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院剧场
皖凤舞台位于二马路铁路东福音里北口,至民国5年(1916年)由张明月、李可仁等人集资兴建。观众厅内设有戏楼。该舞台上专唱京剧,班底演员有巨妞、陈青山、陈青真等人。怀远县京剧演员曾在此演出过《九更天》。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等也在此演出过。民国8年,因蚌埠大火,该剧场焚毁歇业。
大舞台位于舞台街北段,建于民国6年,由市郊老贯徐人徐岚洲等集资兴办。场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可容纳观众400多人,有固定座位和木结构舞台。除演京剧外,也演出“蹦蹦戏”。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郑逸秋、段小楼等曾于此演出过《金钱豹》、《落马湖》、《长坂坡》、《打金枝》、《九更天》等戏。民国14年,“九岁红”(姓魏)随父到此舞台演出《周瑜归天》一剧,从高处翻跟斗,不幸失手摔死,在艺人痛史上留下血的一页。
新舞台位于蒋家岗北首,于民国10年由蒋虎臣、席兆庸合资兴办。其戏剧班底演员是陈青山兄弟一帮。外地知名演员傅筱来、傅兰英、徐正华、戴韵秋、佟雨臣等曾在此演出过《铁公鸡》、《红鬃烈马》、《打渔杀家》、《三戏白牡丹》、《四郎探母》、《失空斩》等京戏。该舞台至民国14年歇业。
新新世界位于华昌街西头,系民国17年由搬运票班老板黄林海、黄香等人集资,利用一座旧仓库改建而成。著名京剧演员庞叔岩和金玉芳、茹秀臣等曾在此演出《狸猫换太子》、《封神榜》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名噪一时。该戏院戏班每天均在市面上张贴海报,并以铜管乐队宣传当天戏码,扩大影响。民国21年,戏院因汽油灯引起火灾而倒闭。
大新世界位于华昌街东头,系民国18年由一部分搬运工人和居民自建成简陋戏院。因条件太差,仅经营半年即歇业。
商民大舞台位于华昌街东头,系民国19年由张恒礼出面,邀富户秦茂朋、赵赢洲、俞昆涛、孙元甫等人集资建成。因集资者多是生意人,故名商民大舞台。该戏院占地600多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檐高5米多,座位500多个。戏院日夜演出两场。原新新世界班底演员张小楼和票友张菊隐等在此演出过《珠帘寨》、《武家坡》等戏。民国22年,该戏院卖出。
移风剧社位于铁路东,前身是民国14年建的快乐天茶座,至民国20年,由程绍元等人出面集资扩建而成。其演出班底以票友张菊隐为首组成,常演《四郎探母》、《三国志》、《甘露寺》等京戏。著名京剧演员小杨月楼、顾正秋、马超英(白牡丹)曾在此搭班演出《红鬃烈马》。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该剧社停业。
新生大戏院位于华昌街东头,系民国24年12月由富商雷润琴利用商民大舞台改建而成。戏院除演戏外,也放映无声电影。民国27年沦陷后,戏院被日伪自治委员会占用,至民国29年,由日本兴业株式会社投资改建成映画部,后于民国31年改称蚌埠电影院,但仍演出戏剧。京津沪一带著名京剧演员奚啸伯、纪玉良、李宗义、毛世来、李多奎、李玉茹、言慧珠、储金鹏等曾在此演出过。上海剧校的师生也演过《玉堂春》、《三国志》等戏。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该戏院停业。
蚌埠大戏院位于华昌街芝麻巷,系民国29年由张宝芳等人出面,利用原宁蔚记仓库改建而成。戏院观众厅面积360平方米,分前后排,共1480个座位。知名京剧演员王云楼、王云鹏、王俊良等曾演出过连台本戏《西游记》。抗战胜利后,该戏院为国民党第八绥靖区接收,改为胜利剧场。
胜利剧场前身为蚌埠大戏院,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第八绥靖区接收,并将戏院班底改为胜利剧团,戏院改为胜利剧场。剧场曾邀聘金淑琴、杨博生、王云楼等演出京剧传统剧目。民国38年1月,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淮河铁桥,胜利剧场屋面被震毁,演员离散,剧场歇业。
