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农村解放前,粮食主要播种小麦、黄豆、玉米、高粱、山芋等,年播种面积在40万亩以下,总产量不足2万吨,亩产量不过百市斤。经济作物主要播种烟草、芝麻、棉花、苘麻等,产量也很低。
1949年底,市郊粮食播种面积46.58万亩,单产50.8公斤,总产23670吨。随后几年因广种薄收习惯尚未改变,虽播种面积增加,但平均单产下降,总产量仍然不高。1953年,粮食播种面积上升到56.86万亩,但单产仅为30.5公斤,总产量仅17329吨。同年,油料播种1.27万亩,总产671吨,单产53公斤;烟草播种2.38万亩,总产1300吨,单产54.5公斤;麻类播种5101亩,总产283吨,单产55.5公斤;棉花播种面积甚微。
1954年后,粮食单产开始上升。1955年因是丰年,种植面积53.2万亩,粮食单产达67.1公斤,总产量35710吨。1970年,单产突破100公斤,达112.1公斤,当年播种面积37.96万亩,总产42565吨。到1979年,粮食单产168.2公斤,当年播种35.53万亩,总产59750吨。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稳定,产量也多有波动。如油料,播种面积最多的是1955年,为1.68万亩;最少的是1971年,为1503亩。单产最高的是1968年,为139公斤;最低的是1954年,仅12.5公斤。
进入80年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略有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同时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产都有明显提高。1981年,粮食单产突破200公斤,达217.6公斤,当年播种面积34.81万亩,总产75734吨。粮食亩产最高年份是1983年,为238.3公斤,当年播种面积34.91万亩,总产83175吨。1985年,油料单产由1980年84.5公斤上升到89公斤,当年播种1.49万亩,总产1328吨;麻类单产由1980年的115.5公斤上升到210公斤,当年播种1.05万亩,总产2201吨;棉花单产由1980年的31公斤上升到43公斤,当年播种504亩,总产22吨。同期,烟草不再种植。
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最大,60年代后一直稳定在15万亩上下。水稻,在60年代中后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70年代后每年种植8万亩左右。黄豆每年播种面积大都在6万亩上下,没有大的起伏。玉米,建国初期只在园边、地头种植,50年代中后期才大面积种植,到1976年发展到3.3万亩。1976年后,因水稻面积逐步扩大,玉米面积减少。经济作物中,50年代以烟草种植面积最大,每年2万亩左右,其次是油料和麻类。60年代至70年代,烟草、油料、麻类多在1万亩以下。药材少量种植,并集中在1960年至1962年间,每年种植约500亩。进入80年代,经济作物种植仍以油料、麻类为主,也增加甘蔗等其它作物。
一、耕作制度
50年代前,蚌埠农村水利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差,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为两年三熟制。60%以上的耕地先种植高粱、麻、烟、棉、花生等,转种小麦或大麦,再转种黄豆或山芋、早稻等。旱粮占耕地面积的90%。
至60年代,水利条件逐步改善,各种作物新品种相继引进,加上实施麦转稻、麦转黄豆或山芋,一年两熟制的比例增大,约占40%。此期,玉米转小麦转豆类、麻类转小麦转豆类、春山芋转小麦转豆类的两年三熟耕作比例仍占50%。1954年,安徽省推行农业“三改”(改季节的收成比重,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改广种薄收习惯)后,市郊农村开始试验小面积的双季稻种植。
70年代至80年代,一年两熟制比重占60%~70%,两年三熟制比重占20%~30%,一年一熟制比重只占10%以下。一年两熟的包括麦转稻、麦转豆类、麦转夏麻、麦转夏山芋、麦套花生、油菜转稻等,其中以转豆类为主,约占40%~50%,麦转稻约占30%左右。两年三熟的包括麻、高粱、玉米、山芋等转麦,再转夏山芋或大豆、麻类,其中以春山芋转麦再转大豆较多,约占30%~40%。
