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元年(1912年)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市面渐成,南京制的铁轮人力车传入蚌埠,但不久被河南制的胶轮人力车所取代。30年代初,蚌埠人力车夫逾千人,并成立了人力车工会。民国36年初,市内拥有人力车1300辆。
蚌埠解放初,人力车仍为市内交通工具。但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人们宁愿步行,也不肯坐人力车。人力车工人经常拉不到客,部分改拉小板车,参加搬运工作。至1954年,全市有人力车3893辆(多数停用),从业者540人,主要分布在火车站、轮船码头、医院、旅社等公共场所,除拉客外,兼运一些零星货物,年完成客运周转量24万人公里。1956年后,市内有了公共汽车,人力车渐被取代。
1956年6月,在市搬运公司货车队的基础上成立汽车公司,开始筹备公共交通客运。至7月25日,有3辆客车,首辟南岗三路至烟墩孜间线路,全长5.3公里。年底有客车5辆。1969年,客车增至26辆,营运线路增至5条,营运里程35.3公里。但“文化大革命”中,公交营运不正常,营运单位从1974年起出现亏损。由于车辆增加跟不上城市发展,1977年开始出现乘车难的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蚌埠逐年添置营运车辆,不断增辟营运线路。1978年至1980年间,共增加35辆客车,营运线路增辟到9条,总长度70.3公里,年客运量7339.1万人次。营运单位的经营状况也有改善,3年共盈利15.5万元。为解决市公共交通乘车难的矛盾,市财政于1979年至1984年投资330万元,购买79辆客车投入营运。
1957年至1985年,市财政累计投资904.1万元,用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1985年底,全市拥有营运车辆123辆,营运线路13条、155公里(公共交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另有线路4条、164公里),年客运量1.13亿人次,年行驶里程507.9万公里。
建国后蚌埠市公共交通情况一览表

一、线路、站点
(一)市内线路、站点
一路(传染病医院~肉类联合加工厂)开辟于1956年7月,当时起迄于南岗三路至烟墩孜,全长5.3公里,设站点10个。翌年,胜利路、大马路成为市内主要交通干道和商业区,为方便居民乘车,于11月从该线路分出第二路,该路起迄改为南岗三路至火车站,全长3.68公里。1959年夏,一路车线路又调整为由南岗三路至龙子河,全长7.7公里,设站点12个。1982年,起点站先后迁至乳品厂门口和传染病院西侧,终点站改为肉类联合加工厂,线路全长8.1公里,设站点11个。
二路(轧钢厂~体育场)开辟于1957年11月,系从第一路分出,起迄于纬四路至龙子河,全长6.25公里,设站点8个。翌年,为适应西部工业区交通需要,又调整为南岗小学至轮窑厂,长5.6公里,设站点6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该线路改为轧钢厂至火车站,不久又向北延伸至船厂,线路全长8.8公里,设站点11个。1980年,从该路分出第四路,该路起迄改为轧钢厂至南山儿童公园北门,全长7.7公里,站点11个。1985年9月,又将终点站迁至市体育场北侧门口,至此线路全长8.7公里,设站点12个。
三路(市政府~迎河桥)开辟于1957年11月,当时起迄为南岗三路至迎河桥,全长5.6公里,站点6个。1980年,为便利南郊与市中心的交通,起点站移至科学宫前,线路长8.2公里,站点增加至11个。1985年9月,起点站又迁至市政府对面的建国路,全长7.2公里,设11个站点。
四路(船厂~张公山新村)开辟于1980年,系从第二路分出,起迄为船厂至青年街,后延伸至交通局,全长2.8公里,设站点6个。1983年,西区张公山新村建成,为方便该地区居民乘车,7月将该路车延伸至张公山新村,全长7.9公里,设站点13个。
五路(二药厂~市政府~西大桥)开辟于1979年,分两段运行:东段起迄于市科学宫至二药厂,全长5.6公里,设站点8个;西段起迄于市科学宫至张庄。1984年4月,建国路拓宽改建后,该站起点站迁至建国路上,称为市政府站。此时至张庄的西段线路因客流量少,缩短至西大桥,并与东段连结运行,全长8.5公里,设站12个。1985年,因该线路经过铁路道口较多,经常由于火车挡道影响正点运行,又改为东西两段。东段为市政府至二药厂;西段为市政府至西大桥。线路全长8.4公里,设站点13个。
(二)市郊线路、站点
