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支前
民国38年(1949年)1月解放后,蚌埠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进军的基地之一,市于2月25日成立支援前线工作委员会,3月1日设支前办事处、支前政治处。办事处分行政秘书、民力动员、粮秣3个科,每科设正、副科长各1人,科员2~4人。粮秣科还下设粮食总站和煤炭总库。各区镇相继成立拥军支前委员会,每甲也组织有拥军支前小组。3月3日,市召开5万人参加的支前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紧张动员起来,全力投入支前工作。支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抢修公路、铁路、桥梁,抢修长途电话线路,架设淮河浮桥,运送粮草、弹药等军用物资。是月,市支前办事处组织民船554只,搭浮桥6道,其中,重型浮桥2道,轻型浮桥4道;组织市内平车4次赴固镇参加支前运输,共出动2800车次,运军粮、救济粮56万公斤。为解决车辆不足的困难,有的工人将黄包车改为平板车使用。后因车辆损坏较多,市建设局机械厂承担了维修平车任务,华东支前司令部也批给1万元(折成新版人民币),从济南购回一部分零件,免费修理支前损坏之车辆。3月21日,蚌埠至宿县、徐州、济南、郑州、滁县段长途电话线路,全部修复通话。3~4月份,由面粉厂工人日夜加班为部队加工小麦面粉和高粱面粉,计120余万公斤。组织汽车、平车、牛车、马车及轮船、木帆船计1万多辆(艘)次,累计运送各种军用物资8000多吨。市支前办事处在境内河两岸及交通要道开设12家大众饭店,共接待支前人员就餐6.7万人次。至4月底,在市民政部门组织下,市内居民共为过往子弟兵让房6400多间,先后接待官兵22万人次,并向部队提供锅、桌子、凳子、床、水缸、席子等生活用品共9000多件。另外,还为部队官兵送慰问袋1.2万袋(内均有食品和生活用品),洗衣10万件。市郊民工有3万余人次参加道路修复工程,共修铺铁路岔道及公路长58公里。两个月时间,全市参加支前的各类人员达10万人次,船只2600多只,平车1700多辆。5月2日,市召开支前庆功大会,有593名支前功臣分获一、二、三、四、五等功。之后,铁路、邮电部门和民工复员委员会也分别召开了庆功大会。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后,全市社会各界开展为抗美援朝增产、捐献的支前活动。是年底,仅工商界就捐献购3架战斗机的款45万元(折成新版人民币,下同)。市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潘锷璋除在糖纸业同业公会内捐款外,还单独认捐1万元。1951年底,郊区农民捐款2.7万多元。
二、军运供应
民国38年(1949年)2月,由市支前委员会负责安排过往人民解放军官兵的食宿,至5月底,共接待96万人次。建国后1951年7月,为过境部队和退伍转业军人服务的食水供应站成立。1954年3月,该站与转业接待站合并为市接待转业供应站,除担负过境部队食水供应外,还接待烈军属、荣复军人。1951年至1957年,平均每年转送2万名转业复员军人,每年为8万余名过境军人供应食水。1958年7月,市接待转运供应站撤销,但市民政局内仍有4~5人负责该项工作。11月,市成立军运招待所,至1959年2月又恢复成立转运供应站。
1962年,全年接待过境军列达219列,计10万人。高峰时每天要接待12列军车。是年,市委、市人委成立军运供应领导小组,由民政、粮食、食品、商业、卫生、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办公室。
1970年8月,市在交通路设立军运供应站。1975年,铁路蚌埠东站建成,相应设立军运站,隶属军运供应站领导。1979年4月,市军运供应站迁往铁路东站,原军运供应站的房舍改设为复员退伍军人接待站。
1978年10月至1979年5月,淮河水质严重污染,自来水不能食用,市军运供应站工作人员到附近工厂、社队运井水,保证军运饮水安全。1979年,计完成193列军列、7.27万名新老兵接待任务。
1985年7月初,解放军某炮兵部队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凯旋归来,市在铁路东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设宴犒劳4000多名指战员。1980年至1985年,每年均接待军列100列左右,人数均在万人以上。
三、慰问
解放后,由民政部门组织人民群众常年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尤其于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的慰问活动已成传统惯例。
