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货运
清末、民初,以淮河航运为主,城关镇南淮河水面上每日都停泊有数百艘大、小船只。城南河下、顺河街、西大街,均是竹、木、茶、麻的下卸和销售市场;境内的粮油、土特产品等也集结在这里外运。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彭圩村彭士勋父子为朝廷承办漕运拥有数十只运粮食船队,每年转运皇粮数千吨。民国初期,白塘乡胡镇集村刘文范经营1艘载重50吨以上的木盐船,来往于三河尖至洪泽湖之间,每年运食盐200吨以上,有时还加运粮油、茶、麻。民国27年(1938年)凤台被日军侵占,淮河水上运输为日军封锁。
抗日战争时期,西淝河、港河则成为境内水运的主要航道。当时彭家岗及对岸的苏家坂、岳张集、顾家桥等地为木帆船集中的自然港,共有船舶500余艘。除运输县内民用食盐、煤油等日用物资外,还向大别山区运送大批粮食、食盐、油料等。年运量约万吨左右。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民国37年(1948年),县境内土匪蜂起,加之县内干、支流受黄泛淤淀,航道险段、浅滩增多,许多人不愿冒险经营航运,水上货运一度冷落。
1949年,县内木帆船仅有250余艘,2700多个吨位,进行零星小型运输。次年春,县人民政府将这些木帆船组成木帆船船民公司,10月,又改为木帆船船民协会,入会的船舶达780艘,5300吨位。至1952年货运量为10.77万吨、周转量1237万吨公里。1950年至1957年间,由县防汛救灾指挥部先后4次组织千艘船舶,抢救和搬运灾民38.18万人次,牲畜5056头,农具2.41万件,为灾民运输大批粮、煤、草料、种子等生产救灾物资。年货运量达10.20万吨,周转量470万吨公里。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凤台为阜阳地区指挥部的所在地,生产、生活资料需求量大增。境内开采的石料,大多通过水路运往阜阳、河南等地。加上县内工矿企业的需求,水上货运量到1959年底增加到41.68万吨,周转量2512万吨公里。1960年至1962年,由于大跃进和和自然灾害的困扰,货运量下降到8.48万吨。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至1965年货运量回升到15.4万吨,周转量771万吨公里。随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致货源不足,社会经商贸易者渐少。1970年至1977年间,全县货运量一直徘徊在20万吨左右。1978年起,境内城乡个体专业运输者兴起,运输结构发生变化,农副产品和商贸运输量增加,运输工具也开始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建造、改装和购置了许多机帆船、水泥驳船与小拖轮。航线延伸到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当年的货运量由上年的22.53万吨上升到46.30万吨;周转量由上年的1111万吨公里上升到1361.30万吨公里。1980年境内陆路公、私货运机动车辆增长,陆路运输业务发展迅猛,水运下降。至1985年底,全县货运量下降到23.76万吨,周转量3164.5万吨公里。
客运
清代,县境水上客运多为官船和商船代客。私人客轮营运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年客运量仅0.2万人次。民国9年(1920年)淮河航道有8家轮船公司的船舶,往返于蚌(埠)正(阳关)之间。其中在凤台港停靠的有“福淮”公营轮船公司,“利淮”、“通大”、“红庆”等私营公司,均在县城设立代办站,经营客运、兼运零担货物。民国34年,几家私营公司合股经营,在凤台设长途轮船公司合股公票办事处。不久,每周增加1班开往阜阳的客轮。民国36年,公营客轮再度兴起,公私共有客轮5艘停靠凤台,年客运量仅达0.108万人次。
1951年县航运管理站承办全县客运业务,当年客运量0.40万人次,周转量为30万人公里。1952年9月始,“江淮”17、18号(即淮光、淮伟)客轮开航,蚌(埠)正(阳关)当天到达。原3家私营客轮改为货运,只剩“淮光”、“淮伟”两艘客轮对开在蚌正航段上。此间,境内公路运输尚不发达,所以水上乘客日渐增多,到1958年客运量上升到9.30万人次,周转量为573万人公里。1959年至1977年间,境内先后开辟西淝河航段上的凤台至阚疃、杨村客运航线,淮河航段上凤台至田家庵的短途航线,每天客运量均达300多人次,同时也兼运零担货物。1964年为最高客运量,达到13.35万人次,周转量为4335.83万人公里。1965年至1977年间,由于陆运客车增多,水运量下降,平均客运量在10万人次,周转量350万人公里左右。1978年始,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城乡行旅交往频繁,全县客运量再次上升到21.79万人次,周转量575.24万人公里,是凤台水上客运史上顶峰。随着公路客运线的不断延伸,城乡客运网点增多,西淝河航段的凤杨线、淮河段上的凤田线客轮因营业萧条而停航。全县水上客运量逐年下降。至1985年底,客运量下降到8.5万人次,周转量为217.11万人公里。
附:凤台县若干年份客、货交通运输统计表
凤台县若干年份客、货交通运输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