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馆室
民国13年(1924年),安徽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即设有图书部,至民国19年,有图书1000多种,4000余册,报纸八九种,杂志十余种。另在南山“拨云台”曾由同业公会捐书建过一个小型图书馆,时间不长即停办。民国24年10月,设立蚌埠图书社,有图书1000余册,大小报10余种。民国30年,伪安徽省政府教育厅在蚌设图书馆,藏书不及万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蚌埠市党部亦下设过一所中正图书馆,经费源于社会各界募捐。
蚌埠解放初,市军管会文教部接收中正图书馆及所藏图书千余册。1951年1月,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建立蚌埠图书馆。60年代,基层图书馆(室)纷纷建立,仅郊区有农村图书室73个。进入80年代,图书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市图书馆藏书由建馆初期的不足4000册增至25万册,报刊2000余种,6.8万册。全市各单位的图书馆、室计221个,遍及城乡的图书馆网络初步形成,总藏书约200万册。
蚌埠图书馆创办于民国30年秋,位于华大街,馆舍6间,系旧式两层楼房。楼上三间为书库和借书处,楼下三间为阅览室,面积约120平方米,藏书近万册。馆有工作人员3人,隶属伪省政府教育厅。民国34年8月日本投降,该馆关闭。
中正图书馆建于民国35年1月,初名琢如图书馆,系蚌埠救济院院长彭琢如捐资和向各界募款所建。该馆位于二马路,面积200平方米,工作人员4人。该馆一度改称市图书馆。同年9月,国民党市党部以向蒋介石六十寿辰“献礼”为名,将其易名为中正图书馆,作为市党部下属文化设施。事业经费(包括人员薪水)及图书来源,均靠募捐解决。藏书最多时有万余册。至解放前夕,该馆无人管理,图书大部分散失。解放时,市军管会文教部派人接收,仅有图书千余册。
市图书馆前身是市人民文化馆的图书股,1951年1月分出建馆,称蚌埠图书馆,编制7人,藏书3675册。馆舍在文化馆楼下,面积90平方米,隶属市文教局领导。1952年2月,馆址迁至南山礼堂,面积600平方米,被皖北行政公署文教处定为甲级馆,编制12人,后增至15人。1956年,改称蚌埠市图书馆,于1957年迁至淮河路1137号,馆舍面积1217平方米。1962年,馆址迁至体育场观礼台礼堂,面积扩至2000平方米。1965年,该馆藏书增至23.38万册。“文化大革命”中,损失各类图书约15万册。1969年1月,该馆并入新华书店革命委员会,成为图书馆小组。1970年春,与文化馆合并成立文化图书馆,至1972年3月又与展览馆合并,成立市群众文化站,馆址迁至胜利中路科学文化宫,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75年,恢复图书馆建制。1984年8月,该馆被省文化厅定为全省图书馆事业改革试点单位,工作人员增至32人,设流通部、阅览部、采编部、辅导部和办公室。1985年,藏书约25万册,其中古籍图书1.3万册,含国家级善本书3部,省级善本书13部;字画91幅,拓片17幅,外文书1500多册。馆内还藏有建国以来各地出版的报刊2000余种,其中刊物6.8万余本。该馆辟有借书室、少儿阅览室、科技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和特藏书库,每天接待读者约800人。另外,还负责指导、辅导基层馆室开展业务,并与部分较大馆室进行馆际间的协作。
蚌埠市1985年部分单位内部图书馆(室)情况表

蚌埠市图书馆藏书来源统计表单位:册

(一)市图书馆图书利用
外借1951年,市图书馆向个人和集体单位开办图书凭证外借业务,当年外借4.55万册。到1958年,外借图书高达55.3万册,流通周转数为136万册。同时,图书馆设立成人、儿童、学生3个借书处,每周开放时间48小时。之后,图书外借数量逐步减少。1961年因馆舍陈旧危险,每遇风雨即闭馆,到1965年,平均每年仅外借2万~5万册。“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停止外借。1979年后,重新开馆,外借数量逐年增多,到1984年,全年外借12.8万册。1951年到1985年,市图书馆累计外借图书217万册。
进馆阅览1951年,图书馆阅览室向社会开放,全年阅览人数21.5万人次。1954年,阅览室陈列报纸21种26份,期刊89种99份。1955年在兴平街新辟儿童阅览室。1958年,设科技、期刊、报纸、儿童、图书5个阅览室,有400个座位,每周开放时间91小时,年阅览人数26.7万人次。之后,年进馆阅览人数为10万人次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间,阅览室停止开放,至1979年后恢复。1980年,进馆阅览人数为8.88万人次,到1984年,上升到10万人次。1951年至1985年,累计接待阅览人数186万人次。
临时阅览站建国后,图书馆逢重大节日或配合中心运动,多举办临时性的阅览站,为读者服务。1955年,曾抽出专人在东、中、西区设立儿童暑期阅览站,接待儿童读者2000多人次。1958年“六一”儿童节,又在市区一些重点学校设立儿童阅览室,借书2.52万册次。
