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前期,长淮卫即置有邮驿,驿铺有马65匹,马夫41名,差夫24名。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设立后,该驿撤销。
清宣统元年(1909年),津浦铁路淮河铁桥动工兴建,为便于筑桥工人通信,凤阳县邮政局在淮河北岸小蚌埠设一邮票代售处。翌年,南京邮政总局在蚌埠设邮政局,日收寄函件200件。宣统三年(1911年),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月营业额平均达5000银元。至抗战前,蚌埠邮区辖临淮关、炉桥、田家庵、正阳关等局所。邮政通信除旱班邮路外,还使用津浦铁路火车邮路。
蚌埠沦陷前的民国27年(1938年)1月,邮局局长带领员工撤往安庆,邮政业务一度中断,至年底得以恢复。战后,蚌埠邮局为省邮电管理局接管,邮政业务有了发展,至蚌埠建市的民国36年,函件日发寄量在千件以上,包裹收寄量也有明显增加。民国37年底,邮局大部分人员撤逃南京,邮政通信再次中断。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市军管会接管邮局,经整编后迅速恢复业务。建国后“一五”时期,蚌埠邮电局开辟新的邮路,增设邮政局所,增开机要通信业务,并实行“邮发合一”,接办了报刊发行业务。到1957年,出口(境)函件量比1950年增长87%,包裹量增加1.04倍,报刊量增加5.4倍。1958年,邮电部门自办蚌埠至阜阳的汽车邮路,增设邮政网点,市郊农村做到邮路通畅。同时,局内业务部分工序实现了机械化。“文化大革命”中社会动乱,邮政业务受到影响,邮政规章制度多被废除,邮路时有阻断,局、所关门停业现象时有发生。
1979年以来,注重增强通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业务有了较快发展。1985年,全市有办理邮政业务的局、所24个,报刊门市部、零售亭10处,邮票代售处47个,信筒、信箱64个。蚌埠已成为省内最大的邮件转口地,邮路总长度单程为1882公里。其中,设有火车邮路3条,每天接发30个车次;省内长途汽车邮路3条,日往返6个趟班;市内汽车、摩托车邮路10条,日接发30个班次;市有投递段道53个,投递频率市区每天两次,市郊每天一次。业务量与1980年相比,函件增长21.8%,包件增长62.1%,汇票增长18.1%,报刊发行增长65%;业务收入143.6万元,增长1.17倍。
一、邮路
清宣统年间,蚌埠通步班邮路。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始用火车通邮,但往沿淮各地邮件,仍需通过水路运送。民国36年(1947年)5月,蚌埠邮局委托飞祥、合众等5家商营汽车公司带运去阜阳一带的邮件,较前从水路取道正阳关中转,不仅迅速,且减少运费。民国37年秋冬因内战,常致邮路中断。
城市解放后,先辟蚌埠至固镇、蚌埠至临淮关两条步班邮路,接着开通蚌埠到淮南一线的自行车邮路,其它旱班邮路也相继恢复。初期,因淮河铁桥尚未修复,蚌埠邮局在小蚌埠成立临时邮件转运站,将徐州运来的火车邮件卸下后,渡淮河运至火车站,然后利用军列运往南京、合肥等地。1950年7月淮河大桥修复通车后,火车邮路恢复。年底,津浦线邮路主要接发济浦231/232、津沪115/116、京沪5/6等次火车邮件。省内派押火车邮路有蚌埠至裕溪口、蚌埠至八公山2条,计357公里;委办汽车邮路有蚌埠至阜阳1条,全长179公里(不含进局里程);委办水道邮路有蚌埠至怀远、蚌埠至正阳关2条,全长160公里。5条省内邮路总长696公里。
