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全市疾病防治工作一直十分薄弱,加上物质条件差,有20多种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建国后,市人民政府把疾病防治作为卫生事业的首要一环,取得积极成效。1985年,在国家法定的19种传染病中,7种已消灭,4种有大幅度下降,其余8种也处于下降或稳定态势。6种流行的地方病,已有4种基本消灭,1种有所下降。
一、传染病防治
民国初年,即有中医用土法为小儿点花(种痘),对预防天花病起了一定作用。但旧时的“花先生”点花,一般收费甚高,贫者多负担不起,仍有不少儿童患病,乃至流行。建国前,城乡卫生条件很差,除天花流行外,鼠疫、霍乱等传染病也常流行。有记载的天花、鼠疫、霍乱大流行就有7次,死者甚众。民国7年(1918年)、12年,曾分别发生鼠疫流行。民国15年夏,首次发生霍乱大流行,“日殁六七十人”。民国21年,霍乱再次流行,以农村患者为多。是年,蚌埠红十字分会曾出面为患者免费注射药物,但施治者甚少,并未遏制住该病的流行,致有病死无人掩埋的,有全家灭门的,人心惶惶。民国27年春沦陷不久,在难民区内发生天花流行,日军封锁街道,禁止通行,患者缺医少药,病死较多。民国31年5月,霍乱病第三次在蚌大流行,日伪政府基于保护日本官兵的需要,曾组织部分人口的疫苗注射。民国35年,发生第四次霍乱流行,染病者逾3000人,死者五六百人。是年,市政当局仅拨45万元法币,用于瘟疫治疗,经几所医院联合恳求,又再借100万元。但当时一磅生理盐水即售价八千至一万元,所投入经费无济于事。同时,遇疾病流行,多为事后打打预防针,对少数病人施行简单的隔离治疗。民国36年,为防治天花病,市立医院全年仅种牛痘1876人次,尚不足当时人口的1%。
建国后,对各种传染病以预防为主,建立起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对疫区实施消毒,采取综合预防措施。1950年春,市区天花发病58例,到4月中旬,全市接种疫苗者4.5万人,使之有效控制。1951年至1952年,开展全民性牛痘预防接种,每年接种人次达全市人口的80%以上。1952年前后,针对侵朝美军发动的“细菌战”,全市有13万人次注射预防鼠疫的疫苗。到1953年,城乡即基本消灭天花、鼠疫、古典型霍乱等传染病,回归热病亦终止传播。
1954年,市建成传染病医院,专门承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之后,部分综合性医院也开办传染病科。对各种传染病一经发现,即组织施治,杜绝流行。60年代,曾出现出血热病病例,经组织防治,仅有少量散发。1980年,外源性的副霍乱病首次在蚌发生,到1981年、1982年,又有局部流行,染病人数分别为244人、411人,但因诊断、隔离、治疗均及时,仅死亡2人。进入80年代,对传染病的预防由以往的单纯接种,改为普遍实行计划免疫。
1951年至1985年,全市为防治传染病,共使用过20多种免疫制剂,累计为2000余万人次接种。进入80年代,传染病总发病率为每万人330人,总死亡率为每万人106人。传染病死亡人口占总死亡人口的比例,位次已从40年代的首位下降到第六位。其发病率较高的是痢疾,其次是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感冒,另麻疹、百日咳、伤寒、副伤寒、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狂犬病、出血热等尚有少量病例。
二、地方病防治
民国期间,在蚌埠流行的地方病有懒黄病、疟疾、大麻疯、性病、狂犬病、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头癣等,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卫生署于民国35年(1946年)在蚌设黑热病防治站,有3~4名医务人员,只看门诊,不管预防。其他历届当局未见采取任何措施。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首先根治性病(梅毒),在有效取缔娼妓的基础上,隔离患者,并采取集中突击治疗与经常性防治相结合的办法,于1952年即消灭性病。
1950年,在蚌埠发现黑热病患者184例,引起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的重视,不久调山东省黑热病防治站第四队来蚌协助防治,有医务人员19人。经采取综合措施,此病发病率逐年减少,到1964年,已无此病例。
1956年,市委成立地方病防治小组,进一步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是年,根据省制定的《消灭麻疯病方案》,专门成立麻疯病防治小组,充实防治力量,使该病到1977年无新发病例。1980年,集中开展对丝虫病的防治工作,除给感染者治疗外,还为341787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全民性投药。1982年,对郊区全部居民19万余人及市郊接合部的街道居民万余人,均给服含杀灭丝虫药物的药化食盐(按食盐每100克加入海群生2.25克比例掺和)。1984年,经省来蚌实地考核,丝虫病感染率已由1956年的10.5%下降为0.14%,认定该病已基本消灭。同年,头癣病亦基本消灭。疟疾病是多发地方病,建国后虽经采取措施,但屡呈高峰。1960年,疟疾发病人数曾多达3.26万例;1984年,平均每万人仍有14人发病。
蚌埠市1951~1985年分期注射传染病生物制剂免疫人数表单位:人次
上一篇:第三节 保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