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商埠
明代,蚌埠为凤阳府西北的边陲小集。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凤阳府曾将蚌埠辟为屯粮之所,称“蚌埠仓”。东郊的长淮卫,因紧靠明中都城凤阳,成为较大的水旱码头和集镇,商贸兴隆。清代前期,蚌埠集地处怀远、凤阳、灵璧交界地,为三不管地带,私盐多集散于此,形成一条商业街,商业活动一度繁盛。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军和捻军在怀远、凤阳之间战事频繁,蚌埠集毁于兵燹,市集重心逐渐转移到淮河北岸小蚌埠。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据当时《凤阳县志》记载:“蚌埠集在县西北五十里,南岸曰大蚌埠集,已废,北岸曰小蚌埠,有集市”,说明此时淮河北岸小蚌埠比南岸繁盛。小蚌埠西黑牛嘴是天然避风港,常樯桅如林,帆船如市。船家来往运输的货物,一部分拿到小蚌埠正街上交易,使小蚌埠商贸活动日渐兴旺。到本世纪初,小蚌埠正街已有商号50余户,设有粮行粮店、棉花店、油盐杂货店、肉铺、中药店、柴草行、缫丝店、鱼行、澡堂、饭馆、旅馆、理发店及糖坊、木厂、染坊、裁缝店、银匠铺、花轿坊、乐器行、酒坊、船行等。该地不仅是方园百里农产品交易场所,也是竹木、茶麻、桐油等土产品的集散地;相比之下,河南岸仅有老大街一条土路,称油盐小集,有油盐店数家,小饭馆三家,药店一家,茶馆两家,十天逢两集,集盛时三四百人,集闲时百余人。逢集时,赶集的附近乡民,多肩挑背负,到油盐小集上出售小麦、黄豆、绿豆、蔬菜等农产品,渔民也到集上出售鱼虾。赶集人卖了东西后,再买油盐及日用品带回。下午集市上人渐稀少,至日落人走街空,入夜则只闻淮河水浪撞击渡船和渔舟的声音。
清宣统元年(1909年),津浦铁路淮河铁桥在蚌兴建,筑桥的材料厂、工程局、测量局、包工处多设于河两岸。因蚌埠火车站选定于南岸建站,遂使淮河南岸蚌埠集的商业活动立变活跃,集市重心又由北岸移向南岸。当时,砂石竹木等建桥物资从淮河上游和下游运抵蚌埠,堆积如山。为适应2万多名建桥民工生活所需,南岸蚌埠集上立时开办一批饭店、客栈、澡堂、缝衣铺、杂货店等。
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后,河南岸因设有火车站,又加港口扩建,商业贸易日趋活跃。民国3年,已被委为安武将军的倪嗣冲在蚌驻节,利用权势变更“淮盐引岸”,将原设宿县的皖北盐务局移入蚌埠,规定运销皖北的食盐必须到蚌完税、定价,方可运销。此虽系倪氏肥私之举,但客观上也促使河南岸市面扩大。商埠初成,一时冠盖云集,车水马龙。淮河上游涡阳、颍上、亳县、蒙城、阜阳、寿县、霍丘、凤台、六安及豫东固始、息县等地的粮食及土特产,多通过淮河舟运至蚌,再转火车分送南北;淮河下游板浦、海州食盐运至蚌埠,再分销上游各县;南京、天津的京广杂货,也车运至蚌,多为粮商带回淮河上游。倪嗣冲在蚌督皖后,军队屯集,僚属云从,关卡局长、各县县长、分关总办等莫不往来络绎,且一些达官贵人以“酬酢往还、花天酒地”为乐,剌激消费性商业迅速发展。几年间,大旅馆、南北菜馆、清洁浴池先后开设。又,倪嗣冲夫妇每年寿期两次,祝寿者千人,对寿礼的采办大增,市面上绸缎布庄、古董铺、海味庄、鲜花店、南方纸店等亦有开办。此期,苏浙津沪经商者纷至沓来,外国资本也接踵而至。
20年代初,蚌埠河南岸新老船塘均已竣工,并在老船塘附近建起公记堆栈(后称五行仓库),使货物吞吐量大增。此期,在蚌开业的银行、钱庄也有20多家,为商业经营提供了金融服务。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不仅是皖北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也是津沪一带工业品的转销地。民国19年,全埠有48个商业行业,仅盐粮交易一项,全年就达50多万吨。至民国23年,蚌埠人口发展到10余万,居民25000多户,其中注册商户4443户,占总户数的17.8%。商埠以物资中转为主,并以盐粮集散为大宗,物资集散营业额约占总营业额的70%左右。除物资、商品交易外,消费性商业亦为盛极。当时,蚌埠著名的菜馆就有20多家,有淮菜馆、苏菜馆、正阳菜馆、凤阳菜馆、天津菜馆等,较大的旅社也有30余户。
