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在蚌埠建筑的津浦铁路淮河铁桥,其桥墩施工所采用的气压沉箱法技术,属当时国内较为先进的技术。民国时期,近代科学技术在交通、邮电、建筑、水利、医疗、手工业、机器工业等方面相继传入使用,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间,民国4年(1915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在蚌建立水文站,开始用近代科学方法,对淮河水位、流量、含沙量等进行观测。同年,蚌埠设立电报局,接发电报技术开始运用。南京人俞昆涛来蚌挂牌行医,不久开设普济医院,将西医技术传入蚌埠。军阀倪嗣冲被委任安武将军后,其“将军府”内置装48千瓦发电设备一套,发电技术始得运用。民国5年起,机器修理、翻砂等小型工场出现,始采用简易车床加工技术、熔炉技术等,用于维修机器、加工小五金和制作面条机、弹花机等简易机械。民国8年,英美烟公司在门台孜创建的烟叶复烤厂投产,有自备蒸汽机带动复烤机运转,始采用机器烤烟技术。20年代,蚌埠卷烟、面粉加工、印刷、制革等,陆续采用机器生产技术。进入30年代,纺织业也有少量工厂开始采用机器生产技术。蚌埠沦陷后,近代科学技术的采用无新的进展。蚌埠解放前,属自身创造的科技成果基本上属于空白。
建国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蚌埠市自行研制、创造的科技成果不断产生。除农业上新作物品种的栽培外,1953年试制成功3立方米空气压缩机,为省内领先的整机制造科技成果。1954年,蚌埠船厂在解放前仅具有船舶修理能力的基础上,首次试制成功88千瓦皖淮20号的钢质拖轮。1956年采用苏联设计标准建成的大型肉类联合加工企业,其技术已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58年起实行科技“大跃进”,虽动员人力甚多,但成功的科技成果甚少。至1960年间,主要成功的科技成果是电子元器件的试验和有机硅、癸二酸、照相明胶等新型化工材料的研制。
1961年至1965年,全市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共完成科技项目268个,其中一部分科技成果对社会影响较大,应用后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如空气压缩机厂的移动式空压机,达到出口产品质量标准,首次销往印度尼西亚;山芋干和生猪综合利用的上百项成果,开辟了食品和轻化工的一些新的生产门类。1965年3月,市召开“双革”展览会,计展出成果1099项。至“文化大革命”中,科技事业发展受到影响,科技成果数量减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在蚌埠贯彻后,科技成果数量明显增多,覆盖领域扩大。至1985年,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邮电、城建、建筑、气象、水利、水文、地震、教育、广播、电视等各行业,科技成果均有分布。7年间,累计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00多项。其中,80%的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仅工业方面新增利税1600多万元,农业方面新增效益1300多万元。
建国后至1985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近千项,重点分布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三个领域,其中工业科技成果占70%左右。1978年后,国家、省、市陆续开展对科技成果的评奖活动,至1985年,全市累计有110多个项目获奖。在获奖项目中,属国际先进的3项,国内首创的5项,省内首创的14项,省内先进的18项。
一、工业科技成果
民国8年(1919年)后,以机器方式生产的烤烟、电力等近代工业在蚌埠产生,一直到建国初期,只是近代工业技术在一部分轻工业和电力、机械工业的采用,无重大的科技成果。
1953年,蚌埠铁工厂(空压机厂前身)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试制成功3立方米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属省内重大的科技成果。之后,工业部门在新产品研制和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方面,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进入80年代,一批工厂通过与科研单位协作,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制方面获得新成果。