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20年代末,蚌埠曾酝酿建市,由当时的市政筹备处和工务局拟定城市发展规划,但仅有大体轮廓,翌年即因机构撤销而规划中止。民国35年(1946年)底,再次由都市计划委员会着手制定都市计划,后仅实施一小部分。
建国后1956年,蚌埠市制定出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此后,着手编制工业区、居住区等详细规划和道路、排水、园林建设等专业规划。1960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工作,1965年制定了西郊工业区的调整规划和大庆、东风两个居住小区的规划。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规划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4年后逐步恢复,至1975年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定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总体规划及各项详细规划、专业计划的制定、修订工作全面展开。怀远、五河、固镇划属蚌埠市后,城镇和乡镇规划工作也开始进行。
一、总体规划
1956年,市制定《蚌埠市1956~1967年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为第一个成型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蚌埠市是以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将东市区和西市区作为工业基地。规划提出1967年市区人口达到44.70万人,建成区面积从10平方公里增至29.9平方公里。该规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后来的规划工作奠定了基础。但限于资料不足等因素,在人口和用地规划上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1956年制定的规划仅实施两年,到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规划的主要内容已有变更。是年7月,国家建筑工程部在青岛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座谈会,提出要敢想敢做,建设现代化城市。蚌埠市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于1959年4月成立市基本建设委员会,负责领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9月底完成总体规划所需的现状图,并对地势、功能分区、城市发展方向等作了分析,搜集、整理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技术经济基础资料,12月正式完成总体规划制定工作。该规划提出把蚌埠市发展成为60万~70万人口,以冶金、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分西郊、东区、东郊、南郊和淮河北工业区;铁路客运站外迁,将宋家滩、席家沟和铁路新客运站附近沿淮河地区辟为港航码头区;军用飞机场近期改为民用,远期外迁作为城市发展用地,并在近郊新建民用飞机场。另外,对给水、排水、供电、防洪等工程设施均作了规划设想。至1960年3月,根据安微省建设厅规划会议精神和上海城市规划研究院的意见,对规划又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确定南郊为机械工业区,淮河北岸为小型化工区,大型化工企业放在西郊工业区;东郊工业区缩小规模,以铁路系统工厂为主形成小型工业区;全市分6个生活区;飞机场搬迁后,城市中心相应移至飞机场范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基本停顿。至1975年,规划部门再次对196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并完成修改方案。修改内容涉及到工业区布局、主干道设置等。
1978年下半年起,建设部门总结2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集中力量对原总体规划开展修订工作。同年11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家金经昌教授来蚌指导,至1980年完成修改方案。1982年8月11日,市政府委托市科学技术协会,邀集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50余人对规划咨询论证,至11月5日进行第二次咨询。1983年3月,省城市建设局也邀请各有关部门帮助对总体规划中铁路改建、飞机场搬迁等重大问题,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后根据咨询意见进行了修改。此时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向以食品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城市方向发展(1990年调整为:建设以轻纺、食品、机电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中心城市),市区人口(不含郊区)1990年控制在45万人,20世纪末控制在55万人左右。城市总体布局为:以原市区为基础,向东郊和西郊发展;淮河公路桥建成通车后,适当发展淮河北岸地区;国民经济条件许可时,逐步搬迁蚌埠铁路客运站和飞机场,并将飞机场地区发展为市区。同时,对机场迁建,工业区和仓库区布局,铁路、公路、港口发展,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以及市政建设、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旅游等,均加以规划。该总体规划于1984年1月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通过,3月由市人民政府报省政府审批。1985年2月,省政府以政函字(1985)18号文件批复原则同意。