沦陷时期,蚌埠成为伪省政府的驻地。日伪当局实行严格的物资禁运,商品流通受到很大限制,致商埠出现萎缩。其重要商品、物资均为日本的三井、三菱、三洋、江南、三兴、谦松等洋行和株式会社所垄断。民国30年,全埠民族商业领有执照的只有2809家,比沦陷前减少50%。此期,物资贸易衰落,而妓院、烟馆、赌场等颓废性行业却得以滋长。
抗战胜利后的民国35年,蚌埠商业曾出现过短暂复兴。据蚌埠市政筹备处工作报告称:“抗日胜利,国土重光,本市顿成政治、军事、经济之重心……工商业繁荣,尤胜逾昔”。原逃往内地的商户纷纷返回重整旧业,并新开一批商户。是年,已有商业60余类,大小商店8000余家,淮北20余县及邻省土特产的输出和沿津浦线城市工业品的输入均在蚌集散。其中,盐粮和农副产品的集散仍占大宗,食盐、粮食日交易量约150万公斤。但此种复兴局面维持时间不长,即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加之皖北、豫东一带水患、蝗灾严重,而致商埠发展受阻。
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起初市面上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投机盛行,物资交流阻塞。同时,商业战线还面临支援前线、支援解放上海的繁重任务。新建立的人民政权致力于商业的迅速恢复,一方面大力收购各类物资,另一方面整顿市场秩序,打击不法商贩,使商业秩序很快得以好转。是年4月,成立国营皖北贸易总公司,自6月起将收购的粮食、油脂、牛皮等物资,由航运进入长江,转上海港,对稳定刚解放的上海起了积极作用。此后3个月内,蚌埠支援上海的物资,有粮食1000万公斤,食油38万公斤,茶叶65万公斤;从上海运回棉纱、布匹、火柴、肥皂等工业品,价值20万元(折成新版人民币),稳定了蚌埠市场的供应。
恢复时期,全市建立起一批国营商业企业和合作商业企业,并鼓励和保护私商的正当经营活动,商业贸易得以较快恢复。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达3342万元,其中,国营占24.96%,合作社占14.36%,私营占60.68%。私营商业中,投机性甚强的牙行、行商逐年减少。在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中,各商业机构及时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先后参加了华东区数十次物资交流大会。1952年9月,市召开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周围8个省市城镇417名代表参加,商品购销总额725万元。市还恢复和建立农村集市、庙会等,组织城乡间短距离的物资交流,鼓励私商下乡推销工业品和收购土特产品。随着工农业生产以及地区、城乡之间商品流通渠道的恢复,商业市场日益活跃。
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商业建设开始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增大了基本建设的投资额。1953年至1957年,累计投资1128万元,是恢复时期103万元的10.95倍。此期,铁路、航运、公路建设也都得到发展,全埠货物吞吐量1957年约300万吨,为建国前的10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将私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到1956年,全市私营商业已基本实现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包括公私合营商业、合作化商业及个体商业在内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实行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体制。1957年,商业部门国内纯购进达6472万元,纯销售达8352万元,外贸出口收购总值达297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331万元,均比解放初期有了较大增长。
