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解放前,文化队伍组成杂乱,聚散无定,加上无统一管理机构,队伍人数无考。其中戏剧方面,除流散艺人外,多以行帮、班社形式出现,业余者被称为票友、玩友等。
建国后,党和政府将在蚌的戏曲班社和流散艺人组织起来,先后组建了泗州戏、京剧、梆剧、越剧等专业剧团。在文艺创作方面,组建了文联(筹)、音协、文协和漫画木刻协会等群众团体;在文化事业方面,成立了文化馆、图书馆、俱乐部等机构,并建立了剧场和相应的管理机构。1954年,全市拥有40余人的戏曲、音乐、美术创作队伍和近200人的专业戏曲演出队伍,从事社会文化工作的人员也有增加。业余从事文化艺术和文化事业的人员约1000多人。1958年后,文艺团体增多,至1966年,在文学、戏曲、歌舞、音乐、曲艺和文化事业等方面,专业人员达到400多人,业余人员达到2000多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受到冲击,大量专业文化工作人员下放到工厂和农村,仅因演出样板戏需要,保留京剧团和梆剧团;再是适应运动需要,成立“红小兵”宣传队、“红代会”宣传队、铁路“红小兵”宣传队和一些“造反派”组织的宣传队。1972年起,原有的一些文艺团体和文化事业团体陆续恢复活动。
1978年后,文化艺术工作队伍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1985年,文化局系统各类专业人员已有822名;文学艺术界协会团体有8个,成员700多名;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人员也有明显增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