二、工业区规划
西郊工业区规划1956年根据《蚌埠市1956~1967年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建设部门制定了西郊工业区规划。该规划提出区内工业总用地445公顷。经实施后,1958年工业区已初具规模。1965年,针对规划不够完善的问题,委托同济大学规划专业师生制定调整规划,其要点是克服规划区内原工厂分布过于分散的弊端,并按5万人规模配置文教卫生、商业服务设施等,以利于成为紧凑集中、布局合理、方便生产和生活的综合工业区。
东郊工业区规划东郊工业区位于离市区6公里的长淮卫。1959年1月,建设部门委托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制定出该区规划。规划确定工业区范围1440公顷,主要安置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在布局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划定不同的区域,并相应设置可供5万人居住的生活区,对区内运输、水电供应及防洪、排水等,均统筹考虑。
三、居住区规划
民国35年(1946年)蚌埠重新成立工务局后,曾宣布取缔部分沿主要街道的草房,划定顺河街、黄庄、蚌怀路、蚌寿路等处为草房建设区。
1950年至1958年间,市建设部门先后规划在四马路、南岗、钓鱼台和王台孜等处建居民区。同期,还在南岗三路两侧规划建设一批砖木结构平瓦房职工宿舍。1962年起,对胜利路中段原低矮草平房做出拆迁规划,原地一般建四至七层宿舍楼,沿街楼房底层多安排商业网点。1965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专业师生,对原西郊焦化厂厂址和东区二钢高炉基地废地分别规划建大庆新村和东风新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居住区规划范围明显扩大。其中,1978年规划雪华山新村居住区,面积15.3公顷,多为五层住宅楼,可容纳1万人,生活设施配套,为市第一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居住区。1979年后,对中山街、淮河路、天桥等地区做出改造规划,陆续建设一批造型美观、设计合理的新型住宅楼。1980年,市城建局对已经开发的张公山新村居住区进行全面规划,总用地41.86公顷,规划居住1万户3.8万人。在规划的总用地中,居住用地占64.6%,公建用地占14.5%,道路用地占15.2%,绿化用地占5.7%。1983年又规划龙湖居住小区,总用地15.9公顷,居住3000户1.1万人。规划中针对该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知识分子较多的情况,设想建筑物高低错落,除行列式五层楼房外,插七层点式楼;为形成恬静清新的生活环境,除配置绿化地外,还提出利用沟渠挖土建池,堆土成山,配以山石亭桥等,形成园林群体。
四、专业规划
(一)铁路改建规划
津浦铁路和水蚌铁路蚌埠段均系解放前建成,50年代后期铁路运输能力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须对线路进行改建。1958年11月,经上海铁路局、铁道部第四设计院与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专业人员实地察勘,曾提出三个不同的改造方案。1960年经铁道部鉴定委员会审查,初步确定为“两桥三线”方案,即保留原淮河铁桥、原蚌埠站和老的铁路线,在龙子河东贾台孜附近新建铁路复线和铁路桥;在长淮卫新设编组站,曹山北麓建新客站。新的铁路枢纽设在贾台孜、龙湖、长淮卫一带。该方案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减少市区噪音和烟尘污染;施工无拆迁任务,施工期不影响正常通车。但方案也存在投资较大、征地多、施工困难等问题。1964年2月,铁道部又重新研究方案,不久因“文化大革命”而搁置。1970年,因津浦线运输的迫切需要,铁道部第四设计院仍决定采取原“两桥三线”方案。铁路改建方案于1975年得到全面实施,较好地解决了铁路与城市建设的一些矛盾。
(二)道路及桥梁规划
蚌埠解放前,道路多为自然形成,仅民国6年(1917年)在大马路上规划建设与铁路斜交的天桥,民国35年规划横贯东西的全长3500米的胜利路。
1950年至1955年间,建设部门完成了老市区道路网规划,将道路分为主干道(36米宽)、次干道(20~28米宽)和一般道路(15~17米宽)三级。1956年,又对道路网作了调整,确定胜利路、南岗三路、东岗四路中段、纬三路南段等路宽为36米;大马路、纬三路北段、南岗三路东段及南岗五路等路宽为28米;其它一些次干道路宽为24~25米;一般道路宽为15~20米。
1976年,着手规划建设横跨淮河的公路桥,有选址于朝阳路、解放路两个方案。1985年,解放路建桥方案付诸实施。