1958年开始,蚌埠在皖北地区的商品集散作用因商业体制变化逐渐减弱,但因城市工业生产已形成规模,工业生产资料的经销量明显上升,商业购销额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其后在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初期,商贸活动一度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上仍保持上升趋势。到1978年,商业部门国内纯购进达4.72亿元,纯销售达4.01亿元,分别为1957年的7.5倍和4.8倍,分别年递增10.8%和8.10%。其间,自1958年“大跃进”后的20多年内,城市一直偏重发展工业,商业基本建设发展缓慢。21年内,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仅1676万元,年均79.8万元,比“一五”时期的年均225.6万元减少64.6%。同时,因商业经营管理体制过分集中统一,内外贸易经营渠道单一,集市贸易两度被取缔,商业潜力难以发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埠发展进入新的阶段。1979年至1985年,商业建设累计投资3362万元,年均480.3万元,为前21年年平均数的6倍。1985年,全埠货物吞吐量500多万吨,有各类商业企业765个,职工2.77万人。其中,二级采购供应站12个,市级公司15个。含社会商业,独立设置的商贸机构已发展到9745个,从业人员46374人。其中,商品经销机构4995个,从业人员30888人;饮食业机构2738个,从业人员8350人;服务业机构2012个,从业人员7136人。全市商业国内纯购进8.02亿元,纯销售5.84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0%和45.5%,年递增分别为7.9%和5.5%;外贸出口总值14157万元(含辖县,按外贸部门统计数),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递增14.1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58亿元,比1978年增长1.88倍,年递增16.3%。集贸市场几年来迅速发展,年成交额由1980年的2316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11091万元,增长3.8倍。
蚌埠市1952~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一览表单位:万元

二、市场
盐粮市场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盐粮市场最早形成,城市有“以商立市,盐粮起家”之说。民国3年(1914年),在蚌督皖的倪嗣冲垄断盐业,使盐的交易量猛增。盐交易的扩大,也带来粮食交易的增加。一般淮河上游的粮商,用船运来土产杂粮,售出后再购盐回头;淮河下游的盐商,则来时带盐,返回时运回粮食,盐粮一并交易。舟运至蚌的粮食,大多经火车运往无锡、常州一带,民国8年仅黄豆一项即达6万吨。民国12年,在新老船塘停泊盐粮交易的船只一般达一千多艘,多则三千艘。分布在老大街、米坊街、经一路、华昌街的盐粮行约200家,各盐粮行每天都派出伙计(人称“行皮子”)到船塘与货主洽谈生意。至30年代初,盐粮市场年交易量约100万吨,盐税一项年收入最高达200万银元。盐粮除集散外,市面零售交易亦甚活跃,街道上分布的盐店、粮坊有上百家。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蚌埠各业之兴替,市场之盛衰,物价之升跌,多以盐粮为转移,有所谓“盐粮不动,百枝不摇”之说。沦陷后,盐粮被日伪当局定为统制物资,市场交易量锐减。抗战胜利后,市场迅速复苏,市面上新老盐粮行、坊、店多达400余户。民国37年,徐州“剿匪”总指挥部总司令刘峙也曾在蚌埠吉安里雇人开设盐号。蚌埠解放初,市人民政府设立盐粮管理所和盐粮交易所,维护市场正当交易。1950年,盐被列为国家统管物资,实行计划管理。1953年起,粮食也实行统购统销。
