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开埠后,交通便利,来蚌外流人员一直很多。外流人员主要是皖北一带灾民、难民。民国35年(1946年)1月,当局设立难民遣送站,办理遣送难民事务,几天内共遣送难民1749名,其中少数系涡阳、蒙城人,其余均为凤阳人。6月,安徽救济分署在二马路229号设立疏散站。8月,各地难民有千余人汇集蚌埠,流浪于市。红十字会蚌埠分会向难民发放难民证,承办救济,并与车站协商,让难民免费乘车去滁县和张八岭一带以工代赈。民国36年8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办理遣送皖东北难民第一批1.2万人,第二批8000余人,合计2万余人。民国37年1月,当局在火车站设立入境难民救济会办事处,筹发粮食,并阻止难民乘车南下南京。
解放后,因淮河流域灾害频仍,每逢大灾,附近县灾民为外出谋生,仍多流入蚌埠,再乘车南下或北上。1949年,市人民政府即设立转送站,办理灾民遣送事务。至年底,共转送灾民1059人。1950年1月淮河流域大水,市成立灾民疏散站,收容疏散灾民多达12.95万人。1952年至1957年,蚌埠市收容遣送灾民累计8.39万人。
1958年和1959年,收容外流人口减少。1960年起,因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流入人口复增多。1962年春,邻省河南等地春荒严重,短期内灾民大量涌入市区,全年收容2.09万人。市收容遣送站收容后,遣送回乡或动员自费回乡的占90.2%,其余由地方作了适当安置。1963年上半年,由商丘、荷泽、临沂、徐州和省内淮北地区流入6.22万人,收容后遣送回乡5.54万人,临时疏散到丰产区淮南、滁县就食的2751人,另有少量安置于市生教院、儿童教养所、福利院。1964年,收容流入人口高达22.44万人,为建国后收遣外流人口的最高峰。当时铁路运输部门增开了两趟列车,专门用于遣送。驻蚌部队每日也派5部卡车帮助疏散外流人口。
1965年后,收容人员开始减少,平均每年约500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收容遣送工作未能正常进行。
1979年后,收容任务由市收容遣送站和公安部门共同承担,收容对象以外地流入的乞讨人员为主。1982年,省民政厅对遣送外流人员的线路及中转站作了明确规定,市遣送外流人员的路线和中转站是:西南方向的,送昆明、贵阳;西北方向的,送河南、陕西等地;东南方向的,送江苏、浙江等地;省内的,送合肥、阜阳、宿县、滁县、淮南等地市。在收容外流人员中,还配合开展打击拐卖人口的斗争,解救被拐卖妇女,到1985年,仅遣送四川籍被拐卖的妇女达674人。
1949年至1985年,累计收容遣送外流人员86万人。其中,1975年前占96.2%,1976年后为3.25万人,占3.8%。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