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开埠前,主要是建筑民宅,也建筑少量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宗教用房。民国元年(1912年)后商埠渐成,除民房建筑外,商业门面建筑增多。民国2年底,军阀倪嗣冲开始在蚌督皖,陆续兴建都督府(后称将军府)、卫队营等官署、兵营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亦有数幢两层楼房,为合瓦屋面。民国8年,蚌埠一场大火,几乎烧掉半个市面,后复建的沿街铺面和民宅禁盖草房,并多以砖木结构房代替原来的茅草屋面和板棚房舍,其牢固程度、外观样式有了初步改善。另外,南方北方的建筑样式也有传入。是年,民乐里出现电灯公司的工厂建筑物。20年代起,二马路、大马路两侧一些新型商业建筑增多,亦多为砖木结构房屋,其中两层居多,三层较少。民国16年后,随着信丰和宝兴面粉厂的兴建,工厂建筑物增多。民国20年,蚌埠因遭水灾毁房甚多,此后大量复建房屋,建筑业一时繁盛。沦陷后房屋增建不多,至抗日战争胜利,随着商业的复苏,营造起一批新的建筑物。
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工厂厂房、商业用房、库房、办公用房、校舍、医院用房及住宅等都有增加。1952年,由市属建筑企业承建施工的全民所有制单位(下同)房屋达3.45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16.8倍。此期主要增加的是住宅房屋。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的实施,到1957年投入施工的房屋19.9万平方米,为1952年的5.82倍。1958年工业“大跃进”,厂房建筑明显增多。至1960年的三年中,市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竣工的厂房面积比重占43.5%,比前5年的平均比重11%上升32.5个百分点。
60年代初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投入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连续3年下降。1962年,全年施工房屋9.2万平方米,仅为1960年的34%;年竣工房屋面积2.07万平方米,仅为1960年的16.2%。随后,经过国民经济调整,房屋建筑数量回升,1965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63万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初期,房屋建筑再度减少,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最低年份1969年,仅4.25万平方米;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最低年份1971年,仅1.39万平方米。“文化大革命”后期,房屋建筑明显增多,除住宅占较大比重外,工厂厂房建筑超过其它建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业兴旺,各类建筑物大量增加。1985年,全民单位施工房屋建筑面积88.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3万平方米,分别为1978年的2.53倍和2.39倍。“六五”时期,合计竣工房屋面积171.3万平方米,其中由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建造的工业厂房占13.8%,仓库房屋占6.2%,住宅占63.4%,文教卫房屋占6.2%,商业房屋占7%,其它房屋占3.4%。私人住房建设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5年累计竣工房屋面积66.43万平方米。1980年,市建筑企业还赴马达加斯加国承包了糖厂基建工程,至1983年6月完工,先后派出援建人员37人次。
1949年至1985年,市属建筑企业共完成各类建筑安装工作量4.5亿元,竣工全民、集体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占20.6%,住宅占49.6%,仓库占8.7%,科教文卫房屋占8.4%,商业及其它房屋占12.7%。在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中,由市属建筑企业承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房屋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
一、宗教房屋建筑
民国前,蚌埠即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民间信仰神等庙宇的建筑物。津浦铁路通车后,陆续出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建筑。解放前,先后累计建造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神的大小寺、庙、宫、阁、庵计50多座,伊斯兰教清真寺6处,东、西天主教教堂各1座,基督教教堂5处。民国37年(1948年),据不完全统计,宗教房产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
解放后,佛、道教宗教活动停止,所存寺庙逐渐荒废;其它宗教建筑物只有零星修缮。“文化大革命”中,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建筑被毁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建筑一部分得到恢复、翻建和修缮。至1985年,市内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各1座,清真寺4座。
