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金属材料
蚌埠解放前,由私营铁货、五金店经营少量的普通钢材,品种有小圆钢、角铁、扁铁等,货源大部分采自上海、天津、汉口等地。
解放后,国营皖北贸易总公司即介入金属材料的经营,同时也有私营铁货店、五金店经销。1950年皖北贸总撤销后,由市百货公司经营。1953年后,国营商业单位除市面零售外,开始对集体所有制工厂、私营工厂和个体手工业所需的金属材料,按加工订货、收购包销的形式,实行计划供应;国营工厂所需的金属材料,由市计划部门调拨。到50年代末,国营五金交电业经营的金属材料,有生铁、钢板、盘条、黑铁皮、镀锌铁皮、马口铁、黑铁管、白铁管、型钢、优质钢材、铅锭、锌皮、铜材等10多种。
1961年,市物资局组建,开始经营国家计划分配的金属材料,并按照“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物资管理方针,对金属材料行使管供、管用、管节约的综合职能。至1965年10月,专业经营金属材料的中国金属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成立,负责经营本地区所属单位及农业所需统配金属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1966年,公司组进钢材7232吨,其中计划分配的占85%;组进生铁1755吨,铜79吨,铝25吨,铅16吨,锌10吨,锡11吨,也大部分为计划分配。同年,销售钢材5869吨,生铁1731吨,铜61吨,铝17吨,铅11吨,锌9吨,锡8吨,销售额423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国内生产的影响,1967年钢材仅组进4382吨,销售4554吨;生铁仅组进1257吨,销售1445吨。1973年后购销逐步恢复正常。至1978年,购进钢材10040吨,铜59吨,铝68吨,铅145吨,锡2吨;销售钢材9929吨,铜52吨,铝73吨,铅199吨,锡3吨。此期,钢材计划分配指标严重不足,专业公司通过地区协作、加工改制等办法,大力组进计划外货源,以尽力满足全市生产需要。其间1971年,组进计划外钢材3904吨,占钢材总购进的31.7%。之后几年也大体保持这一比例。
1979年后,市金属材料公司为支持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计划货源缺口大的情况下,积极搞活购销,经营获得较大发展。1984年,为扩大钢材来源,曾拿出一部分地方外汇换钢材,以补偿贸易方式从马鞍山钢铁厂购买了部分钢材,又从上海崇明南门拆船厂买了一些旧船板材。至1985年,购进钢材27788吨,为1978年的2.8倍,其中计划外组进占39%。另购进生铁4535吨,铜164吨,铝118吨,铅70吨,锌39吨,锡4吨;同年销售钢材26423吨,生铁4196吨,铜149吨,铝126吨,铅84吨,锌13吨,锡6吨。是年,经营的金属材料已有24个类别2400种规格,其中以钢材为主,有小型型钢、优质型钢、薄钢板、中厚钢板、线材、硅钢片、钢带、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
金属材料商户网点:
建国前后到60年代初,金属材料与五金交电商品经营不分,五金交电的商户网点也大部分同时是金属材料的商户网点。1961年,市物资局开始接手部分金属材料的经营,至1965年,成立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专门经营统配调拨的金属材料。1985年,市金属材料公司设有小额供应站、商场、营业部、回收站等经营网点。
市金属材料公司位于胜利路,隶属市物资局,1965年10月成立。初名为中国金属材料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负责统配金属材料的供销业务,1966年的供应范围包括怀远、五河、凤阳3县。1969年公司撤销,业务由市物资局承担,后由物资公司承担。1979年3月,恢复成立蚌埠市金属材料公司,1980年起,供应范围包括五河、怀远、蒙城、涡阳县。1985年,公司职工65人,固定资产原值87.9万元,自有流动资金91.8万元,年物资销售总量3.19万吨,其中钢材占86%。年销售收入3573万元,利润84.4万元。
二、机电设备
建国前,由私营商户兼营机电产品,主要有车料、电料及轴承、钻头、刀具、工具、阀门等,品种规格不足400个。
解放初期,先后有皖北贸易总公司、市百货公司、五金交电公司等国营单位经营机电产品,也有一部分私营五金店经营。1953年后,市计划部门逐步对机电产品中的锅炉、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机械配件等实行计划调拨。
