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我县所有河道,无一座拦河节制闸。50年代后期在濉河,闸河、新北沱河、浍河上分别修建了濉溪闸、拖山闸、大秦闸、南坪闸。60年代在新濉河修建了黄桥闸,在南沱河修建了四铺闸。70年代以后又在南沱河、闸河、新北沱河、王引河、澥河分别修建了徐楼闸、丁庄闸、蔡桥闸、仲大庄闸、李大桥闸。这些闸过水流量每秒都在100立方米以上,过水流量最大的四铺闸,每秒930立方米;过水流量最小的拖山闸,每秒280立方米。这些闸对我县防洪排涝、蓄水抗旱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濉溪闸
濉溪闸是我县兴建的第一座拦河节制闸,位于县城东老濉河上。1958年3月动工,同年7月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闸门5孔,孔宽4米,孔高7米,人工启闭。底板高程28米,闸桥连体,建石拱结构公路桥1座,桥面宽6米。兴建时,水利工程师汪诗杜亲自指挥施工,标准质量好,至今各部位完好,闸门滴水不漏,是我县最好的拦河节制闸之一。原设计来水面积983平方公里,1958年开挖了新濉河,在渠沟把老濉河堵死,现在只有市郊50平方公里来水。
二、黄桥闸
黄桥闸位于县城南4公里黄桥村新濉河上,建于1960年。石拱结构,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计6孔,孔宽4米,孔高7米,人工启闭。最高蓄水位30.40米,除涝流量每秒240立方米。闸建成后,由于孔径偏小,汛期阻水严重,造成闸上游两岸大片土地受涝。1970年将老闸拆除,在原闸址下移200米处重建新闸。1971年4月动工,次年6月竣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丝网弧形薄壳闸门,共6孔,孔宽10米,孔高7.42米,电动启闭,承担232平方公里除涝任务。
三、四铺闸
四铺闸位于秦楼乡东刘庄南沱河上,建于1960年。石拱结构,10孔,孔宽4米,孔高5.5米,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人工启闭,当时在以蓄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建闸,上下水位差太大,闸门孔径小,过水流量不足。1963年、1965年汛期,闸上壅水太高,客水和内水不能及时排除,沿岸内涝严重。又因开挖新汴河,王引河在闸上游汇入,增大了流量,故该闸于1968年扩建10孔,孔宽4米,孔高7米。新老闸合计20孔,总跨径80米,统采用钢丝网反向薄壳闸门,电动启闭,防洪保护面积517平方公里。
四、徐楼闸
徐楼闸位于徐楼集西南400米南沱河上,建于197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16孔,自动开关木质闸门,又叫翻板闸门,水位超过时,闸门自动翻转放水。建成后,经过几年的汛期检验,闸门平面槽钢强度差,高水位时,闸门翻转,槽钢显著变形,底部悬空漏水。加之闸壁水磨石宽度不够,经常与闸门两侧圆头橡皮摩擦,闸垫破裂,漏水严重。原闸已不能适应排洪和蓄水的需要,遂于1975年把原翻板闸门改成钢丝网弧形闸门,利用旧闸部分墩墙,建9.45米至12米不等径闸门8孔,总跨度82.5米,电动启闭,承担410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
五、丁庄闸
丁庄闸位于马桥乡丁庄闸河上,是当地群众为了利用闸河水源,发展灌溉事业,于1970年12月献资出工,在闸河上兴建的一座中型拦河节制闸。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梁闸门,人工启闭,5孔,孔宽4米,孔高7米,国家仅补助10.5万元,占总投资的40%。防洪保护面积181平方公里,两岸群众自建机电站20座,年灌农田0.52万亩。
六、大秦闸
大秦闸位于赵集乡大秦家新北沱河上。1959年11月动工,次年3月完工。3孔,孔宽4米,孔高6米,石拱结构,钢筋混凝土板梁直升闸门,人工启闭。1965年治理王引河时,在闸上游1.1公里处堵死,来水面积由234平方公里变为7平方公里,该闸已成废闸。
到1985年,全县共建拦河节制闸11座,计81孔,总跨径428.5米,共完成土方77.62万立方米、石方5.6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49万立方米,总投资769.10万元。闸上可控制面积14022平方公里,防洪保护面积3191平方公里,可蓄水4225万立方米,可灌农田15.7万亩,实灌农田8.7万亩。
1985年河道节制闸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