图书图片展览1952年,市图书馆与总工会、共青团等单位,曾联合举办图书展览8次,接待观众8.15万人次。1953年《婚姻法》颁布后,图书馆组织人力,到工厂、农村、街头举办《婚姻法》图片展,观众达1.85万人次。1954年至1965年,又先后举办生产技术图书展、科技书展、苏联文艺书籍展、多种经济生产资料展、发展地方工业图书资料展、列宁图书图片展、蒋介石罪行图片展、毛泽东著作资料展等展览活动,计150多次。“文化大革命”中,图书图片展览停止,1977年后得以恢复。1952年至1985年,共举办图书图片展览228次。
阅读辅导1951年,图书馆举办读友学习会,请人辅导学习毛泽东著作。1961年至1965年,图书馆分别举办过《王若飞在狱中》、《雷锋》、《红岩》、《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的辅导报告会。进入80年代,阅读辅导活动仍不定期举办。1951年至1985年,累计举办各种读书辅导活动700多场次。
(二)市图书馆图书管理
1951年,蚌埠图书馆建馆后,对购进新书按登记号码加上英文字母,标示分类。后根据全国出版总署的新书目录,自行制定分类大纲,并使用《十位分类法》。对借出图书逾期未还者,采取函催和上门催索办法要回。对破书组织力量修补装订。到1957年,每年均索回未还图书上千册,修补破书3000~5000册。
1958年起,图书馆对图书分类,改为采用《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有5部21大类。对图书编目,自编一套字典式目录,采用公务卡进行分类登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管理松弛,损失图书资料甚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81年起,正式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并对馆藏图书登记录号,贴书脊标。1984年,建立图书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图书保管、清点、清洁卫生、修补装订工作都趋于制度化。藏书的布局和排架也有改进。
二、图书发行
民国4年(1915年),蚌埠市面上即有图书出售,但到解放前夕,所有图书均由各书店自行从外地购进,品种、数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尤其进步书刊,读者很难在市面上见到。
民国38年蚌埠解放,1月23日江淮区新华书店即开始发行马、恩、列、斯和毛泽东著作。4月,成立国营新华书店蚌埠支店,承担了图书发行的主渠道任务。解放初期,新华书店采取看样选购方式,分别向有关出版社订货。50年代,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分别向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等地发行所订货,力求从品种、数量上满足需要。1980年,市新华书店计与3个发行所和27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华书店有业务往来,经销256个出版社的图书、杂志、图片等,品种达1.56万种。1983年,订进的图书品种已达出版品种的80%以上。1979年至1983年,共进各类图书图片2914.9万册,销售2274.7万册(图书购销见卷六商贸)。
图书宣传、征订建国初期,新华书店除由营业员向读者口头宣传、推荐图书外,对重点书籍采用海报、报纸广告、电影院银幕、幻灯等形式进行宣传。1953年至1965年,图书品种增加,书店与读者间的供需矛盾渐趋缓和,书店多将征订单和存书目录发到全市各单位,对一些专业性强的科技图书多为对口征订。“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一些政治类书籍曾向单位“硬性搭配”或“强行摊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书店计划发行部和科技门市部经常向各基层单位发出《科技新书目》,每期约270份,主要对象是大专院校、铁路、邮电、机关、部队等单位,订书销售量约占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一。同时,还根据图书内容和读者对象,分别开展对口征订、系统征订和个人预订等工作。
课本供应解放初期,市新华书店曾组织5家私营书店联合成立教科书供应处,负责中、小学课本供应。1951年以后,学校课本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的课本,由新华书店统一经营,发行范围包括小学、中学及师范学校等,计学生8000余人。1952年秋,中、小学课本试行信用预订制,学校按时填报订书单,书店在开学前保证供应,该办法沿用至今。1979年后,各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华书店供应课本品种有2300余种。1949年至1985年,共向各类学校销售课本约2500万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