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市初期的财政体制
1961年,安徽省对淮北市实行“总额分成,比例包干,一年一定”的办法,即根据企、事业隶属关系划分收支范围,按照支出指标占收入指标的比例,确定分成收入。当留成收入不敷支出时,由省定额补助。自1962年起,省对市实行“总额分成,加固定收入”的办法,即省将地方各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文化娱乐税、车船使用牌照税、集市交易税)和其它收入,划归市作固定收入,省不参与分成,超收全部留市。市属企业收入、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农业税作为分成总额,由省和市分配。是年市留成15%,上解省85%。1963年继续沿用“总额分成加固定收入”的办法,同时将国营商业收入中的饮食服务收入划归市固定收入,其余各项收入作为总额按84%上解省,市留成16%。1964年实行“总额分成加小固定”的办法,即除城市房地产税全部留市外,其余各项收入作为总额,按78%上解省,市留成22%。1965年的财政体制与1963年的基本相同,但市留成比例改为15%,上解省为85%,并确定固定收入指标中城市房地产税作为城市维护费用的专款。
二、“三五”时期的财政体制
1967年,省对市除留给城市房地产税外,其余各项收入作为总额分成,按86%上解省,市留成14%。1968年市财政体制原确定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办法。由于“文化大革命”,国家财政出现困难。为集中财力保证当年预算收支平衡改为“收归收,支归支,收支分别算帐”的办法,即凡属市预算范围内的财政收入(不包括100%留给市的城市房地产税)全部上交省;市的各项支出,按照省下达的预算收支指标,由省财政拨给,年终结余全部留市。1969至1970年市财政收入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办法。
三、“四五”时期的财政体制
1971至1973年,市财政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助),超收分成,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办法,1972年超收分成的比例为市留成40%,上解省60%。1974至1975年,实行“收入按固定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的办法,市财政固定留成比例为1.2%,省超收分成比例为90%,市为10%。
四、“五五”时期的财政体制
从1976年起,市财政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办法。根据省核定的市财政收支指标总额(收入不包括留给地方的其他工商税,支出不包括救灾专款和特大抗旱经费),以支出指标占收入指标的比例,确定当年市留成比例。超收部分按总额分成的比例计算,但分成比例低于30%的按30%分成,高于70%的按70%分成,市财政支出结余(除另有规定外)留归市使用。市财政原从总收入中按固定比例留成的机动财力,改按一定数额拨给,淮北市1976年定额拨给数80万元。1979年改为“增收分成,收支挂钩”的办法,当年增收分成比例市为32%,1980年为30%。另外,市财政每年从收入总额中提取1%留市使用。
五、“六五”时期财政体制
1982至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收支包干基数以1980年的财政决算数经过适当调整确定。包干收入总额的23%上划中央,77%作为市包干收入。淮北市为定额上交市,是年实际包干收入(指77%部分)超过包干收入基数的部分按42%留成,其余上交省财政。财政包干后,每年省财政根据国民经济计划要求,对市下达指令性的预算收入指标,预算支出由市根据自己的可用资金情况安排,省不再下达控制指标。为保证预算顺利实现,省财政要求市财政按当年支出总额的3~5%设置总预备费。1982年包干收入总额(指调整后,下同)为5722万元,支出基数(指调整后,下同)为1041.6万元,定额上交3364.4万元;1983年包干收入6660.2万元,支出基数1148.5万元,定额上交3866.6万元;1984年包干收入6751.3万元,支出基数1148.5万元,定额上交3935.2万元。从1985年起,省对市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分成,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凡属划归市的财政收入,除20%上交中央外,其余80%作为市的收入包干基数。当年实际包干收入超过核定包干收入的部分,实行分成,中央分成20%,省38%,市留成42%;此外烟酒税增收,上交中央60%,上交省20%,市留成20%。
1985年财政收支包干基数是以1983年市级财政收支决算为基础,经过调整再扣除上交中央20%后的收入基数为3884.2万元,支出基数1429.2万元,定额上交2455万元。
六、“七五”时期的财政体制
1988至1990年,为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省对市实行“定额递增上交”财政包干体制。即财政收支包干范围不动,按当年参与总额分成的收入除上交中央27.6%和按定额递增上交数交省以外,其余全部留市;并对以下收入单独结算:1988年新开征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交中央50%,交省20%(年终结算),市留30%;印花税交省70%,市留30%;酒产品税比上年增收数交中央60%,省20%,市留20%。是年市包干基数为收入基数6076.7万元,支出基数3199.8万元,定额上交数2876.9万元。1988年上交递增数为52万元,1989年106万元,1990年162万元。1990年,中央集中市财力125万元。
七、“八五”时期的财政体制
自1992年起,省对原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进行调整。财政收支基数按1990年奖励实绩数调增淮北市支出基数31.6万元;新开征的资源税按应征数调增淮北市收入1127.6万元,同时按50%调增支出基数;对1990年中央集中的财力,按1990年确定的任务数调减支出基数;1991年提高粮食销价后,省按应减支的60%调减支出基数1255万元。几项单独核算:对城建税、集体企业奖金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专项收入、农村特产税比1986年增收的部分全部留市(专项收入中的排污费交省10%);酒产品税,1992年比1991年实际增加部分上交中央60%,交省10%,市留30%。1992年市财政收入基数7099.9万元,支出基数2376.2万元,定额上交4723.7万元,递增上交282万元。由于新开征的资源税没有下划给县管理,所以实际执行收支基数为收入基数7309.6万元,支出基数2500万元,定额上交4809.6万元,递增上交不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