1957年6月,蚌埠至阜阳汽车邮路,由委办改为自办,沿途设13个交换点,每日往返各一次,发运邮件100余袋(捆)。1963年后,委办汽车邮路增加了蚌埠至定远1条,市内及郊区投递线路也有增加。1966年8月,又开通到亳县的自办汽车邮路1条,沿途停靠蒙城、涡阳等县局。1976年后,除将原委办汽车邮路全部改为自办邮路外,对铁道邮路进行了调整。1981年11月和1982年8月,分别撤销了蚌埠至徐州和蚌埠至南京两条铁道邮路。1983年,开办蚌埠至上海的铁道邮路。1985年底,共有自办邮路19条,单程总长1882公里。其中,二级省际铁道邮路1条,单程长667公里;二级省内铁道邮路2条,单程长389公里;二级省内汽车邮路3条,单程长630公里;市内及市郊农村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邮路13条,单程长196公里;市外农村投递路线单程长505公里。
省际铁道邮路1983年7月,开办蚌埠至上海铁道邮路,全长486公里,租用326/330次客车邮厢1辆,每日往返运邮。邮件交换点有蚌埠、滁县、南京、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共9处。1985年6月,该邮路改为自上海经蚌埠、淮南至合肥,单程长度增加到667公里,车次为合肥始发396/324/321,自上海返回为322/323/395,每日往返各一班。邮件交换点也调整为合肥、淮南、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等8处,其中,合肥、淮南、上海3个交换点业务量最大。1985年,该邮路邮件交换量月均32041袋(捆)。
省内铁道邮路解放前,蚌埠至合肥铁路即通邮,但班期不正常。50年代后期,该邮路固定,全长131公里,主要使用两个车次,每个车次均租挂专用邮厢,每日两个班,邮件交换点共13个。1985年,邮件交换量,去程月平均10609袋(捆),返程7732袋(捆)。蚌埠至芜湖北邮路始于民国36年,为租用蚌埠至裕溪口线邮厢,单程长度为248公里。建国后,芜湖北站建成,单程长度增加到258公里。该路邮运使用3个车次,往返均租挂专用火车邮厢,邮件交换点共24个。1985年,该路邮件交换量月平均32104袋(捆)。
省内汽车邮路蚌埠至亳县邮路于1966年8月开办,全长206公里(含进局里程),每日往返各1班,邮件交换点14个,1985年的交换量,去程月平均1万袋(捆),返程月平均7000袋(捆);蚌埠至合肥邮路于1976年8月开办,全长174公里(含进局里程),每日往返各1班,邮件交换点13个;蚌埠至宿县邮路于1983年9月开办,全长212公里(含进局里程),每日往返各1班,邮件交换点17个,至1985年,去程返程交换量月平均5万袋(件)。
市内邮路1985年,市内邮路共11条,总长179公里。最长的是邮电局至涂山所邮路,为38公里;最短的是邮电局至转运站,为2公里。其中汽车邮路包括:市邮电局至坦克学校,总长25公里,每周5班;至交通路邮电所,11公里,每日1班;至涂山邮电所,38公里,每周2班;至西郊支局,10公里,每日1班;至转运站,2公里,每日往返20个班次;至东郊,25公里,每日1班;至火车站转西郊,18公里,隔日1班;至长淮卫邮电所,10公里,每日1班。摩托车邮路包括:市邮电局至东站转西郊,15公里,每日1班;至蚌埠日报社,8公里,每日1班;至西郊支局,单程5公里,每日1班;市内大户段转趟,3公里,每日1班。自行车邮路,为市内各寄件点开箱,24公里,每日3班。
二、邮政业务
(一)函件
自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蚌埠就收寄信函。之后,陆续开办印刷品、明信片以及新闻纸的收寄。使用火车运邮后,函件寄递速度明显加快,业务量逐年上升。到抗战前夕,函件月收寄量已达万件以上。蚌埠沦陷后,函件业务量很少,往国统区和解放区基本不通邮。抗战胜利后,函件业务量一度上升,月进出口平挂函件达4万余件。民国37年(1948年)物价恶性膨胀,邮政资费经11次调价后,平信资费达每件15000元法币,比民国26年增长三万倍。
蚌埠解放后,邮局于民国38年1月23日恢复营业,收寄普通信函和挂号信函。在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期间,免费军事邮件较多。邮局为迅速传递军事邮件,成立了临时军邮组,对军邮进行专门收寄和分发。到4月解放军过江后,军邮组撤销。
