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蚌埠幅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除市中心有孤立蚌山(小南山)一座外,市的东、南、西部有大小20余座山环绕,在市区44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山地50平方公里,水面15.3平方公里。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
一、平原
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另有河间浅洼地平原、含有丘陵的河流低阶地及傍河的河滩地。
黄泛平原系黄河南迁夺淮泛滥和近期淮河泛滥所形成,分布在蚌埠淮河北部和淮河南岸沿河一带,呈北宽南窄不对称状。平原由现代冲积层组成,厚度在10米以上,地面高度在海拔17~18米间,形势坦荡,自然坡度万分之一,起伏度小于1米。近河沉积量大,地面稍高,远河沉积量小,地势稍低;且近河组成物较粗,以亚砂土和粉砂质砂土为主,远河组成物较细,由亚粘土过渡到粘土。黄泛平原自然肥力高,但易受洪、涝灾害侵袭,常造成作物减产。
河间浅洼地平原系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所构成,分布在西南郊天河沿岸及东郊龙子河沿岸,呈枝叉状展开。地势平坦,除由北向南微倾外,也略向河湖向倾斜,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18~20米间。河间浅洼地平原因靠近河湖,地下水位高,大都在1米左右,易积水成涝。
河流低阶地系晚更新统冲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岸,东自新塘,经乔徐庄、龙子河北,过吴小湾,至西八里桥、许庄一线以南地区。地面海拔高度大都在20~25米间,个别地方可达海拔30米;地势由南向北微微降低,自然坡降在五千分之一至八千分之一间。市建成区大部位于该阶地上。
河滩地系淮河近代冲积物组成,分布在西郊宋家滩一带,多呈长槽形,紧靠河床,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河滩地宽度一般不足2公里,地面高度在海拔14.5~17米间,起伏度小于1米,近河稍高些。该地构成,下为粉砂土,上为亚粘土,自然肥力高;枯水季节可种麦类、油菜等作物,但汛期常行洪或蓄洪,不能保收。
二、台地
台地亦称岗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由戚嘴组黄土所构成,分平岗地和倾斜岗地两种。
平岗地南郊燕山、秦集、李楼、淮光、雪华和长青等乡均有平岗地,多呈片状分布,地面高度在海拔25~30米间,由岗、土旁、冲组成。岗土旁和冲沟地貌发育较完整,但岗、冲相对高度低,仅为5~10米,同时坡度较小,多在2~3度间。平岗土地利用率较高,一般岗顶为旱作物,冲沟多为水田。倾斜岗地主要分布在淮河及支流被剥蚀残留下来的二级倾斜阶地,经流水长期切割而成。岗地呈断续状,没有平岗地分布面积广,一般高于平原2~4米,起伏缓和。岗顶沿纵向倾斜,坡度在8~10度间。表土因长期受流水冲刷,流失严重,黄土出露,质地较粘重,多被利用为旱地,少数为水田。
三、丘陵
蚌埠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的北缘。山丘基岩大都经过风化剥蚀而出露,间或有残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具粗骨性。按地面高度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一)高丘陵
蚌埠高丘陵一般海拔小于250米,比高大于100米。坡度大都在30度左右,最陡可超过65度,能保持一定的走向,系由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砂砾岩等组成。山坡、山麓覆有坡积物,但厚度薄;大部分丘坡上已人工造林或生长有天然灌丛。高丘陵主要分布在市东南郊与凤阳县接壤处及西部与怀远县的毗邻地带。大独山位于西郊长青乡境内,走向北北东,主峰偏南,海拔221.8米,领蚌埠诸山高度之最,也是市区与怀远县相吻的界山。该山南坡陡,北坡缓,山基由片麻岩、片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现代地貌以剥蚀作用为主,线状冲刷为次;在坡陡处,偶尔发生重力侵蚀作用。黑虎山历史上曾称过马牙山,位于西郊长青乡境内,系怀远涂山脉延伸脉段。该山走向北北东,长2公里,宽1.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90.5米。周围连绵10余座丘陵,峰东有徐小山,峰北有茨山、蚂蚁山、周家山、许家山,峰西有熨斗山、石门山等。该山南坡陡,北坡缓,基岩由片麻岩、片岩、混合花岗岩等构成。地貌线状冲刷和片蚀作用都很明显。
燕山位于西南郊燕山乡与长青乡的交界处,呈北东向展布。因山势若似大雁,曾名雁山,后雅化为燕山载入史志。该山占地180公顷,主峰海拔135.8米,山坡坡度在50~60度间。基岩由片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地貌以片状流水侵蚀作用为主,重力侵蚀也屡有发生。
东芦山位于东南郊李楼乡与凤阳县的交界处,其南部延伸到凤阳县境内。东汉三国时,鲁肃曾驻兵于此,山上遗有金、银、米、面4大窠屯。《凤阳新书》记载:两晋时,山下建有东、西鲁城,人们也称芦山为鲁山。另该山与西芦山状如两座火炉,亦称炉山。山势近南北走向,长2公里,宽1公里多,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203.2米,山北坡高陡,南坡低缓。基岩由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地貌线状冲刷和片状冲刷均较明显,北坡重力侵蚀作用强。
