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库建设
民国时期县境隶属宿县,境内无正式粮仓。民国30年(1941年)改征银为征实后,所征收的公粮均由保甲用民房分散储存。《宿县三十二年上半年征发公粮办法》规定:“公粮按月交纳,须在月之一日按保征齐,分甲妥存”。
1948年11月,为支援淮海战役的军需供应,利用民房作仓库设立支前粮站4处:临涣区周圩孜粮站,仓库42幢,容量150万斤,海孜粮站,仓库10幢,容量75万斤;双堆区张梨园粮站,仓库11幢,容量90万斤;铁佛区柳孜粮站,仓库4幢,容量40万斤。合计67幢,容量355万斤。
1950年8月,我县疏浚濉河。为供应民工口粮,利用民房作仓库设治淮粮站3处:濉溪南关粮站,仓库9幢,容量200万斤;朱集粮站,仓库5幢,容量80万斤;草庙粮站,仓库12幢,容量100万斤。合计仓库26幢,容量380万斤,并在符离集设粮食转运站1处,无仓库,露天储存待运。同年12月,我县以支前、治淮粮站为基础,设9个仓库和1个存粮点。除周圩孜、海孜、柳孜3个支前粮站和朱集、草庙、濉溪南关3个治淮粮站改为粮库外,新设王庙粮库,仓库10幢,容量60万斤;孙疃粮库,仓库11幢,容量80万斤;三铺粮库,仓库8幢,容库80万斤;秦大庄存粮点,仓库6幢,容量40万斤。以上10处合计仓库159幢,容量995万斤。同时在濉溪南关兴建10米跨度、砖木结构的简易仓库3幢,容量400万斤,国家投资2万元。因当时我县无建筑机构,由蚌埠市建筑部门承建。
1951年,我县在百善集兴建第一幢12米跨度、砖木结构能散装储存的标准仓,容量200万斤,投资2万元,仍由蚌埠市建筑部门承建。1952年又在百善集兴建日式仓库2幢,容量400万斤。用日本建仓图纸施工,1幢3个廒间,每个廒间顶面有风火山、通气筒,仓门内有闸板,能散装储粮。因该仓的风火山墙上端漏雨,于1971年将风火山拆除,此后,未再兴建这类仓库。
1953年冬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粮食收购入库量增加,年平均储存量超过5000万斤,而当时全县仅有仓库容量2853万斤,不能满足储粮的需要。为解决这个矛盾,采用“55投资”办法,即每百万斤容量的仓库投资0.55万元,建设木柱、草顶、篱笆墙结构的草仓。先后在濉溪南关、北关和百善、孙疃、铁佛、燕头、王庙等地建10米跨度的草仓7幢,容量1000万斤。此种仓库虽结构简陋,使用期短,但投资少,见效快,起到了应急作用。
1954年,我县开始兴建大型苏式仓库。第一幢在南坪兴建,用苏联建仓图纸施工,全系砖木结构,木制隔仓板,20米跨度,容量500万斤,用木材130立方米,投资6万元。1956年,又在濉溪北关、百善、孙疃3地兴建同类型仓库各1幢,容量共1500万斤,均无木制隔仓板。此后没有再建此类仓库。
1958年至1959年,全县共建仓库43幢,容量6165万斤。其中简易仓22幢,容量4050万斤;标准仓4幢,容量1600万斤;草仓6幢,容量480万斤。建仓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1960年至1962年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仓库只修未建,并有部分草仓和民房仓因损坏拆除,致使仓库幢数和容量减少。草仓由1959年的15幢减为7幢,容量由1150万斤减为500万斤;民房仓由1959年的153幢减为116幢,容量由1180万斤减为889万斤。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极左路线的干扰,仓库建设缓慢,10年仓容仅扩大4475万斤,平均每年不到500万斤。“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县推广黑龙江省明水县“一把草一把泥”建土圆仓的经验,在全县各粮站大建土圆仓。到1972年底全县共建土圆仓122个,容量610万斤。因土圆仓易遭鼠雀虫害,又费工费钱,不宜储粮,多数作储存装具器材使用。自1973年以来,已建的土圆仓大多数因自动倒塌被拆除,残留无几。
从1974年起,恢复兴建标准仓,到1985年底共建仓库65幢,容量15543万斤。其中1980年至1982年所建仓库容量7400万斤,是建县以来建仓的高潮时期。目前我县共有各种类型的国家粮仓181幢,面积76520平方米,容量31673万斤,是1950年建县时仓容773万斤的41倍。虽然粮仓建设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幅度增加,但仍不能满足粮食逐年增产、收购量逐年增长的需要。我县粮食部门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一面提高仓库利用率,一面借公房、租民房,搭露天仓(芦折圈粮、芦席苫顶、露天储存)收购粮油。园此,我县仓库利用率自1978年以来均达到80%以上,超过省规定的原粮70%、芋干50%的标准,其中1983年达到83.5%,为最高水平。
二、“四无”管理
我县粮食部门对国家库存粮油的管理主要是以实现“四无粮仓”为目标。在一幢粮仓内的存粮中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称为“四无粮仓”。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有90%以上的粮库实现“四无”,称为“四无粮仓县”。全县所有站、库全面实现“四无”的,称为“四无县”。上述三种类型的“四无”均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鉴定,符合标准的发给合格证,才能获得相应的称号。
我县开展“四无”管理活动,是从开展“无虫粮仓”活动开始的。1953年4月,粮食部门学习推广浙江省余杭县“无虫粮仓”的经验,全面开展以清洁卫生为基本内容的“无虫粮仓”活动,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1954年4月全面开展“四无粮仓“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民房仓、草仓多,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于1956年8月经检查鉴定,全县实现“四无粮仓”,容量6000万斤,占总仓容7475万斤的80%以上。
1958年至1960年期间,省提出开展“七无粮仓”活动。内容除原来的“四无”外,又加上无变色、无异味和无病疫3项内容。因新增3项均属无霉变范围,加之我县无检验粮食病疫的技术设备,名义上虽是开展“七无”活动,实际上仍继续开展“四无”管理。1961年至1965年,我县比较正常地开展了“四无粮仓”活动,年平均实现“四无粮仓”的仓容均在总仓容的80%以上。因没有做好巩固提高工作,每年都存在冬春“四无粮仓”比例上升、夏秋下降的现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四无”管理受到干扰,虽然省放宽了无虫粮的标准,但“四无”均占总仓容的80%以下,而且极不稳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商业部规定了“四无粮仓县”和“四无县”的标准。我县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向全县粮食部门提出创造“四无站库”的要求,即包括粮仓、周转仓、土圆仓、露天仓所储存的粮油全部实现“四无”,并每年按季组织检查鉴定。因原来“四无”基础较差,1979年至1980年仍未达到“四无粮仓县”的标准。从1982年起,我县粮食部门实行了联系奖惩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粮食职工的积极性,连续3年“四无粮仓”均占总仓容的90%以上,达到了“四无粮仓县”的标准。但因对巩固提高工作抓得不够,1985年“四无粮仓”占总仓容的比例又下降到89.6%。
1979~1985年“四无”管理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