建国后,邮局函件业务量随人口增多而增加,并从1950年2月1日起执行全国统一邮政资费标准。1966年9月至1969年5月,对毛泽东著作邮寄曾一律免费,并作挂号处理。
1979年以后,邮电局所和信筒信箱的设置每年都有增加。1985年,全市有24个局、所办理函件收寄业务,有64个信筒、信箱可供用户投寄平常函件,平均每6000人拥有一个信箱(筒)。此外,53个投递段道的投递员每日都为用户捎代函件。寄发外埠函件,每天使用火车、汽车近40个班次,做到当日函件当日发出。是年,函件交换量3423.6万件,其中,出口(境)函件439.98万件,进口(外地)函件642.3万件,转口2341.32万件。在出口函件中,平常函件369.75万件,给据函件70.23万件。平、挂函件平均单价为0.086元人民币。全年出口函件收入35.72万元,占邮电总收入的7.3%。同年国际函件交换量也达到10.42万件,其中,出口1.37万件,进口1.83万件,转口7.22万件。
(二)包件
清宣统二年(1910年),蚌埠即开办包件邮寄业务。津浦铁路通车后,客商云集,茶叶、棉麻等土特产成为商人及居民的主要交寄物品。对包件重量放宽至40公斤,其尺寸大小,以大号帆布邮包能容为限。蚌埠沦陷后,因商人多外流,市面不稳,包件收寄量下降。战后民国36年,业务量回升,邮局曾改建库房3间,作包件处理场所。民国37年,两次提高包件收寄资费标准,月收寄包件收入增加到6亿元法币。民国38年1月中旬,包件业务停办。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6月恢复收寄普通包裹,9月收寄保价包裹,到年底,市出口普通包裹20008件,进口13150件。建国后1950年起,执行国家统一邮政包件资费标准。是年,包件业务收入7.29万元(折成新版人民币)。1951年后,只限收寄1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重件由铁路部门办理,由此包件业务陡降,收入减少,1954年全年收入1.88万元。
1957年4月,包裹和快递小包由原定500克为起重计费,改为以100克为起重计费。快递小包按信函程序处理并按址投递,限重500克,费率比普通包裹多收取50%。在三年困难时期,包件收寄量较前略多,所收寄的包件多系食品,邮电局包裹年收入在4万~5万元之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小件食品及日用品包裹数量虽有增加,但收入减少,到1973年,只有4.77万元,低于1959年的收入。
1979年7月,开始办理乙类保价包裹业务,并相应恢复收取包裹逾期保管费。随着城乡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邮政收寄穿、用物品包件增多,大件增多,特别是个体户、专业户邮寄的包件占有较大比重。1985年,包件交换量达到69.13万件,其中,出口11.88万件,进口11.76万件,转口45.49万件,转口量占总交换量的65.81%。国际包件交换量为1582件,其中,出口231件,进口196件,转口1155件。是年,市有16个支局、所办理包件收寄业务,业务收入31.62万元,占邮电总收入的6.46%。
(三)邮政汇兑
清宣统二年(1910年)起,蚌埠始办邮政汇兑业务,年开发汇票在2万银元左右。此后20多年间,随着时局的变化及商业的兴衰,汇兑业务量多寡不定。至蚌埠解放前夕,业务停办。
民国38年初蚌埠解放,7月恢复办理汇兑业务。建国后1950年,共收寄汇票3.39万张,收入0.74万元。1953年起,个人汇款由邮电局办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为300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汇款,由银行办理。1954年10月,邮政汇兑实行凭证兑付的办法,保证了群众安全取款。自1958年1月1日起,邮政汇款的汇费标准统一按汇款金额的1%收取,每笔汇款的最低汇费为1角。1965年至1978年间,年收寄汇票在10万~20万张之间。