1961年,市物资局开始经营大件机电产品,小件仍由商业部门的五金交电公司经营。1965年10月,专业经营机电设备的中国机电设备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成立,开始负责市属工厂的统配、部管类机电物资的计划供应,同时对中央、省属驻蚌企业和郊区所需的机电物资也代为供应。1966年,专业公司机电设备的销售值由上年的200万元上升到502.5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机电产品年销售值下降到200多万元,1970年后逐步回升。70年代中期,商业五金交电公司原经营的一部分属生产资料的机电产品转给市物资公司经营。至1978年,物资部门机电物资年购进额达到1106.8万元,销售额达到1170.2万元。经营的品种规格,最多时达8000多个。
1979年后,机电设备视为商品重新进入市场,突破了计划分配的单一模式。除市机电设备公司作为主渠道外,商业部门可交叉经营部分电器、工具,社会商业也参与经营电器、工具、阀门、工具、轴承等。是年,市机电设备公司开始经营汽车。至1985年,该公司共经营6个大类218种商品,品种规格3900多个。此期,计划分配货源不足,公司多方扩大计划外进货,其中汽车、裸铝线等均大大超过计划内组进量。同时,公司积极开展物资调剂、回收、加工、租赁、配套承包供应及联营、代销等业务,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机电设备商户网点:
建国前后到60年代初,机电设备商户网点情况类似金属材料业。1961年,市物资局开始接手机电设备的经营,至1965年,成立中国机电设备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专门经营统配调拨的机电设备。1985年,市机电设备公司设联营商场、修旧门市部等网点。
市机电设备公司位于胜利路,1965年10月成立,隶属市物资局。初名中国机电设备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负责统配机电设备的供销业务。1969年公司撤销,业务先后由物资局、物资公司承担。1979年,恢复成立市机电设备公司,至1985年,有职工286人,下设2个门市部和1个商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33.4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471.8万元。年物资购销总额5183万元,实现利润62.3万元。
三、生产用化工材料
蚌埠解放前工业基础薄弱,对生产用化工材料需求量不大,少量用料由厂家直接到外地购买。建国后工业发展门类增多,对化工材料需求逐年上升。50年代,国营商业单位陆续增加了硫酸、盐酸、硝酸、烧碱、氰化钾、氰化钠、纯苯、醋酸乙酯、丁酯、丙酮、香精香料、松香、松节油、松焦油、紫胶、单宁酸等商品的经营,加上所经销的骨胶、明胶、牛皮胶、太古油等地方产品,品种达800多种。化工材料商品大部分采自外地,除市销外,主要供应周围28个县及河南省部分县。
1979年后,蚌埠经营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材料、火工及橡胶制品计4大类90多个品种。地产品收购,由50年代的几种增加到1985年的53种。1979年,地产品收购额最高,达1822万元,为1962年的27.6倍。1985年,市商业系统经营化工原料有9大类148种,市物资系统经营的化工材料也有近百种。是年,物资系统购进额2540万元,包括存货销售额2713.8万元。在物资系统供应的主要化工商品中,硫酸20180吨,烧碱9115吨,纯碱8570吨,橡胶1270吨,分别为1969年的28.6倍、9.7倍、7.5倍、8.3倍。
化工材料商户网点:
建国前后到60年代初,生产用化工材料均由商业系统商户经营。1961年,市物资局接手经营国家统配的化工材料,至1962年设立中国化工原料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成为部管、统配化工材料的专营机构。非部管、统配的化工材料,商业系统仍继续经营。1985年,物资系统设有批发机构1个,供应门市部1个。
市化工材料公司位于胜利路,成立于1965年10月,隶属市物资局,担负全市统配化工材料的平衡分配以及化工材料、橡胶制品、火工产品的供应业务。其前身是1955年3月成立的中国化工原料公司上海化工公司市推销组,不久改为营业所。1962年,建立中国化工原料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于1963年撤销。1965年,恢复为中国化工轻工公司蚌埠分公司。1968年,该公司并入市物资公司,至1979年3月又重新成立市化工材料公司。重新成立时,年购进额280.4万元,销售额171.3万元。1985年,公司有职工66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55.3万元,仓库10幢4329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2.8万吨,年销售额2713.8万元,利润总额62.1万元。公司设有集体所有制供应门市部1个。
