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一般作物种植偏稀,缺苗断垄,地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产量很低。建国后,提出合理密植,把它当作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
一、小麦
1949年至1957年,小麦播量比建国前每亩增加1至2斤,以保证合理的群体。1958年,“五风”严重,提出越密越好,大田普遍播量40斤,高的达200斤。结果,搭了种粮,减了产量,得不偿失。1961年开始纠正盲目密植的做法。一般春性品种,分蘖力差,播期晚,每亩播量22至24斤;冬性品种,分蘖力强,播期早,播量适当减少。1980年以后,随着地力水平的提高,播量又有减少,以充分发挥小麦分蘖力,做到合理密植。
二、高粱
建国前,本地有“高粱地里卧开牛”的说法,每亩不到千株,常因缺苗断垄而影响产量。建国后,提出合理密植。当地品种要求每亩2000株以上,多的达3000株;杂交高粱及夏高粱,一般要求每亩4000至7000株,保证全苗夺高产。
三、红芋
1953年后,普遍改变红芋稀植习惯,密度由原来的每亩800至1200株,增加到1500至2500株,做到春栽稀,夏栽密,肥地稀,薄地密。红芋大垄双行密植,既耐旱、抗涝,又扩大营养面积,增加吸肥量,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密植办法一直延续至今。
四、棉花
建国前,每亩植棉800株左右。1949年至1957年,实行合理密植,丰产田每亩植棉4000株左右,一般田3000株左右。同时实行宽窄行条播,改变过去撒播苗乱难管理的种植方法。1958年至1962年是盲目密植时期,提出“万棵棉,百斤产”,每亩植棉多达1.2万株,结果事与愿违,棉花大幅度减产。1962年,纠正了“五风”,重新提出合理密植的口号,一股每亩4000至6000株。1983年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棉花密度减小,一般每亩3000多株,产皮棉200斤,个别高产田达300斤以上,主要发挥个体(即单株铃数及铃重)作用,做到个体和群体协调合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