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用玻璃
民国10年(1921年),蚌埠始有小煤油灯瓶、奶瓶、玻璃杯、高脚煤油灯瓶、灯罩、马灯罩、玻璃缸等民用玻璃生产,多为季节性产品。
解放后,除玻璃制品作坊生产外,1953年组成料器生产组,当年生产瓶罐达5615吨。1954年,上海一些公私合营厂家内迁来蚌,开始机器生产保温瓶和瓶胆。1955年底,制镜生产投产。195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保温瓶及瓶胆63万只,日用玻璃制品9470吨,民用镜54.8万面。1978年,保温瓶胆年产量280万只,日用玻璃制品5487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用玻璃制品品种增多,产品由单一型向多门类、多规格、多花色发展。1985年,该业有企业8户,职工3578人,固定资产原值1480.7万元,净值984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8613千瓦,年工业产值3624.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859.1万元,产品销售税金478.7万元,利润489.1万元。主要产品年产量:日用玻璃制品3.91万吨,玻璃保温容器555万只(其中保温瓶165.8万只),民用镜188万面。
蚌埠市1953~1985年民用玻璃产量表

(一)民用玻璃生产技术设备
解放前,玻璃制品生产设备简陋。生产煤油灯瓶、高脚台灯等粗品,以收购的碎玻璃为原料;生产玻璃杯、灯罩等细品,以石英砂、芒硝、纯碱为原料,按经验配方,分别筑坩埚土炉或小圆炉熔炼,工人以玻璃杠(玻璃管)、剪刀为工具,手工剪料,人工吹制,此法沿至解放后50年代。
蚌埠玻璃厂建厂初期,器皿生产仅有直火式池炉一座,土烘缸送火,全为手工操作;保温瓶生产,建有坩埚圆炉、煤气间以及退火、拉底、镀银、抽气、试水操作间,但仍属人工吹制,人工操作,瓶胆爆炸率高,保温性能差。1958年后,工厂先后试制成功自动拌料筛联合机、简易煤气炉、燧道式退火窑、半自动吹制机、立式拉底机等,工艺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连续化和部分自动化。日用玻璃成型设备亦由落后的人工挑料、手工剪料、人工打气的转盘机改为半自动机。1972年,制镜厂生产礼品镜能采用自动镀银机喷银。
1979年后,玻璃厂改造了保温瓶、盐水瓶、酒瓶3座熔炉,炉体保温效果显著,成型设备和加工机械也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尤其对玻璃液面的控制,研制成功无接触型气动薄膜控制器,既安全又准确。
1985年,该业一轻系统拥有民用玻璃生产主要设备446台(座),其中玻璃熔炉6座。
(二)民用玻璃品选介
保温瓶玻璃厂出品,1955年投产,容水量2升,保温24小时水温平均74℃(不低于69℃为合格)。产品分金属(铁、铝)壳、塑料(简、精装)壳两种,其中金属壳采用喷花、冰花、镀黄工艺。该厂保温瓶瓶胆于1980年、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984年评为部优产品。
汽压式保温瓶玻璃厂出品,1983年生产,配置2升瓶胆,互换性好,有铁壳、铝壳两种。其中提环式塑料汽压水瓶,轻揿顶盖即可出水,底盖可作360度旋转,出水方向自如,使用安全方便。壳身喷彩花或冰花,或为刻花电化镀黄,配以龙凤、花卉、人物、山水图案。
保温杯玻璃厂出品,1974年7月投产,由内胆和外壳配套而成,容水量250毫升,装入沸水4小时后,水温不低于54℃(47℃合格)。其内胆分真空玻璃胆和宜兴紫砂胆两种,前者以盛装牛奶、流汁为佳,后者以泡茶最宜。杯壳采用全铝片冲压成型,经人工喷花或刻花、喷砂(细金刚砂)和电化镀黄工艺处理,色泽光亮,杯口镶以乳白色塑料口圈,配黑色胶木手柄,外壳可按用户需要刻印文字。1982年8月,曾精心设计生产5000多只杯盖上印有“人民大会堂留念”字样的黄山牌高级保温杯,送往首都。1983年,全铝刻花镀黄有柄保温杯列为国家优秀新产品获“金龙”奖,1984年被评为省优和部优产品,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
淮河牌礼品镜制镜厂名牌优质产品,分印花、磨花、刻花3大类,有50余个花色品种,1956年起投产。低档印花礼品镜,饰以传统的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案,“文化大革命”中多用样板戏图案。1977年后,以生产中高档礼品镜为主,采用磨花、刻花、远红外烘干、真空镀铝、以铝代银等新工艺、新技术,使礼品镜质量不断提高,镜面光洁明亮,不含暗迹。礼品镜多用“双虾嬉戏”、“猛虎下山”、“喜临门”等图案,构思新奇,富有民族风格,产品销往15个省、市。1981年、1985年,该产品分获省优称号。