四、木材、建筑材料
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经营的木材和建筑材料,品种多为原木、毛竹、砖瓦、砂石、灰麻刀、五金玻璃等。当时凤阳、五河有大批烟农烤烟需用木材、毛竹,而淮河上游大别山区又盛产竹木,蚌埠成为竹木集散中转之地。货源除大别山竹木外,尚有南京上兴河竹木,通过火车运至蚌埠。民国8年(1919年)蚌埠一场大火,烧掉半个街市,为重新建房,木材及各种建筑材料购销一时大增。20年代,一些英商、美商也在蚌设木号,主要经营进口花旗松,曾用于天成百货公司、惠民医院、天主堂、基督教堂的房屋建筑。
沦陷后,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销量锐减;同时因封锁,大别山竹木无法运进,少量改从皖南、浙江进货。沦陷后期,木材及建筑材料购销有所增多,并增加有水泥经营。抗战胜利后市面复苏,木材及建筑材料经销转旺,至民国37年复转萧条。尤其在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军队强行征用和侵夺大批竹木修筑工事、架设浮桥,使各商号损失惨重。
解放后,木材及建筑材料业经营渐恢复。建国初期1950年,因淮河大水,竹木主要销往灾区,供抗洪抢险和灾后建房用,少量供应城市建房和木器加工业。1951年,全市木材销售3457立方米。
1953年起,木材及水泥等重要建筑材料列为国家统配物资。木材货源充足,进大于销,敞开供应。1956年,东北木材调进增多,湘赣浙木材也有进货。除供应市区外,分销到周围15个县市。一部分东北木材还由蚌埠中转,调给合肥、淮南、芜湖等地木材公司。1956年至1957年,共销售木材7万立方米。1958年国民经济“大跃进”,木材及主要建筑材料供不应求,货源偏紧。
1962年后,经国民经济调整,木材及主要建筑材料货源相对充足。其中,木材有东北、福建、山东及省内20多个调材点,销售品种除原木、原竹外,还增加有成材、胶合板、纤维板及房梁门窗、包装箱等木制品。60年代,蚌埠负责沿淮400公里防汛用材的供应。1966年,全市购进各种木材(含等外材)4.66万立方米,为1961年的17.3倍;销售3.21万立方米,为1961年的10.9倍。之后,年购销量均在2万~3万立方米之间。1967年购进的主要建筑材料中,水泥4308吨,油毡1.87万卷,玻璃1.53万标箱。到70年代,木材及建筑材料购销基本正常。仅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后,蚌埠居民大盖防震棚,对木材和油毡建筑材料一时需求大增。此期,木材主要靠计划内供货,一般占进货总量的60%以上,多者占到90%。
1979年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木材和建筑材料的需求旺盛,大部分货源偏紧。除木材、木制品增加品种外,新型建筑材料如瓷砖、地板砖、贴墙布、涂料、轻质天花板、防水材料等上市,品种达130余种。为缓和木材、水泥供应紧张状况,市采取物资串换办法组进协作商品,并适当进口一部分木材。每年协进木材平均在1万多立方米左右。进口木材,除1983年未进外,其余年份分别为:1981年1301立方米,1982年9000立方米,1984年32681立方米,1985年12771立方米。木材国内进货点,省内8个,省外福建、东北、江西、上海、山东等地尚有32个,计划外组进量占总进量的80%以上。建筑材料中,水泥、平板玻璃计划外购进量也占到60%左右。1984年,木材购销创历史最高记录,年购进5.48万立方米,年销售4.7万立方米,分别是1961年的20.3倍和15.7倍。1985年,水泥购进3.8万吨,油毡购进4.3万吨,平板玻璃购进3.3万重量箱,分别为1967年的8.8倍、2.3倍和2.2倍。此期,砖瓦、水泥、平板玻璃等,本地生产厂家也自行销售。1985年,工业、商业合计销售水泥7万多吨,平板玻璃54万重量箱,粘土砖3亿多块,粘土瓦406万片。
木材建材商户网点:
民国4年(1915年),蚌埠即有个体砖窑、石灰窑,自产自售土坯砖瓦、石灰;市面上还有翟源兴五金玻璃店经销平板玻璃。同年,开设同庆公客栈的江苏人吴炳生卖去产业,另租草房14间,在升平街开设丰记木场,后陆续改名为同和、长和木号。本地人席子和也在五道街开设隆泰木号,后迁至升平街经营。民国9年,南京上兴河仁泰木行老板余仁清在太平街开设仁顺木号,本地人扈家珍在升平街开设东来木号。之后,在升平街开有谢韵九的德丰厚木号、苏泽之的协泰木号;在太平街开有沈义才的沈义兴木号、周幼之的正大木号等。此期,在汉口设有总号的英商祥泰木号、美商正永丰木号也在蚌设有分号。30年代中期,蚌埠有竹木行12家,五金玻璃店7家。沦陷后,因竹木无法运进,竹木商号多歇业。民国27年,市面上有高记石灰麻刀砂石商店,不久日商山本、九甲洋行也在蚌经营玻璃、水泥。抗战胜利后,大别山木货渠道恢复,市场复苏。当时主要坐商有10多户,其中,在升平街有隆泰、同丰泰、长和木号,在纬三路有久大、源森、永丰、协泰、泰和、永康、江森木号,在国庆街有大森、宝丰、裕生、同泰木号等。民国38年解放前夕,竹木商号增到63户,包括牙行45户,坐商18户。其中分布在宋家滩的即有渭衡、义成公、顺河公、义淮、四合、锦德祥、裕泰、公义盛、义升、义顺、顺兴俊记、同泰和、中兴、震淮、鸿昌、泰森、祥顺、永昌、凤淮、沈义兴、兴泰和记、同兴和、同泰、鼎成、东来、协泰、泰和厚记、怀成、同义、生利、鸿升等木号,计31家;余下顺兴昌、合兴闻记、源森、兴隆振记、厚生、泰和、德厚丰、同康、同和、聚丰、同丰泰、顺兴、东兴、厚昌祥、大新、武振泰、长和、运大、和记、大业、合兴、同兴、义和、德合、源丰、义兴、赵祥盛、宝丰、大森、祥顺、祥盛公、隆泰等32家木号,分布在三径街、老船塘、纬四路、顺河街、升平街、国治街、大陆巷、大马路、二马路、国庆街、四马路、蚌怀路等处。除木商外,经营砖瓦石灰的窑厂82户,经营石灰麻刀的商店18户。
建国初,除私营商号继续经营外,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于1950年始经营木材、水泥、油毡、砖瓦等。1953年9月,成立中国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专营木材。1954年,私营竹木商号均消失,木材由国营专业公司经营。1956年,27户石灰麻刀砂石私营商店改为3个石灰麻刀合作商店和1个砂石合作商店。1965年,成立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市公司,统一经营主要建筑材料。1980年后,随着建筑材料经营放开,除物资系统经营外,供销系统有24个门市部经销,一些街道、乡村也办起一批门市部。1985年,木材、建材业主要商业单位有木材公司、建材公司、建材贸易商场、建材经销部、中区供销经理部、金属建材营业处等。
市木材公司成立于1953年,位于涂山路,隶属市物资局。前身是1950年7月成立的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1953年9月设为中国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1956年6月改为蚌埠专区木材公司,隶属专区农林局。1961年专区撤销,恢复为省木材公司蚌埠分公司。1962年改称蚌埠市木材公司,1968年隶属市生产资料供应站,1971年隶属市物资局。1985年,公司职工517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23.3万元,年调进木材4万多立方米。公司设有加工厂和综合厂,承担锯材和木制品加工业务。商业年销售额1783.6万元,实现利润158.56万元。拥有货场区域4.35万平方米,原木装卸区1.23万平方米,并有木材运输铁路专用线1条。
市建筑材料公司位于胜利路,成立于1965年10月,初名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安徽省蚌埠市公司,隶属市物资局。公司承担本地和蒙城、涡阳、凤阳三县基本建设、生产、维修及市场所需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和销售工作。1969年,公司合并到市物资公司,至1979年,恢复为市建筑材料公司。1985年,公司含下属单位共有职工277人,固定资产净值55.58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1.63万元,经营9大类130多个品种。其中水泥年销售3.8万吨,占全市耗用量的41.8%。年购销总额2275.3万元,利润46.8万元。
五、煤炭、石油
清宣统三年(1911年),为适应修建津浦铁路民工生活需要,淮北烈山煤矿老板周玉山派员在蚌开设普利煤厂,经销无烟煤。津浦铁路通车后,民国2年(1913年)底在蚌督皖的倪嗣冲霸占烈山煤矿,其侄倪道烺将普利煤厂改为普益烈山煤公司,又称为普益煤厂。倪嗣冲为使其侄所办公司营利,强令民众拆去柴草灶,改用煤灶、煤炉,使煤炭销量上升。民国4年,始有美国商人在蚌经销煤油。随着商埠的形成,外地煤矿多派人来蚌经营煤炭,外国煤油商也在蚌设代理公司,使煤炭、石油购销逐步扩大。到民国21年,全埠煤炭销量已达2万多吨,为解放前煤销量最高年份之一,品种有烈山无烟煤、中兴烟煤、焦作无烟煤及淮南烟煤等,其中,中兴烟煤销量在万吨以上。此期,煤炭在本地主要销给电灯公司、门台孜烤烟厂、面粉厂等,少量供给饮食服务行业和市民使用;销往外地的煤主要去沿淮各县,也有一部分经铁路转销江南一带。民国23年后,煤油、汽油年销售约200听,价值100万银元。煤油品种有双鹰牌、僧帽牌、铁锚牌、银箱牌、幸福牌等,汽油品种有飞马牌、壳牌等,均属舶来品,间接采自上海、南京、镇江、芜湖等口岸。煤、汽油除市内销售外,大部分批销到皖北和豫东的20多个县。