1979年后,汇兑业务活跃,特别是1982年将每笔汇款最高限额由300元改为5000元后,个人汇款,尤其是个体户、专业户的高额汇款越来越多。1985年,汇票交换量为38.04万张,其中,出口(开发)22.48万张,进口(兑付)15.56万张。全年开发汇票收入12.68万元,占邮电业务收入的2.69%。汇票传递速度比解放初期大大加快,由蚌埠汇往合肥、北京、西安等地的普通汇款,2~3天即可到达;电报汇款次日就能收到。除电报汇款由淮河路支局统一办理外,普通汇兑业务每个支局、所都可办理。
(四)报刊发行
蚌埠解放前,各种报纸均由各报社通过分销处发行。建国后1950年3月,邮局开始办理报纸发行业务,并于4月成立发行机构。1952年底,原由书店发行的杂志也全部交由邮电部门发行。1953年,报刊发行量达到180万份。1958年至1961年,蚌埠专区与蚌埠市报刊发行业务合并,发行量增大,至1960年,累计达530万份。1962年因部分厂矿停办,本地报刊收订累计数比1960年下降近30%。自1964年起,通过开展上门收订、办理函购等业务,发行量开始回升,至1965年,全市订销报刊500万份。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报纸发行量有所增加,但刊物发行因一些杂志社停业急剧下降。1969年,订销杂志累计数为4万份,只有1952年的23.5%。1971年开始,报纸刊物发行量都上升,报纸年发行1109万份,刊物发行量17.3万份。1978年,发行报纸1714万份,刊物64万份。
1978年后,群众对报刊需求量大增,但由于出版部门纸张紧缺,部分报刊不能满足订户需要。对《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大众电影》、《科学画报》以及《儿童时代》等报刊,采取限额分配的办法发行。1981年初,各种报刊敞开发行。1983年后,除发行国内报刊外,还发行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刊物。是年,发行报刊种类为2538种,其中,报纸291种,杂志2247种。1985年底,发行报刊种类达2891种,其中,报纸446种,杂志2445种。报纸发行期发数在一万份以上的有4种,五千份以上的有7种;杂志发行期发数在一万份以上的有5种,五千份以上的有7种。为满足读者需要及提高发行收入,邮电局还采取横向联合的做法,直接从非邮发出版部门组织报刊发行,仅1985年就组织非邮发报纸15种,杂志50种左右。
1985年,全市年订销报纸27.4万份,订销杂志26.6万份,合计54万份。全市报刊收订点共412个(其中个体户35个),郊区边远地区由代办邮路投递人员办理。对外埠读者,办理函购业务。市内读者下午三时半可购到当日的《人民日报》和《安徽日报》。是年,报刊流转金额为303.75万元,其中零售金额92.5万元。年报刊发行收入62.75万元,占邮电总收入的12.83%。
(五)机要通信
1957年4月,机要通信由当时的蚌埠专区机要通信局划属市邮电局,29名人员及设备也一并转入。该项业务接办后,每日接发京沪、淮南两线火车4次,月平均业务量3000余件,全年3.87万件。1961年,业务量开始下降,到1965年,每年出口机要文件保持在2万~3万件。其中1964年的通信业务质量,为接办后的最好一年,重大差错为零。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要通信业务除收寄一些“内查外调”等材料外,其余很少。1967年的业务量只有1965年的21.2%。1979年,开始扩大收寄业务范围,注重提高通信质量,业务量逐年增多。1985年,全市符合机要文件收寄和投递标准的单位共487个(包括市郊相临地区以及市属怀远县的单位),设东线、西线、南线、胜利路线以及凤阳路线5个投递段道,日投递频率1~2次,线路总长度单程150公里,投递点400余个,其中最远投递点单程20公里。年机要文件交换量12.75万件(含袋套),邮政收入8000余元。在交换量中,押运和转口量占50%以上,市内互寄机要文件年均不足千件。
(六)集邮
