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计量服务
量具修理1964年,市标准计量局在省局帮助下,举办全市天平技术培训班,并开展天平检定修理工作。1965年,接受省标准计量局拨给的显微镜等主要检测设备,扩大了计量器具检测修理的服务范围。至1966年,市标准计量局所属各实验室共为各单位修理各类计量仪器仪表662台(衡器修理除外),检定测试近7万台件(其中木折尺数量较多)。1970年,市成立热工计量协作组,1972年曾为6家工厂建立温度仪表校检台。1977年,市天平检修协作组成立,在市内巡回进行天平的测试修理,并为外地一些用户解决天平故障,受到好评。1979年,市标准计量局测试研究所成立,专门从事量值传递、检定、测试、修理等技术服务工作。1982年6月,该所还与上海大华仪表厂签订合同,在蚌埠设立修理服务部,承修这个工厂生产的分析仪表。
计量测试1958年,蚌埠市与怀远、定远、濉溪、泗县等地联合组成计量测试工作组,为这些地方的钢铁厂解决测试难题开展服务。1959年1月,曾为蚌埠地委钢铁厂高炉安装了热风风量、风压,冷风风量、风压,以及炉气压力等5种自制计量仪表,改变了凭肉眼观察和凭经验掌握高炉结底、悬料的状况。1967年,空压机厂、拖拉机附件厂、水利机械厂、柴油机厂、机床厂等单位接受一批军工样板零部件加工任务,当时测试仪器精度不够,市标准计量局采用光障法测试粗加工件,用变通对比方法解决精加工件的测试困难,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要求。1979年,化工厂化验室使用的温度计失准,误差2℃,致使化验数据不准,曾误将一级骨胶降为二级,每吨损失600元。经市标准计量管理局热电室对温度计检定修复后,骨胶等级得到正确评定,避免了新的经济损失。
二、气象预报
民国12年(1923年),意大利修士罗娣在天桥下设立测候所,是蚌埠地区最早的气象观测点。民国15年至35年,蚌埠间断有过气温、降水、湿度、风、天气现象、能见度、蒸发等项目的观测,所测数据能够向社会发布。
1951年,华东军区航空气象处在蚌设立气象站,是建国后省内新建的第三个气象站。同年8月7日零点正式开始气象观测,主要为确保人民空军的安全飞行提供气象保障。该站属甲种站,每小时观测一次。观测项目有云(包括云量、云状、云高、云向、云速)、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雪深、地温、地面状况等。1953年气象站改为气象台,1月1日首次开展24小时天气预报业务,对象是军队和淮委。1954年,气象台每天于1、7、13、19时进行4次定时气象观测,并对社会发布天气预报。预报范围是淮河流域及山东省黄河以南,对象是蚌埠市区,蚌埠、合肥、徐州铁路段,淮河航运单位等。1960年7月,观测时制改为北京时,观测时间改为每日2、8、14、20时4次定时气象观测。1966年1月,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气候研究室的要求,曾选择加拿大杨、垂柳、枣树、刺槐、杏树等树木,对其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果熟期、叶状季变色期、落叶期等进行物候观测。1982年还开展酸雨观测。
1980年前,蚌埠气象台以天气图、群众看天经验、预报员实践经验三结合的方式,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发布天气预报。1981年后,配备PC—1500微机和苹果Ⅱ型微机,每天接收26张不同时效的传真图,从而增加了窝度、垂直速度、全风速、环流指数、地面气压、中国范围地面要素等16项地面和空间气象资料的预报业务,提高了天气预报的能力和质量。1982年以前,气象预报属公益性的服务。1983年起,除开展每天的公益服务外,开始进行有偿预报服务。到1985年底,专业有偿预报服务的单位发展到18个,分属粮食、饮服、航运、铁路、公路、建筑、化工、纺织、储运、保险、供电等系统。
市气象局1951年8月成立,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气象处蚌埠气象站,位于二马路(今凤阳路)慈航巷,1952年8月改称省军区司令部蚌埠气象站。1953年1月,气象站扩建为气象台,8月起改属地方建制,称蚌埠气象台。1956年迁址于雪华山曹村,占地25亩,人员30人,可开展观测、预报、报务、机要、填图等业务。1959年8月,改称蚌埠专区气象服务台。1961年因专区撤销,复称蚌埠气象服务台。1973年10月至1979年8月,改称蚌埠市气象局,之后仍称市气象台。1982年恢复称市气象局,局下设人秘科、业务科、气象台(含预报组、测报组、填图组、通讯组)。