二、工业建筑
蚌埠解放前,手工业作坊多为简陋的平房或草房。民国8年(1919年)春,在二马路民乐里建电灯公司的机器房和锅炉房,共600平方米,另有二层砖木结构的办公楼房一幢,30米高的砖烟囱一座,是蚌埠较早出现的工厂建筑物。民国16年,出现当时最大、最高的工业建筑——信丰面粉厂高五层的粉楼厂房,为砖木结构,计1076平方米。民国17年,又兴建宝兴面粉厂砖木结构的五层粉楼,至民国19年竣工,建筑面积3108平方米,为解放前市区内较高大的工业厂房。
建国后1950年,建设第三发电所框架结构的平房发电机车间,安装了75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翌年初投产。1953年工业基本建设兴起,开始兴建自来水厂、蚌埠铁工厂部分车间、淮光布厂等工业厂房,至1955年先后竣工。1956年,属苏联援建的大型企业蚌埠肉类联合加工厂工程竣工。1957年、1958年,扩建、新建东海烟厂、面粉厂、建华造纸厂、福昌火柴厂、纺织厂、染织厂、酒厂、针织厂、麻纺厂、毛纺厂、化工厂、橡胶厂等厂房工程,两年内竣工面积达6.3万平方米,大多数为当年施工、当年竣工。60年代初,部分基建工程“下马”,在建的平板玻璃厂、肉联厂第一座9000吨冷库、纺织厂等部分工程暂停施工。1963年起,工业基建局面好转。1960年至1965年,共竣工工业厂房面积11万平方米。1966年至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仅完成工业厂房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1972年后工业建筑增加,生产柴油机、空压机、平板玻璃、印染布、水利机械等产品的18户较大工厂得到扩建,到1975年的4年中,共竣工厂房面积11.7万平方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兴建和扩建了肉联厂剥皮车间、针剂车间和酒厂、纺织厂、汽车修理厂、水泥厂、半导体厂、果糖厂、制革厂等86户工厂的厂房。1978年至1985年,工业厂房竣工面积累计3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3.8万平方米。
36年来,全市共完成大中小型工业建筑物552座,其中由市属建筑企业承建89.77万平方米,占全部工业竣工房屋面积的24.3%。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
解放前,私立江淮中学(现二中校址)校舍有数十间,系民国18年(1929年)建成,占地70亩。同年,还建造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和省立第四职业学校蚌埠分校的校舍。民国28年春,扩建崇正中学男校,建造2幢砖木结构二层教室。至解放前夕,勤民、华大、崇正、淮西、回民、群力、中正等几所学校校舍较多,部分学校拥有两层楼的砖木结构房屋。
建国后,党和政府极力改善教育,重视校舍建造。1952年,新建蚌埠师范学校新校舍。之后,陆续扩建、兴建医学院、商学院、粮校、三中、七中、八中、一中、二中、六中、四中教学大楼、礼堂及蚌山幼儿园等。至1978年,累计建造教学楼房100多栋,约10万平方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批在蚌的高等院校扩建,迁蚌的几所军事院校也投入兴建,均建筑规模较大。其中,解放军汽车管理学校、坦克学校建筑面积分别为13万平方米和14.7万平方米,财贸学院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6.4万平方米。此期,建成的教学用房已有电化教学楼和阶梯教室,一些高等院校内还建了科学试验馆。
建国后至1985年,全市累计扩建、新建各类学校建筑总面积23.2万平方米,其中,主要是新建成大专院校4所,军事院校4所,中专、技校和初高级中学47所,另有部分小学校舍和幼儿园园舍。
四、文化设施建筑
解放前,先后建造的固定影院、剧场有20多个,但多数简陋,稍微象样的仅有维多利电影院、蚌埠大戏院和西游艺场等几处建筑物,至解放前夕,多数已破旧不堪。
建国后1950年,人民政府首先于南山公园北门西侧拨款新建文化馆一幢。50年代,文化设施建筑主要是营建影剧场和书店。其中,于1954年全部翻修了人民电影院(原维多利电影院)房屋。继后,新建铁路工人俱乐部、蚌埠大戏院、工人俱乐部、淮河电影院、光明剧场等建筑。1956年,于淮河路中段建成新华书店,于中山街建成淮光剧场。
60年代和70年代后,在继续改建、扩建影剧场的同时,开始建筑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场所和电视台。1968年至1972年,于南山公园南门兴建一座当时面积较大的公共建筑物,称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后改为科学文化宫,建筑面积为1.18万平方米。1973年建成蚌埠电视差转台,当时天线铁塔海拔74米。1979年在涂山路西段建成规模较大的长征影剧院,1983年又在胜利东路和宏业路口新建龙湖电影院。
1985年底,全市建有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建筑物49座,比解放初期增加12倍。
五、体育建筑
民国22年(1933年),在南山北麓建有4500平方米的简易体育场,有司令台一座,场东侧有高14米的钟亭。民国36年,在当时的南郊建成公共体育场,内设约20平方米的小司令台,临北有两个砖砌的大门门垛,别无其它建筑。
建国后为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原先体育场荒芜的场地上,陆续兴建体育房舍、场地和有关体育设施,其中包括练功房、田径场、小型体育馆和体育教学楼房等。1985年,在西郊大庆路建足球场一座。是年,公共体育场馆(不含基层单位场馆)总面积16.8万平方米,包括田径场2个,足球场7个,篮球场4个,游泳池4个,体操房、旱冰场、乒乓球房、举重房、综合训练房各1个。