笔式显微镜制镜厂(光学仪器厂)出品,系1983年4月与省光电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当年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金龙奖”和证书。1984年5月,Ⅱ型笔式显微镜问世,增加了分划装置,可进行计量分析;同年底又生产出Ⅲ型笔式显微镜,增加有光源装置,便于暗中观察使用。1985年,显微镜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和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该镜象面清晰,携带方便,适用于照相制版、彩色印刷、质量检验等方面,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
(三)民用玻璃作坊、工厂
民国10年(1921年),怀远县明远玻璃厂迁蚌,为较早的玻璃制品作坊。民国15年,该厂转让他人经营,改名为新民玻璃厂,厂址在福民街。民国19年左右,山东博山人石钰增兄弟带徒弟一行6人,由凤阳临淮关转蚌,在中斜街原邗江公所开办钰增玻璃厂;另有山东人赵继顺在中西街开办民生玻璃厂。沦陷后,3家小厂均停业。抗战胜利后,石钰增之侄石广仁集师兄弟数人再次返蚌,重开钰增玻璃厂,一直延续到解放。
建国后1953年,由原钰增班底老艺人高庆云、任益三等组织起生产自救性的料器生产组,取名合记炉料器组,从事瓶罐生产。1954年,上海私营大盛玻璃厂、大通热水瓶厂实行公私合营后内迁来蚌,成立公私合营蚌埠玻璃厂,于翌年投产。1955年底,由25名个体手工业者联合组建成制镜生产小组。之后,该业又增建几家小厂,到1985年,计有企业8户,其中:
玻璃保温容器制造业2户,玻璃厂、保温杯厂;日用玻璃制造业3户,第三玻璃厂、金台玻璃厂、长淮玻璃制品厂;制镜业1户,制镜厂;眼镜制造业1户,眼镜厂;其他玻璃及玻璃制品业1户,中区光荣玻璃制品厂。
蚌埠玻璃厂市一轻工业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位于纬四路99号,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该厂是1954年上海私营大盛玻璃厂、大通热水瓶厂分别实行公私合营后,内迁蚌埠合并而成,定名为公私合营蚌埠玻璃厂。1955年2月,玻璃器皿与保温瓶相继投产。1966年10月,工厂改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为蚌埠玻璃总厂。建厂之初,保温瓶年产37万只,日用玻璃年产770余吨。生产工艺基本保持原大通、大盛两厂原型。1958年,通过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仿制成双模吹泡机,并自制圆式自动镀银机以及内瓶加热真空台和冷热急变试水机等,形成“一条龙”作业线,保温瓶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1958年、1959年,先后试制并批量生产玻璃纤维、玻璃布、玻璃棉、玻璃钢、石英管、单晶硅、红宝石、光学玻璃及灯具、茶具和其它工艺制品,其中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因工厂产品品种、花色较多,此期,邓小平、彭真、董必武、刘澜涛、杨尚昆、谭震林等中央领导人先后来厂视察。“文化大革命”中,企业生产下降,曾出现三年亏损。1978年,工厂定名为安徽省蚌埠玻璃厂。1981年至1985年,进行厂房改造、设备更新,新增保温铁壳瓶、大口瓶、保温杯三条生产线。建厂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092.6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895.3万元,净值579.1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4647千瓦,工业设备原值526.2万元。1985年,全厂职工1866人,生产包装玻璃容器19930吨,玻璃保温容器487.2万个;年工业产值2582.7万元,产品销售税金325.2万元,利润409.2万元。第三玻璃厂市一轻工业局下属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朝阳路南段,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7338平方米。该厂前身是1953年玻璃生产老艺人组织的料器生产组,1964年改为玻璃仪器社,归手工业局领导,1976年改为玻璃仪器厂,1983年更名为第三玻璃厂。1964年前,主要产品有煤油灯、糖水瓶、眼药水瓶等。1964年后,工厂迁柳树营新址,改产农用温度计、医药针管、安瓿、量杯、烧杯等器皿,1973年生产CC试剂瓶,1976年转产眼镜片、电焊镜片、农药瓶等。1980年,为适应食品饮料业的发展需要,兴建24平方米马蹄式熔炉1座,购置六组行列机和退火窑全套机械化设备,转产啤酒瓶。1985年末,全厂职工50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81万元,净值195万元,动力机械总能2091千瓦,工业设备原值142.4万元,其中专用设备84.7万元。全年生产日用玻璃11608吨,年工业产值348万元,产品销售利润27.2万元,税金70.7万元。