其中,卷烟厂与卫生部中医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研制出两种复方药物香烟,净化设备厂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协作研制出新型净化工作台,食品厂与皖南农学院协作研制出茶叶系列糖果,橡胶厂与合肥工业大学协作研制出高耐磨喷射胶管,第一毛纺厂与省冶金研究所协作研究出稀土在腈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等。建国后到1985年,工业科技成果累计有700项左右,大都分布在机械、电子、化工、医药、橡胶、建材、食品、日用轻工、纺织等行业,对开拓新的工业门类、改变工业生产结构和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明显作用。
(一)空压机系列成果
1953年4月,蚌埠铁工厂应矿山、军工等工程需要,在缺乏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根据上海一家工厂破损报废的空气压缩机,参照设计出了3立方米活塞式压缩机图纸,经半年时间,研制成功两台,分别送开滦煤矿和厦门军工厂试用。之后,又对该机不断改进,陆续推出新品种,到1985年,两家空压机厂已能生产40多种类型。
BH—20—TG型滑片式压缩机研制1975年由空压机厂自行设计,1976年11月研制成功。该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运转安全可靠。
NC—5型氮气压缩机研制1979年由蚌埠第二空压机厂朱正朝、林兴汉、张桂花、秦智良、程品德等人,及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七机部第一设计院第十五所部分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该机主要技术特性是含油量和含水量低,可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该机于1983年获国防科委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NC—6型氮气增压补气车研制1981年由第二空压机厂完成。该车为军工产品,设计装有高压气瓶组和模式压缩机,可把地面固定气站里的氮气和车上高压气瓶组里的氮气互相增压转注,起到一个移动氮气源工作站的作用。其主要技术特性是机内气体不和外界接触,能保持供气状态的氮气纯度;可从汽车发动机取力,驱动压缩机;汽车车箱系保温车箱,备有通风保温设备,可适应高低温条件的要求。该车于1982年获国防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山芋干综合利用成果
1954年,蚌埠饴糖酱色联营厂较早用山芋干代替碎米为原料,试制成功淀粉和化学糖稀。1958年,山芋干综合利用列为市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到1960年已形成14种产品。1985年,全市有14家工厂能直接、间接利用山芋干,可生产淀粉、葡萄糖、柠檬酸、果糖、冰醋酸、维生素C等四个层次40多种产品。
山芋干白酒勾兑60年代初,蚌埠酒厂利用山芋干生产出的酒精勾兑成白酒。1978年,改进勾兑工艺,使白酒纯正爽口,风味独特,被誉为“大众茅台”。
果葡糖浆试制1972年由葡萄糖厂投入试验,系从山芋干生产的淀粉中,将淀粉酶液化转化成果糖。1975年由蚌埠果糖厂(前身是蛋品加工厂)续接研制,1981年完成千吨规模中试,1985年形成万吨规模的生产能力。进入80年代,以果糖作添加剂,还开发出黄山可乐等果糖系列饮料。
(三)生猪综合利用成果
1956年,蚌埠肉联厂按照“变废为宝、一物多用”的路子,开始承担生猪综合利用科研任务,经一年多时间,即试制出15种罐头产品,12种熟食制品,24种生物制剂。同时,由毛纺厂配合对猪毛绒进行加工,先后试制出以猪毛绒为原料的毛毯、毛线等。1985年,肉联厂以生猪为原料,已能加工和提炼出肉类制品和生物药品近百种。尤其在生物制药方面,建国后陆续研制出的产品有:从水解猪鬃毛、猪蹄爪甲壳中提取胱氨酸,从猪大脑、猪脊髓中提取胆固醇,从猪胆汁中提取猪胆酸、胆红素,并合成人造牛黄,从猪胰脏中提取胰岛素,从猪脾脏中制取脾康松浆,利用猪四肢骨制成骨宁注射液等。
(四)明胶系列成果
1958年,蚌埠化工厂(明胶厂前身)即从动物杂骨中提炼出明胶。之后,不断坚持科学试验,至1985年,已陆续开发出照相明胶、无色胶、纯胶、水解明胶、PA改性明胶、SJ明胶等20多种。
无色胶研制1965年,蚌埠化工厂承担了国家石油化工部提出的无色胶研究项目,1968年用漂白法试验成功,胶片透光率在98%以上。1975年产品通过鉴定,嗣后用该胶制成的滤光片供多家电影制片厂使用。
