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3年(1924年),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设立,辟有活动场所,少量市民进馆学乐器演奏、跳舞、参加讲演会、读书读报及参加体育活动等。之后,教育馆迭经变化,于民国37年关闭。20多年间,该馆一直设施简陋,所举办的文化活动时断时续。沦陷期间,日伪所办的教育馆,以奴化教育为主旨。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2月即开办市人民文化馆。建国后,群众文化事业逐步发展,在文化馆、站的组织指导下,市民特别是青年人参加了各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50年代初,常年参加文化艺术活动的有2万多人,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上升到5万多人。“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服从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内容多限于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活动转入正常,形式多样。除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外,录像、电子游艺、舞厅兴起,民间艺术推陈出新,群众文化需求和审美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活动形式
读报读书解放初,各街道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多建立基层读报组,参加者多为城市贫民,每组人数少者十多人,多者近百人。每组选出若干人为读报员,读后还集体开展讨论。1951年,适应社会青年、失学学生和一部分刚参加工作的机关干部的需要,市图书馆曾组建读友学习会,分两个队,常年参加读书的有500人左右。每队每周学习3个晚上,主要学习《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中国革命读本》等。学友会有专人辅导,辅导后再分组讨论。至1953年读友学习会停办前,共发展基本读友900余人,临时参加听报告的也有2000多人。1955年,由街道组建的居民读报组有192个,常年听报的有6000余人。1959年后,转由各基层单位组织职工开展读报读书活动,一部分单位办有车间、班组、柜组、科室的读报组、读书小组、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等。
板报墙报1950年起,许多基层单位多自办黑板报、墙报等,少数单位为宣传时政和推动工作学习,还办了内部油印小报。在市区主要道口,由文化馆站组织街道办黑板报,稿件统一提供,规定每周出刊两期。1955年,街道办的黑板报有192块。为提高黑板报质量,市文化馆曾拟定《黑板报优秀管理员、缮写员评选条例》,对获得优秀者给予奖励。“文化大革命”期间,街道黑板报大多停办,1979年后陆续恢复。机关、学校、商店、工厂等单位自办的板报、墙报一直坚持,不定期出刊者居多。
幻灯建国后,市文化馆组织部分单位利用广场、街头、居民大院放映幻灯。50年代,幻灯在宣传《婚姻法》和配合各项政治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全市在公共场所放幻灯300多场次,观众5万人次。1954年,全市幻灯机50多部,农村每乡配备2~4部,市区部分街道也有配备。1955年,全市幻灯放映站20个,年放映幻灯500余场次,观众25万人次。“文化大革命”后,不再单独放映幻灯,只在各电影院放映电影前放一段幻灯片,多为影片介绍、宣传口号等。
文艺骨干培训1952年,市文化馆举办有戏剧学习班,培训业余演员近千人。之后,由被培训的人员牵头,在全市组建业余剧团达119个,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1955年,经文化馆站辅导培养的文艺骨干,发起或协助建立基层俱乐部达190个,业余剧团188个,歌咏队536个,文艺创作组785个,美术组140个。1959年,这类团体更多,其中,业余文工团217个,业余剧团164个,业余艺校4个,群众俱乐部516个,歌咏队785个。1956年至1962年间,文化部门共举办音乐、美术、戏剧等骨干学习班49期,培训骨干1.2万人。1969年,全市开展讲故事活动,文化部门及时办了故事员训练班,训练150余人,之后他们在群众中或在故事会上,讲演了许多革命故事。70年代,市文化馆和工人俱乐部共同举办过4期音乐作曲学习班,培训骨干140人。1983年至1985年间,市分别举办过文学创作学习班、摄影艺术创作讲习班、戏剧知识学习班、声乐理论学习班及简谱、手风琴、舞蹈、戏剧表演、电视表演、化妆、相声创作、素描、扎灯等专项学习班和讲座等,共培训骨干1000多人。市文化馆还将所编印的《简谱训练班教材》等文艺学习资料,印发给文艺骨干,以提高他们的水平。