1958年11月,由市体育场至郊区徐庄开出第一条市郊线路,全长8.1公里。该线路由于与长途汽车线路重复,客流量较小,于1980年停驶。
1962年,曾开辟南岗四路至怀运县上洪线路,全长17公里。1965年,将起点站改为交通局处,但线路因与长途汽车线路重复,于1966年停驶。1966年上半年,为解决东郊厂矿职工上下班乘车问题,开辟了肉联厂至风动工具厂线路,全长7.6公里,设站点6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郊农民纷纷要求增辟市郊线路。1978年,开辟肉联厂至长淮卫线路,长8.2公里,设站点6个;开辟轧钢厂至秦集线路,长4.8公里,设站点4个;后改为红旗三路(原南岗四路)至秦集,长9.6公里,设站点5个。1983年12月,开辟红旗三路至马头城线路,长21公里,设站点9个;开辟红旗三路至凤阳县关沟线路,长16.6公里,设站点10个;开辟红旗三路至刘府线路,长18.4公里,设站点11个。1984年,增辟交通局至怀远县梅桥线路,长18.6公里,设站点6个;开辟光明剧场至李楼线路,长15公里,设站点8个,至1985年底停驶。1985年3月,市公交部门成立劳动服务公司,由该公司开辟光明剧场至怀远魏庄线路,长42公里,设站点9个;开辟光明剧场至看町线路,长58公里,设站点13个。9月,又增辟红旗三路至秦集乡仁和集线路,全长12公里,设站点11个;开辟光明剧场至怀远仁和集线路,全长55公里,设站点14个。
1985年,市郊公共汽车线路总数12条(含市公共交通公司劳服公司线路4条),站点108个。
1985年蚌埠市公共交通营运线路站点表

二、车辆
人力车俗称“东洋车”、“黄包车”,分包车和街车两类,为蚌埠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市内主要交通工具。包车车身罩黑漆雨布,能支撑、能收缩,坐厢大,较舒适,手铃、脚铃俱全;街车坐厢较小,夜晚车上要点煤油灯照明。民国元年(1912年),蚌埠有南京制的铁轮人力车,不久多为河南制的胶轮人力车所取代。20年代初,市面上人力车有700余辆,至民国36年初有1300辆。解放前,人力车夫多租车行老板的车子,新车租金每月银元5元左右,旧车3元以上。至蚌埠解放初,人力车继续增加,1954年有3893辆。1956年后,人力车逐步被公共汽车取代,是年仅存20辆,1963年该车消失。
公共汽车1956年7月,市汽车公司购买3辆伊卡露斯客车(60型1辆,30型2辆),至9月又购买2辆西德产花岗石单车。1957年,曾用1辆60型伊卡露斯单车换回6辆小三马单车,又购进2辆金刚、5辆尼桑牌单车,至年底,营运车辆增加到17辆。1959年,国家先后拨给公共汽车公司国产松花江牌单车6辆,南京改装福特车1辆,四平牌和杂牌车各1辆。1960年至1965年,公交部门陆续购进上海644型单车15辆,四平644型单车2辆。1956年至1965年间,共购买各种单客车43辆。1971年至1978年,投资113万元,购买客车25辆。其中,上海644型单车12辆,合肥641型单车2辆,北京640型单车9辆,常州640型单车2辆。1979年,购进常州641型单车5辆,合肥661型通道车5辆。1980年至1984年,先后购买常州641型单车5辆,常州660型通道车20辆,新乡661型通道车12辆,上海661型通道车26辆,上海660型通道车3辆。1985年,用贷款购买常州660型通道车5辆。20多年间,蚌埠还改制装配了部分客车,以弥补车辆的不足。其中,1962年改装一辆木结构骨架的解放牌客车及3部客车拖车,1967年首次装配成功640型单车1辆。至1979年,先后累计自制单客车15辆,通道车26辆,计41辆。1985年底,除陆续报废车辆外,市共有各类公共汽车141辆(投入营运123辆),比始运年增长27.2倍。
三、运量
1956年7月,蚌埠市公共汽车开始营运,半年时间客运量118.8万人次,周转量222.1万人公里。1957年,随着车辆和营运线路的增加,客运量增至305万人次,周转量达638.2万人公里,行驶里程29.7万公里。
“大跃进”时期,许多厂矿企业“上马”,职工人数大量增加,公交客运量也随之剧增。1960年,客运量一度达965.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424.6万人公里,行驶里程达70万公里,而营运车辆仅有20辆,营运高峰时均超载。随后,一些工厂“下马”,公交客运量亦有所下降,至1965年降至663.5万人次。
“文化大革命”中,除1967年因动乱影响,客流量减少外,其余年份公交客运量均逐年增加,至1975年增至3337.2万人次。但10年中,车辆仅增加21辆,市内乘车难的矛盾突出。
