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民国19年(1930年)10月,中共长淮特委确定特委委员刘俊三负责青年委员会的工作,并组建中共长淮共产主义青年团特别委员会,由陈雨田任团特委书记。该委员会于民国20年春,在江淮中学、省立第二乡村师范、蚌埠第七职业学校等设有支部,另在一些工厂发展了团员。民国21年8月,因中共长淮特委被破坏,特委团的组织和下属支部解体,仅有少数团员坚持做秘密工作。沦陷时期和抗战胜利后,蚌埠均未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3月22日,市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由冯舜华任主任,朱新民任副主任。筹委会地址位于民乐里。9月,团筹委会改组为工作委员会,内设组织、宣传、青工部等,编制14人。建国后1950年3月20日,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蚌埠市委员会,内设学校部、青妇部、青农部及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等。同年,团市委办公地址改在国富街,几经变迁,于1961年初迁入南山路市总工会办公楼。1957年,根据团中央决议,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共青团由所谓的“红卫兵”代表大会所取代,达6年之久。1973年1月,团市委恢复,到1978年,内设组织部、宣传部、青工部(后改工农青年部)、学少部及办公室。1985年,团市委编制22人。
民国38年,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市筹委会建立后,于6月10日在第一中学成立蚌埠解放后的第一个新民主义青年团支部。7月,在25个单位建立了团组织,有936名团员,56个支部。建国后1950年3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团员数达2766人(男2314人,女452人),建立112个团支部,11个团总支,2个分总支,5个团委。1965年,全市团员有12200多人,占青年总数的12.8%,团支部743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共青团工作被迫停止。1972年,对团的组织进行整顿,全市团员有99.9%恢复了组织生活,至1973年召开共青团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时,有团员22134人,团支部1119个,基层团委(总支)98个,区级团委25个。1981年,针对超龄团员离团多、团员总数下降的情况,加快新团员的发展工作,至年底,有团员32677人,占青年总数的30.9%;设团支部1658个,团总支136个,团委118个,拥有共青团专职干部240人。1985年,全市团员54167人,占青年总数的32%,设团支部2853个,团总支261个,团委187个。团的干部增加到374人。
(一)团员代表大会
1950年3月20日至23日,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213人参加(不含列席,下同)。会议听取了团的筹备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号召团员青年发挥力量,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战胜建国初期的困难。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朱新民(金波于1951年9月任副书记)。
1953年3月2日至6日,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317人参加。会议听取市委委员万立誉代表市委作的政治报告,听取三年来团的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竞赛活动的任务。大会选举出席省第一届团代会代表,选举团市委书记刘曙(1954年调离,秦安之于1955年初任代理书记,同年4月调离;5月,史进德任代理书记),副书记王新民(1954年4月调离,由孔昭良任副书记,至8月;1955年4月,赵德平任副书记)。
1956年7月3日至5日,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496人参加。会议听取并讨论团的工作报告,号召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向科学进军。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史进德(1957年8月调离,由毛济美接任),副书记孔昭良、赵德平。
1959年4月16日至19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四次团员代表大会,806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团员青年鼓足更大干劲,为实现更大跃进而奋斗。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毛济美,副书记孔昭良、赵德平。
1962年5月4日至6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五次团员代表大会,774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而奋斗。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毛济美,副书记孔昭良、赵德平(1965年12月调离)。
1965年12月5日至8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六次团员代表大会,595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全市青年革命化而奋斗。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郑丽福,副书记李忠发。
