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修筑津浦铁路,设计线路经过蚌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有英国总工程师带领一批国内工程技术人员,来蚌埠从事选择淮河铁桥桥址的技术考察活动。
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后,市面渐成,蚌埠的科技活动主要是将近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医疗、生产等领域,并逐步寻求改良。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所进行的科技应用活动无统一组织,一般为分散进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当局以蚌埠为中心,开辟皖东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开始由官方有组织地开展农业技术活动。该项活动主要在皖东各县和蚌埠农村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及指导病虫害防治,但成效甚微。到蚌埠解放前夕,在工业、交通、邮电、建筑、医疗等方面,除近代技术的采用量增加外,各种技术无明显改良;工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仍以手工操作技术为主。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市在推广采用近现代科学技术中,逐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科学普及活动、农业科学实验活动、新产品试制活动、山芋干和生猪等资源综合利用活动、刀具革新活动等,使全市科技工作得到新的起步。
1958年起实行科技“大跃进”,提出科技工作“大搞群众运动”,开始出现一些“左”的倾向。在大办钢铁中,全市推行土法炼钢;为了解决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市委号召“大办”机床,各系统各单位均抽调人力参与制造土机床的活动。同年,市委提出向尖端科学进军,围绕在农村力求实现“风力机化”、“沼气化”,在城市力求实现“电气化”、“自动化”、“超声波化”等,进行了一些科学实验活动。1959年4月,市委、市人委号召全市人民苦战几年,基本改变科学技术的落后局面,为建设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而奋斗,并组织人力制定了全市科学技术跃进规划(草案)。自此,围绕冶金、机械等重工业和发展电子、半导体等新兴工业,开展了群众性的科技实验和攻关活动。1960年起,在工业、建筑、运输、商业等行业,以“掀起大搞半机械化、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高潮”为口号,又广泛开展起“双革”活动。此期,各项科技活动动员人力之多,声势之大,均前所未有,虽对发动群众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不少科技项目因脱离实际未能实现。
1961年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开始纠正三年“大跃进”中科技工作一些“左”的倾向,科技活动重点是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1965年12月起,市委提出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和研制活动列为重点。但不久因“文化大革命”兴起,各项科技活动大都为政治活动所替代,至1970年后各行业科技活动逐步恢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科技攻关、科研与生产结合、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改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计算机运用等各项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邮电、建筑、水利、医疗等各行各业都从实际出发,组织相应的活动,常年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改变科技管理部门独家办科技的局面,农村“科技专业户”涌现,厂办科研机构大量增多,民办科研机构也开始出现。1985年,市开办技术市场,积极疏通科技成果流向生产的渠道,推行技术商品化,并相继召开技术交易会和人才、科技、信息交流会,促进了各行各业科技活动的全面展开。
建国后,蚌埠市进行的主要科技活动有:
农业科学实验1950年,市郊即有农民崔怀德自发进行引进蕃茄的育苗试验。1952年,省在蚌埠建立烟草试验站,推广试验新烟种。1954年,市成立农技推广站,专辟试验田,建立玻璃温室,对部分农作物改良品种进行栽培实验。1956年,中央提出农业发展纲要,省在蚌埠建立水稻改良试验站,划小蚌埠北为稻改试验区。1957年,市郊主要在小麦优良品种推广、蔬菜新品种引进、防治作物病虫害、蚕桑饲养及农机具改良、风力利用等方面开展上百项试验活动。1958年,全面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展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黄山良种示范农场、拖拉机研究组、自然能源和风力研究所等机构相继建立,分别进行了创立丰产田、缩短作物成熟期、作物嫁接、土壤改良、良种引进繁殖、电犁使用、风力利用等方面的试验。1960年起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农业科学试验活动基本停止。至1963年后逐步恢复,相继重新建立20多个农业科学实验小组,并着重围绕农业生产关键,在作物品种对比、作物轮作换茬、蔬菜畦田化、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化肥施用、畜禽病防治等方面,陆续开展试验活动。“文化大革命”前期,只有几个科学实验小组坚持活动,开展项目少,至1970年、1971年,仅在微生物农药、农肥的使用试验上取得进展。1975年,市郊公社、大队、生产队农科网相继恢复,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在作物杂交、良种培育推广、激素和微量元素应用、新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均有试验。1979年后,主要由市和郊区科技管理部门安排农业科学实验项目,到1985年,在作物栽培、畜牧水产养殖、林木培育、土壤改良、农机使用等方面,共有较大试验项目100多个。