1979年后,营运车辆和线路都有明显增加,至1983年,客运量达8826.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28245万人公里,行驶里程达482.7万公里。1985年,客运量增至11305万人次,行驶里程507.9万公里,但市民乘车难的局面尚待改变。
四、票价
蚌埠解放前,人力车运客收费随行就市。民国35年(1946年),市警察局曾制定人力车收费标准:车站至社会服务处法币(下同)600元,新船塘至社会服务处500元,新船塘至车站1000元,经一路口至二马路铁道口400元,中正街至车站800元,老船塘至二马路铁道口400元,老船塘至车站800元。
1956年公共汽车投入营运后,至1963年2月只发行零票。3月份起,除零票外,也发售月票。
零票票价1956年至1985年,零票票价一直稳定。市区票价按平均每人公里1.98分人民币计算,每增两站递增2分;郊区票价按每人公里2.5分计算,每站递增5分。1956年至1963年,零票票面值有7种,即3分、5分、7分、9分、1角1分、1角3分、1角5分。1985年,票面值有6种,即5分、7分、9分、1角1分、1角3分和1角5分。五路车由于基本上属市郊线路,票价定为每增一站递增5分。市区与郊区客票均在各线路车上出售。乘客购一张车票,可免费带领1.2米高以下儿童一名。乘车途中如遇车辆发生故障,可凭票转乘原线同方向车辆,但不可退票。乘客如购短程票长乘、无票乘车或使用废票,按规定罚款。对公交系统及有关公职人员乘车,1962年至1965年曾发行免票证,可免费乘车。
月票票价1963年3月起发售月票,票价为3元、4元、5元。5元月票全市通用,4元月票限在一路车使用,3元月票限在二路车使用。郊区线路月票无效。1965年后,对公交系统和有关公职人员乘车,取消免票证,所售月票收费2元。1970年12月,月票统一改价为3.80元,市内各线路通用。郊区线路除肉联厂至风动工具厂路可使用月票外,其它线路不使用。1985年2月,月票价格调整为每张6元;同时,增设学生优待月票,票价3元,市内各线路通用。4月,市公共汽车月票发售实行单、双月卡制,即:1、3、5、7、9、11月使用单月卡,2、4、6、8、10、12月使用双月卡。
五、营运机构
蚌埠解放前,人力车客运均为私营。30年代初,有人力车行18家,规模较大的有三意车行和刘顺兴、王和尚、王连章开的车行。车行组织有胶皮车同业公会,30年代中期又组成人力车公会。民国36年(1947年)初,蚌埠有人力车夫千余人。
蚌埠解放后,成立有人力车中队。1956年以后,人力车逐渐被公共汽车所代替,人力车组织机构遂被解散,人员改从他业。1956年,市建立汽车公司。
市公共交通公司1956年6月创建,初称汽车公司,隶属市搬运公司领导,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有职工33人,当年营运收入6.5万元,利润2.1万元。1957年由于管理不善,虽收入上升到15.9万元,但亏损2.73万元,从1958年起经营状况好转。1962年,公司划归交通局领导,职工增加到346人。后职工人数有所减少,1965年为268人,年营运收入53.3万元,利润6万元。1968年,改名为人民汽车公司。1969年12月,公司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有职工287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共交通营运受到影响,1967年票款收入仅42.4万元,利润仅0.4万元。1971年10月,恢复原汽车公司名称,仍属市交通局领导。1974年起,公司连续4年出现亏损,累计亏损56.6万元。1977年10月,公司划归市城建局领导,更名为公共汽车公司,有职工639人。1978年后,市公汽公司加强经营管理,开始改变亏损局面。到1980年,营运收入263.7万元,上交税金7.9万元,利润4.6万元。但从1981年起又出现连续3年亏损,累亏24.8万元。1984年起,公司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单车承包,当年转亏为盈,实现利润36.2万元,在全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获金杯奖,其经验也被国家体改委推广。1985年1月,市公共汽车公司更名为市公共交通公司,年底有职工1246人。是年,市公交公司客运收入557.1万元,实现利润83.4万元,在全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再夺金杯奖,并被评为全国公交系统先进企业和全国城建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上一篇:第一节 供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