文艺表演建国后,各基层单位多以举办文艺晚会、文艺联欢会形式,开展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常自编自演一些节目。同时,有不少单位建立有自己的业余文艺演出队、宣传队、歌咏队、业余剧团,不定期开展演出活动。建国后到1965年,文化部门为推动基层文艺演出活动的开展,举办全市性的音乐、舞蹈、戏剧等会演和调演10多次,参演参赛的单位累计有200多个,业余文艺工作者上万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基层单位自娱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减少,大多被“造反派”组织的宣传队演出所代替。1979年后,群众文艺团体陆续恢复。至1985年,部分较大单位如卷烟厂等,仍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团队,除在单位文艺演出时承担主要任务外,也参加省、市的文艺会演或调演。建国后,市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工人文化宫)陆续将所编印的《蚌埠民歌集》、《蚌埠歌曲专辑》、《革命文艺》、《活动月报》、《文化活动报》、《蚌埠演唱》等资料提供给各基层单位,供演出时选用。
展览建国后到60年代,市文化馆配合有关单位曾先后在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和街道边及农村集镇上,围绕“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及宣传《婚姻法》、普及医药卫生、节制生育知识和宣传经济建设成就、工农业产品等方面举办过展览,一些工厂也曾举办过增产节约、反浪费等方面的展览。1971年后,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人俱乐部等单位都分别或联合举办过展览,至1985年,共办各种展览60个,平均每年4个以上,累计观众百万人次。其中,有市技术革新展,战斗英雄事迹展,毛主席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展,铁人王进喜事迹展,泥塑《收租院》展,雷锋事迹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图片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展,毛主席、周总理光辉生平展,计划生育展,优生与怪胎实物标本展,陶行知生平展,性的自然史展,法制教育图片展,书画展,集邮展,地产服装鞋帽展,反腐蚀教育展,日本侵华史图片展,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展等。1984年农历正月十五,市文化馆举办首次全市灯展,展出30个单位的126盏各具特色的彩灯,展期11天,观众达5万人次。1985年农历正月,又举办第二次灯展,参展彩灯327盏,并进行了一、二、三等奖的评选。在两次灯展中,均有一些制作精巧的彩灯,如“八仙过海”、“蚌女献珠”、“天女散花”、“孔雀开屏”、“二龙戏珠”、“军舰夜航”等,令观者赞叹不已。
文体康乐建国后,文化馆站和一部分基层单位纷纷设立游艺室、职工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内置书报刊物、乒乓球、扑克、棋类、康乐球等,供市民和职工文化娱乐。1979年后,市文化馆的游艺厅除设一般游艺项目外,还购进和自行制作了一批电动玩具和电子游戏机,项目有“汽枪打靶”、“套圈”、“点炮”、“海狮顶球”、“青蛙唱歌”等10余种。1985年,游艺厅内增设了录像放映,全年放映600多场,观众8万人次。此期,部分基层单位的职工休息室、职工之家、退休职工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等,游艺设施也有增加。
跳舞解放初期,民众欢庆解放和新中国诞生,在胜利路、南山公园、体育场等处,曾彻夜跳起秧歌舞和邀请舞。每处都有数百人围成大圈,载歌载舞,狂欢达旦。自1956年起,在文化馆、图书馆、交际处的大厅和不少基层单位礼堂,都于周末举办舞会。另外,还办有一些厂际间的联欢舞会。60年代初因经济困难,群众性的舞会减少。“文化大革命”中,禁跳交际舞,时兴“忠字舞”,不少游行队伍边走边跳,直到游行终了。1979年后,有偿服务的舞会兴起,市区纷纷办舞厅。1985年,文化馆舞厅办舞会140场,参加者8万多人次。
建国后蚌埠市群众性主要大型文艺活动概况表

二、文化馆、站
民国13年(1924年),蚌埠始设文化活动馆所。建国后,各级文化馆、站增多,至1985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所,区级文化馆、分馆5所,街道文化站14个,居委会文化室81个;郊区文化中心4个,文化站11个,文化室75个;许多工厂企业也办有俱乐部、文化室、职工休息室、职工之家等。
