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总量变动
清同治二年(1863年),蚌埠始有独立行政区域,置三县司行政机构,但人口数因缺乏史籍记载,无从查考。至津浦铁路修筑前,蚌埠仅为凤阳边陲一集镇,茅屋数十间,唯一一条街道宽不盈丈,加之地域狭小,总户数仅500余户,人口约4000人。当时有“七户半”之说,系指高、王、蒋、朱、席、施、李七大姓氏族居的人口。
清宣统元年(1909年),津浦铁路淮河铁桥修建,蚌埠云集外地近两万名民工。铁路桥筑成后,部分民工定居下来。津浦铁路通车后,市面兴起,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及皖北各县籍人口移居于蚌,并超过本籍土著人数。但因蚌埠至民国34年(1945年),一直属凤阳县所辖,人口未单列统计,仅能根据当时报纸和几次户口调查,大体反映此期人口变动状况:
民国22年6月,住户23389户,96078人。翌年9月,全埠分区人口数为:第一区6147户,24330人;第二区3654户,19028人;第三区3710户,16446人;第四区5102户,20013人;第五区6507户,25420人。全埠总户数25120户,人口105237人。另有公共处所户48户,1337人;寺庙户12户,67人;外侨合为1户,21人。
民国24年,全埠人口105183人,其中男61923人,女43260人。翌年,保甲户口调查结果,全埠计有243保,2449甲,26896户,111649人。至民国26年4月统计,全埠26743户,114385人。
民国29年6月,住户20024户,85785人。此数字反映沦陷后人口明显减少。翌年6月,全埠分区人口:第一区8340户,34774人;第二区7322户,29692人;第三区4932户,24861人。另淮上船民299户,982人;外侨旅蚌人员2569人,其中含朝鲜籍、日本籍、意大利籍等人口。全埠总户数20893户,总人口92878人。民国32年10月户口复查报告:全埠计20537户,91520人。其中,男52128人,女39392人。人口分布:第一区7660户,33505人;第二区7662户,33373人;第三区5215户,24642人。
民国35年,蚌埠始脱离凤阳县辖,市政筹备处于7月公布人口普查结果:中山区68882人,国庆区35003人,东安区32636人,西市区37089人,小蚌埠区53080人,全市设97保,1834甲,辖41566户,总人口226690人。
民国36年蚌埠正式建市,并再次进行人口统计:全市分98保,1887甲,辖44120户,总人口200743人。其中,男性为111326人,女性为89417人。
解放后处于和平环境,加之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一直稳步上升。1949年末,户籍人口231057人,至1957年达334190人。8年增多10万人,平均年净增1万多人。其中,仅1956年因外地来蚌招工人数较多,总人口环比增长呈现负值。
1958年工业“大跃进”,蚌埠从周围县区大量招工,加上其他流入人口,一年增加6.5万人,人口达到401087人。
1961年起,蚌埠一批工业企业“下马”,动员城镇人口下乡务农,加上人口出生率多年递减,市区人口连续两年下降,1962年底为375470人。
1963年起,蚌埠人口除个别年份外,大体保持稳定上升态势,至1978年突破50万人大关,达到500403人,平均每年净增7800人。其间仅1969年,因动员较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环比下降,比上年减少2346人。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主要受机械增长的影响,人口增加速度比前略快。至1985年,平均每年增加1.6万余人。1985年,全市人口数为612609人,比1949年多出381552人,平均年增长26.6‰。
蚌埠市1949~1985年人口总量变化表

蚌埠市人口增长曲线图(1949—1985)