沦陷后,日伪对煤炭垄断封锁,对石油禁运,该业萧条。日伪规定淮河以北煤炭不准入市,只供少量淮南烟煤,加之地方工业衰微,年煤炭销量不足万吨。煤炭是日本侵华掠夺的重要物资,民国28年至日本投降期间,从蚌埠转运出去的淮南煤炭即达40多万吨。抗日战争胜利后,煤炭、石油经营有所复苏,大宗货物仍多批发到外地。民国37年,煤炭主要供军用,市场上奇缺,且价格昂贵。
解放后,原外国商人在蚌经营的石油中止。解放初期,私营商户继续经营煤炭、石油;1950年起,国营单位参与经营。1950年、1952年,煤炭、石油分别列为国家统配物资,由国营单位控制批发业务。1952年,属一级批发机构的中国石油公司蚌埠供应站,负责将从苏联进口的油分销到皖北、苏北48个县。煤炭除市面销售外,也由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分销到周围各县。
1956年前,蚌埠工业尚处于建设阶段,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不大。1954年,市面上煤炭销售6.79万吨,工业用煤(不含窑业、烤烟用煤)仅0.62万吨,余均为生活用煤。到1957年,市面上销售煤炭9.5万吨,加上中转外地,总销量已达20.4万吨。“一五”时期,市石油部门经销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合计58814吨,其中调往省内外达58808吨,在市内和供应区销售甚微。
1958年后,随着蚌埠和供应区工业生产的发展,煤炭、石油购销量大增,工业用煤、用油比例明显上升。是年,煤购进达54.5万吨,销售达36.3万吨,90%以上集中于炼铁。另外,还有20.4万吨中转到外地。60年代初,钢铁工业和其他一些工业“下马”,用煤量减少,1962年,煤炭销量19.5万吨,工业用煤量约占一半。此后经蚌埠中转到外地的煤炭,每年10万吨上下。“二五”时期5年内,在市内和供应区销售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各种石油2.96万吨,另有20.35万吨中转调拨省内外。经济调整时期,煤炭年销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各种石油销售平均每年9000多吨。因大庆油田的开发,国产油已取代了进口油。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内煤炭生产时有起伏,计划内货源缺乏保证,煤炭部门虽然多方组进计划外煤炭,仍缺口较大,满足不了市内和供应区的需求。1973年起,煤炭部门对民用生活煤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办法,并逐步由供应原煤改为供应机制煤球、蜂窝煤球等成品煤。1975年,煤炭部门销售煤炭32.8万吨,比1965年增加18.3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8万吨。但同年,煤炭需求在40万吨以上,缺口约8万吨。由于煤炭供不应求,一些工厂改为烧油。中转供应外地的煤炭,每年仍有10多万吨,1971年最高,为31.4万吨。此期,各种石油购销仍持续上升。10年内,按供应范围合计销售各种石油18.3万吨,年均1.8万吨,比三年调整时期年均量上升98%;同期另有32.7万吨中转调往省内外。
1979年后,工业生产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对煤炭需求量更大,在计划内煤炭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市通过物资串换,多方组进计划外煤炭,每年约组进10万吨左右,占进货总量的20%左右。1985年,购进煤炭62.4万吨,其中计划外货源14.3万吨;加上库存,含辖县等地共销售68.9万吨,比1978年增加27.9万吨,其中供应工业42.4万吨,占61.5%。此期,工业用煤品种增多,从质量和数量上基本保证了生产需要。1985年,在销售的生活用煤炭中,居民生活用煤12.5万吨,占47.2%;饮食服务行业用煤5.9万吨,其他生活用煤8.1万吨,各占22.2%和30.6%。自1979年起,中转外地的煤炭已很少。“六五”时期,各种石油按供应范围销售17.2万吨,另有27.98万吨中转调拨省内外。
煤炭、石油商户网点:
