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县城有夏安酒菜馆、福公居、悦来茶园等6家饭店,其中夏安酒馆开业于清同治年间。
民国14年(1925年),酒菜馆增加到11家,其中以金谷春、新华楼、望淮楼、会芳园较为著名。较大的酒馆设有雅座,实行全服务到桌,专人跑堂,餐后结算,熟识者也可赊欠。并供应茶水和面巾,为顾客送菜上门,代送请柬等,多数酒馆注重服务态度和烹调质量。传统名菜有软兜膳鱼丝、清蒸白煮淮王鱼、荷花肉,冰糖蹄、双烤肉、桂花鱼、清汤牛肉、雪里蕻炒肉丝、面筋泡烧肉等。另有小吃铺50余户,其中以“老扁”的盐肉面,“猫皮”的鸡汤面,刘玉和的芝麻饼,王仲怀的油馅子馍在食客中享有盛誉。
民国27年,日军侵占凤台后,金谷春、新华楼等酒馆有的迁至陈集经营,有的倒闭或做小吃,饮食业萎缩,直到解放前夕,经营仍不景气。
1951年,全县饮食业583户,1156人。1956年,通过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共组成合作饭店177个,入店874户,1706人,另有个体户14户,18人。1958年,个体户全部入店,集体经营。同时将人民饭店转入国营商业。
1963年,对饮食业、合作店组整顿后,全县有国营饭店1家,集体饮食门市部88个。“文化大革命”中,全县饮食业门市部压缩到72个,并实行所谓“抵制剥削阶级生活方式”,各店只经营“大锅菜”,顾客自己动手端菜拿饭,“自我服务”。
1978年,县饮食业迅速发展,当年全县有经营网点119个,从业565人,其中县城19个,职工135人,座位210个。至1985年,经营网点发展到768个,从业1679人,其中县城242个,职工508人,座位2240个。其间,各店恢复传统服务方式,在恢复传统名菜的基础上,烹饪技术进一步提高,增加红烧甲鱼、清炖甲鱼、麻辣豆腐、炒焦回软豆饼子等。多数饭店兼营烟酒,有的饭店还供应餐巾纸、面巾等。店内设备更新较大,传统桌凳,换上转动餐桌、沙发,增置电扇、电冰箱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服务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