二、作物区划
沿淮平原麦、豆及经济作物区蚌埠淮河北和沿淮河南东部属沿淮低地平原,地势平坦,水利灌溉方便,土质为两合土、淤土、沙土及少量的黄岗土和黑土、青黑土,适宜麦、豆、花生、麻类作物生长。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从1978年开始,水稻面积也逐年扩大。
淮河南倾斜平原稻、麦、油菜区蚌埠淮河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形成高差较小的典型的倾斜平原。该区河流较多,灌溉方便,土质疏松,耕层较深,易保水保肥;土质以白土和黄土为主,夹少量的黄棕土和碱土。该区适宜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
淮河南远郊残丘稻、麦、杂粮区蚌埠东南远郊属低山残丘地带,土壤耕层浅,易冲刷,保肥、保水性能差,水利条件也差;土质以黄棕壤为主,夹有少量的白土和黄白土。该区适合稻、麦、杂粮作物生长。
三、品种
蚌埠作物品种有200多种,其中水稻44种,小麦36种,大麦4种,大豆18种,山芋5种,玉米5种,油菜5种,花生4种,另有高粱、芝麻、绿豆、豇豆、红豆、豌豆等。
民国35年(1946年),皖东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在蚌设立,市郊进行过小麦良种推广工作,但成效甚微。至解放初,农民仍无选种习惯,一般自留自种,只讲究种粒饱满,不太重视种子纯度。作物品种基本上为当地传统品种,有一定的抗灾、抗病能力,茬口衔接也较合适,但产量较低。
1953年后,开始引进新品种,小麦有碧玛一号、矮粒多、五爪麦等,黄豆有大乌壳、大白壳、牛毛黄等,山芋有胜利百号等。一般在地里片选或拔除杂棵成块选种。1963年,成立市种子管理站,先后引进100多个作物品种。60年代,市郊一些生产队采取片选、块选、棵选、穗选等方法,提高种子质量。70年代,市种子公司和农科所负责新品种引进并作比较试验,各公社、各大队的农科队(站)负责良种繁殖,供应生产队和农户使用。1975年后,市郊自育种子基本上能满足本地需要,除引进新品种外,一般不再调进种子。1976年,郊区农科所等单位在长淮公社余滩大队进行小麦新品种选育,选育出来的余五号小麦良种,在郊区推广试种,增产效果很好。同年,市科研部门进行红麻留种试验,经3年时间,短光照制种技术获得成功。其引进的湘江二号红麻品种,经留种后,1979年繁育面积208亩,收种子1.1万公斤,除本地自用外,大部分支援外地。
1980年后,八大集良种场和一批种子专业户的承包地成为良种培育繁殖基地,保证了全区良种的供应。市郊小麦、水稻、黄豆等主要作物,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品种选介:
小麦系市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明清至民国期间,小麦种植占耕地面积的80%,但产量很低,平均亩产只有35~40公斤。建国初期,种植品种主要有小红麦、小燥麦,50年代中期更换有南大二一四九、矮粒多、碧玛一号、早洋麦等。60年代,多种植内乡五号、阿夫、阿勃,至70年代,多种植丰产三号、郑州三号、七零二三。进入80年代,一般种植郑引一号、泰山一号、丰产三号、马场二号、百农三二一七、西安八号、濉麦四号、白郑引、百泉山等。小麦在淮河以北以条播为主,在淮河以南以撒播为主。建国后20余年,小麦单产在50公斤上下徘徊,1979年上升到196公斤,1984年达235公斤。
大麦属市郊辅助性作物,作为春荒的“早接口”粮食,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左右。主要品种有芒大麦、六棱大麦、米大麦等。50年代中期以后,大麦主要用来作牲畜的饲料。60年代,引进六石准、早熟三号等新品种,产量一般在150公斤。70年代末期,推广种植新品种啤酒大麦,可用来做啤酒,但其它品种大麦仍主要用作饲料。
水稻民国至建国初期,仅在淮河以南地区有部分栽播,且靠天收,单产约50公斤上下。1954年经稻改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50年代,以麦茬稻为主,多种植齐头白、小红稻两个品种,具有抗旱、耐涝、耐瘠薄特点。60年代后,引进新品种珍珠矮、矮脚南特和粳稻桂花球、桂花黄,70年代初又引进农垦五七、五八等品种。1975年后,引进南京一一、三九九和杂交稻等高产品种。1984年,水稻单产463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1985年,杂交稻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90%。