清宣统三年(1911年),淮北烈山煤矿已在蚌埠顺河街开设普利煤厂,后被军阀倪嗣冲霸占。民国元年(1912年),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即后来的枣庄煤矿)在蚌挂中兴炭厂的招牌,其资金较雄厚,不久即在蚌埠站租用专门岔道,将枣庄煤通过火车直运场内。民国4年,设立首家由美商经营的亚细亚煤油堆栈。民国5年,美孚洋行在东郊建10多个煤油池,在二马路西开设营业处。民国8年,德士古煤油公司在中兴炭厂南侧设油池,并委托有代理商。民国18年、20年,淮南的九龙岗、大通煤矿相继在蚌开设淮南、大通煤厂。经销石油者,到民国25年,已有仁裕、泰升、源通、裕记、亚洲、光华、浦蚌等华人代理公司。
沦陷期间,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等石油商号被日军侵占,大通和淮南两家煤厂合并经营。不久,河南同乡会陈协武虽集资开设福记煤厂,但也不景气。抗战胜利后,市面上设有煤炭分销店14家,其中较大的为文记煤号等5家。经营石油的原商号相继恢复,市面上的烟酒杂货店一般均代销民用煤油。
解放后,在蚌的淮南煤厂为市军管会接管,并很快恢复营业。1950年,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成立,国营南京石油公司也在蚌设业务组。1952年,中国石油公司在蚌设立办事处,为一级批发机构。煤炭被列为统配物资后,对工业用煤由经营单位直接调拨,对生活用煤分别在国安街、东岗、西煤厂、纬二路、延安里等处设6个门市部,在固镇、明光等地也设立分店。嗣后,生活用煤供应网点不断调整,至1985年为32个(含5个煤球厂),市内每个网点约供应1.2万人。32个网点分布在解放二路、烟墩孜、凤阳东路、体育场东、升平街、大庆路、延安里、治淮路西、朝阳路南、马场湖、中山街、涂山路、太平街、工农路、前进路、中荣街北、延安路、肉联厂东、胜利路等处,布局基本合理。工业用油一直实行调拨方式,汽油、柴油零售在市内设有3处加油站。
中兴炭厂属老字号煤商,民国元年由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在老船塘西设立分厂,称中兴炭厂。历任经理有周业勤、黎华亭、秦松亭等人。建厂时地势低洼,为垫土建房即花去1.68万银元。民国6年,炭厂租用蚌埠站铁路岔道,将枣庄煤炭用火车直运厂内,每次可进煤200吨。炭厂设有焦窑,每周可出一窑焦50吨。每当烤烟季节,邻县烟农车辆成行,驴驮肩挑,涌至炭厂购买焦炭。蚌埠沦陷后,炭厂经理秦松亭(后任凤阳县伪县长等职)支持日本人,曾将大量煤炭、焦炭,用军车运到东北和日本本土。此期,炭厂月销煤3000吨左右,为其鼎盛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炸毁枣庄的中兴煤矿,在蚌的中兴炭厂也因失去煤源而衰落,至蚌埠解放前夕倒闭。
市燃料公司位于升平街,前身是1950年7月成立的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蚌埠支公司,经营煤炭和木材。1952年8月改为分公司,辖六安、阜阳、淮南、宿县、滁县支公司。1953年1月改为市公司,木材经营业务划出。1957年7月改称蚌埠市石油煤业建筑器材公司,隶属市商业局,经营煤炭、石油。1958年4月由公司改为门市部,7月改为商店,1961年5月改称市石油煤建公司。之后,单位名称、隶属关系多次变更,至1979年9月,改称市燃料公司,隶属市物资局,只经营煤炭。1983年,辖东区、西区、中区3个煤球厂和节煤加工厂及煤业综合厂。1985年,全公司职工770人,固定资产净值226万元,流动资金45万元,年供应煤炭68.9万吨,年购进额3004万元,销售额3815.7万元,利润157.2万元。公司创建后,曾连续8年获全国燃料节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省石油公司蚌埠采购供应站位于东区石油路,省属二级批发机构,成立于1952年6月,为中国石油公司安徽支公司蚌埠供应站,1954年11月又改为市公司。后机构名称和隶属关系多次变更,至1978年10月,改为蚌埠石油采购供应站。1985年,该站拥有固定资产净值843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45.3万元,职工433人。下辖区加油站3个,集体性质金属油罐加工厂1个,并领导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石油公司。1955年至1985年,累计石油供应量190万吨,上缴利税7591万元。其中,1985年供应量95721吨(包括高价油17939吨),上缴税利356万元。
六、农业生产资料