移风大戏院位于二马路东安市场北口,系民国29年由程绍元等人出面集资,将原移风剧社改建而成。京津沪一带知名京剧演员陈锦章、陈鹤峰等曾在此演出。民国36年,曾改称国民电影院,到解放初期,仍作为电影院使用。
新新戏院位于中山街北头,系民国34年由杨慕贤等人集资兴建。因经营不善,翌年即停业。
世界大戏院位于纬二路南首,系民国34年由蒋从陶在原新舞台戏院旧址开办。开办时称安安戏院,于民国35年售于施万和,改名为世界大戏院。戏院主要接豫剧名角演出。1950年该戏院关闭。
鸣凤戏院位于天桥南首。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一些摊贩集资,利用原国民党将领吴化文公馆空地兴建该戏院。建成后演出过梆子戏、评戏。1950年,经一段时间停业后,有20多人集资入股,重新经营。戏院为芦席棚,有300多个木板条座位,曾接河北省评戏(又称唐山落子)戏班演出《杜十娘》、《坐绣楼》等剧。1953年,该戏院拆除。人民剧场位于华昌街芝麻巷,系蚌埠解放初由王伯川等人约股集资,利用旧胜利剧场改建而成。初名新兴剧场,1950年改名为人民剧场。1952年,剧场由私营改为集体经营。该剧场主要演出京剧。1954年,因淮河发大水剧场进水,遂关闭。
天桥戏院位于天桥下。1950年,由董义训拆掉4间住房,扩建成简陋的小戏院,为草顶苇笆墙,有400个木板座位,取名群乐戏院。戏院开张后,坠子戏、泗州戏、梆子戏等均有演出。1950年戏院扩建,更名为天桥戏院。1952年,戏院移交给市文教局,后由国家投资进行扩建,座位增加到800个。1955年,戏院改为国营,并进行修缮,座位增加到900个。1961年,该戏院拆除。
淮光剧场位于中山街与南山路交叉口。1955年,由市人民委员会拨款兴建,至1956年1月竣工开放。初称淮光戏院,后改称剧场。剧场总面积253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960平方米,观众厅450平方米,设座位893个。前厅有服务、接待室,观众厅后部有化妆室、舞台。剧场外貌典雅;场内夏季降温,使用地下人防工程冷风。1971年,剧场改为影、剧两用,1983年又成为市第一座放映立体声电影的剧场。剧场建成后,除供市泗州戏、京剧、梆剧等剧团和文工团演出外,还接待国内许多著名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武汉杂技团著名杂技演员夏菊花曾在此表演过。
蚌埠戏院位于淮河路593号。1955年,由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和市人民委员会共同拨款兴建,1956年2月竣工开业,称蚌埠戏院。其主体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前厅为两层楼房。1966年,戏院改称工农兵剧场。1977年,剧场前厅增建成三层楼,观众厅设1002个座位;后台两层,分设化妆室、更衣室、休息室。1979年,恢复蚌埠戏院名称,至1980年,改为影、剧两用。该戏院除供市内各剧团演出外,还接待过中央歌剧院、中央乐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天津评剧院、广东粤剧院、武汉杂技团等演出单位,国内著名表演艺术家荀慧生、程砚秋、谭富英、裘盛戎、马连良、张君秋、竺水招、严凤英、常香玉、马金凤等,均在此场演出过。
光明剧场位于交通路,1957年建成,初为蚌埠专区艺术学校所属实验剧场,1961年改为政治课堂,1964年称光明剧场,1971年改称光明影剧院,1981年续用光明剧场名称。该剧场为影剧两用场,占地面积4268平方米,观众厅建筑面积1064平方米,设座位1002个。
二、游艺场所