黄豆市郊主要夏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5万~7万亩。种植地域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和沿淮河南岸,以条播为主。50年代起,主要品种有平顶乌、小白壳、牛毛黄等,至70年代,有大白壳、徐州四二四等品种。1978年以后,有莒选二三、五河大豆、跃进五号等优良品种,亩产一般50公斤左右,最高达100公斤。
杂豆分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多为零星种植。绿豆主要品种有圆叶绿豆、摘绿、明绿等,豇豆有米豇豆、兔屎豇豆等,红小豆有黄红小豆、赤红小豆等。种植方法有点播和撒播两种,以撒播较多,单产平均在50~100公斤之间。
玉米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农民只在园边、地头少量种植。50年代中期以后,有大面积种植,主要推广双跃三号、白单二号、群单二○五等品种。1976年,种植面积3.3万亩。是年后,由于水稻面积扩大,玉米种植逐年减少。1985年,玉米单产253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
高粱俗称小秫秫,种植历史较长。1956年前,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高粱品种,60年代前主要有黑柳子、大红袍、骡子尾、打鼓锤、麦黄秫秫、老鸹蹲等,平均亩产在30~60公斤。70年代后,种植九月寒、沈杂一号等麦茬杂交品种,最高亩产100公斤。1984年,单产达140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
山芋又称芋头,种植历史较长,分布很广,特别是山坡地较普遍,每年种植面积在3万~4万亩,占郊区耕地面积的10%左右。1958年种植面积最大,为8万亩。山芋传统品种有大红袍、洋白芋、美人头等,一般亩产在500公斤左右。1956年后推广胜利百号品种,1978年后推广北京五五三、徐薯一八等品种,最高亩产可达1500公斤。1985年,山芋平均亩产925公斤,折合一般粮食为185公斤。山芋种植,解放前采用露地育苗,解放后逐步推广温床育苗,1958年后推广火炕育苗。
油菜1970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1973年种植5000余亩,平均亩产在100~125公斤。种植品种主要有胜选一号、陕油一一号、滁油一号等。种植方法一般用育苗移栽,也有少量直播。1980年后,种植面积渐少。
芝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有九股钢叉、霸王鞭两种。1958年起,种植面积渐少。70年代后期,种植独杆占品种,单种田块亩产50多公斤,套种田块亩产为25公斤左右。1983年后,种植面积在1300亩左右,绝大部分与豆类套种。
花生60年代前,种植品种以当地传统品种小五籽花生为主,其次是大泡果花生,亩产均在100公斤左右。70年代后,引进山东伏花生、山东花二八、山东花三七、海花一号等高产良种,亩产最高可达400公斤左右。种植区主要在淮河以南和河北小蚌埠。
烟草本世纪初在淮河以南地区开始种植,主要品种陆续有青柳子、大片、福昌等。春烟最高每亩可产200公斤,麦茬烟一般在50~75公斤。1979年后,市郊不再种植烟草。
棉花50年代,农民只在家前屋后、山岗坡地少量种植,供自用。1967年、1968年,各播种2975亩、2000亩,后逐年减少,至1984年、1985年,各播种386亩、504亩。皮棉亩产最高为47.5公斤。
麻类初以种植苘麻为主,分布在沿淮砂土地带,亩产在50公斤左右。50年代末引进黄麻,60年代又引进红麻,品种有青皮三号、七二二等。种植面积最多时达万亩以上,最高单产为304.5公斤。
四、农作物保护