西芦山、梅花山位于东南郊李楼乡和燕山乡的交界处,两山间逶迤起伏有大小不等7个山头,占地总面积500公顷。西芦山近东西走向,长宽各为2公里,主峰偏北,在李楼乡境内,海拔163.2米;梅花山形似梅花,故名。主峰在燕山乡境内,海拔86.6米。因山上多产赖石,又称赖山、石头山。两山系龙子河发源地。坡度北陡南缓,基岩以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为主。地貌中线状冲刷和片状冲刷均较明显,北坡重力侵蚀作用强。
老山位于东郊偏南,李楼乡与凤阳县的交界处。山北一段称崂山,山东北一段称马益山,山南一段称洪山,并与凤阳县马鞍山连成一体。山势呈北西向展布,长2.5公里,宽在1~2公里间,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偏西北,海拔158.7米;西北坡陡而短,东南坡缓且长,两坡极不对称。基岩由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地貌以片状冲刷为主,线状冲刷作用较弱,西北坡重力侵蚀作用明显。(二)低丘陵
蚌埠低丘陵一般海拔小于100米,比高小于80米,大都呈浑圆状,孤立散布。低丘陵走向乱,坡度和缓,常在15~20度间。丘上很少有沉积物覆盖,由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混合花岗岩组成。不少丘坡地经长期人工绿化,林木覆盖率高,少数仍为荒坡草地。老虎山位于市郊南,长青乡与雪华乡的交界处,面积83.3公顷。据《凤阳县志》载:山上曾建有虎山寺,又名净慧寺,已废。该山主峰海拔102.6米,四周坡度最陡达50度。峰东属雪华乡,峰西属长青乡。基岩由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组成。地貌剥蚀作用明显。锥子山位于市郊东南,淮光乡与李楼乡的交界处,近东西向展布,脉长1.5公里,占地86.7公顷。锥子山又名白石山,汉代曾在山西麓建有栖岩寺,寺中立有八宝塔。隋唐时期,该山建有水馆、龙凤桥、点将台等。今庙、塔、馆、台均不存,尚见一株古银杏及一残颓不堪的石屋。该山主峰海拔95.4米,坡度小。基岩以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为主,地貌剥蚀作用明显。
黄山位于西郊长青乡境内,因山北有山香铺,又称香山;亦因山下曾有王氏世居,还称二王山。山土色玄黄,峰顶浑圆状,海拔58.6米,坡度和缓,面积12公顷。地貌以剥蚀作用为主,线蚀作用不明显。
陶山位于南郊,北与老虎山、南与燕山构成一线山丘屏障,呈北东走向,是长青乡与雪华乡的界山。该山面积23.3公顷,峰顶浑圆状,海拔80.7米,两侧有较宽谷地。北侧曾有凤怀古驿道通过。地貌以剥蚀作用为主,但强度不大。
张公山位于西市区涂山路南侧,山势近南北向展布,面积21.3公顷,山顶海拔71.2米。四面坡度缓和,在15~20度间。据《凤阳县志》载:明嘉靖时,山即名张公山,筑有寺庙,年年春日行庙会。后几经变迁,至建国前已荒芜不堪。建国后,多次绿化,已满山葱绿,1975年辟为张公山公园。山顶建有七层望淮塔,登高可俯览蚌埠全景。地貌有轻度片蚀作用,线蚀作用不明显。
小南山原名蚌山,是唯一座落在市区中心的山。面积8公顷,形似圆形的蚀余低丘,山顶海拔44.2米,山体有轻度片蚀作用。20年代,该山被辟为公园。60多年中,先后称过蚌山公园、中山公园、小山公园、南山公园,1981年6月定名为南山儿童公园。
曹山原名双龙山,又名曾山,位于市东龙子河东北畔。据《凤阳府志》载,三国时曹操曾驻军于此。山南麓有明代东瓯王汤和墓葬。该山面积109.6公顷,呈北北东向展布。山脉长2公里,宽不足1公里。山两峰,呈马鞍状,南峰海拔63.3米,北峰海拔103.2米。山坡较陡,坡度在45~50度之间。山体由石英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地貌以中度剥蚀和线状流水冲刷作用为主。
黄营山旧称小石山、焦山,位于市郊东南与凤阳县交界处。据《凤阳新书》载:焦山西侧有明代尚书顾佐祖墓,南侧有名儒焦千芝墓。该山山体部分在李楼乡境内,山西北有黄营子村。山海拔79米,山体呈浑圆状,坡度平缓。
雪华山曾名峰子山;因山下多住陈氏人家,又称陈家山;山西北集居回民,还被称为回民山。建国后定名为雪华山。山麓上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郭子兴裔孙的墓葬。山位于东郊龙子河西岸雪华乡境内,规划属龙湖公园风景区。山面积45.3公顷,成南北走向,脉长1.5公里,宽不足0.5公里。立两峰,南峰海拔43.6米,北峰海拔41.4米,坡度在20~30度间。基体由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等组成,可见中度剥蚀作用与线蚀作用。
黄泥山又称岑山,位于东郊淮光乡境内。面积20公顷,呈南北走向。立两峰,相距1.5公里。南峰高,海拔68.1米,山上多黄土;北峰较低,产青色花岗岩。两峰坡度均在10~15度间。基体由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等组成,见中度剥蚀作用和线蚀作用。
小王山位于南郊雪华乡境内,海拔33.9米,系境内最矮的山丘。因山下有小王庄,山上多王姓坟墓,亦称王坟山。山东侧紧傍淮南铁路,山下置铁路南货场。
铅山位于南郊燕山乡境内,山下被施胡李、施家圩、小张家、钱家、胡家等小村落环绕。山顶海拔40.8米,坡度20度左右。山蕴藏铅矿,储量不明,一直未开采。
秦家山位于西南郊秦集乡境内,又称秦小山。山南紧傍秦集,海拔45米,坡度15度左右。山上辟有“九龙公墓”。
杏山位于梅花山东南1.5公里处,与西芦山南麓相连。《凤阳府志》称为银山。相传三国时,隐居西芦山之吴人董奉,常为人治病,而不收分文,仅求治愈者在西芦山南小丘上植杏树,久成杏林,该山因之称为杏山。
上一篇:第一节 地质
下一篇:第三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