二、自然变动
1949年至1957年,蚌埠市出现建国后人口的第一个生育高峰期,自然增长率由16.56‰上升到32.80‰。8年间,以人口自然增长为主,加上机械变动因素,净增人口10.3万人。
195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下降。1960年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副食品匮乏,市区人口出生率锐减,死亡率增高,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至1961年的3年间,平均每年出生人数由过去的万人以上降至5457人,而死亡人数由过去的每年2000多人上升到4000多人。1960年总死亡人数10746人,人口自然净增人数及净增率出现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负数,为负3.67‰。
1962年起,国民经济状况好转,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复到较高水平,并形成建国后人口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962年自然增长率高达41.35‰,1963年又达到46.39‰,为建国后人口自然增长的最高纪录。是年,出生人数在2万人以上。1964年至1970年,除个别年份外,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25‰以上。
进入70年代,市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克服人口生育的无政府状态。至1972年,自然增长率已降到20‰以下,1976年至1981年均在11‰以下。1982年略高,出生率为19.01‰,自然增长率为13.70‰。1984年、1985年,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19‰和9.04‰。
蚌埠市1956~198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表

三、机械变动
蚌埠古属淮夷地区,土著后裔人口变动情况无考。明清,主要是北方籍人口移入蚌埠。有资料可考者,仅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省平阳地区李姓人口迁入淮河南岸马村沟等地居住。至清末,徙入居民中,分布在淮河北岸多是高姓、吴姓人口,分布在淮河南岸偏东部多是李姓、施姓人口,分布在偏西部多是席、王、戴、黄、蒋、金等姓人口。清宣统年间,蚌埠修建淮河铁桥,所云集的民工多为安徽及周围各省的人员,其中技术工人多来自天津、唐山一带。铁桥筑成后,部分民工定居蚌埠。
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后,蚌埠周围一些县和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外籍人蜂涌来蚌经营商贸,并逐渐定居。不久,随着商贸发展和军阀倪嗣冲在蚌设府督皖,也促使人口迅猛集聚,并很快成为皖北商贸重镇。民国20年,淮河流域大水,皖北阜阳、蒙城、宿州等地灾民徙蚌求生,涌进人口达7万多人。民国27年初沦陷时,市民大多暂时“跑反”外移,总人口已不足3万。但沦陷后不久,伪安徽省会在蚌设立,部分外逃人口又陆续返回。同时,日本、朝鲜侨民不断迁入,至民国34年初,有外侨户737户,2258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短暂和平,原外逃人口大量返回,又有新的外地人口涌入。至民国34年底,全市总人口已突破20万人。其中,客籍人以江苏、河南、河北、山东最多,另有山西、湖北、浙江、广东等籍人;随军的广西、贵州、四川、湖南籍人,也有一部分来蚌定居。在流入的安徽籍人口中,以宿州、滁州、阜阳等地人为多。民国37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蚌埠人口又一度大量外流。至解放时,城市人口不足20万人。
建国初,人口机械变动不大。但为支援蚌埠建设,到1956年期间,随工厂内迁,一批上海籍人进入蚌埠。
1958年起,蚌埠出现过两次迁入高潮,两次迁出高潮。
1958年至1960年,国民经济“大跃进”,主要受扩大招工的影响,3年中平均每年迁入人数6.3万人。其中,1958年迁入数最多,为93060人。迁入人口中,大部分是安徽籍人,其中又以凤阳、定远、嘉山、滁县人为多。
1961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收缩,大量新招人员被动员返归,人口机械变动从迁入高潮转为迁出高期,3年中有11.7万人离蚌。
第二次人口迁出高潮始于1968年底。当时动员城镇居民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1969年、1970年共迁出3.1万多人,其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1.53万人。1969年至1979年,累计下放知识青年50897人,历年人数依次为11321人、4010人、234人、1503人、5267人、6073人、5451人、5864人、5244人、5232人、698人。加上1964年和1965年下放的,总计为52290人。
1978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加上下放人员陆续返回,全市人口出现第二次迁入高潮。至1985年的8年中,有14.5万人迁入,有7.8万人迁出,净迁入6.7万人。其中,1979年、1980年、1985年每年净迁入都突破1万人。此期,人口机械变动的迁入数远远高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除有户籍可考的人口机械变动外,还有大量外埠人来蚌租赁房屋常年暂住,形成流动人口,一般每年在6万人左右,最多可达10万人左右。随国际间交往日趋频繁,1985年,外籍人及港、澳、台胞和国外侨胞临时入境到蚌的有2387人。
蚌埠市1957~1985年人口机械变动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