1985年7月,在体育路为老干部和青少年开始建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一座楼两边分用,系全框架结构,六层,建筑面积4835平方米。同年9月,兴建体育宾馆楼一幢,七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464平方米。
六、科技建筑
1956年,由国家水利部拨款,在治淮路建成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办公大楼、资料楼等,是蚌埠较早的科技建筑。之后到60年代,科技新建筑较少。
进入70年代后,随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几所科研单位迁入蚌埠,科技用房明显增加。除地方兴建科技大楼和化工研究所试验楼外,迁蚌的几所国家科研机关一般都形成各自的建筑群体。1970年5月,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在张公山公园西侧原蚌埠化工学校校址扩建,累计有建筑物47个单项,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同年,国家建材工业局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大庆三路西端建成三层砖混结构办公楼,不久又在涂山路新建院址,占地面积4.8公顷,陆续建有设计、科研及其它公用建筑等,计1.46万平方米。1978年10月,在东南郊动工兴建准备迁蚌的国家兵器工业部第207研究所,1981年竣工,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其中科研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进入80年代,迁入蚌埠的国家电子工业部第40所、第41所,均兴建有科研楼和试验车间。1985年,在蚌的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又兴建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建的中国玻璃工业发展中心和国家建材局平板玻璃热工测验中心共用大楼,系九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附设两层的专家招待所楼房一幢,建筑面积1875平方米。
七、商贸、金融建筑
蚌埠开埠初,商业、金融铺面建筑较简易。嗣后随着市面繁华,商业铺面建筑开始讲究,尤其因达官贵人多来蚌逗留,一些旅馆、餐馆的建筑较为华丽。其中,民国8年(1919年)在二马路落成的东亚旅社为三层楼房,采用木构架立帖式传统建筑样式,是当时市面上较高大的旅业建筑物。民国10年在二马路落成的交通旅社,为前后五进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民国14年在东亚旅社旁边落成的大东旅社,是一座木构架、二层高、四合院式的转楼,中有天井院落,上盖天棚透光。另外,还有玲珑春、洞天居、复兴东等平房或楼房餐馆铺面,及温泉、沧浪亭、大丰园、新华池等10余家浴池平房建筑。民国16年,在二马路中段建成天成百货公司铺面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有房舍36间。30年代初,中央、中国、金城等6家较大在蚌银行的建筑,在皖北一带较为著名。沦陷时期,在中正街上开设的玉清池,翻建成两层楼房,底、上层均建浴池,为第一幢楼房样式的浴池建筑。抗战胜利后,在大马路、二马路等主要街道上陆续兴建一批沿街的商业、金融建筑,虽无高层,但排列齐整,又加装潢各异,使市面颇具商业气息,在皖北地区堪称一流。其中,大马路两边的商店建筑,绝大多数为砖木结构的平房,蝴蝶瓦反毛脊或合瓦式的屋面。
建国后1955年,三层4000平方米的百货大楼在大马路(淮河路)上落成,是当时皖北一带规模最大、最新颖的商业建筑。1957年,淮河旅社在淮河路上建成,为50年代较大的旅馆建筑。随后又在火车站北面新建百货公司二店营业大厅,在淮河路、中山街、中荣街、胜利路、南岗四路等处,随商业网点的分布,陆续建筑一批营业用房。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前期,商业、饮服、金融等新建筑增加不多。1975年,位于淮河路和中山街口的蚌埠饭店综合性服务大楼建成。1976年后,在中山街相继建成川扬饭店、南山宾馆、建设银行和人民银行的营业楼等工程。
1979年至1985年,在胜利中路先后建起50余幢迎街商贸建筑,普遍为五至六层。在天桥西口的中荣街北首,相继出现纺织品展销商场4号、5号大楼及人民商场、天桥商场建筑,楼高已达八至十层,建筑体型、布局和外观装潢别具风格。1985年,开工兴建座落在中荣街和南山路口的粮油贸易中心大楼,设计楼高十三层,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9591平方米。同年,在淮河路和青年街口开始兴建高度65米、楼高十七层的物资贸易中心大楼,建成后将成为市最高的商贸建筑物。
1954年至1985年,全市商贸、金融建筑竣工面积累计达24.26万平方米,其规模、层次、结构样式和外部装饰,均呈阶段性的发展。
八、仓储建筑
蚌埠开埠后,渐为皖北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日用商品的中转地,仓储建筑得以相应发展。民国3年(1914年),德国商人在火车站西北角和华昌街芝麻巷两处各建有平房堆栈及仓库。民国9年,在蚌的中国、交通、金城、上海银行和益丰银号合资于老船塘附近创建公记堆栈,建造两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楼仓房,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为民用建筑中较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后该堆栈逐年扩建,共建仓库20幢,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曾号称为“安徽第一仓库”。民国17年前后,在纬三路和经一路口建成砖木结构单层的聚安仓库,建筑面积1882平方米。在宝兴面粉厂北面大陆巷内建大陆仓库6幢,建筑面积7899平方米。
