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县学宫(即孔庙)创办文昌宫高等小学堂,是县废除科制度,建立新教育制度的第一所小学。当年招生11至15岁儿童49人。光绪三十四年,又增设文昌宫初级小学堂,招生6至10岁儿童56人。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白塘小学。民国9年(1920年),教会初级小学和新街女子小学先后创办。到民国18年,县内有小学101所,在校学生2500人,入学率为5.2%。其中女生70人,占学生总数的2.8%。除女子小学外,其他学校一律不招收女生,民国20年,才开始招收女生。民国23年,有小学80所,在校学生5061人。其中县立小学2所,12个班,在校学生561人,占11%;区、乡立小学78所,在校学生4500人,占89%。在校学生中,有女生510人,占学生总数的10%。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3%,民国30年,小学发展到206所,在校学生10560人,入学率为15.6%。其中县立小学2所,16个班,在校学生821人,占8%,区、乡中心国民学校44所,在校学生2563人,占24%;保国民学校160所,在校学生7176人,占68%。民国32年,中心国民学校56所,保国民学校270所,共有485个班,在校学生23713人,入学率为34.7%。民国33年,小学发展到337所,在校学生255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8.4%。民国34年,有小学248所,在校学生28800人,入学率为41.2%。其中中心国民小学53所,275个班,在校学生12020人,占42%,教职工633人;保国民学校195所,281个班,在校学生16780人,占58%。民国36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32160人,其中女生3809人,占学生总数的11.8%,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3.2%。民国37年,由于新旧政权交替,多数学校停办。
1949年,全县解放,人民政府成立。全县时有学校249所,在校学生14502人。县人民政府接管99所,校舍1043间。并对全县的教育事业进行恢复、整顿和改造。1950年,全县保留150所小学,在校学生15848人。1952年,小学发展到260所,在校学生26900人,占适龄儿童入学率的22.4%。1953年,小学272所,在校学生269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25.1%;其中民办小学9所,在校学生380人。1956年,贯彻执行“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教育方针,至1957年,全县有小学279所,在校学生5118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0%。当年小学毕业2865人,招收新生11148人。其中民办小学35所,在校学生2581人。
1958年,全县小学教育出现了高速发展,小学发展到555所,在校学生73893人。其中民办小学311所,在校学生18891人。当年毕业人数为5378人,招收新生36639人,其中民办小学招收18789人。1958年4月1日至10日,全县突击大办民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9.8%。虽然入学人数达到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但发展速度超越了当时的客观条件和办学能力。1959年,小学精简到409所,在校学生仍有73893人。1960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加之政区划分,县内仅有小学218所,在校学生33074人,其中民办小学24所,在校学生12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直线下降。1961年,全县在校学生2474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24.3%。1962年至1963年,学额继续下降,在校学生分别为19021人和1623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7.2%和15.3%。1964年,由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教育贯彻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积极创办耕读小学,小学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全县有小学382所,招收新生19540人,全县在校学生达38888人,其中,民办小学133所,在校学生406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34.3%。1965年,在校学生达到77125人,其中当年招收新生4297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4.3%。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机构瘫痪,学校先后停课闹革命,学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下降,徘徊在55%左右。1971年开始,县把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到议事日程上来,并把重点放在农村。至1972年,全县有小学837所,在校学生7195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79.2%。