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50年代,蚌埠一些机械工厂为提高工效,即开展刀具革新活动。1958年5月后,全市掀起技术革新活动的高潮,大部分工厂成立有技术革新小组,有的工厂还在厂部设立技术革新委员会,车间设立小组,工段设立专业研究组,参加活动职工有2万多人。仅11个月时间,全市围绕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工具,研制新产品,共提出革新项目2300多项,其中部分项目得到实施。196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掀起一个大搞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指示》,全市“双革”运动全面展开。工业、交通、航运、邮电、建筑等部门职工按“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办法,对各种生产、运输、建筑工具进行了革新活动。1965年1月,市先后成立铸工、热处理等9个科技专业协作组,通过送技术上门、开办技术夜市、组织技术表演、操作示范等形式,推动工厂的“双革”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双革”运动仅在少量工厂坚持。1979年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工业部门继续全面开展,但不再按运动方式进行。
运用数学推广此项科技活动在60年代陆续展开。1961年,皖南大学数学系20多位学生到蚌埠,运用线性规划原理,先后对一些货物、商品、邮件、车辆等方面的调配、运输、行走路线等,制定出优选方案供使用。1972年3月,在刀剪厂、淮河鞋厂、九中校办工厂等单位开始试点推广“优选法”,到1976年上半年,在全市100多个单位共进行1万多项次的试验,分别在提高工效、改善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等方面取得成效。1976年,邀请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学院等师生,在全市7个系统21个工厂和部分农村公社推广正交试验法。部分工厂使用该法,找到了较好的工艺参数。进入80年代,电子计算机运用技术活动逐步开展。1981年9月,市建立计算机推广应用协作网,在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陆续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纺织厂的配棉管理、建筑公司的工程预算、肉联厂的原料收购和冷库温度测试、啤酒厂的啤酒自动灌装和计量控制等方面。
“四新”研究开发“四新”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建国初期,蚌埠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移植外地工业生产的工艺、技术,土法生产一些本地过去没有过的产品。其中,仅皖北铁工厂就先后开展了多锭麻纺机、制茶机、农用水泵、山芋切片机、双轮双铧犁、空气压缩机等产品的研制活动。1958年市科学研究所成立后,曾组织人力从锅炉烟道灰中提取半导体原料金属锗,然后用金属锗制成半导体元件,进而安装成外差式单波段锗半导体收音机。翌年,又组织人力开展对有机硅新型材料的研究。1958年至1964年,一些科研所和工厂分别开展对癸二酸、有机酸、柠檬酸、蒸汽气锤、聚乙烯、明胶、陶瓷工具、光学玻璃、甲基、苯基等新产品、新材料的研究,并对放射性同位素、红外线、超声波等新技术的应用进行试验活动。1965年12月,市委提出开发新兴工业,正式确定将“四新”作为开发的重点,不久建立专门机构,制定了实施规划,但很快因“文化大革命”兴起,规划未能全部实施,仅一些有基础的项目取得进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新”研究开发转为正常的科技工作,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活动一道进行。
科技“攻关”建国后,蚌埠市一些工厂对生产关键部位遇到的“老大难”问题,一般通过组织厂内或厂外的科技力量,开展“攻关”活动。1964年前,这项活动仅在部分工厂进行,1965年1月市科协组织专业协作组后,范围扩大,到年底共进行100多项,其中取得成效的63项,包括改进设备10项,改进刀具42项,提高产品质量11项。进入80年代,这项活动得以经常开展,主要围绕设备、工艺、技术方面的难题进行,到1985年,累计完成400多项。其中,仅热处理工艺方面的重大难题就解决10多项。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1955年至1979年,蚌埠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10多项。由于数量少,一般请国外技术人员帮助指导。1980年后,引进技术和设备大量增多,至1985年计120多项。各企业除邀请国外技术人员指导外,也经常派出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并组织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结合引进的项目,开展对国外技术的学习活动,以求消化吸收,掌握应用。其中,肉联厂引进的午餐肉生产线关键设备斩拌机,皮革厂引进的皮革剖层机和磨革机,果糖饮料厂引进的软包装生产线,新光皮件服装厂引进的服装加工设备,卷烟厂引进的卷烟机、横包机组等,均通过消化吸收,使引进设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限于文化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仍有40%的引进技术和设备,未能达到预期使用效果。
企业技术改造60年代起,蚌埠玻璃厂、空压机厂等企业陆续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开展技术改造活动,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改革生产工艺等。1979年后,全市企业技术改造活动全面铺开,仅“六五”期间完成的较大改造项目500多个,完成投资额2.6亿元。通过改造,全市采用重点新技术100多项,新工艺60多项,推广新材料80多项,研制新产品300多种。卷烟厂、肉联厂、铅笔厂、玻璃厂、明胶厂、第一制药厂、第二制药厂、船厂等一批老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后都焕发了“青春”。
科研与生产协作1981年开始,注意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指衔接不紧)的问题,疏通科研成果流向生产的渠道,积极开展科研与生产协作的活动。主要办法是: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深入工厂寻求科研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活动;发动工厂提出技术难题,组织科研单位帮助解决;广泛开展厂、校、所之间的挂钩活动,联合开展科技协作和攻关等。到1985年,全市已有233个工厂与全国154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实现了技术联合。几年间,通过这种协作活动,已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