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位于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是冲积平原。地面高程13—19米,由西向东缓缓倾斜,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左右。县境东北部天井湖以东丘陵一直延伸到江苏省泗洪县境内,地面高程20—30米;东南部淮河以南为低山丘陵,与嘉山、凤阳丘陵相接,地面高程20—40米。南部边缘在60米以上,大肥山为95.4米,最高玉皇山为97.4米。

一、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占本县大部分面积,分布在淮河以北、天井湖以西,为淮北平原之东南一角。地面高程一般在16—19米之间。总的趋势由西向东倾斜。地表全部为第四纪松散地层覆盖。是由古河流沉积物及近代淮河及其支流泛滥沉积物组成。南部沿着淮河有近期淮河泛滥堆积形成的自然堤。宽度为500—2000米不等,斜坡相对差2—3米。
二、浅平洼地
零星分布于沿淮大堤外侧和淮河河口处,呈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状。系由河流泛滥改造加之人工堤的隔阻而形成的背河洼地、或系河口地段河面扩展加宽和淤积形成的洼地。一般面积不大,地面高程14—15米。由于人工围垦,大部分洼地为耕地,一部分洼地中间有积水,丛生芦苇。
三、河漫滩
河漫滩主要分布于沿淮一带,宽度300—2000米,随河流的弯曲而变化。地表沉积物多为亚砂土。在小溪、朱顶两乡靠近淮河沿岸河漫滩较为发育。地面高程14—15米。在毛滩泄洪区,也渐渐发育为河漫滩地。
四、剥蚀丘陵
本县的剥蚀丘陵,分布在县境东北部天井湖以东及东南部淮河以南。在天井湖以东基底岩为震旦纪矽质灰岩,其上覆盖厚约5—10米的坡积、残积层,地面高程20—30米。淮河以南之丘陵,主要为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部分有第三纪(5000万年前左右)砂砾岩覆盖,并有花岗岩出露。第四纪松散覆盖较薄较少。地面高程,一般为20—60米,最高可达90米以上。
上一篇:第一节 地质
下一篇:第三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