米坊街粮市位于今青年街南段,仅长500米,是蚌埠解放前盛极一时的粮食交易市场。该街原名中正街,后因全街居民几乎家家开米坊,便以商成俗,叫米坊街。该街粮市萌发于民国元年,有筑路民工杨保全先摆米匾子出售粮食。嗣后,粮摊、粮坊相继增多,到民国4年,有10多家。当时粮业公所指定商户启用店号,杨保全第一家挂旗称全兴昌粮行。继后,施玉兴的玉兴、席兆来的泰来、王学富的裕大、席兆学的全昌、施融辉的同顺和、王玉山的同顺兴、王蕴山的隆泰、朱老五的谦丰和、天津人老董的宝兴公等商号均立行经商。该处坊行每当粮食上市过剩、价格低廉时,便尽量收购囤积,待粮价上涨时,再转手卖出。民国21年后,粮行、坊行增加到40余家,遂成为市内粮食交易的中心,日成交量约五六百担。至抗战胜利后,最高日成交量千担左右。该街扼守五叉路口,靠蚌寿、蚌怀公路之便,可吸引定庵、炉桥、刘府、武店、姜桥、徐桥、马头城等地来粮,又加粮食经营本钱可大可小,家家能开,于是市场上生意兴隆,购粮人车水马龙。该街以盐巷子南口为界,往北全是米坊,往南多是坊行。粮行多代客商采购转运,北路的有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徐州,南路的有上海、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等。坊行多组织市场成交,一手托两家,收取行佣。行主大都是邻县和本地人,小行一般有3人(帐房、斗把、打杂),大行有7~8人。该街开设的米坊一般是夫妻店,每户只有相当于10~20包的粮食作本钱,以经营零市为主。米坊经营者多以十二筒八买进,十二筒四卖出,扣除部分作为经营收入。米坊中陈铁城的同发祥、柏哲先的同兴德、杨保全的全兴昌等商号各有资本40万~100万银元。该街粮市,在1953年关闭粮食市场后消失。
盐巷子盐市盐巷子原名西保安里,介于今淮河路、青年街之间,长106米。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马路中段盐摊密集,警察局以影响交通为由,责令迁至西保安里集中营业,从此该里被称为盐巷子。盐巷子盐商开始有蒋宪章、汪静波、陈少平等10余家,一年后发展到数十家。他们一般白天出摊,晚间撤摊,固定盐店只有几家。蚌埠解放时,该处盐商除歇业、转业者外尚有20家左右。1956年,食盐合作商店成立后,盐巷子盐市交易停止。
淮珠菜市场民国初,蚌埠辟有淮珠市场,取凤阳八景之一的“蚌埠流珠”命名。市场位于今淮河路百货大楼处,有蔬菜、肉食、水产品等经营,大小店摊200多家。其中,肉案四五十处,分江苏、安徽帮,以江苏帮势力最强;鱼挑子100多个,多为本地人,鱼产自淮河、龙子河、涡河等;鸡鸭贩、菜贩各数十处。另场内开有饭店、小吃摊点等。民国8年蚌埠大火,该市场被烧,后得以重建。
二马路百货、小商品市场位于今凤阳西路,东起交通路口,西至升平街口,全长1800米。津浦铁路通车后,该街逐渐形成,初名二道街,后改称二马路,百货棉布业多集中于此。民国3年,出现几家河南人开设的草帽店。民国5年,天津人刘明其独资开设新昌祥京广时货店。到20年代初,已有商号10多家,市场初成。之后,该市场商号不断增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到民国37年,先后开设过的百货商号70家,棉布商号36家,文具商店35家,钟表商店17家,杂货商号50家,总计达200多家,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街。其中,张梅卿、姚文兴办的天成百货公司,刘玉珊开设的三级鞋店,万其五开设的鼎昌绸缎局等,在皖北一带享有盛名。建国后,城市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马路(淮河路),该路店号增加较少。但1979年将该路西段辟为小商品市场后,市场重新活跃。至1984年,小商品市场建成钢骨结构阻燃型玻璃钢质的全顶栅半封闭棚房。1985年,该市场上沿街设摊点411个,商店110多家,共经营商品10大类500多种,成为闻名全省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该路东段仍多为经营百货、棉布的商店。
东安市场位于今凤阳西路三巷,介于凤阳路、淮河路之间,长134米。该市场创建于民国26年,建房20多间,占地6亩,因原名东安里得名。民国30年11月,市场又动工扩建,翌年8月竣工,房屋增至73间,全部搭起过街天棚,称为“不露天的街”。该市场最早经营百货的有谦益、华生、益和、祥生4家百货店,最早经营棉布的有聚纶、义祥、兴康3家布店。40年代,市场商品小而全,既经营日用百货、绸缎布匹,也经营针线扣带、刀剪、碗筷等。该市场商品多售时兴货,凡大城市新出现的货物,不几天就有出售。民国37年,该市场有百货店8家,棉布店10家,场内还办起菜馆、医院、钱庄、服装店、杂货铺、酱园等。同年,当局实行“八·一九”限价,各家商号惨遭打击,相继倒闭。1950年,场内摊贩恢复,李宜轩、李束元、雷广钧、陈炳文等几家百货、棉布店也重新营业。1956年初,有百货店11家,棉布店10家。是年公私合营后,市场不复存在。