1973年,在校学生为5596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4%。1974年,县委、县政府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狠抓教育,并采取相应措施,强化普及小学教育。全县小学在校人数达到7215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4%。1975年、1976年和1977年,在校学生分别为74047人、80394人和7674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7.1%、97.2%和97.2%。在此期间,虽然狠抓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但学生进得来,留不住,巩固率较差,如1972年入学学生为30157人,到1976年只毕业9217人,毕业率为30%。同时,在抓普及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初中教育,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调到初中任教,补充进来的小学教师,大都是民办教师。教师素质下降,教学质量很差,毕业生合格率较低。
1978年,县教育局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全县适龄儿童数、实际入学率、流动率以及小学普及率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采取了巩固学额、核实数据和巩固提高的方法,调整和整顿了一批小学附设初中班。部分中学教师调到小学任教,改善了小学校舍条件,使小学教育逐步走上了正常轨道。全县小学保留344所,招生16621人,在校学生为7638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8.5%。1979年,毕业人数为8494人,招收新生17074人,在校学生为8318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2%。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县教育局根据这一精神,制订了分期分批完成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划,调整全县小学的布局,保留319所小学,当年小学毕业生9183人,招收新生15351人,全县在校学生8244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1%。1981年到1982年,县内小学分别为301所和291所,小学毕业生分别为9691人、9502人,招收新生13396人和13352人,在校学生分别为75809人和7007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88.1%和90%。1983年,为使普及教育工作巩固、稳妥、扎实的发展,采取“三包”一奖制度,并对小学教师进行轮训,提高教学质量,狠抓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对小学进行整顿和调整,保留267所,当年招收新生15433人,毕业8678人,在校学生722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8%。1984年,全县有小学273所,招收新生16552人,毕业9085人,在校学生7845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1985年,全县总人口为536791人,适龄儿童为51412人,入学48829人。全县有小学273所,毕业10170人,招收新生16086人,在校学生7757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4.9%。
1949年到1985年,全县各类小学共有32届小学毕业生,毕业学生190122人。
学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推行新政,管学大臣奉谕制定学堂章程,当年颁布实施。规定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中学教育为5年。民国元年(1912年),教育部颁布“癸丑学制”,规定3岁入蒙学院,修业3年,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民国11年,颁布“壬戊学制”,规定小学为6年,分初、高两级,初级为义务教育,4年毕业,高级2年毕业。1949年,小学仍沿用传统的“四二”分段制,初小4年,高小2年。1969年,小学乃为五年一贯制,至1985年。
课程
清末,凤台兴办的小学堂,主要开设修身、读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课程,每周30课时。
民国元年(1912年),初等小学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程;初等小学每周设国文10至14节,算术6节,手工1节,图画1节,唱歌1节,体操4节。高等小学每周设修身2节,国文10节,算术4节,历史4节,地理4节,理科2节,图画2节,唱歌2节,农艺2节。民国17年改设体育、美术和自然。
1952年,将国文改为语文,美术改美工。1957年,高年级增设农业常识。1967年,课程设置较乱,政治课和文化课并存,同时组织学生学工、学农。1972年,小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常识、军体、音乐、图画、学工学农等课程。1977年,常识改为自然,军体为体育。1978年下半年,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3年级开设自然课,4年级开设地理课,5年级开设历史课。
附:小学教学计划表(共五表)
民国六年(1917年)初级小学各学年教授课程及每周教授时数表(表一)