二、日用化工
民国8年(1919年),蚌埠始有手工制皂业。民国35年,始有火柴生产。到解放时,全市有私营制皂厂10多户,年产肥皂200余吨;火柴厂1户,日产推磨牌火柴20余件。私人制皂厂均设备简陋,一般以铁锅或圆形铁桶作煮皂锅,直接用明火熬制,自然冷却,最后用手工开条、打印。私营火柴厂也以手工为主,仅有排梗机2台,刨片机、切梗机各1台。
解放初期,增设国营制皂厂,并有一批私营制皂、火柴工厂。1949年底,全市肥皂生产328吨,火柴生产0.88万件。50年代,逐步改进肥皂、火柴的生产工艺。其中,国营厂肥皂生产废除明火煮沸法,改用蒸汽煮沸,冷却、打印实现机械化,肥皂干燥也有了自动烘房;火柴生产购进上海制造的油药联合机,代替了手工沾油、沾药工序,木材断料使用机器作业,制梗、烘梗、运梗分别实现机械化和管道化。1959年,全市肥皂产量上升到3369吨,火柴产量上升到13.6万件。
60年代初,肥皂、火柴产量下降,1962年肥皂产量减为362吨,火柴减为9万件。1963年起产量逐步上升,到1970年,肥皂年产4071吨,火柴年产13.5万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除肥皂生产能力提高外,火柴生产引进国外流水线,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另外增加了合成洗涤剂的生产。1985年,该业3户企业有职工129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50.5万元,净值529.8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3647千瓦,年工业产值3193.2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365.8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65.9万元,利润383.3万元。主要产品年产量:火柴42.78万件,合成洗涤剂122吨,肥皂15292吨,其中洗衣皂1.5万吨,香皂24吨。
蚌埠市1949~1985年火柴、肥皂产量表

(一)日化产品选介
团结牌肥皂肥皂厂出品,1950年投产,为洗衣皂。该产品脂肪酸含量53%,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色泽呈金黄色,条重333.3克。皂体印有“团结肥皂”及生产厂家字样(原商标有握手图案),质量符合轻工部部颁标准。该皂皂体坚硬,组织细腻,泡沫丰富,去污力强,不粘不酥,用至最后成片不碎。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及河南、四川、湖北、山西等17个省、市、自治区。1981年、1985年,产品获省优称号,1984年获部优称号。
一级硬脂酸肥皂厂出品,1959年投产,为长方体块状,洁白晶莹,晶体大而成针形,有如松针,有光泽,微透明,含碘值低,性能稳定,符合轻工部标准。该品广泛用于日用化妆制品,除国内销售外,1964年起通过上海口岸出口。1982年获省优称号,1984年获部优称号。
普通火柴火柴厂传统产品,1950年投产时用福昌牌号,后改为黄山牌号,1972年用蚌埠牌号,采用360克黄板纸外盒装潢,分别以蚌埠风貌、体育、卫生、安全节能、“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等画面为商标背景。该品抗潮力达到97%,引梗率99%,磷面效能每面达200支,有效支数94支,均逾国家一级品标准。产品主要销往淮北地区。
中档火柴火柴厂出品,1981年投产。火柴头呈红、黄、蓝、绿各色,抗潮力达97.28%,引梗率99.4%,磷面效能每面216支,支数51支。该品有双喜、仕女、四美、智力、红楼、宝宝等6种商标,设计典雅。其中,智力图案显示用火柴做游戏方法,寓教于盒面包装,获华东地区包装装潢设计奖。产品主要销于皖北地区。
微声火柴火柴厂出品,1983年试制。火柴抗潮力97.64%,引梗率100%,磷面效能每面600支,均超过国家优级品标准。产品比其它火柴发火缓慢柔和(软发火),近于无声,火苗集中,有抗风性,适于宾馆、旅游使用。该品于1983年小批试产,获省、市优秀新产品奖。
(二)日化产品工厂