1973年1月25日至29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七次团员代表大会,576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在毛泽东革命路线指引下,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而斗争。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王秀香(1974年2月13日调离,由王文秀接任;1976年8月31日王文秀调离,由江德玲接任),副书记沈海庭(1976年8月31日调离,由范中华、王宗海接任)。
1978年11月26日至30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八次团员代表大会,798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团员青年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英勇奋斗,并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的决议》。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江德玲,副书记赵世对、范中华。
1982年11月1日至3日,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蚌埠市第九次团员代表大会,500人参加。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报告,号召团结带领全市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会议选举团市委书记江德玲(1985年1月调离,由刘伟接任),副书记赵世对、范中华、刘伟(单森山于1984年任副书记,刘健于1985年1月任副书记)。
(二)团组织主要活动
学生运动民国20年(1931年)春,几个学校成立的团支部,主要在进步学生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组织团员、青年阅读中共长淮特委的机关报《红旗报》和其他一些进步书刊。团员、青年还成立一个文学性质的晨溪社,社长苗振华,每周出一期评论,共出20多期,吸引和团结了很多青年学生。“九·一八事变”后,江淮中学、第七职业中学的学生同南下在蚌的平津学生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江淮中学还成立“抗日救国会”和246人组成的义勇军,编成一个中队。民国21年8月长淮特委被破坏后,一部分团员坚持开展秘密工作。民国24年12月28日,蚌埠简易师范学生为声援北京“一二·九运动”,同铁路工人一起在火车站集会游行,并成立进步组织现实社,出版《现实周刊》,宣传抗日。民国26年,现实社有些学生被国民党逮捕,活动停止。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进步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仅师范学校就有20名学生投奔革命根据地延安。
学习活动1955年5月开始,青年团在全市青年中组织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1958年8月,团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红旗读书活动的决定》,随之掀起学习热潮,至1960年,有学习毛泽东著作青年小组1144个,1.5万名青年参加。1959年2月,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习向秀丽、施金山等模范人物的活动。1962年2月,团市委发出向第三人民医院青年医生刘前鳌舍己为人高尚品德学习的号召。1963年3月,全市团员、青年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并持续不断。1965年后的10多年内,还陆续开展向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党的好女儿张志新、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安徽籍战士一等功臣丁晓兵等青年人物的学习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科学、学文化活动得到坚持,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荒废学业的青年进行了文化、技术补课。另外,还以“党在我心中”、“祖国颂”等内容为主题,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
社会活动民国38年6月19日,团筹委会组织的第一个团日活动,是召集全市500多名团员参加修建淮河木便桥工程的劳动。建国后1950年5月,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和平公约签名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控诉美日罪行。随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有400余名青年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同年,意大利籍神职人员周济众、明励志污辱学生爱国行动,崇正中学团员、青年群起开展斗争,最后由公安机关将周、明二人驱逐出境。1951年至1952年,全市团员和青年在团组织领导下,积极投身于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1957年,团市委组织527名团员参加“整风”、“反右”斗争,有44名团员被错划为“右派”(后改正),占参加运动人数的8.3%。1978年后,团员和青年普遍参加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从1981年开始,团组织引导全市团员、青年参加“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1982年,曾集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送温暖”的活动,共建立送温暖小组11468个,青年服务队494个。
