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淮上军在蚌设有敬业转运公司。蚌埠开埠后,转运商增多,至民国3年(1914年),经注册的即有利兴、元成、悦来、广汇长、汇源等公司。民国9年,注册和未注册的转运公司共有100多家。转运公司中大部分为中间商,联系到搬运装卸业务后,即委托搬运装卸行班作业,从中收取佣金。
开埠后,码头货物搬运装卸很快为大小行班所垄断,到蚌埠解放前夕,拥有各类行班300多个,搬运装卸工人4500余人。各种行班为封建帮会势力所控制,分为票班、斗班、搬运班和各行杂班。每班都有老板,有的还分设出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挂牌“工人代表”、拳教师等。工人入班须交费,干活“二八”分成(即老板得二,工人得八)。解放前,码头行班班头,有的本身是青帮帮头,有的与当地军政要员、特务相勾结,构成一股庞杂的旧势力结合体。
解放后,市军管会取缔了由封建帮会势力控制的各种行班,将搬运装卸工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人力运输公司,后改为市搬运公司。到1985年,主要搬运装卸机构有市运输公司、港口装卸运输公司。另蚌埠车站也设有装卸车间和商业运输服务公司。
票班民国元年,安清帮头目曹捷臣勾结修铁路的工头张凤岐,利用封建帮会势力,在码头挂旗组班,不久就组织了10个票班(即票一至票十班),曹捷臣为第一班大老板,张凤岐、宁泽九、高怀让、马炳和、周洪恩、何庆年、陈永清、熊德斋和龚某(名不详)各为第二至第十班大老板。票班以装卸粮包为主,每200包为一票,每班轮流打票(派票)。稍后,另一头目陈宝元组织票十一至三十四班。全部票班共有工人1200人。票班主要装卸河下粮食,兼各转运公司杂货,活动区域在新埠站、老船塘一带。
斗班又称斗行。解放前,各地来蚌粮船售粮,须用盐粮工会规定的标准斗过量,然后方可入行交易。从事过斗、装包、绞包等作业行班,统称为斗班。民国5年,由原船行老板李祝三和同乡高万坤出面组成打斗、冲斗、扒仓、绞包4类行班,至民国34年共1000余人。打斗班共有72个班,李祝三为大老板;冲斗班(把装满笆斗的粮食倒入斗内,供斗班过量)共有70个班,大老板陆松亭;扒仓班(用笆斗把船仓内的粮食扒出)共74个班,大老板蒋成虎;绞包班(绞缝装好的粮包并过秤)共71个班,高万坤为大老板。每个班人数约2~4人。同年,四类行班成立工会,称斗行四业工会,设在当时的慕清街,由安清帮头子贾道生担任工会作办。工会成立后,把头一方面向客商敲诈勒索,一方面残酷剥削工人。到蚌的粮船,从粮进码头到粮入行要付预档钱、过档钱、打斗钱、起河钱、挖仓钱、冲斗钱、装包钱、绞包钱、加针钱、车力钱等13种费用,外地货主叫苦不迭。
搬运班民国元年,由张云山召集10多人,在车站、码头为旅客搬运行李,也在市区为丧者拉尸体。嗣后,即成立行班,专门搬运车站、码头和市内杂货,名为搬运班。至40年代,搬运班共16个,600余人,张云山为总大老板。民国36年,张云山死后,其子张小云接任。该班一部分人从事徒手搬运,一部分人用小车搬运,有小车近100辆。搬运班活动范围主要在老船塘、新船塘、兴平街、华盛街、太平街、老大街、二马路、老菜市、车站后等地。
杂班民国元年,市面上最早出现小车班,到民国35年,陆续成立15类杂班。其中,小车班有6个,300余人,开班大老班卓树基,主要在蚌埠站、新埠站及二马路一带搬运粮食和五洋杂货;洋油班于民国9年由沈万洪开班,有30多人,主要为各石油公司装卸煤油;盐班于民国8年由冯家山开班,有2个班,300多人,主要装卸河下码头的食盐。另外,还有陆续成立的香油班、出仓班、里街市班、信丰小车班、宝兴小车班、船头班、其太商号班、杂货班、票付班、烟叶班、席宋班(专在席家沟、宋家滩一带装运生猪)、打捆班等,均分别承担货物搬运和装卸。
市搬运公司位于胜利路交通局内。该公司始建于民国38年9月,称蚌埠市人力运输公司,有搬运工人9000余名,小板车3840辆,主要承担短途货物运输和装卸业务。建国后1950年6月,该公司改为市搬运公司,不久人员减少到5000余人。1958年实行政企合一,公司更名为市搬运管理处,辖东、中、西管理站和大板车管理站及港口装卸大队等。1962年11月,仍恢复称市搬运公司。之后,经政企体制多次变化,至1978年,辖有3个搬运大队,职工3000多人。是年,人力搬运货运量152万吨,装卸量546万吨,年收入919万元,利润127万元,上缴税金87.8万元。1979年2月,市搬运公司更名为市运输公司(见本卷第二章第三节)。
港口装卸运输公司成立于1985年,位于蚌埠港。公司前身是1956年市搬运公司内设的港口装卸大队,1972年交由淮河航运局管理。1977年,成立蚌埠港口作业区,实行政企合一体制。1985年1月政企分开,集体部分划出成立港口装卸运输公司。公司拥有货运汽车18辆,叉车2部,吊机2台,十二吨大型吊车1台,固定资产130多万元,年经济收入200多万元。
上一篇:第二节 装卸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