建国后1950年,由私营王右记营造厂在今朝阳路北头承建蚌埠第一粮食仓库1幢,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后逐年增建粮油库,至60年代末已建造21幢,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1953年,于东郊施家洼建成统一仓库,共11幢,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1954年,在经一路西头扩建前身为公记堆栈(五行仓库)的联合仓库库房4幢,4085平方米;在东区雪华山北麓建成防火防爆的大型石油罐库,设计总容量4万余吨。另建市人民银行的地下金库,系全封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多层库门,并具防火、防盗、防潮湿的特殊功能。1956年6月,建成门台孜烤烟厂烟包仓库5幢,建筑面积9070平方米。1957年后,又分别建成省物资局蚌埠仓库和省冶金厅蚌埠仓库。
60年代后,相继建成一批专业性仓库,主要有堆放火柴的危险品仓库,可防火、防潮湿的纺织品库、棉麻烟叶库、纸张库,确保恒温的药品库,以及具有防火、报警、防震、防爆、防潮湿、控温、保温、防虫害、耐腐蚀、抗辐射等特殊性能的化学品库、五金电料仓库、低温果品库、调温冷冻库、冷藏库等。
1979年,在赖山东侧建成外贸专用中转仓库6幢,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1985年底,建成肉类联合加工厂的第二幢冷藏库,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七层,总高度为30米,是当时省内工厂规模最大的冷库。同年,又在西区长寿路兴建棉麻仓库6幢,采用门式连跨刚架构件组装,屋面以大型槽板装配,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能达到七度抗震要求。
1952年至1985年,由市属大中型施工安装企业承建的各类仓库,总面积38.7万平方米。
九、医疗卫生建筑
解放前,蚌埠公、私立小型医院或诊疗所多为单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仅普济医院、市立医院拥有两层楼房建筑;私人开设的中西医诊所,大多房屋简陋。
1953年底和1954年初,分别建成在皖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和单科医院各1座,即第三人民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继后30余年间,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除继续兴建医院外,还建筑一些疾病预防、保健及疗养用房。其中,有1955年在中荣街建成的卫生防疫站新楼房,1977年建成的职业病防治所四层楼房,1979年建成的中心血站(血库),1984年建成的工人疗养院。
1952年至1985年,市属建筑单位承建的医疗卫生建筑,累计竣工房屋面积8万多平方米。
十、住宅建筑
解放前,沿主要街道所建民宅以砖木结构的单层平房为主,两层楼房较少;在非主要街道和背街陋巷的民房,多为贫苦百姓所居,系砖墙、土坯墙或篱笆墙,草屋顶或反毛脊蝴蝶瓦屋面,均结构简单,屋舍低矮。其中,在西游艺场附近和津浦大塘北首以及三马路一带,遍布茅草庵子和席棚子。各户室内潮湿不堪,仅为躲避风雨的栖身之处。但市内亦有少数富户住宅华丽。
建国后,1952年开始兴建成片的职工宿舍。限于当时条件,多采用砖木结构,青砖红瓦,铺简易地坪,单层双坡落水屋面。到1960年,陆续在南岗四路一带建成搬运职工宿舍和财贸宿舍,在宏业村和胜利路一带的自建村建成铁路员工宿舍,在胜利路和解放四路的一村、二村建成建筑业职工宿舍,在三马路、交通路一带建成蚌埠地委、治淮委员会等机关职工宿舍。
1962年,住宅建筑层高已发展到三至四层,并多为砖混结构。代表性的住宅楼,主要是拖拉机附件厂、火柴厂、机床厂、纺织厂、市人委、商业局、印刷厂的职工宿舍。其中,部分住宅楼开始采用小型多孔板作楼面或屋面,附以通廊式公用厕所和独立厨房。
1973年后,先后在胜利路、大庆路、张公山、雪华村、二钢、化校、海校等地段兴建宿舍区楼房,层高一般五至六层,套间分四室、三室、两室、单室等类型,以两室户为多。住户均使用独厨、独厕,配备较齐全的水电卫生设备。自1976年7月唐山、营口发生大地震之后,在建筑住宅楼房中,陆续进行了抗震加固处理。
1977年起推广“大板楼”建筑样式,至1982年共建64幢,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多系五至七层楼房。建楼所用预制构件由综合加工厂承制供应,由机械化施工处专业承包安装。层间各接点连接,全靠电焊,并用高标号混凝土二次浇灌。此种楼房装配化程度高,速度快,但耐寒抗热性差。
1979年后,住宅楼建筑不仅数量大增,结构样式、外观造型也有新的突破。财贸学院、一机部第一设计院、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高级知识分子住宅楼,一般都有水电卫生设施和壁橱,个别还装配暖气、空调。在宏业村、张公山、龙湖等住宅群区,楼房样式开始多样化。至1985年,全市拥有住宅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46.9%。
建国后蚌埠市建筑单位(市属)承建全民所有制单位房屋建筑面积表单位:平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