解放前,蚌埠集邮者甚少,邮局不专门办理集邮业务。解放初期,邮局开始办理该项业务,纪念邮票与普通邮票同台出售。1958年5月,在淮河路邮电支局营业厅及中山街报刊门市部设台出售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兼出售齿尺、放大镜、胶水纸及集邮册等集邮用品。到1965年,市集邮爱好者约有50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邮活动受到影响,不少集邮爱好者所收藏的邮票被查抄或被迫毁掉,仅有少数人暗地收集。1970年,邮电部门将所有库存集邮邮票及集邮用品上缴省邮电管理局,市停办集邮业务。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市局恢复办理集邮业务。1978年,在报刊门市部设置集邮专柜,出售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同年曾举办两次个人邮展。1980年,专设集邮门市部,出售集邮邮票及集邮用品。1983年12月,市成立集邮协会,有会员33人,协会日常工作由市邮电局办理。协会下成立10多个集邮小组,成员80余人。同月,在邮电局礼堂举办全市性的(含怀远、固镇、五河三县)个人集邮藏品展览,历时11天,共展出66个专题106框,邮票和封戳5962枚。展品经过评选,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少年奖2个。1984年6月,市成立邮票公司,统一经营全市集邮业务,经营的品种有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首日封、纪念卡、纪念币及邮折、集邮册、邮刊等。
1984年末至1985年初,邮票市场价格陡升,个别品种如“生肖”邮票价格一时间暴涨至原票面面值的300~400倍。市邮票公司出售的“牛年”特种邮票成为当时的抢手货。此时,全市出现“集邮热”,购集邮票者在万人之上。1985年5月份后,市场邮票价格大跌,随之出现邮票滞销。到年底,全市办理邮票预定者有3000人,加上零售,邮政部门经营此项业务共收入23.2万元。
三、邮运
(一)分拣
蚌埠解放前,邮件分拣由邮局封发室承担。封发室设领班1人,襄办2人,听差1人。邮件分拣封发量月平均在5万~10万件之间,封发邮路不足10个。对去同一地点或同一方向的邮件,一般每日封发一次。
解放初期,市邮局设分拣台3台,分拣格眼30多个。封发频次,铁路沿线每日两次,其余各地每日一次,年分发量在500万件以上。50年代后,通过贯彻全国邮件分拣会议精神,分拣效率提高。分拣格眼增加到800多个。出口邮件能在4小时内赶班发出,进口邮件能在3小时内赶班投递。1964年后,信函分拣采用双手分拣法,提高了信函的分拣速度。“文化大革命”期间,邮件分拣质量明显下降,整袋整套的封发差错每年数十件,积压或误班现象也时有发生。1978年,分拣部门加强业务管理,分拣速度相应加快,人均每分钟可分拣平信100封左右,最快的可达125封。1980年7月,市曾试行邮政编码制度,但不久即停止。
1985年,市邮电局共有分拣工作台45个,分拣格眼896个,其中省内547个,省外349个。分栋格眼按邮路分,直达邮路上的474个,非直达邮路上的422个。分拣业务量每昼夜接收和封发车次共计62次。其中,接收火车邮件37次,汽车3次,转趟开箱4次,封发赶班邮件18次;往合肥的函件一天封发3次,往阜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地一天封发2次,其余均每天封发1次。包件、印刷品,不分地域均每天封发1次。是年,封发函件总包达到252860袋,封发平常邮件30844265件,封发给据邮件3641088件;包件总包250152袋,其中包件单件693429件。
(二)远途邮运
解放前,蚌埠邮局设有邮件转运组,除接发火车邮件和派押水蚌线火车邮件外,还租用商营汽车和淮河小轮运送去阜阳、寿县、颍上、正阳关、涡阳、蒙城和五河一带邮件,形成皖北地区的邮运网。去怀远、凤阳、刘府、凤台等地邮件,采用昼夜兼程的人力负运方法。