民国38年初蚌埠刚刚解放,春节时,市政府即组团慰问驻蚌的华东野战军部队,赠送慰问袋7486个,慰问信734封,并慰问演出一场话剧。1952年“八一”建军节,市各界人民慰问团会同安徽省军区慰问团,携带慰问品,对位于怀远县的华东荣军学校疗养院伤病员及本地的革命残废军人进行了慰问。1953年上半年,市各机关、团体和各民主党派以及全市人民,向赴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赠送慰问袋792个,写慰问信1万余封。
1957年春节,市人委向全市人民发出“为烈军属做一件好事”的号召,市民积极响应。此间,共为优抚对象义务拆洗棉被、棉衣达5000余件,捐款4000多元。华昌街小学四年级学生50余人,11~12月间为烈军属做好事400多件。之后,该校每年春节前,都发动学生给烈、军属写春联,剪窗花,做光荣灯,写贺年片,演文娱节目。
1965年“八一”期间,全市机关、工厂、学校、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街道和居委会等,有258个单位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计149次,报告会32次,军民联欢会9次。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慰问驻军和烈军属活动减少。
1978年后,拥军优属慰问活动恢复。是年2月,市委、市革委会曾举行驻蚌部队首长和老红军座谈会,并对退休老红军逐户登门看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83年1月,市人民政府与驻蚌部队联合举行纪念“双拥运动”40周年报告会,市区和郊区共举行报告会17场,另还举行联欢会、座谈会等,合计参加人数3万多人。是年春节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4个走访小组,分别到驻蚌部队走访慰问,详细询问部队在吃、穿、住、行及子女教育、家庭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并帮助解决。中区政府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到部队演出自编自排的小节目。吴郢公社向当地驻军赠送了写有“军民鱼水情”的锦旗。全市有2000多名群众组成178个走访慰问组,为烈军属、残废军人赠送光荣牌和立功喜报及年画、春联、食品等慰问品。1985年,全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将慰问驻军和烈军属列入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内容之一。四、优待烈军属
1950年,市郊实行代耕制,动员农户为无劳力的烈军属户代耕土地。全区享受代耕的烈属1户,3人,4亩地;军属28户,63人,190亩地。一些农民还为烈军属献麦草、修房。1951年至1955年,郊区共代耕土地2375亩。
1957年,郊区开始实行优待劳动日制度。全区有烈军属12户59人享受优待劳动日9128个,年人均优待劳动日154个。1958年,郊区人民公社化后,不再实行优待劳动日,贫苦烈军属、残废军人的生活由公社解决。1960年,郊区烈军属恢复享受优待劳动日,共有65户,优待劳动日9470个,发优待金600元。1963年,郊区享受优待劳动日的计559户,2457人,优待劳动日5万多个。另对20户90名军官家属照顾“虚工分”,计2万多分,占郊区军官家属总户数的30.3%,总人数的29.4%。翌年,军官家属享受“虚工分”优待的共27户,共分得粮食1185公斤,柴草265公斤。
1981年,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郊区优待烈军属工作的意见》,规定了优待标准。蔬菜队烈属每户每年优待100~200元,军属户每户每年70~150元;农业队烈属每户每年80~150元,军属每户每年70~130元,或优待粮200~350公斤。全郊区享受优待的烈军属、残废军人共516户,2824人,优待粮食2.85万公斤,优待款3.8万元,优待劳动日3860个,各项优待共折款5.29万元,户均102.42元。实行优待后,一般由郊区各社队向部队寄优待通知书,不少部队官兵回寄了感谢信。之后,优待工作一直按政策执行,1985年,共发优待款23.9万元,优待户696户,户均343.6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抚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