报》时断时续,极不正常。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报刊发行逐渐恢复。到1985年,已恢复报刊2500多种,本县报刊发行达810万份,比1950年增加249.77倍。
机要通信1957年前机要文件传递由县政府直接办理,此后的机要文件的收寄投递均由邮电局办理。并设有机要人员直接办理全县机要邮件的收寄和传递。机要文件业务量起伏不定,基本趋势在发展。1957年,出口机要文件1519件。1962年,出口机要文件达到历年高峰,为3800件。1980年起,机要文件业务量又有新发展。出口机要文件345件,进口机要文件1814件。1985年,出口机要文件260件,进口机要文件1984件。
三、电信
长途电话民国22年(1933年),本县有长途电话线4条:五河—双庙线,长10公里;五河—双河线,长15公里;五河—新集线,长15公里;五河—黄盆窑线,长10公里。均为单线。
1951年,邮局开办长途电话对外服务业务。当时无专设长途台,是和市话台合用。翌年,即有1条到蚌埠的长途电话。1954年,增加了五河—宿县、五河—泗县两条长途电话。1971年,安装了长途交换机1台,容量为30门。1974年,调换为50门,并安装了五河—蚌埠单路载波机1套。
1981年,五河—蚌埠更为3路载波。1983年,又安装五河—蚌埠的12路载波。翌年,增加长途交换机1台,容量为54门。1985年,长途交换机2台,容量为100门。单路载波机增至9套,都用于农村电话。五河至浍南、朱顶、东刘集、小圩、小溪、大新、双庙、沫河口、新集各1套。其中五河—新集已开通3路载波机。农村用载波电路12条。五河—蚌埠15条载波电路,五河—泗县开3路载波机。通过宿县两条载波电路,电话已用4路插报。是年,长途电话已发展到12条。其中五河—合肥1条,五河—蚌埠7条,五河—宿县2条,五河—泗县、固镇各1条。另出租给县公安局专线电话1条,县委机要电话1条。1985年长途电路总数比1952年增加11倍。
市内电话1951年,市内电话30门,交换机1台,实用户12户。其中计费用户9户。1958年,发展到2个度台,总容量为100门,实用户68户。1972年,交换机达3台,总容量为300门,实用户215户。至1985年,交换机8台,总容量达到800门,实用户435户,分别比1951年增加7倍、25.67倍、35.25倍。
农村电话1953年上半年,本县农村电话对外不营业,县政府有专用电话线通到区乡,一律免费。线路改造及发展由县财政投资。下半年开始对外营业。同时企事业单位实行计费通话,农村电话的建设和发展实行财政补贴的办法。1954年,农村只有1台14门交换机,实占15门。1956年,增到2台200门交换机,实占104门。1958—1962年农村电话总容量达390门,用户达212户,初步形成县、社、队通信网。还装有会议电话。
1963—1969年,农村电话收归省邮电局领导,农村实行党政军各单位全面收费,收入归省局,改造与发展由省局统一安排。1970—1973年,邮电体制分设后,农村电话体制调整,由人武部、县革命委员会领导,收入交县财政,改造与发展纳入县财政计划。1983年8月邮电合并,农村电话仍归省邮局管理,业务发展和基本建设的投资由省邮局统一安排。
1985年,交换机发展到23台,总容量为1010门,全县46乡镇,实现了乡乡通电话,21乡镇设有交换机,10村通了电话,形成农村电话通讯网。
电报民国3年(1914年),本县邮局就开始电报业务。各县市均通电报。民国31年(1942年),邮局设电台1部。民国33年(1944年),邮局职员4人。有波长62(W)收报机式:三管再生式;发报机式:哈脱雷式。
建国后,本县随即接收恢复邮电业务。1952年,发出电报0.01万张。1957年,安装了人工电报机。至1963年,经省安排本县配备备战和防汛专用无线电台1部,与宿县地区邮局定时会晤。1974年4月1日,省配发给本县德国产电传打字机1部,取消了人工电报机。
1978年,又增配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1部。1983年,省又安排八一电台1部备用。1985年,已有电传打字机2部,五河—蚌埠电报电路1条,可定时与蚌埠市邮电局联系。是年,县邮电局电报业务开展项目有气象电报、水情电报、公益电报、政务电报、新闻电报、普通电报、汇款电报、公电多种。电报业务量逐年增长。1985年比1952年电报张数和其中计费张数分别增长594倍、580倍。
五河县邮电局经济指标完成实绩
单位: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