西游艺场民国2年(1913年)后,有流动艺人开始在蚌埠码头南首空地上(今南山路西段)卖艺。民国10年,新舞台戏院亦在此开业,戏棚、书棚相继增多。民国12年,附近新船塘竣工使用,商民、船民、搬运工人陡增,工商业日臻兴旺,该处即形成文化娱乐聚集场地。因该地位于西区,故取名西游艺场。初场内开设有书场(后增建草蓬土台)、戏棚。各戏棚常演评剧、梆子戏、拉魂腔等,书棚供评词、大鼓、坠子、相声等曲艺演出。另场内也常有江湖艺人玩杂耍、变戏法。民国17年7月,游艺场由蚌埠警察局第五分局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游艺场处于鼎盛时期,每天人流量多达万人。场内旧戏棚拆除,建成江淮大戏院,为草顶房,戏院木长凳可容观众400人。原书棚由马玉佩、张玉林等人开办成皮影戏院,白天用于说书,晚上演皮影戏。游艺场附近的纬二路又增设安安戏院,后改称世界大戏院。此时,游艺场内外玩把戏的,拉洋片的,看西洋镜的,拉骆驼卖药的,玩蛇的,跑马走钢丝的,耍猴的,唱小调的,卖冰糖葫芦的,吹糖人、捏面人的,拔牙、卖眼药的,卖大力丸、狗皮膏药的,算命看相、黄雀叨卦的,卖破烂、卖小吃的,三教九流,五行杂处。蚌埠解放初,西游艺场仍是群众文化娱乐的聚集处,著名豫剧演员崔兰田、阎立品、徐艳琴、郑文明、李香英、马金凤等都曾在此献艺。1950年,因场内发生内涝,曲艺艺人迁至天桥游艺场。世界大戏院和由江淮大戏院改建的大众剧场亦因房屋设施过于陈旧,分别于当年和1953年关闭或拆除。
寄园游艺场民国5年,由江苏木商吴炳生在南山西麓兴建花园,名寄园。园主常邀戏曲杂耍艺人,在园边空场演出文明戏、扬州戏及曲艺、魔术等,以招徕游人。由此,自然形成游艺场。30年代随寄园歇业,该游艺场不复存在。
东游艺场位于三马路(今治淮路),始建于民国9年前后。当时,场地属浙江同乡会馆“四明公所”的所在地,周围有淮河渡口、轮船码头、电灯厂、逸园(倪家花园)、典当行、花轿行等,是东市区一度颇为繁华的地方。游艺场曾建有聚乐戏院、笑歌舞台,书棚亦不少。一些江湖艺人多来此落脚谋生,说书唱戏、打拳卖艺者络绎不绝。该场地势低洼,逢夏季常内涝为患。民国20年、32年、35年,几次淮河涨水,场内均积水汪洋,迫使艺人无法演出。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因盟军飞机轰炸淮河铁桥时,误投炸弹于三马路,民众伤亡惨重,游人锐减,东游艺场渐趋衰落。
南山书场座落在南山公园北门口,为一片空地,开始有说书、玩把戏的,并露天放过无声电影。20年代,在国货路建成后,有说书艺人租用房屋,因陋就简设立座位,唱弦子鼓。此后又修起一个戏台,曾名黄金舞台(沦陷后改为和平剧场),唱过“扬州戏”,演过歌舞,有小型吹奏乐器伴奏。当时演出的流行歌曲有《我家有个胖娃娃》、《吹泡泡》、《毛毛雨》等。唐吾僧从南京带一帮艺人,也曾在此演过《董小婉》等文明戏。同时,有不少艺人在此演出曲艺。民国33年后,因场地盖基督教堂,书场消失。
铁路口游艺场位于淮河铁桥南口开阔地上,临近二马路闹市。20年代,始出现露天游艺场和文化夜市。沦陷时期,日伪戒备森严,文娱活动几度被禁。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游艺场复兴。民国35年6月,曾搭起大蓬剧场——卡尔登戏院,演出杂技和话剧,另有外地来的马戏团和玩“大把戏”的搭棚演出。每到晚间,沿铁路西口北大墙向西,说相声、快板书的,测字看相的,押字韵、推牌九的,卖小吃的,一溜排开,灯火通明。民国36年,铁路口游艺场被当局强令撤销。
天桥游艺场又称天桥曲艺场,因地处天桥西坡南侧得名,始建于蚌埠解放初。当时有河南坠子演员何世荣、栗学才师徒首建书棚,后鸣凤戏院、群乐戏院(后改称天桥戏院)和新光电影院均在这一带陆续建成。同时,徐家新、桑元仁、庄永田等人租用吴姓地皮,又盖起两个席棚,演出评书、琴书,逐渐形成为有2500平方米的游艺场。1950年,东、西游艺场内涝,一批曲艺艺人迁此,该游艺场遂取代其他游艺场,成为群众娱乐的聚集地。1952年,场内布局混乱的席棚全部拆除,翻建成草顶书棚6处,有40多名艺人经常在此演出。其一、二、三号书棚座椅可容300多名听众,四、五、六号书棚木条长凳可容200多名听众。场院中设花坛。当时,该游艺场有说评词的,唱坠子、琴书、大鼓书的,说相声、演双簧的,玩皮影戏的,唱小调以及玩魔术的。泗州戏著名演员李宝琴、霍桂霞,梆子戏著名演员朱巧云、张玉珍等,经常在场边的老光明剧场和天桥戏院里演出。1961年,该游艺场房舍重建,草顶房棚翻盖成砖木结构的瓦顶平房,铺水泥地坪。各演出点演出时门前挂牌,供听众选择书棚、艺人和曲目,购票入场。“文化大革命”前夕,该游艺场达到鼎盛时期,每天人流量约万人,一些过往旅客也常到此消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游艺场演出活动停止,大门也被封,游艺场关闭。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