PA改性明胶研制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与蚌埠化工厂联合完成,李云龙、孙万亭等人承担。试验中系统地研究了该胶的合成条件,确定了工艺路线,成功地完成了研制工作和放量试验,其质量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胶乳剂沉降效果好,除盐速度快,能经受涂布前恒温过程的考验,不发生分层现象。它既是沉降剂,又是乳化用胶,具有一胶二用的特点,在感光材料工业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该项研制获1981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五)有机硅材料成果
1959年,有机硅材料研究由市科研所列为科研项目,至年底,研制成功四氯化硅100公斤。1969年,由胶水社(后改为有机硅化工厂)研制成功二甲基硅油,后形成生产能力。1983年,市化工研究所完成阴离子羟基硅油乳液合成工艺研究,并使该硅油乳液逐步在78种纺织物的后整理工序得到应用。到1985年,市化工研究所、有机硅化工厂等单位已研制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水剂等有机硅材料20余种。
(六)净化设备成果
1965年,蚌埠绝缘材料厂净化设备车间(蚌埠净化设备厂前身)配合国家建工部建筑科研院空气调节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GB—01~03型高效空气过滤器和YB—02型中效空气过滤器,其主要技术性能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到1985年,又陆续研制成功不同用途的净化工作台和中、高效空气过滤器40多种。
Ⅱ级A型生物安全工作台研制1980年由中国建筑科学院空调所、蚌埠净化设备厂、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共同协作完成,王克健、陈时久、桑锦芳等人承担。该工作台是对人和产品提供保护的通风型隔离设备,适用于低危险度及中等危险度的生物体实验,各项性能基本符合NSF(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49号标准。该工作台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产品具有设计合理、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有助于微生物研究和遗传工程、病毒学等学科研究的发展。该项研制于1981年获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七)其他工业科技成果
“三合一”快速干燥火柴药头粘合剂研制1979年由蚌埠火柴厂冯瑜等人完成。该剂研制成功后,既克服了夏季高温高湿易造成火柴药头闭燃或爆炸等弊病,又解决了牛皮胶来源不足的问题。其抗潮和拉力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后火柴发火灵敏度好。粘合剂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具有推广价值。该项研制获1978年至1980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稀醪通风培养酒母改进工艺1980年由蚌埠酒精厂颜华清、朱克松完成。该工艺所得酒母纯粹,无杂菌,发酵旺盛,原料出酒率较高。同时,实现了酒母工序同液体曲工序的合并,缩短了生产过程,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1.5万元,并为酒精生产连续发酵创造了条件。该工艺获1978年至1980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QBK型气动薄膜玻璃液面计研制1980年由一机部设计院胡国清与蚌埠玻璃厂协作完成。该液面计是用于控制玻璃生产料液面的仪器,与原铂金探针式和激光反射式仪器相比,控制精度高,能节约铂金材料,并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为国内首创。其控制精度达国内先进水平。使用该计后,玻璃产品合格率提高4%,每年增收20多万元,已在全国27个省、市的玻璃行业中推广应用。该项研制获1981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RJ90型金属膜熔断电阻器研制1980年由蚌埠无线电六厂金力成、赵斌等人完成。该电阻器主要在电视机、录像机等电路中使用,除具备普通金属膜电阻器的一般性能外,在过负荷状况下可于规定时间内熔断,能保护贵重元器件和电路。其主要性能指标难燃性基本达到E/AJ(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RC-2670《熔断电阻器总技术条件》的要求,填补了国内电阻器的一项空白。该项研制获1981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5M轴流泵研制1981年由蚌埠水泵厂完成。该泵结构合理可靠,设计扬程H=7M,扬程范围9.5~3.5M,设计流量Q=60M3/秒,流量范围40~80M3/秒,适用于大型水利排灌工程。该项研制于1982年获国家农机部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