淮河路综合商市淮河路全长3100米,解放前有50多家商号开业,大多为杂货店。解放后1955年,省内当时最大的综合商场百货大楼在该路上建成,随后城市商业中心逐渐移向该路。1985年,沿街各类商店400多家,经营有百货、纺织、医药、五金交电、化工、家具、钟表、土产陶瓷等商品。每至节假日,百货大楼一带车水马龙,人群如潮。该路著名的商店除百货大楼外,还有华侨商店、钟表专营商店、二轻商场、交通器材商店、万春国药店等。
华盛街杂货炒货市位于市中心,西起升平街口,东至中荣街口,全长613米。此街在30年代后期,以经营杂货、炒货著称,也开有一部分粮行、油行及酒店、饭店等。经营的杂货包括香烟、火柴、煤油、盘纸、蜡烛、酒、茶、酱品等。私营店号中,翟松如的钱泰源商店经营五洋杂货,李少贤的鼎丰商店主营香烟、盘纸,杨之元的永泰昌商店主营麻茶。另有何近仁的公泰酱园,孙元甫的孙和泰酱园,朱德侠的福昌酒店,胡之如的胡鼎昌酒店,王福泰的王龙泰杂货店,王华亭的兴盛杂货店,陈品三的三盛和杂货店,岑元龙、彭立如的德康杂货店等。市场经营的干鲜炒货包括花生米、瓜子、山楂糕等,主要有花俊卜的花顺兴炒货店,陈家昌的瑞泰行干鲜店,常瑞臣的延泰昌干鲜店等。街道两旁还摆满百货、杂货、炒货摊,多时达数百个。每天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南来北往客商或来购货,或寻问行情。解放后,该街仍为商业中心,西段逐渐形成农贸市场,中段逐渐形成小吃群,间有百货、杂货、炒货经营。
篾匠街竹器市篾匠街位于中兴街南段,介于淮河路、南山路之间,长约100米。清宣统二年(1910年)起,陆续有篾匠在街上营生,开埠后形成一条竹器专业街,俗称篾匠街。该街篾匠居住毗邻,门面相连,最多时40余户。抗日战争爆发前,来蚌埠跑生意的人多,对竹器筐篓需求量甚大,一般均到此街挑选。各匠铺所制竹器多选用皖西、皖南毛竹,一般春季编制蛋篓,夏季编制凉床、凉棚、竹帘,冬季编制油篓、筐篮等,均边制边销。1950年,篾匠街上成立合作小组,于1955年,转为市第三竹器生产合作社。1957年,合作社又转为国营竹器厂,迁往施家洼,该处竹器市场关闭。1980年后,重新在该街成立民办青年勤俭竹器厂,复有竹器经销。
纬二路布拉条街该路靠近新船塘,长167米。民国27年前后,有本地人冯季铜、高光明、王金鼎等在街上设点收购旧衣、破布。一些店主将旧布再撕成布条(俗称布拉条子),制成拖把出售给船民使用。之后,摊户增至四五十户,形成荒货一条街。每天上市船民不下百人。解放初,该街经营仍十分兴旺,1956年后仅存几家摊点。
农贸市场明代起,蚌埠有长淮卫集、八大集、徐家桥集、秦家集和蚌埠集等,均为农副产品交易场所。清末,淮河北岸小蚌埠称正街集,淮河南岸有老大街集,另在河两岸的仁和、定庵、中井寺、陶店、双庙、吴小街、高庵、桃园等处,也形成农副产品交易场所。津浦铁路通车后,市面渐成,除市郊集镇外,先后在今华盛街路南形成淮珠市场,在今凤阳路二巷形成东菜市,在今纬二路处形成西菜市,在今中兴街北形成水果街,在今升平街形成麻袋街,在今太平街形成烟草收购市场和柴草场。解放后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步在华盛街、米坊街、太平街、南岗一路、兴平街、国强路、国安街、蚌怀路等处形成农贸市场。1958年后,农贸市场多次被限制发展,至1976年,方逐步复兴。1978年,农贸市场在市区重新开放14处,在市郊开放6处。1985年,城乡农贸市场达到33处,总面积20万平方米,总摊位9200个,上市商品5000多种,日人流量25万人次,年成交额1.1亿元。33处农贸市场,分布在东区8个,中区5个,西区9个,郊区11个。其中,国强路农贸市场为国家定点的重点市场之一,占地1.85万平方米,棚房242间,固定摊位5400个,按商品属性分为10个交易区,年商品上市量4500万公斤,成交额3189万元。红旗三路农贸市场(俗称南岗四路农贸市场),于1979年形成,1985年占地面积7715平方米,房棚305间,摊点715户,按商品属性分为8个行业,上市品种1000多种,年成交额1700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