民国六年(1917年)高级小学各学年教授课程及每周教授时数表(表二)

凤台县小学计划表(1952年7月)(表三)

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63年7月)(表四)

说明:数学课包括算术和珠算。珠算五年级每周二课时,六年级每周一课时。
珠算的上课时间也可适当集中使用。农村小学可以另外增加时间,提前在四年级开设珠算课。
凤台县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1981年)(表五)

学校简介
文昌宫高等小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张廷权、绅士张登先在学宫(即孔庙)创办文昌宫高等小学堂,招收学生52人,开设甲、乙2个班,学制4年。学生年龄一般在15至20岁之间。由于这是清末废除科举后凤台县创办的第一所学堂,故称“大学堂”或“洋学堂”,称学生为“大学生”或“洋秀才”。学堂聘请寿县优贡王永茂为堂长,总管学堂事务。学堂开设修身、经史、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格致、音乐、算术、图画和体操等课程。宣统三年(1911年),淮上革命军夺取凤台县城,学堂停课,师生分散,民国4年(1915年)复课。民国11年,文昌宫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凤台县高级小学,第一任校长史少卿。学制2年,开办五、六年级,每班50人,并增设英语。民国19年,增初级班,成为完全小学。民国24年,改称凤台县立文昌宫小学,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县城,学校停办。
刘楼小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刘恕三等人创办刘楼小学。时有校舍8间,招收学生45人。民国6年(1917年),学校迁往沟西新建校舍上课,改校名为“毓秀小学”,因刘恕三字毓秀而得名。民国10年,又改名为凤台县刘楼小学,并发展成完全小学,时有学生145人,4个班。民国16年,中共地下党员王介佛、吴勤武到校任教后,学校开办了农民夜校,借此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农会会员。民国17年秋,学校创办《红旗》油印小报,由进步学生张贴、散发。民国20年,学校被民国政府查封,加之水灾,校舍全部淹倒。民国28年,由刘恕三负责复课。民国30年,改名为凤台县肥曲乡第一中心小学,时有学生256人,教职工13人。民国36年,校舍增建到35间,宿县、阜阳、蒙城、颍上等地也有学生来校就读。民国37年,刘楼小学停办。
1949年,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刘楼小学重新恢复,时有学生75人,教职工9人。1952年,在校学生121人,1至6个年级。1953年秋,改办初级小学。1959年至1961年,在校学生较少,不足50人,实行半日制教学。至1964年,教学趋于正常,在校学生150人,开设1至4个年级。1966年,“文革”期间,教学混乱,辍学者较多。1968年以后,教学逐步得到恢复,在校学生逐年增多,并成为完全小学。至1972年,在校学生达256人。1978年,该校43名小学毕业全部考入中学。1980年,学校于刘楼村东南选址新建。1985年,刘楼小学拥有校舍30间,教职工12人,在校学生271人,8个班。
凤台县立女子小学民国九年(1920年),县长刘云飞、劝学所所长廖云翘租用民房创办凤台县立女子小学,时有学生50人。民国14年,在西关新建校舍32间,并改名为凤台县新街女子小学,4个班,在校学生250人。民国28年,学校停办。
岳前岗小学在岳伦才、岳又奕的倡议下,于民国17年(1928年)创办于岳张集镇的岳前岗,首任校长岳又奕。岳秀轩自愿借出自家房屋9间作教室,次年2月开学,在校学生45人,分高、中、低3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初小开设国语、算术、常识、图画、音乐和体育等课程,高小增设历史、地理、自然、珠算和劳作等课程。入冬又招收15个成年人,开办夜校。民国19年,由学生家长集资和岳相如捐赠,在村东头新建校舍13间。民国21年,县教育局批准,改名为凤台县立完全小学。民国22年,学校创办纺织厂,实行半工半读。年底工厂倒闭。至民国26年,教职工全部实行义务教学,教员不取薪,学生不收费。后岳潘若、岳效伯连续九年,岳化南、岳世五连续五年,岳秀轩、岳又奕、岳自真、岳道五连续四年尽义务教学。民国2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凤台,学校被迫停办。民国28年春复课,同年10月,省教育厅决定,该校改为省立凤台临时小学,在校学生315人,6个班。民国30年,省立凤台临时小学撤销,改称凤台县示范中心国民小学。民国34年,改名为岳前岗小学。至民国37年,开设1至4个年级,在校学生176人,教师6人。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该校,至1956年发展成为一所完全小学。从1949年到1985年,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学校逐步得到发展,现已拥有校舍57间,教职工15人,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7名,成为张集区具有相当规模的完全小学。办学迄今,共输送30届毕业生,1358人。
渔民小学1965年,党和政府针对焦岗湖渔民文化落后的状况,决定在湖内创办水上学校。渔民大队拨一条船作为教室,招收适龄儿童65人,开创了凤台县有史以来的船上教学。1966年底停办。1974年7月,重新组建渔民小学,在校学生39人,教室仍是一条破船。渔民学校校长岳锦文,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教渔民识字。1976年,上级拨款在丁家沟渔民新村兴建校舍24间。由于渔民生产的特殊性,渔民的孩子仍不能到校上课。公社党委根据这一情况,又拨了3条船,作为教室。船上教学给老师带来了困难。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时间不好统一,老师在船尾竖一面红旗,表示上课时间到了,渔民纷纷把孩子送到教学船上。1979年,已发展1至6年级,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9人,教职工16人。1983年起,分为4片8个教学点(即教学船)进行教学。至1985年,在校学生达401人,教职工21人。
实验小学实验小学创建于1954年,它的前身是凤台县城关第二小学。1955年建成并开始招生,另从城关第一小学拨来一部分学生,在校学生共有350人,教职工14人。1956年改名为凤台县师范附属小学,至1964年改为实验小学。时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1021人,教职工28人。1966年,更名为“凤台县五七学校”。并于1968年附设初中班,至1972年撤销。1980年又恢复凤台县实验小学名称,并对语文、数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以推动全县小学教学改革的进程。1981年,该校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学校管理趋于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1年升学率为65%,1982年至1985年,各年升学率分别为79.9%、81.6%、90.4%和92%。1985年,该校有33个教学班,2070名在校学生,教职工94人,是凤台县规模最大的一所重点小学。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