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间作、套种、混种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法,是我县农民传统的种植经验。常见的间作形式,有高粱与花生、玉米与花生、玉米与红芋、黄豆与红芋、玉米与马铃薯间作,但面积很小,全县仅有10万亩左右。
农民习惯在麦地套种黄豆,即在小麦黄熟未收前趁雨抢墒播种黄豆。县境北部的沙土地及南部二坡地生长较差的麦田,普遍采用这种方法。1953年后,扩大玉米种植面积,部分麦田套种玉米,麦收后抓紧管理,深锄灭茬,并追施苗肥。也有在春、夏红芋地套种玉米的,密度一般每亩300株,多种在垄沟。60年代,春红芋面积扩大,为保证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倡麦田套种棉花,每年播种面积约1万亩。60年代中期还出现过棉田套种苕子。
本地常见的混种形式是麦豆混种。建国前,多是大麦与豌豆、扁豆混种,约占午季粮食作物面积的1~2%。建国后,随着晚播早熟小麦良种的出现,改为小麦与豌豆、扁豆混种。1952年豆麦混种面积44.9万亩,占午粮面积的21.4%。1956年豆麦混种面积74.22万亩,总产4461.65万斤,占当年午季粮食总产的33.6%;平均亩产60斤,比纯种小麦每亩增产8斤。这一时期,把豆麦混种作为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混种的小麦与豌豆种子的比例:亩产百斤以上的麦田,以麦为主,比例为“麦八豆二”或“麦七豆三”;瘠薄地麦田,“麦四豆六”或“麦豆各半”。1958年,由于“五风”等原因,豆麦混种面积大大减少。1962年午季,有收面积109.2万亩,单产22斤,其中混种6.8万亩,单产24.6斤,面积只占午粮面积的6.2%。到1964年,豆麦混种面积降至5.55万亩,占午粮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的低洼黑土地区。1979年、1980年,双堆区郑沟大队每年豆麦混种面积都在1150亩左右,约占该大队午粮面积4860亩的23.7%。由于豆麦混种只适合在低产麦田进行,所以近年来随着小麦亩产的大幅度提高,豆麦混种面积逐年减少。
此外,本地混种形式,还有大豆与芝麻、大豆与玉米混种,面积每年不等,约占大豆面积的1~5%。
上一篇:第一节 轮作
下一篇:第三节 密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