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空预案
民国27年(1938年)初,在蚌埠沦陷前,日军飞机空袭频繁,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国民党市政当局就城镇防护制定了办法,要求老、弱、妇、孺等人员及重要物品转移城镇之外,并规定出市民疏散的时间和市区内商店营业时间。但因日军很快入侵,该办法未及实施。民国33年4月,日伪政权为防备盟军空袭,由在蚌的伪安徽省警务处拟定了《安徽省防空实施办法》,内容有空袭时地面的警戒、防火、救护、灯火管制、交通管制等。
建国初期,蚌埠市虽多次遭台湾国民党军队飞机轰炸,反空袭斗争只有临时措施,无全面的应急方案。1962年,台湾国民党军队企图窜犯大陆,市人防委组织公安、卫生、民政、城建等部门及各区研究战备防空计划,先后拟定了《物资倒运、抢运计划》、《战时受害群众善后处理计划》等。1969年,为加强战备,减轻临战时城市人口疏散的困难,市革命委员会结合“上山下乡”运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人口疏散工作,当年共疏散37881人。1978年5月,初步制定出《蚌埠市临战时人口疏散预案》。1984年6月,市人防部门制定了《蚌埠市防空袭预案》,其中包括基本方案和空情保障、人防专业队动员、工程保障、通信警报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救护保障、“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保障、抢险抢修保障、物资保障、消防保障、治安保卫和交通管制保障、灯火管制等计划。同年7月,在蚌埠召开了全省人防重点城市防空袭预案现场会。
二、防空通信
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抗战开始后,蚌埠被列为安徽省第二防空区域中心,配备防空监视哨队,装备5瓦电台,担任对空监视及情报联络任务。沦陷后,防空指挥通信由日本警备队及警防团控制,通信手段主要靠有线电话,并在各机关派定专人担任防空辅助官及了望哨,以联络防空事项,并监视飞机动向。民国36年,国民政府首都防空司令部第一区防空支部、第十防空监视队在蚌埠开始设置电动警报器。
解放初期,为防美蒋飞机轰炸,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派出的防空哨所和市邮电局传递空袭警报,设置有口笛、警钟等简易警报工具,由市防空委员会通告警报信号。1953年,人防工作交公安局代管,原专门通信机构撤销。1965年7月10日,恢复市防空委员会,下设通信科,并建立防空警报网,由3600部队、3778部队和市人防办公室建成联系网络,市消防队亦在南山和东岗了望台设置值班人员,担负对空了望任务(战时增设民兵了望),发现敌机立即用电话报告人市武部和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可以再分达到各防空分会。
1969年9月,市建立专线联络网,设100门供电式总机,雇用邮电局话务员4人日夜值班,担负人防战备通信保障任务,并设置无线电警报信号收讯机,接收南京军区发出的空袭警报信号。另在第二制药厂、橡胶厂、水建支队、邮电局、酒精厂、供电局、纺织厂等处设音响警报点,警报信号用专线电话联系。1972年,警报控制由手动控制改为自制半自动警报器控制。1974年,4名话务员撤回邮电局,市人防总机被迫停用,改用4部自动电话。1980年3月,重新开通有线通信电话,租用邮电局长途电话专线1对,中继线3对,自动电话线2对,指挥专线7对,另有警报控制专线6对。1980年5月至1985年,将原半自动警报控制台更新为全自动有线警报远控装置,开通东、中、西区人防办公室无线电话,组建了人防通信站,警报音响覆盖面达85%。同时,有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各一辆,负责通信传递。
三、警报
蚌埠沦陷后期的民国34年(1945年),日伪警备队规定有电笛、警钟、灯光、色旗4种警报。警戒警报,电笛1长声2分钟;警钟连打3次,每次2声;灯光10秒钟1次;色旗举蓝。空袭警报,电笛连放短声7次,每次5秒钟;警钟乱打;灯光2秒钟1次,共5次;色旗举红。警戒、空袭警报解除,亦另有规定。
民国38年初城市解放,2月18日,市防空委员会第一号通告规定,以火车站汽笛为警笛。另还在街口设警钟。一听警笛音响后,各处警钟敲起。警报信号:空袭为警笛2长声1短声,警钟慢敲3下;急警报为警笛3短声,警钟紧敲;解除为警笛1长声,警钟慢敲2下。听到空袭警报时,凡有白色显著物品立即收起,行人疏散隐蔽,车辆停止行驶。紧急警报时实行戒严,禁止通行。
1965年10月4日,市人民防空委员会规定由蚌埠机务段放汽笛,传递警报信号。预备时1长声1短声,紧急时连续紧拉,解除时1长声,各次时间为4~5分钟;市有线广播站同时转播该信号。1984年4月,防空警报规定为:空袭预报3长声,响36秒,停24秒,3分钟一个周期。听到空袭预报声响,人员迅速疏散隐蔽,各种防空专业队伍做好准备,同时实行交通管制,夜间实行灯火管制。空袭警报急促短声响6秒,停6秒,3分钟一个周期。听到该警报,对空射击人员准备战斗,其余人员全部疏散隐蔽,不得随便行动。解除警报1长声,响3分钟。解除警报发出后,生产、工作恢复正常。
警报器试验为3长声,每声2分钟,间隔10秒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