SFL—25型数字粉粒流量计研制1981年由市无线电研究所周智慧、朱伯伦完成。该计为测量粉状、颗粒状物料流量的固体流量计,由检测和指示积算两部分组成,与自动化仪表配套,可直接显示流量,并能在密封条件下对粉状物进行连续的测量,具有性能可靠、计量准确、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达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研制获1981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玻璃熔窑炉体保温试验1982年由蚌埠玻璃厂王长根、吕余常等人完成。该技术是一项改进窑炉结构、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既能减少窑体向外散失热量,达到保温效果,又提高了玻璃熔化能力和液化质量,达到降低能耗、操作安全、增加效益的要求,可节约燃料15%。两座池窑经改造后,年增加产值180万元。该项试验获1983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保温杯全铝刻花镀黄工艺1982年由蚌埠玻璃厂岳保家、田志炳完成。该工艺是将高纯铝料冲压拉伸后,再进行机械抛光、人工刻花、喷砂和抛光、氧化、镀黄等工序操作。应用该工艺制作的产品造型美观,结构新颖,装饰精雅,具有艺术感,深受用户欢迎。该项工艺获1983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纬编针织涤纶纺丝绸印花布研制1982年由蚌埠针织厂朱家衡、霍五强等人完成。该产品使用英国先进的18LMHS纬编机,经反复试验,在解决了原料选用、减少勾丝脱散、提高印制效果等技术关键后制成。该印花布具有设计新颖、美观大方、色泽鲜艳、手感柔软等特点,产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于1983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并编入全国纺织美术年鉴。同年,该项研制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CS系列柴油滤清器研制1983年由蚌埠拖拉机附件厂季永照、桂季生、吕建早完成。该系列产品在设计上克服了老产品结构和密封方面的不足,共有6档规格,流量范围0.5~1.52升/分。另外,滤清器增设有积水杯,能滤除柴油中的水份,可满足15~176千瓦范围的柴油机配套选用。该项研制获部级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QWP65型簧片式喷雾水枪研制1983年由消防器材厂陈继贤、刘金标、邵家德、李凤琦等人完成。该水枪喷出的高速雾状水流,可用于扑救油电类火灾和普通火灾。其结构新颖,灭火效果好,具有多方面的应用功能。扑救同类型油、电火灾的费用,仅为原干粉、泡沫等灭火剂的1/490至1/6666。扑救铁制油罐火或40平方米地面油池火,灭火时间在20秒内,耗水仅0.24吨。该项研制获1983年度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1984年度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农业科技成果
建国后50年代,蚌埠农业上取得的科技成果主要是对碧玛一号小麦、胜利百号山芋等新品种的成功推广,以及在小蚌埠区进行的稻改试验,在部分公社开展的沼气利用、风能利用等。1959年,市郊即建立沼气池116个,装置利用风能的小风车800多部,风力机100多部。60年代后,农业科技成果减少。1970年至1971年间,市郊部分社队曾推广使用土农药、土化肥,有近千亩作物增产1~3成。
1976年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农业科技成果增多。在作物栽培方面,主要有杂交水稻推广、小麦丰产试验、大白菜杂交制种、西瓜地膜覆盖栽培、红麻短光照制种、花生高产栽培等;在畜牧、水产方面,主要有奶牛冷冻颗粒精液及人工授精、猪弓体病诊断治疗、罗非鱼越冬试验等。
建国后至1985年,全市取得的较大农业科技成果有100多项。
红麻留种试验1975年全国红麻研究会议上提出该项研究课题,1976年市农科站立项研究,先后在吴郢公社、小蚌埠公社、燕山公社布点。经过三年试验研究,短光照制种获得成功。苗床单产114公斤,移栽大田单产90.35公斤。种子品质好,千粒重达30克,发芽率90%。一亩制种田的种子可供50亩大田栽培用,纤维产量与外地引进品种相同。通过试验,还加速了红麻良种繁殖,计先后引进红麻品种(系)23个,1979年培育面积268亩,共收种子1.1万公斤。