民国8年(1919年),蒙城人刘子亮来蚌开设增华肥皂厂。民国10年,刘子亮侄刘怀均在经三路开办刘顺兴肥皂厂。其后,汉口太平洋肥皂厂和南京同茂肥皂厂分别在蚌设立分厂。民国34年,本地人蒋瑶轩、马子和等人集资开设福民火柴厂,有员工80余人,至民国37年11月停业。是年冬,山东济宁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指令哈华年携两万银元作资本,在二马路和交通路口典房900平方米,办起振业火柴厂,有员工11人。是年,手工制皂作坊有12户。
民国38年解放后,除扩大火柴、肥皂私人经营外,4月属江淮军区第二专署的大华肥皂厂从宿迁移入蚌埠。同年10月统计,市面上开设的私人制皂厂有23户。11月,上海一家私营火柴厂迁蚌,翌年春在纬三路建房开工。1953年,私营制皂厂多转营他业,仅余国营一家。1970年在南岗四路开办制胶厂,后转产洗涤剂。1985年,该业共3户企业,为肥皂厂、火柴厂、制胶厂。
福民火柴厂民国34年,由本地人蒋瑶轩集资1.6亿元法币,在银行堆栈处开办。投产后拥有火柴生产设备3台,员工约80人,年产福民牌火柴4000多件。民国37年11月,厂主将资金抽走,工厂停业。解放后,工厂残存资产并入福昌隆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蚌埠火柴厂市一轻局下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涂山路301号,占地面积5.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该厂前身是民国37年开办在上海的一家里弄火柴厂,解放后内迁来蚌,1950年春在纬三路开工生产,称蚌埠福昌隆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1952年迁址于体育场附近,1954年11月改称公私合营福昌火柴厂。民国37年冬,山东济宁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来蚌在二马路、交通路口开设振业火柴厂,于1955年6月并入福昌火柴厂。1957年工厂迁于纬四路北段,1962年迁于涂山路。1966年10月,公私合营福昌火柴厂定名为地方国营蚌埠火柴厂。是年,企业火柴产量13.58万件,1976年上升到17.8万件,并在全省首家实现火柴制头六道工序一机代劳的连续化生产。1981年至1985年,经改造扩建,形成了生产机械化操作流水线。1985年末,全厂职工76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76.4万元,净值255.4万元,工业设备原值198.8万元。主要设备有火柴加工机械103台,其中火柴自动连续机6台。主要产品有普通火柴、中档火柴、蜡梗火柴、微声火柴等10个品种、13个牌号。年生产火柴42.78万件,年工业产值655.4万元,产品销售税金26.8万元,利润211.6万元。该厂自1984年起,连续两年在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获“金杯奖”。
蚌埠肥皂厂市一轻局下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红旗一路129号,占地面积4.2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该厂前身是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随军工厂,始建于民国36年,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区。当时为在敌占区公开经营,曾利用该市上层人物为掩护,组成联营企业光华肥皂厂。民国37年底迁到宿迁县,易名大华肥皂厂,隶属江淮军区二专署领导,产品全部供前线部队使用。民国38年解放,工厂奉命迁蚌,在经一路金城银行旧址设厂,更名为建华化学企业公司,生产永光、春光、大五星、小五星4种牌号日用肥皂,同年改产团结牌肥皂。1950年,工厂更名为建华肥皂厂。1955年,省工业厅拨款5万元,为该厂易地在现址扩建,肥皂年产量达2046吨。1957年,产品出口苏联及罗马尼亚。1964年,工厂改称蚌埠肥皂厂。1958年、1964年,分别试制成功硬脂酸、硬脂酸盐新产品,填补了当时省化工产品的空白。1978年后,扩建甘油和肥皂车间,扩大了生产能力。该厂至1985年,有职工436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20.7万元,净值248.4万元,工业设备原值242.5万元,专用设备价值134.2万元。主要产品有团结肥皂、硬脂酸、甲种工业甘油、硬脂酸盐类(塑料稳定剂)、宝石香皂、硫磺洁肤皂、八角药皂、团结牌皂粉、团结复合皂、香妃系列化妆品(花露水、护肤甘油、洗发膏)等。主要产品产量:肥皂1.53万吨,硬脂酸1300吨,年工业产值2502.3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38.2万元,利润170.4万元。在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1984年、1985年获市“金杯奖”,1985年获省“银杯奖”。