生产突击活动1955年,团市委号召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同年8月,召开全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青年生产能手、先进工作者。1956年冬,发动团员、青年组成420个青年植树造林队,在1000余亩土地上植树120万株。同年,在各工厂企业青年中广泛开展争当青年“突击手”、青年优秀商业工作者的活动。1979年,市兴建龙湖公园,团市委组织青年突击队,承担了游泳池土方工程。1981年开始,在城乡先后开展“选状元”、“新长征突击手”、“战百日献百元”等竞赛活动,取得积极成效。1983年,团市委与经委、总工会曾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五小”智慧杯竞赛活动,至1984年,共取得成果99项。
文体活动1950年至1952年10月,团市委连续举办三届体育运动大会,并在全市建篮球队133个,足球队11个,排球队32个,乒乓球队25个。1953年元旦,举办全市性的文艺观摩大会,组织部分文艺宣传队对驻军作慰问演出。同年,还举办大型青年联欢会、游园会。此后到1985年,又先后陆续举办国防体育运动比赛、二万五千里象征性长跑比赛、军事野营活动、振兴中华体育火炬接力迎送仪式、夏令营活动等。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派张颐生会同该支团战地服务队,来蚌埠接收汪伪青少年团,并筹备蚌埠团务。10月,由国民党控制的三民主义青年团蚌埠分团成立,主任张培朗,书记张颐生。民国36年1月,张培朗去职,裴公森继任主任。同年夏,又易沙承佑为主任。分团下设总务、组织、宣传等股。
民国35年6月,在蚌埠又设三民主义青年团第四分团,主任金文治。同年10月,金被撤职,由穆道铎接替。其发展对象多为工人、社会青年,计建立70多个区队。一年多后,团员总数达8000余人。民国36年9月,国民党实行党团合并,到年底,三分之二团员并入国民党,穆道铎转任蚌埠市党部副书记长。穆为扩充势力,以第四分团为基础,还组织一个青年运动委员会,拉拢蚌埠分团团员参加。淮海战役时,穆又以国民党国防部青年服务总队名义,组织三青团的外围组织战地青年服务队,队员约100余人。至解放前夕,这些队员全部随穆南逃,组织崩溃。
三、青年联合会
民国38年(1949年)初蚌埠解放,2月,蚌埠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简称民主青联)筹备委员会成立。同年12月9日,市召开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127名代表出席,选举产生市民主青年联合会。在这次会议上,听取了市委领导人的报告,由出席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的皖北区青年代表团团长朱新民传达会议精神,讨论并通过了市民主青联章程和告全市青年书。会议选举朱新民为主席,金波、洪志为副主席。1953年6月3日至5日,市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召开,听取市委书记倪柏年的报告和刘曙关于民主青联工作的报告,选举刘曙为市民主青联主席,王新民为副主席,并推选出席全国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的代表。1956年8月29日,市第三次青年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代表330名。大会听取关于民主青联工作的报告,通过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和给全市青年的一封信。会议选举史进德为市民主青联主席,李少初、吴家元、孔昭良为副主席,还选举出席省青年代表大会的代表。
1958年,根据第三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的决定,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改为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1965年11月,市青年联合会组成第四届委员会,选举郑丽福为市青联主席,李忠发、李少初、吴家元为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联组织停止活动达19年。1984年5月,经市委批准恢复市青年联合会,设办公室,配工作人员2名。7月4日至6日,召开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会议,代表95人。会议听取了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市长龙念关于蚌埠十年发展规划的报告,选举刘伟为市青联主席,单森山、张运猛、胡萍为副主席。
青联(民主青联)成立后,在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着重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毋望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开展了各项活动。1985年1月,市青联曾邀请全国青联常委李大维来蚌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主题作报告,团中央常务书记刘延东也作了形势报告。
四、学生联合会
民国38年(1949年)初蚌埠解放,4月17日在蚌埠市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学生联合会(简称学联)筹委会。同年11月16日,市第一届学联代表大会召开,代表130人。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市学联章程,选举产生出市学联执委会,张育才当选为主席,许宝春、胡鉴当选为副主席。1955年,全国第十六届学生代表会议决定撤销省及省以下的各级学联组织,市学联于1956年2月撤销。1965年,全国第十八届学生代表会议又决定恢复中等学校学生会参加学联组织,市即组织学联筹委会,并于7月11日至12日召开市学生代表会,成立市学联,选举沈海庭为主席,马义勇、王子明、李景龙、周文霞、张凤彩、胡云、洪桂英、袁惠美为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联活动停止。1983年,在全国学联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后,市50所大中学校先后恢复建立和健全学生会组织。1984年5月,市学联组织恢复,日常工作由团市委学少部负责。同年7月4日,召开市学生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17名。会议主要听取省学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的传达,审议通过自市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报告,确定今后学联工作的方向。会议选举市第二届学联委员会,赵坤为主席,汪治、祖犹冲、周仁山、华玲、李叶刚、张肖、沈世伟、蒋姗、韩莉、任国琴为副主席。