病虫害防治民国35年(1946年)在蚌设立的皖东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曾进行过少量的病虫害防治工作。50年代,农村开始大面积使用六六六、DDT类等农药防治虫害,用波尔多液农药防治病害。60年代,曾使用蚌埠东海烟厂的下脚料烟末,浸水后用于防治水稻虫害,有时与六六六农药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对水稻白叶枯病,一般每亩用5公斤石灰进行防治。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对作物虫害开始用除虫菊、敌百虫、敌敌畏、1605杀虫剂等防治,对作物病害用代森锌、代森铵、退菌特、二硝散等农药防治,市郊用药量每年50~70吨。1970年,淮光公社筹建微生物农药厂,先后生产防治大豆黄丝藤病的鲁保一号农药和防治蔬菜虫害的杀螟杆菌农药,后因产品不易保存、使用麻烦和对皮肤剌激较大,未能推广使用。1976年,农村自行熬制防治水稻虫害的土农药,因质量不稳定,也未能推广使用。进入80年代,主要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包括敌杀死、速灭杀丁、灭虫菊、杀虫双、二嗪农等防治虫害,用托布津、乙磷钻、农用链霉素等农药防治病害。1983年后,试验推广昆虫性激素防治虫害。
除草蚌埠地区农作物田块中杂草种类繁多,水稻田主要有牛毛毡、稗草、三棱草、鸭舌草等,小麦地主要有猪秧秧、野燕麦、毒麦、小燕蒿、拉拉藤、野芦苇、基耳、香附子等。50年代,对杂草主要用铲除、手薅方法拔除,后再用高温堆肥、晒干火烧等办法毁掉草籽。60年代,部分社队开始使用敌稗、五氯酚钠、除草酥等农药除水稻田杂草。80年代初,试验使用日本产的除草剂杀草丹。1984年,进口美国的拉索除草剂,在花生、黄豆、油菜等旱田作物地里使用。1985年,引进苯达松和氯乐灵等除草剂,主要防除小麦、水稻、大豆田里的杂草。
检疫开始于1965年。起初主要是对种子进行检疫,不久也检疫田间毒麦。是年,检查吴郢、雪华、长青3个公社36个生产队6753亩小麦,发现有90亩麦地长有毒麦,当即组织力量将其拔去。1978年至1979年,市郊组织112人的普检队,对小麦、水稻进行检查,发现秦集公社仁和大队120亩小麦普遍出现线虫病,发病率一般在45%,高的达到60%。雪华公社雪华大队也发生毒麦,最严重的第十六生产队混杂毒麦比例高达40%,影响到邻近的大队。检疫后,该年秋种时麦种全部更换。自1965年至1985年,市郊共检验稻种14万公斤,小麦种10.8万公斤,玉米、高粱种17万公斤,黄豆种近1万公斤,豌豆种近1万公斤,绿豆种5850公斤,瓜菜种2.67万公斤,烟草种3000公斤,对保证种子的质量起到了作用。
五、农场
八大集农场建于1963年6月,初名蚌埠农场分场,1965年1月称八大集农场。开始有房屋35间,大牲畜23头,以简陋的传统农具和畜耕人种的方式办场。初,拥有固定资产4.75万元,职工70人。1975年人员最多,为331人,1980年后稳定在120人左右。农场占地面积1400亩,实际耕地面积800亩。农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黄豆。建场20多年,共生产粮食200多万公斤,并培植、提供良种50万公斤。60年代后,除经营种植业外,还发展了畜牧业和工副业。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41万元,拖拉机4台,播种机4台,收割机3部,脱粒机2部。
双墩农场建于1963年6月,初名蚌埠农场分场,1965年1月称双墩农场,1972年又同时称双墩良种繁殖场。农场占地面积375亩,实有耕地300亩。建场初有职工21人。主要农产品为小麦、水稻、黄豆等。自1972年开始,每年给郊区提供良种6万公斤。60年代后,农场还发展有畜牧业和工副业。1976年,杂交稻制种首先在该农场试验成功。1978年,提供良种10.5万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1985年,农场职工80多人,农业机械基本配套成龙,耕种、收割、扬场全部机械化,有拖拉机2台,播种机2部,收割机2部,插秧机2部,固定资产25.5万元。
蚌埠市农村1949~1985年粮食作物种植及产量一览表

蚌埠市农村建国后部分年份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单产统计表单位:亩(面积)、公斤(单产)

蚌埠市农村1951~1985年经济作物面积、单产表单位:亩(面积)、公斤(单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林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