蚌埠1934~1949年肥皂厂家统计表统计日期:1949年10月

三、竹木藤棕草制品
蚌埠开埠后,即有木工作坊打制木帆船、棺木、简易家具、木制农具等;同时,竹器手工编制业形成,逐步在中兴街集中开设十四五户篾匠作坊,该街被俗称“篾匠街”。其生产的竹器行销皖北各地。20年代末,木器店、木盆店、油漆店等不下20户,均系前店后坊性质。民国25年(1936年)《凤阳县志》曾记载:“蚌埠木工技术尚称精良,所制成品亦颇坚实完备”。民国36年,蚌埠所产风箱,用料十分考究,粘合板子使用鱼鳔加工的胶液,十分牢固,产品畅销皖北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木质船制作工场成批出现,至民国37年底,有40多户,年产100余只。
建国后,各种竹木制品增多,其中家具生产增长较快。1954年,生产家具1800件,1956年上升到1.22万件。60年代起,家具生产逐步实现半机械化,70年代起逐步引进一批国外先进设备。1972年始生产钢木家具,当年产700件,1975年达到1.56万件。木帆船的制作,从60年代开始减少,多被钢质船所代替。
1979年前后,适应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家具业开发出沙发、席梦思床、组合套装家具、藤椅等用品。木制家具分捷克式、虎腿式、镜框式、凸凹式等多种样式。1985年,该业17户企业有职工118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70万元,净值142万元,各种带锯、圆盘锯、压刨机、弯管机等专用设备216台,年工业产值899万元,其中家具业86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852.8万元,其中家具业813.4万元;利润69.7万元,其中家具业62.8万元。主要产品年产量:家具18.63万件,锯材6500立方米。在家具中,木制6.49万件,钢木8.71万件,其它3.43万件。
蚌埠市二轻系统4户企业部分年份家具产量表单位:万件

竹木藤草制品作坊、工厂:
民国元年(1912年)后,今中兴街上集中篾匠十四五户,后被俗称为“篾匠街”。20年代末,市面上有前店后坊木器店8户,木盆店3户,油漆店7户。民国37年,竹器店37户,木器店110户,木盆店5户,合计150多户,主要分布在公园路、大马路、中山街一带;另有摇绳户数十户。
1952年,木器加工作坊增到154户,竹藤棕草加工作坊达96户。1953年后,该行业逐步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1954年6月,市手工业供销生产木器小组成立,年底胜利木器供销生产小组也建立。1956年,有合作社组6个,职工568人。1958年,家具行业的7个社组合并成立地方国营蚌埠木器厂,人员1287人。60年代和70年代,该业发展缓慢。进入80年代,办起一批新厂,到1985年,计有企业17户,其中:
木制及金属家具制造业13户,家具一厂、家具二厂、家具三厂、晨光木器厂、第八中学新淮木器厂、运输三分公司木材油漆加工厂、华福席梦思制造厂、沙发厂、东区东升木器厂、东区曹山木器厂、前进木器加工厂、兴华金属制品厂(生产钢丝床家具)、西区家具厂;竹藤家具制品业1户,竹藤制品厂;生产用木制品业1户,园林管理处综合加工厂;日用木制品业1户,曹山制刷厂;竹藤棕草制品业1户,东区东升竹器厂。
光烈风箱厂民国36年,祖居山东的宋光烈、宋光伦兄弟二人从固镇转来蚌埠,在公园路大塘小学门口开办该店。初只有草房两间,本家人自己务工。所生产的风箱选用质地优良的泡桐,抽杆选用栗木,粘合胶液使用鱼鳔加工,由于工艺精益求精,很快成为蚌埠名产,销往淮北各县。建国后1953年,店主走合作化道路,加入风箱木艺生产合作社,后转为木器生产合作社。进入60年代,风箱停止生产。
蚌埠家具总厂第一分厂市二轻局所属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解放路14号,厂区面积1.1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该厂前身是1954年6月郑从德等6户木匠店(铺)联合成立的市手工业供销生产木器小组,年底有组员40人,生产木家具3920件,翌年成为第一木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第三木器生产合作社并入,人员达151人,主要生产木制家具、农具等产品。1958年8月,其他木器社并入,成立地方国营蚌埠木器厂,1962年4月分厂退社,恢复集体所有制性质,是年底改名为蚌埠木器厂。1969年,工厂机修车间曾批量生产机床附件“活络顶尖”,后机修车间改为第二机具厂,于1971年11月从木器厂划出。