1985年,规划全市道路分为交通性干道、区干道及一般道路。规划的交通性干道,南北向以解放路、朝阳路、黑虎山路为主,东西向以淮河北岸的怀五路、淮河南岸的胜利路、涂山路、凤阳路为主。为减少过境车辆驰经市区的压力,确定以黑虎山路连接凤怀路、曹山路,再连接合蚌公路,为过境干道。同时,规划打通延安路中段、升平街南段、工农路中段等盲肠路,以改善市区交通现状。在规划的53条道路中,宽50米的有长征路,宽40米的有解放路、凤怀路、怀五路、黑虎山路、朝阳路、燕山路、大庆路、涂山路、曹山路,胜利路仍保持36米宽,其它道路均路宽15~30米。
(三)排水规划
圈堤内排水规划蚌埠圈堤环围市区。解放前,圈堤内排水无规划,自然形成7个出水口系统。建国后,1951年对市区下水道系统进行了规划调整。规划提出将南岗一路以北和纬三路、蚌寿路以西地区的水,从原大王庙明沟向北经老席家沟入淮河,称席家沟系统;南岗三路以北、圈堤以南、纬三路以东和舞台街、太平街以西地区的水,由经一路经新船塘入淮河,称经一路系统;圈堤以南、市体育场以北、中荣街以西、太平街以东地区的水,由老大街入淮河,称老大街系统;国庆街、慈航巷、王营孜、泗水桥4个系统的水,并入东郊明沟,经龙子河入淮河,称龙子河系统。1954年,蚌埠圈堤向两端延伸,市区面积扩大,又对排水系统进行调整规划,主要将飞机场西部以西、西圈堤以东、老虎山以北、南岗四路以南地区的水,从施家沟经席家沟入淮河,称南施家系统;南岗四路以北、南岗一路以南、西圈堤以东、营房以西地区的水,从南岗二路西首经席家沟入淮河,称南岗系统。另置席家沟、朝阳路、青年街、交通路、龙子河、胜利路东段等排水系统。1977年,规划雪华山生活区排水系统,将津浦铁路以南、灌溉沟以北、雪华山以西、水蚌铁路以东地区的水,从宏业路经迎湖路引入龙子河。
西郊新区排水规划西郊新区自1953年开始兴建,至1963年初具规模。1964年,对该区排水加以规划,分成5个系统:吴湾路以东、席家沟以西的水,沿涂山路向东入席家沟,称涂山路东段系统(后称席家沟西系统);粮食仓库以西、平板玻璃厂以东、灌溉沟以北地区的水,沿吴湾路向北经席家沟入淮河,称火柴厂路系统(后称吴湾路系统);平板玻璃厂以西、麻纺厂以东、灌溉沟以北地区的水,沿南干道长征路向北,再沿胜利路南经席家沟入淮河,称北南干道系统(后称长征路系统);针织厂以西、纺织厂以东、灌溉沟以北、胜利路以南地区的水,沿友谊路向北经宋家沟入淮河,称纺织厂路系统(后称友谊路系统);纺织厂以西、机床厂和陶瓷厂以东、灌溉沟以北、大庆三路以南地区的水,穿过青年路沿机床厂与陶瓷厂之间大明沟流进八里沟入淮河,称青年路系统。1983年,将大庆路以东、灌溉沟以北、胜利路以南地区的水,与友谊路系统合并,改称大庆新村系统;大庆路以西、八里沟以东、涂山路南250米以北、胜利路以南地区的水,经八里沟流入淮河,称八里沟系统;灌溉沟和涂山路南250米以南、燕山路以北、江淮路以东、长征路以西地区的水从八里沟入淮河,称大庆路南系统。
南郊排水规划60年代,对南郊规划3个排水系统:今圈堤以南、燕山路以北、席家沟以东、老虎山以西的水,从席家沟入淮河,称钓鱼台系统;凤怀路以南、中陈路以北、老虎山以东、淮河铁路以西的水,经龙子河入淮河,称南郊系统;飞机场以东、胜利东路以南、水蚌铁路以西、凤怀路以北的水,从龙子河入淮河,称机场东系统。
东郊排水规划60年代,对东郊规划3个排水系统,均经鲍家沟、龙子河入淮河:今津浦铁路以南、凤怀路南250米以北、曹山以东、锥子山以西的水,称锥子山西系统;津浦路以南、凤怀路南200米以北、锥子山西坡以东、锥子山路和胜利路铁路口以西的水,称锥子山北系统;津浦铁路以南、凤怀路南200~500米以北、锥子山以东、淮光乡韦李村以西的水,称锥子山东系统。
(四)园林绿化规划
民国18年(1929年),蚌埠曾对新建的中山公园(后改为南山公园)加以规划。建国后1956年,市建设局对解放前修筑津浦铁路留下的水塘规划建大塘公园,并对南山、大塘两公园作了总体规划。该总体规划是将南山公园和大塘公园用中荣街天桥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后制成模型曾在省展览馆展出。但规划中主要内容未能实施,仅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将跨中荣街天桥改为地下道。
1960年,市园林管理处对张公山公园进行初步规划,1973年又进行全面规划。到1978年,经几次修改,确定公园占地73公顷,有30余处园林建筑和景观,包括亭台楼阁、曲桥流水、水边长廊、游船码头等。
1973年4月,市园林处着手规划龙湖公园,以后改为风景区规划,包括雪华山、曹山在内的两山一湖,总面积达821公顷,有动物园、植物园和10个观景点。
1983年,市园林处作了全市绿化总体规划,1985年修订完成。规划提出突出滨河城市特色,以面为主,点、线、面结合,利用淮河、天河、龙子河、席家沟等水系和近郊山头,组成全市绿化系统骨架,把自然景色镶嵌在城市之中,并力求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的目标。规划全市形成三层环网的绿化布局:内层沿席家沟、张公山、施徐,顺小环城路,东至解放路经雪华山接圈堤;中层以八里沟向南,接燕山路向东至解放路,到龙子河东岸曹山,顺新铁路桥至怀五路,北沿灌溉沟向西至四十米大沟,再向南接淮河;外层从天河闸经秦集灌渠,至西芦山、东芦山、老山向北,经长淮乡至淮堤。淮河北岸从沫河口沿北淝河至吴郢乡,沿支流至怀远五岔路向南,沿排灌沟至淮河与涂山呼应。三层环网上串有张公山公园、龙湖风景区、淮滨公园及涂山风景区,恰似绿色项链上一串珍珠。
(五)民用煤气规划
1985年8月,市成立煤气工程筹备处,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派出工作组,帮助现场察勘、选厂址,并相应编制全市民用煤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2000年城市用气率达60%,1990年使用煤气户数6.5万户,其中,使用液化石油气户1.5万户,使用管道煤气户5万户,总供气量19.14万吨(后因变化,管道煤气工程至1990年尚未实施)。
上一篇:第二节 测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