三、水文测报民国4年(1915年),蚌埠水文站开始在淮河铁桥墩上及其下游附近设水尺。建国前的水文站,主要对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等进行测验。建国后1950年,设吴家渡水尺,距铁桥下游1400米,初设于淮河北岸,翌年迁设南岸至今。1960年1月,设蚌埠闸水尺于淮河南岸,上水尺在闸上游150米,下水尺在闸下游350米。1978年1月,启用蚌埠闸淮河北岸水尺,南岸水尺停测。建国后的测验项目不断增加,1950年增加比降、蒸发量、气温、湿度,1951年增加地温、草温,1953年增加地下水,1955年增加日照,1956年增加水温,1957年增加水化学测验,1975年增加水质监测。1952年以前用地方太阳时测报,1953年起用东经120°北京标准时测报。
1952年至1958年,淮河洪水预报由治淮委员会水情组发布。1962年后,蚌埠水文站开始对洪峰作出预报,一般以上游平均雨量及其相互水位的涨幅关系,报出本地水位。另外用合成流量法,从河南省息县以下各控制站逐段预报相关洪峰流量,预见期为5~7天。预报中,先报洪峰规模,后据上游实测资料逐段修正。在预报吴家渡水位到达或超过18.5米警戒水位时,蚌埠水文站即向省水文站发布。1985年汛前,蚌埠水文站预报方案合格率为74%,属乙等方案。
1975年4月,蚌埠水文站人员勘测了西自蚌埠闸、东至船厂间,位于沿淮滩地上的仓库、货场、船台、旱闸及各码头的台阶高程,做到心中有数,在洪水到来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报,以便转移物资或对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同年8月,蚌埠港根据水文站发布的涨水预报,及时组织人力转运可能受水的上万吨物资,使之未受损失。1985年汛后,根据省水文总站审查水文网的需要,市水文站还对部分区域的土壤、植被、地质及水利工程设施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根据水情,有针对性地发出预报。
蚌埠水文实验站位于国强路北头。前身是民国4年(1915年)7月由江淮水利测量局所设的蚌埠水文站,之后隶属关系迭经变更,至民国35年7月属导淮委员会,民国36年7月属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民国37年底停止工作。建国后1950年1月,华东水利部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在蚌埠恢复设水文站。同年5月,称淮河中上游区蚌埠一等站,下辖二等水文站10个,三等水文站20个。1952年降为二等站,直属淮委测验处水文科。1953年改称蚌埠水文实验站,1958年7月改属安徽省水利电力厅,1959年改属蚌埠专署水利局,1961年改属宿县专署水利局。1964年1月起,属省水文总站领导。1969年至1972年曾下放蚌埠市,之后仍属省水文总站。1985年,全站职工37人,设政工股、业务股、水质化验室,辖水位站两处。
四、环保监测1950年后,市卫生防疫部门即开展城市居民饮用水的监测,对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数以及水化学的部分项目进行不定期采样测定。1972年后,对蚌埠段的淮河水进行采样化验,设蚌埠闸下、吴家渡、硫酸厂北3个断面,化验分析10个项目,共获得143个数据。经分析后,及时报告了蚌埠段淮河水受污染的情况。1975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后,对环境质量全面开展了例行监测、特种目的及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等工作。(一)例行监测
水质量监测从1977年1月起,对蚌埠段淮河水的丰水、平水、枯水三个期作定期监测。1980年后增加沫河口下采样断面,每期采样两次,分析项目19个,每次分析数据456个。同时,对大塘、张公山公园的塘水及龙子河的河水质量定期测定,每个水期采样1~2次,水面定点3个,分析项目19~22个,每次分析数据360个。1983年后,增加了对水生物细菌的监测。
大气质量监测1978年开始监测大气质量,设气象局、火车站、百货大楼、供电局、化工研究所、第二自来水厂、梅花山疗养院7个采样点,每季度监测一次,每次采样5天。分析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氮氨化物、铅、颗粒物4项。1983年,增加二氧化碳的监测分析,最初每天采样6次,后经过试验,按城市功能分区布点,采样减少至两次,每季度获监测数据480个。全市还设集尘点9个,每月采样一次,每年获化验数据108个。