同年,木器厂增加大油桶新产品,并更名为铁木加工厂。1976年,大油桶车间划归拉管厂,铁木加工厂改名为蚌埠家具厂。1979年,家具总厂成立,家具厂成为总厂的第一分厂,开始向制作钢木家具发展。1985年,工厂职工273人,固定资产原值82.6万元,净值35.5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779千瓦,年产值4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23.8万元,销售利润32.7万元。钢木家具产量由1978年的2.2万件,增加到1985年的12万件,钢折椅、钢丝床的质量在省内名列前茅。同年,烤漆软面椅获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二等奖。
蚌埠市宋家滩1948年私营造船场一览表统计日期:1949年初

四、皮革
民国16年(1927年),蚌埠始有用简易机器制作的革皮,当时有筒机4部,发动机1部;同时,皮箱、皮鞋作坊亦涌现。民国18年,该业可产牛、马、羊、狗4种革皮,月产300张;皮箱、皮鞋制作未形成批量。
1949年底,该业有作坊41户,全凭手工操作,年底生产皮鞋1200双。1953年和1956年,市分别成立制鞋、制革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中生产,提高了产量。1956年,手工业系统生产重革900张、鞋革1.1万平方米,皮鞋1.52万双,皮箱1320只。1960年,全市生产皮革(折牛皮)3.16万张,皮鞋13万双。
1961年起,因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皮革、皮鞋产量下降。1962年,皮革产量为5800张,皮鞋产量为11.5万双。之后皮革产量上升,皮鞋产量继续减少。1970年,皮革产量为7万张,皮鞋为2.68万双。此期,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
70年代,市场行情转好,加之工艺设备改进,产量稳定上升。1979年,皮革产量达11.48万张,皮鞋产量达17.68万双。进入80年代,蚌埠制革厂、羊皮制革厂建成投产,并引进一批国外先进设备,该业有较大发展。1985年,皮革业有10户企业,职工2980人,固定资产原值1331万元,净值932.6万元,拥有制革设备179台,制鞋机械约200台。年工业产值3745万元,产品销售税金345万元,利润375万元。皮革和革制品主要有牛皮革、猪皮革、山羊革、胶粘皮鞋、线绱皮鞋、劳保皮鞋、模压箱、革皮衣、裘皮衣、生活皮手套、劳保手套、工业皮件及生活小皮件等近300个品种,其中皮鞋、模压箱、革皮衣、裘皮衣、手套等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年产量:鞣制皮革(折牛皮)35万张,按实物计量牛皮5.92万张,猪皮16.8万张,羊皮96.7万张;轻革60万平方米,重革153吨;皮鞋27.54万双。
蚌埠市1958~1985年皮革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张(折牛皮)

(一)皮革产品选介
猪皮革制革厂出品,1982年投产,有猪皮装具革、底革、面革、箱革、油浸革等10多个品种。该革选用优质生皮,经去肉、拔毛、膨胀、片皮、鞣制、刷浆、磨革、削匀、喷涂、整理等工艺制成,皮质柔软细腻。
羊皮革羊皮制革厂出品,1982年投产,年产能力达50万张。主要品种有山羊服装革、手套革、箱包革、票夹革、裘革等。产品销往国内12个省市。
蚌珠牌胶粘皮鞋皮革厂出品,1973年投产。皮鞋选用国产及进口牛皮、彩色修面猪皮、合成革、羊面革等原料,采用胶粘冷压新技术制成。投产当年除内销外,即进入国际市场。1982年,产品获安徽省皮鞋设计创新奖。1984年2月,有16个品种由地方工业产品展销会选送香港展销。
美珠牌革皮服装新光皮件服装厂出品,1973年投产。该服装采用优质山羊光面革、山羊司惠革等面料,配以各种真丝绸里制作。部分产品根据气候特点,加配羔皮、狗皮、人造皮等可装可拆的活里,使一服多用。产品有男女皮大衣、皮上衣、皮猎装、皮茄克、皮背心等,制作精细,造型讲究,穿着舒适潇洒。1973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二)皮革作坊、工厂
民国16年(1927年),在中平街由沈姓厂主开办凤阳制革厂,初亏本,翌年请了上海、杭州师傅,转为盈利。除凤阳制革厂外,30年代初,市面上还有皮坊10户,40年代最多时增至70余户,皆是前店后坊性质。
1953年,市成立制鞋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制革生产合作社。1958年,两社合并成蚌埠皮革厂。之后,又陆续建立多家工厂,至1985年,该业有10户企业,其中:轻革业1户,制革厂;制革业1户,羊皮制革厂;皮鞋制造业4户,皮革厂、皮件厂、东区延安皮件厂、青年皮鞋厂;皮革衣制造业1户,新光皮件服装厂;其他皮革制品业3户,中华皮件服装厂、皮鞋制帮加工厂、淮光皮革加工厂。