建国后,除继续使用火车、汽车及轮船运邮外,人力负运已逐步改用自行车负运。1956年后,开始用自办汽车运邮。1966年,使用火车运邮的车次增加到20余个。1976年起,委办汽车运邮全部改为自办,干线邮运逐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过渡。1984年10月,蚌埠至五河轮船运邮取消后,改为汽车发运,并将运邮路线延伸至泗县、灵璧县和宿县,以蚌埠为中心的皖北地区邮运网得到进一步扩展。
进入80年代,蚌埠邮件转运量逐年增大,市邮电局除负责市进、出口邮件的交发与接收外,还承担省会及皖北地区大部分进、出口邮件的中转。1985年,接发邮件使用的火车车次有41个,汽车车次6个,邮运转口量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居第17位,在全省各地市中居首位。邮件中转量约占邮电业务总量的70%。邮件属火车派押的车次25个,属汽车派押的车次6个,每趟班配押运员2人。是年,市邮运设备计有汽车11辆,牵引车7辆,叉车1辆,拖挂车22辆,升降机1台。全年邮件接发及转运量为293万袋捆,派押邮运量为172万袋捆。其中,火车押运量为120万袋捆,汽车押运量为52万袋捆。每日接收和交发车、船邮件68个趟班,日派押火车、汽车17个趟班。
(三)市内投递解放前,蚌埠邮件投递共设6个段道(市区5个,郊区1个),有信差7人。除快递邮件使用自行车外,其余均为步班。当时的投递范围,东到三岗村,南达徐桥、陈梁,西抵宋家滩,北至小蚌埠。投递频次,市区每日1~2次,郊区2~3日投递1次,每班业务量在500件以上。解放初期,蚌埠邮政投递人员增加到11人,每班业务量在千件左右。1950年,邮件和报刊发行合一后,投递业务量逐年增加,人员、段道也不断调整,到1956年,有投递段道14个,投递员20人,并有半数投递员使用自行车投递邮件。1958年5月,段道调整为23个,投递人员基本上全用自行车。在三年困难时期,投递业务量较前有明显下降,1963年开始回升,到1965年达900余万件。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投递工作受到影响。1967年7月初,因市内有武斗发生,邮件投递曾一度连续3天停班,邮件积压20万件。1968年,投递工作恢复正常,并开始使用摩托车投递邮件。此后几年间,摩托车邮路保持在2~3条之间。1976年,进口平信打落地日戳开始使用信函过戳机。
1978年以后,投递业务量逐年增加,投递段道增多。1979年底,投递段道达40个。1980年,建立楼房信报投递点160余个,约占应建数30%。1981年6月,蚌埠成立全省第一个女子投递班,有女投递员7人。1984年,在郊区农村选聘一部分农民担当投递员。
1985年,根据人口分布、投递量及投递工具等情况,全市划分53个投递段,其中,市区39个,郊区14个。投递路线单程长1000余公里,日行程1500公里以上。农村投递以市局、西郊支局为起点,分别达吴小街、定庵、燕山、吴郢、八大集、淮光、蚌埠东站、双庙、蚂蚁山、天河、仁和、秦集、李楼、长淮卫,投递路线单程长505公里,全部为自行车班。是年,进口邮件投递,市区及近郊每日投递2班,远郊每日投递1班。邮件内部处理工时人均每天180分钟,在途投递工时人均每天240分钟。全年进口邮件投递业务总量为4342.2万份(件),其中报纸3392.1万份,杂志394.1万份,平常函件473.8万件,挂号函件82.2万件。投递员人均投递点540个,人均日投递重量63公斤,其中,最重为130公斤,最轻为25公斤。市民平均每人每年收到函件和报刊65.5件。
进入80年代,投递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是最好的一年。以每万件计算,挂号函件差错为0.14件,平常函件差错为0.03件,报纸差错为0.01件,杂志差错为0.003件。1981年至1985年,平均每年还复活“死信”2000件左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电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