噪声监测1980年下半年开始测量噪音,全市布点100余个,当年获测量数据1.6万个。1981年后,增加了对交通噪声、定点噪声的测量,每年获测量数据6万~7万个。1984年,专门增加对胜利路交通噪声的测量,全年获测量数据18.5万多个,1985年获测量数据28万个。
酸雨监测1982年,设有气象台(工业、居民混合区)、监测站(文化、居民混合区)、二水厂(工业区)、玻璃钢厂(清洁对照区)4个酸雨监测点,开始对降雨酸度及成份进行监测分析。
(二)特种目的及事故性监测
1978年开始,市对一些专题项目进行环境监测,已累计完成项目20多项。
1978年10月至1979年5月间,因天旱少雨和关闭蚌埠闸,淮河水质严重污染。尤其曾几度为保证淮河上游水量,将闸下水翻向闸上,下游污染物也带入蚌埠段水面。为此,市环保监测站对蚌埠闸关闸期间的淮河水污染情况,作了为期200多天的监测,累计获得监测数据1万多个,为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1979年12月,龙子河渔场水塘发生死鱼漂浮现象,市环保监测站取水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论为水塘使用了淮河补给水和肉联厂的一部分废水。
1982年7月,新埠站发生装载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车厢被撞事件,致周围大气烟雾弥漫。事故后,市环保监测站对1.5公里半径的大气作了采样,并对该区域内花木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检测结果,事故当天,被测范围内大气氯化氢含量超标10~40倍,之后逐渐减轻;被测范围内花木有枯败现象。1982年至1985年间,蚌埠毛纺厂、葡萄糖厂防空洞和锅厂浴池先后发生人员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市环保监测站均分别到事故现场检测大气质量,为致死人员提供了准确的量化中毒数据。
1978年至1985年间,因废水废气污染,市郊一些农田作物减产,或鱼塘死鱼,农民要求有关排污的工厂赔偿损失。为了检测出污染真实情况,市环保监测站经常接受委托,用数据为双方仲裁,核定合理的经济赔付。
(三)研究性监测
大气采样最佳时间分布研究1981年起,环保监测站为摸清大气污染规律,通过3年时间,对闹市区、工业区、居民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采样时间进行研究,得出本地大气最佳采样时间为7时、10时、14时、21时。这4个采样时间的均值基本上接近。
胜利路中段大气、噪声污染状况研究1984年,环保监测站通过调查和采样检测分析,查明该段大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浓度比其它路段高。噪声以市政府门前、第三人民医院门前、交通局门前为较高,白天超过70分贝(A)。大塘公园早晚大气质量较好,但上午9时至下午5时细菌含量偏高,研究证明均与人群活动密度有关。
氧化塘处理污水试验研究1985年,为进行用氧化塘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环保监测站进行了研究性分析,获得小试成果,并通过市级鉴定。该项研究总结报告,在全国氧化塘协作会议上作了交流。
(四)监测机构
环保监测站位于胜利东路。该站于1975年成立,与市卫生防疫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有工作人员10人。1976年10月,划属市基本建设委员会领导,有编制20人。1978年改属市环境保护办公室领导,1980年5月迁雪华山西侧,并建成环保监测楼,有人员28人。1981年设办公室、研究组、水组、气组,人员增加到50人。1984年11月起,改属市环境保护局领导,职工47人。
五、地震测报
(一)监测网络
1975年,蚌埠始设地震办公室,逐步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到1985年,以蚌埠地震台为中心,计设11处群众测报站和21处测报点。