蚌埠皮革厂市二轻局所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解放一路,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该厂前身是1953年1月成立的制鞋生产合作社,位于盐巷子,有职工19人,年产皮鞋、布鞋各1500双。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有3家制箱店、5家制鞋店先后并入,并改名为市第一制鞋生产合作社,以生产皮鞋、皮箱为主,人员增加到88人。1958年8月,该社与制革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地方国营蚌埠皮革厂,人员增至350人,年产皮鞋4.6万双。1963年,该厂迁至解放一路。1969年,转产硫化模压皮鞋,1973年又转产胶粘冷压皮鞋,并出口帆布衣箱。1981年,皮革厂划分为制革厂、皮鞋厂和皮箱厂,翌年又合并成皮革厂。1983年,航空模压箱试制成功并批量生产。1985年,形成年产30万双皮鞋、12万只出口帆布箱的生产规模。1953年至198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9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69万元,净值63.7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440千瓦,工业设备原值38.9万元,拥有制鞋机械46台,其中80年代出品的31台。全厂职工595人,皮鞋年产量17万双。年工业产值454.1万元,产品销售税金30万元,销售利润65.3万元。
蚌埠新光皮件服装厂市二轻局所属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为生产出口皮衣重点厂家,位于中荣街49号,占地面积8427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该厂前身为1953年1月成立的“五三”服装生产合作社,初期有社员35人,靠自带缝纫工具,门市加工服装。1956年改为第一服装生产合作社,1958年与第二、第三、第四服装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新联服装厂,同年底并入国营服装公司,1961年又划出。1966年,与新新服装社合并,成立蚌埠新光皮件服装厂。1968年,转产出口皮手套,尔后增加兔毛童猴大衣和直筒裤生产。1973年,自行设计安装生产流水线,接受山羊革猎装出口生产任务。1979年4月,该厂在蚌埠市率先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促进了生产发展。1980年,在东郊筹建年产50万张羊皮制革车间,于1981年投产,年底单独成为羊皮制革厂。1984年,呢绒服装厂并入该厂。1953年至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3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6.6万元,净值245.7万元,工业设备原值65.8万元。全厂职工817人,革皮服装产量5.7万件,毛皮服装产量539件。年工业产值1120万元,其中出口值占95.7%;产品销售税金76.4万元,销售利润209.5万元。
蚌埠制革厂市二轻局所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东郊,占地面积5.6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该厂系1982年新建,以生产轻革、重革为主。1982年至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54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78.2万元,净值361.4万元,动力机械总能力2581千瓦,工业设备原值170.4万元。制革设备108台,其中片皮机、削皮机有3台达国内先进水平。全厂职工568人,鞣制革生产量15.26万折合张。年工业产值1159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27.7万元,销售利润92.7万元。五、塑料制品
1958年,蚌埠始有塑料制品,当时主要生产肥皂盒、塑料梳子、纽扣、瓶盖等。60年代,多转产聚氯乙烯、聚乙烯塑料制品,主要有农用塑料薄膜、全塑凉鞋、塑料软管等。1965年,全市塑料制品产量191.5吨,翌年达到321吨。1970年产量上升到1251吨,并增加有聚丙乙烯、聚苯乙烯和酚醛塑料制品。