安徽省立民众教育馆民国13年成立,初名安徽省立蚌埠通俗教育馆,位于小南山北麓。民国18年,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三通俗教育馆。民国19年,该馆建造平房40余间,用于开展文体活动,曾成立蚌埠第一支“华华”篮球队。民国20年又改称安徽省立蚌埠民众教育馆,有工作人员10余人。“九·一八”事变后,该馆倡导“体育救国”、“教育救国”,在乡村兴办民众夜校,传播乡村自治理论和文化知识,并首建公共体育场。另外,举办过反轰炸航空知识展览。民国27年蚌埠沦陷,该馆废,后改为日本国民小学。
凤阳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9年6月,由伪安徽省维新政府教育厅授命成立。初名蚌埠民众教育馆,馆址设在小南山公园北坡“拨云台”内。馆内设美术、康乐、宣教3个组,工作人员10余人。该馆成立过业余京剧班社“良友社”,多在夜晚进行京剧演唱活动。该馆为日本侵华服务,曾流动展出过日伪“强化战时文化体制”的图片图书。民国30年,更名为凤阳县民众教育馆,馆址设在公栈路。民国31年8月,馆址迁二马路喻义里9号,举办过歌星合唱等活动。是年在南山礼堂举办过“祭孔”活动,由汪伪安徽省省长高冠吾主祭。民国32年,该馆与安徽东亚青年协会成立艺术研究会,设戏剧、歌舞、棋弈3个组。民国33年4月,又成立蚌埠琴音联谊社。同年终,该馆由伪省教育厅下令停办。
市民众教育馆系民国36年在民众剧艺社基础上建立,位于米坊街大菜市南口。该馆地处偏僻,设施简陋,活动较少,仅举办过“济公杯”篮球赛和所谓“戡乱救国”图片展。民国37年,该馆关闭。
市人民文化馆蚌埠解放初成立,馆址原在南山公园“拨云台”。1951年1月,由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南山舞厅旧址新建。建馆初期,有工作人员4人,后增至18人,设宣传股、教育股、图书股、戏曲股、康乐股,辖城乡文化站7个。该馆负责戏剧团体演出、戏曲节目审查和剧场、曲艺场管理事项,并承办有线广播、黑板报、展览、职工教育、图书借阅、体育游艺、歌曲教唱、科普宣传、幻灯放映、公园绿化、文艺辅导等,另外还组织读友会、读报组,指导居民扫盲活动。蚌埠解放初至1951年,配合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生产救灾、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治理淮河等,均组织过宣传文化活动。1952年11月,该馆易名为市中心文化馆,有工作人员29人,设宣传股、文艺股、康乐股、戏曲股、总务股,既是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也代行文化主管部门职责。1956年10月,该馆改称市第一文化馆。1957年,由该馆分别成立美术工厂、市群众业余艺术学校(后划出组建成市文工团),还附设有古文物代购站。至1962年,在改为市文化馆期间,先后组织过民间歌舞会演、职工文艺会演、南山公园游园大会、美术作品展览、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曲艺杂技皮影戏会演、业余文艺创作会演等,并组织文艺团体参加了省第一届曲艺会演、省第一届音乐周、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省职工文艺会演等。
市文化馆1962年8月成立。该馆前身为市第一、第二文化馆。第一文化馆为1956年由市中心文化馆改称;第二文化馆系1952年11月在东区文化站基础上改建的区馆,1953年4月改称港口文化馆,1954年6月称市文化馆,1956年10月又称市第二文化馆。1962年,第一、二文化馆合并,定名为市文化馆,有工作人员22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作停顿,至1969年,曾与图书馆合并,1972年又与展览馆合并,称市群众文化站。1974年,恢复市文化馆建制。1984年,改为群众艺术馆,有工作人员18人。
市群众艺术馆系1984年5月由市文化馆改称,馆址设在市科学文化宫西二楼,使用面积1080平方米。馆内设音乐舞蹈工作部、戏剧曲艺工作部、美术摄影工作部和办公室,工作人员20名。该馆有排演厅、展厅、辅导室、声像室等,负责指导市及辖县文化馆站的工作,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至1985年,该馆先后举办过文化馆站干部、文艺骨干和音乐、摄影、素描、绘画等方面的培训班,举行过文化集市、灯展、焰火晚会、“淮河之春”音乐舞蹈会演等活动。馆内定期放映电视录像,开办舞会,不定期地编印《蚌埠演唱》刊物,并向基层提供文艺宣传材料。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图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