蚌埠开埠前,因当地及周围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多限于木制、铁制农具,交易量甚少。因耕牛等大牲畜是主要役力工具,在19世纪末就有多家牛行,进行耕牛交易。开埠后,手工制作的竹、木、铁制农具销量增大,除销售本地外,还销往周围各县。同时,有多家油行经营豆饼肥料,有粪场从事粪肥交易。1949年底统计,全年销售饼肥37.9万片,粪肥645万公斤,小型农具数万件,大牲畜成交1.7万头。
建国后50年代,蚌埠及周围农村农业生产处于恢复阶段,生产资料销售仍以竹、木、铁制农具为主,从外地购进的打稻机、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开始上市。肥料仍以粪肥、饼肥为主。1951年,粪肥成交1.5亿公斤。大牲畜交易仍较活跃,1953年前每年成交六七千头。1956年起,曾组织力量赴内蒙古、辽宁、云南、贵州等地采购耕牛,10年间累计购进4000多头。1956年起,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始有购销,但数量甚微;化肥虽有销售,但处在试销、试用、宣传推广阶段。
经过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项农业资料购销日趋活跃。小型农具的销售量每年在20万件左右。1961年起,农业生产资料中的化肥、农药列为计划物资,但货源充足,化肥年销量在2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是氮肥,已基本取代饼肥和粪肥;农药年销量在900吨上下,主要品种为高毒六六六杀虫剂。1965年,农用药械已普遍使用,至1969年,销售3万余架。农用薄膜于1970年开始销售,供应250吨。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的购销量也有明显增加。此期经销的农业生产资料,除供应本地外,扩展到周围19个县市和8个国营农场。
70年代,计划分配的化肥、农药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已不能满足需求,通过组进计划外商品,不仅购进数量增加,品种也有增加。化肥中磷肥购进量增多。1985年,全市经销的农业生产资料,有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农用药械、加工机械计700多个品种,全年向供应区销售化肥26.2万吨,农药694吨,农用薄膜481吨,动力机械2110台;其中,在本地销售化肥2.36万吨,农药150吨。
1962年至1985年,蚌埠农业生产资料分公司累计销售化肥146万吨(其中氮肥105.6万吨),农药8.2万吨,加工机械2.59万台,农用薄膜9000余吨,农用药械50万架。另外,市工业部门在1985年自销化肥6000多吨,农药80多吨,农业泵2万多台,农用拖车3800多辆。
农业生产资料商户网点:
建国前,蚌埠市面上有数十家木匠、铁匠铺,自制简易农具出售。牛马交易行于19世纪末已有多处,到民国20年(1931年)增加到18处。民国24年,有江子福等多家油行兼营饼肥。
建国初期,蚌埠仍有个体木匠、铁匠打制农具出售。1950年有牛马交易行28家。1951年曾成立大粪肥料公司,制作干粪肥出售。之后,有五金批发站、土产公司、肥料公司、供销社牲畜交易所等经营农业生产资料。1961年,市成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站,为专门经营机构。
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蚌埠分公司位于解放二路南段,成立于1961年5月,时称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蚌埠供应站,属二级批发机构。建站初期有职工61人,负责淮北地区28个市、县和1个果园场的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药器械、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供应业务。其中,属国家统配的一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由该公司负责分配调拨。后供应站改为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蚌埠分公司。1985年,分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40万元,年商品购进额609万元,加上存货销售额650万元。建站25年,除1965年、1966年合计亏损50万元外,其余年年盈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