蚌埠地震台1977年6月兴建,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台址位于西南郊小黄山,属省地震局专业地震台。初,可利用DD-1地磁、变型电阻测震,1978年增设地应力、水两项监测手段。1980年,形成以蚌埠地震台为中心,包括五河、淮南、灵璧、蒙城、嘉山、定远等子台在内的无线电传输遥测网,可监测蚌埠地区的MS=1.5级以上地震。
怀远地震台1976年建于该县城南郊的白乳泉附近,有人员7人,属蚌埠设置。监测手段有土地电、地倾斜、岩石地应力、地磁、水、大气电位等。同年底,还利用台内后院山坡建立宏观站,喂养动物有牛、马、猪、鸡、鹅、狗、鱼等,可观察动物临震时的状态。1983年,该站被省地震局定为全省宏观基地。
蚌埠市1985年群众地震测报站

蚌埠市1985年群众地震测报点

(二)监测项目
蚌埠地震监测分中长期监测、短期监测和前兆性监测。中长期监测内容主要是地壳形变、流动重力、流动地磁测量和地震地质调查,短期和前兆性监测内容主要是地倾斜、地电、地磁、地应力、水化学、地下水、电磁波、地声和宏观观测。
地壳形变测量1977年,武汉地震大队和安徽省地震局形变测量组进行涉及蚌埠的测量,路线有两条,其中五河至双沟(位于江苏省)系郯城至庐江断裂带,长度为45公里;怀远县平阿山水准线路,系平阿山断裂带,长度为5公里。1976年至1980年,省地震局请省水利厅测量队协助,还进行了沫河口至五河段的精密水准测量。流动重力测量1976年和1977年,省地震局请省地质局协助对淮南至蚌埠剖面进行了两期重力复测。1980年,国家计量局也在蚌埠地震台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
流动地磁测量1977年下半年,省地震局在蚌埠及周围县建立测点。1979年固镇地震后,蚌埠周围测点增加,每日一测,直至震情解除。1978年至1980年,北京大学和徐州市地震局曾先后来蚌埠所辖地区进行过流动地磁测量,均在震情转入平静后停测。
测震1977年,蚌埠地震台开始长期地震监测。监测中使用DD-1微震仪,可测出本地区MS≥1.0级地震。1983年,蚌埠铁路中学测报站增设76-1型简易测震仪,在当年山东省荷泽5.9级地震和1984年江苏南黄海6.2级地震时,记录完整,及时提供了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并发出地震速报。
地倾斜观测1975年由群众测点开始观测,使用仪器有塔式吊锤倾斜报警仪、落球报警器等。由于这类仪器受干扰较大,1980年陆续停测。接着,纺织厂测报站新增了塔式吊锤倾斜仪,并将人工记录改为光放大自动记录。1983年荷泽地震和1984年南黄海地震的震前一个多月,该倾斜仪出现负向加速的“箱形异常”变化。
地电观测1975年,群众观测点开始具备地电观测手段,以铅板作电极,联在微安表上进行观察。由于受工业游散电流影响干扰较大,1977年至1978年,市地震局对观测手段进行改造,主要将电极埋设改在15~18米深处的第一含水层,可有效排除工业游散电流及气温、气压、降水等多种因素的干扰。1983年,市地震局对群众测报点进行调整,至1985年仅保留具备深源地电观测手段的门台孜烤烟厂、化肥厂、固镇县刘集3个测报点。
地磁观测1975年,市内群众测报点用放大式磁偏仪进行观测。1978年,市地震部门购置一台刃口式磁力仪,安装在化肥厂测报站。1980年,该仪器调至纺织厂测报站,经改造后实现了光点自记。但后因该站附近兴建楼房,干扰增大,于1983年停测。
地下水观测1976年唐山地震后,地下水观测列为群众测报地震的主要手段。全市设有观测井近100口,可每天记数,每周一报。1977年,位于曹山东测的87039部队测报站,实现了深井(井深128米)水位自动记录。1979年固镇地震前,该井仪器清晰记录到水位突跳异常。固镇地震后,国家地震局为加强震情监视,将这个观测井编为R15号,选入苏鲁豫皖中深井水动态观测网。
电磁波观测1978年,市地震部门从京、津、唐地区引进简易电磁波测量仪器,设置在化肥厂、门台孜烤烟厂、拖拉机附件厂等测报点使用,后因调整观测点而停用。1984年,蚌埠地震台增设电磁波观测手段,装置有半埋地式框形天线超低频磁引信。
宏观观测1976年唐山地震后,全市宏观观测活动普遍开展。市郊各公社有站,队有哨,几乎每个饲养员都担负了宏观观测任务。市区和郊区参加观测活动的达1000多人。市地震办公室派专人负责收集情况,整理分析,进行核实。1979年固镇地震时,曾发现蚌埠一些地方有地下水、井水水位突变,水翻花冒泡,鱼不安、鹅惊飞、狗狂叫及人感地动等10多起重大异常变化,观察员都作了报告。固镇地震后,宏观观测缩短了战线,仅将市区动物园和郊区渔场选作观测基地。1985年,宏观观测设有3处基地,15个群众联系点。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