蔬菜杂交优势利用试验1977年由郊区组成的蔬菜杂交优势利用协作组负责完成。该项目以长青、雪华、小蚌埠公社为基地,在大白菜、苞菜、辣椒等大宗蔬菜品种上,着重解决保种和制种的技术问题。试验后,市郊85%的大白菜、30%~40%的苞菜、20%的辣椒实现了杂交化。
果树丰产栽培试验1984年由小蚌埠果园场完成。1977年,该果园场引进中国果树研究所的M106、M7、M9苹果品种,然后通过建立苹果矮化砧母本园和优良组合丰产园,加以精心栽培试验。其65亩苹果试验后,一般做到早产、丰产,实现了“三年结果、五年丰产”的目标。矮化苹果平均株高2.3米,亩产达1200~1700公斤。
三、医疗科技成果
建国后到60年代,蚌埠市医疗科技成果很少。70年代到1985年,全市医疗单位(不含驻蚌单位)共取得医疗科技成果200多项。其中,自1971年开始,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科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肺炎,到1974年9月间共施治1060例,取得满意效果。1973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一名左桡骨远端骨细胞瘤患者,经施行肿瘤段切除再植手术,患者痊愈。另外,用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病成功500多例,对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原位缝接成功近50例。自1978年至1982年,市属医疗单位仅获得市级医药卫生专项成果奖励的有144项。
蚌埠医学院是省属重点医学院校,自70年代以来每年都产生一批医疗科技成果。1978年,该院在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上,有4项科技成果获奖,即:尿路感染微生物学诊断——细菌耐药与临床分型研究,断指再植及显微外科的研究,止血新药——断血流的研究,农村医学检验箱。同年,在省科技大会上有8项获奖成果,院内也对97项科技成果进行了奖励。1980年,省、市人民政府对该院科技成果分别奖励9项和6项,1981年、1982年又由省人民政府分别奖励2项和5项。
肿瘤段切除再植手术1973年由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陈伯民施行该项手术,为省内同类手术的先例。患者女姓,经X光摄片见左桡骨远端骨呈膨胀性缺损,约7×6×5.5厘米,中央呈肥皂泡沫状,周围皮质明显变薄且已破裂。诊断为左桡骨远端巨细胞瘤已广泛侵入周围软组织。切除前臂远端肿瘤段肢体包括近排腕骨共长11厘米,手术时保留正中神经、尺神经、天动脉和伴行静脉,将残留桡骨远端切成“L”型,插入头状骨及第三掌骨基部,经固定,手术完成。所切除肿瘤经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桡骨巨细胞瘤11度。手术后情况良好,术后一个半月,患者手指伸展功能已接近正常,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已消失。手术后第四年复查,肿瘤未复发,知觉、运动良好,已恢复劳动功能。该项手术于1977年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至1984年,同类手术共施治6例。
止血新药断血流研究1978年由蚌埠医学院赵涵珠、方修君、徐凤珍等人,在上海医药工业学院、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协助下完成。该药有较明显的止血作用,尤其对治疗功能性出血、宫颈外伤出血有良好效果,是一种药源较广、使用安全经济的理想新药。该项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励。
气管插管喉镜改进1982年由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寿康完成。该镜对普通喉镜的镜片设计作了改进,便于喉头和声门显露,操作方便,使用省力,可减少暴力损伤,适用于体格高大、颈短、肥胖等患者的病例,也可用于示范教学,解决了高喉头插管的困难。喉镜适合安装在国产喉镜柄上使用,为喉镜新品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3年,该项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国产纤维胃镜摄影、放大装置1982年由市第二人民医院周兆淮等人完成。该装置可用于观察,也可用于胃内摄影。观察影像可放大,明亮清晰,图象比欧林巴氏镜放大近1倍。该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临床应用很受欢迎。1983年,该胃镜装置获市科技成果四等奖。
蚌埠市1977~1985年获奖科技成果一览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