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春,淮海战役刚一结束,宿县县政府拿出大批粮食,用以工代赈方式挖沟建闸,除害兴利,在县境内涝严重的巴河北堤兴建蔡桥、秦瓦房、王店孜、彭桥、郑沟咀、小秦家、蔡山、杜桥、侯沟、马楼等10个排涝涵。由常山区领导,县水利委员会作技术指导,石工沈中堂带队施工。采用承包方式,每闸视其工程大小付给高粱3000至5000斤的报酬。结构为石拱,木插板,1950年春相继建成,在当年汛期及时排除了常山一带的积水,起到了很好作用。到1985年止,在11条河道两侧共建排涝涵闸118座183孔,平水年蓄水供农田灌溉,汛期洪水到来之前排除内涝,对农业生产发挥很大作用。这些涵闸大都是石拱结构,少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分布:新濉河14座,老濉河1座,相西河5座,洪碱河3座,龙岱河5座,闸河28座,南沱河26座,王引河30座,巴河9座,新北沱河9座,浍河10座。
小型涵闸情况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