1980年,该业开始生产塑料菜罩、塑料洗衣板、塑料保温杯壳、自行车塑料配件、塑料食品包装袋等新产品,人造革、合成革、装饰板等也相继投产,并扩大了塑料凉鞋、塑料薄膜、发泡片材的产量。1981年,塑料厂从日本引进吹塑机、制袋机、分切割焊机、五色彩印机等设备,生产逐步走上自动化和半自动化。1985年,塑料行业主要产品有塑料薄膜、农用地膜、撕裂薄膜捆扎带、打包带、塑料软管、全塑凉鞋、拖鞋、晴雨鞋、电缆料、发泡片材、水瓶壳、塑料油桶、压制革、装饰板及各类民用塑料小商品、工程塑料配件等。
1985年,该行业20户企业,拥有职工1853人,固定资产原值1034万元,净值647万元。年末塑料制品生产能力为6000吨。主要产品年产量:塑料薄膜1660吨,塑料合成革900吨,日用塑料制品656吨,聚氯乙烯制品1565吨,聚乙烯制品2204吨,聚丙烯制品807吨。年工业产值211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116.5万元,利润115万元。
(一)塑料制品选介
塑料薄膜塑料厂出品,1965年投产,系采用吹塑工艺生产。该产品使用聚氯乙烯和聚乙烯进口原料,种类分工业膜、农膜、地膜、民用膜等。1980年,聚乙烯农膜获全国同行业评比第五名。1983年,地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聚氯乙烯全塑凉鞋塑料厂定型产品,1964年投产。凉鞋分男、女、童三大类,规格从12厘米至26厘米,计有60余个品种。生产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产品合格率达99%,行销18个省、市。
塑料油桶东方红塑料厂出品,1974年投产,系采用挤出成型工艺生产。产品有1.5~20公斤5种规格。油桶耐酸防蚀,无毒无臭、轻便耐用。1983年,油桶荣获安徽省中空容器质量评比二等奖。产品销往河北、河南、山东及省内各地。
(二)塑料制品工厂
1958年,市第一家塑料厂筹建,称糠醛塑料厂,后改为蚌埠塑料厂。70年代初,又有东方红塑料厂、塑料制品厂、工程塑料配件厂等企业建成,至1985年,共有20户企业,全部为小型企业。其中:塑料薄膜制造业1户,塑料厂;塑料丝绳编织品制造业3户,工程塑料配件厂、粮油食品包装一厂、小蚌埠塑料编织厂;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2户,东方红塑料厂、第一实验小学校办工厂(生产塑料袋);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2户,装饰板厂、膨胀件厂(生产塑料膨胀栓);塑料鞋制造业1户,光明塑料厂;塑料零件制造业2户,电子塑料配件厂、化工工程塑料厂(生产尼龙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制造业1户,泡沫塑料厂;其他塑料制品业8户,塑料制品厂、土产公司塑料综合制品厂、长征塑料制品厂、商业塑料包装厂、拖附厂塑料厂、葡萄糖包装材料厂、塑料包装厂、第十六中学塑料电器厂。
蚌埠塑料厂市二轻局所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位于纬四路9号,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该厂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糠醛塑料厂、塑料香料化工厂、塑料厂,1961年5月合并为蚌埠塑料厂。初,主要生产胶木制品等热固性塑料,1963年7月转产聚氯乙烯制品。翌年,购进一台注塑成型机,生产全塑凉鞋。1965年,工厂仿制、革新16台吹塑成套设备,自制捏和机、拌料机、切粒机、热合机等,新产品塑料软管和薄膜相继投产。1980年至1985年,先后从国外引进吹塑机、制袋机、彩印机等专用设备8台,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1983年,该厂塑料地膜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主要产品有薄膜、农膜、凉鞋、拖鞋、软管、洗衣板、菜罩等。1958年至198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27.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16万元,净值199万元,工业设备原值268.1万元。全厂职工282人,主要产品产量:塑料鞋136万双,塑料制品2069吨,年工业产值81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44.7万元,销售利润22.4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