学联自成立以来,两度停止活动,长达29年。在开展活动的7年中,主要是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各个时期的社会活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1983年后,在学联组织下,二中、六中与汽车公司、中荣商店建立联谊点;卫校组织“为您服务”队,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安徽财贸学院面向社会组织多学科知识咨询辅导站;其他各院校也分别组织一些有益活动,引导学生为建设“四化”出力。
五、少年组织
20年代后期,蚌埠的小学始有童子军.后参加人数增多。具体情况缺史料记载。民国20年(1931年),由中共长淮团特委书记陈雨田主持,在小南山成立特委领导下的一个少年儿童小组,由江淮中学学生丁圣樵任小组长,成员有陈荣芳、方福林等。小组每周六下午集会一次。小组活动主要是散发中共长淮特委机关报《红旗报》;在码头、煤厂附近,动员那里的贫苦儿童相互帮助。民国21年8月,在中共长淮特委遭破坏后,小组活动停止。
建国后1949年10月,根据团中央决议,市组建少年儿童队。开学两周内,40所小学均建立了队的组织。至1952年,全市共有少儿队员9846人,大队62个,辅导员59名,中队255个,辅导员278名。1953年下半年,全国第二次团代会决定少年儿童队改为少年先锋队,全市少儿队亦更名为少先队,并进行了更改队名的教育。1957年,建队73个,队员19834人,配总队辅导员74名,中队辅导员459名。1965年底,全市建队144个,少先队员62768名,大队辅导员142名,中队辅导员1271名。至“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被“红小兵”取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少先队的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建队179个,少先队员66726人,占少年儿童总数的88.9%;配大队辅导员182名,中队辅导员1526名,校外辅导员729名。1983年,市辖各区成立少先队总部,总部以下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以班级建立中队(低年级有的以年级建中队),以小组建立小队。市少先队工作由团市委学少部具体负责。1985年,共建队184个(小学151个,中学27个,其他学校6个),占学校总数的96%;大队辅导员184名,中队辅导员1452名,校外辅导员118名,专职辅导员25名。
建国后,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青年团)的领导下,组织全体少年儿童开展了多种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1953年6月1日前后,各校以少年儿童队为主,举办以两种社会制度对比为内容的故事会、座谈会。1958年,少年儿童普遍投入除“四害”、讲卫生、绿化和讲普通话的活动。1963年后,各少先队组织少年儿童开展“学雷锋”活动。“文化大革命”中,一部分少年儿童被卷入“破四旧”运动中。
1981年开始,在全市少先队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及“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共组织学雷锋小组11790个。西区朝阳一小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事迹突出,曾受到省、市表彰。此后,在少年儿童中陆续开展争当“红花集体”和“红花少年”,争当“五讲四美小尖兵”,创立“红领巾卫生街”,创建“优秀中小队”及“学英雄、建丰碑”等系列活动。1984年5月13日,市辖固镇县城北区唐南乡唐南小学四年级学生赵现红为抢救3名落水小同学,光荣献出生命,各少先队组织立即开展向舍己救人小英雄赵现红学习的活动。
为启发学生智力,各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创造杯”活动。1981年,全市有8件发明作品参加省第十二届科技发明展览,均获二、三等奖,并有4件送全国参展。在国家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先队万名“创造杯”活动中,又夺杯30个,其中西区朝阳一小对淮河水污染情况的调查,获全国“创造杯”最佳活动奖。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和建队纪念日,各少先队组织均开展一些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文娱活动,包括“红领巾杯”乒乓球赛、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比赛、《接班人之歌》歌咏比赛和跳集体舞、看好电影、读有益书及办故事会、音乐会、夏令营等。1984年,团市委举办军事科技夏令营,有4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1985年,全市有144个单位开辟青少年活动阵地,建活动室203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配有各种活动器具。其中,市科学文化宫少儿活动厅和位于体育路的青少年宫,是供少儿活动的场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